贺兰县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5
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通用6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贺兰山岩画景区来游览观赏。
贺兰山岩画景区(贺兰口)距银川市约50千米。
贺兰山是古代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
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在南北长200多千米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各位游客朋友,贺兰山岩画是远古时期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贺兰山岩画主要分布在石嘴山、贺兰山、青铜峡、中卫和中宁等地区。
不同地区的岩画在内容与形式上也不同。
例如,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岩画以北山羊、岩羊和狼等形象为主;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
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
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贺兰口。
贺兰口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髙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
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
贺兰口岩画的画面艺术造型粗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
人首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南梁台子农牧场基本情况
南梁台子位于贺兰县西北,东以艾依河为界与常信乡接壤,南临金凤区丰登镇、西与农垦集团南梁农场毗邻、北靠贺兰县洪广镇,距县城19公里,距银川火车站20公里,通山公路、包兰铁路穿境而过。
南梁台子农牧场成立于1984年,是我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属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0人。
辖区总面积22.2平方公里,在册耕地2.28万亩。
下辖三个行政村,即铁东村、铁西村、隆源村,共计25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2659户,总人口11967人,回族约占90%,有劳动力4680人,其中管委会驻地人口达1440户5100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40元,现有党员238人,有建档立卡户163户741人。
成立之初主要安置我县原通义乡和潘昶乡部分农民和海原县、西吉县吊庄移民。
2017年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将南梁农场“十一五”移民及农垦南梁暖泉农场生态移民安置区移交的“十二五”移民合并,成立了隆源村。
暖泉农场位于贺兰县北部,区划面积9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918人。
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辖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西部为山地,东部平原,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黄河入境而过,98%为黄河自流灌溉。
贺兰县境内有贺兰山岩画、新石器时期遗址、古汉墓遗址、拜寺口双塔、宏佛塔等历史古迹和黄河古渡、黄河湿地等自然景观。
唐代诗人韦蟾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和清代诗人法海的“若说良田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便是贺兰湖光山色、鱼米之乡的真实写照。
森林是贺兰县的主要生物资源之一,除森林外,贺兰县有28万亩牧草地,贺兰县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区,种类多,数量大,贺兰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磷矿石、白云岩、石灰岩、芒硝、池盐和贺兰石等自古以来,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留下了不少史前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遗产。
西夏在宁夏立国,有大批西夏的皇陵。
除此之外,有贺兰山岩画、滚钟口寺庙建筑群等文化遗迹。
贺兰山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标志。
著名的宋词《满江红》(疑为后人伪托岳飞所作)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词句。
贺兰县地处宁夏银川平原,东临黄河水、西依贺兰山,贺兰旅游资源丰富,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黄河文化、边塞文化、穆斯林文化和神秘的西夏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
贺兰县境内的贺兰山东麓、110国道东西两侧有贺兰山岩画、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拜寺口双塔、艾克斯星谷、插旗口鹿盘寺、贺兰山农牧生态旅游区、暖泉古汉墓群等旅游景点;中部有“三丁湖”、贺兰百雀寺、宏佛塔、兰山公园等旅游景点;东部有黄河沙枣林生态保护区、云升生态旅游观光园、通昌南寺、黄沙古渡等。
80年代贺兰山岩画、拜寺口双塔、宏佛塔、插旗口鹿盘寺等文化遗址先后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宁夏贺兰山农牧生态旅游区和云升生态旅游观光园这两个旅游景区的开发填补了贺兰县没有景区(点)接待游客的空白。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贺兰南梁台子铁东村梅花鹿(扶贫)养殖观光园项目建设单位宁夏金鹿源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卫军联系人王卫军通讯地址贺兰县南梁台子铁东村联系电话150****8444传真——邮政编码750205 建设地点贺兰县南梁台子铁东村立项审批部门贺兰县经济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贺经改复[2018]99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牲畜饲养 A0319其他游览景区管理N7869占地面积(平方米) 16196.0绿化面积(平方米)4696.96总投资(万元) 574.8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发展壮大村集体是农村党组织增强自身实力、扩展服务功能、提升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是合力打好四大战役、建设沿黄城市明星县的基层保障。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和贺兰县财政厅《关于申报2018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的通知》(贺财发[2018]75号)精神,结合南梁台子铁东村实际,由贺兰县南梁台子管理委员会牵头,与贺兰县南梁台子铁东村村民签订土地征用协议,并利用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村集体资金和村民自筹资金,成立宁夏金鹿源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
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建设单位决定在贺兰县南梁台子铁东村建设贺兰南梁台子铁东村梅花鹿(扶贫)养殖观光园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574.83万元,总占地面积16196.0平方米(约合24.29亩),总建筑面积805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鹿产品年销售额达20万元,观光园年接待游客10000人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本项目属于“一、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中“‘其他’项”,应填写登记表,另本项目涉及旅游观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属于“四十、社会事业与服务业”中“120、旅游开发中‘其他’项”,应编制环评报告表。
银川市贺兰县草石蚕收获情况调研报告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
县辖1街道、4个镇、1个乡,总人口22.64万,农业人口13.9万,总土地面积为188.2万亩,其中,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有116.1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1.7%。
贺兰县农业基础雄厚,现有耕地近60万亩,林地15万亩,牧草地50万亩,可开发利用土地30万亩。
得黄河之利,98%以上耕地为自流灌溉,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调查数据显示,贺兰县小麦机械化收获占96%以上,基本全部实现机械化收获,玉米机械化收获占15~33%之间,草石蚕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程度更低,基本都是采用纯人工模式。
因此,实现草石蚕机械化种植、收获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课题,也成为贺兰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为此,我们在贺兰县走访农户、田间地头开展调研,查找问题所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调研情况如下:1 基本情况银川市贺兰县草石蚕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左右,所有田地都基本适合机械化收获。
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研制出能够在田间成功运行的机械化收获设备,这就很大程度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1.1 种植及生长情况草石蚕,又名地瘤子、宝塔菜,形如蚕蛹,属地下茎植物,是多年生草生植物,呈螺旋状塔形,肉质脆嫩,春种秋收,可连续数年收获。
种植时,先要精细整地,打埂,开洼,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和小麦、毛豆等作物套种,种植行距约25厘米、株距约10~15厘米,植株高度约40~60厘米,根茎深度约10~15厘米,果实最长可达到6厘米左右,粗约1.5~2.0厘米,如图1-1所示。
据农民阐述,贺兰县种植草石蚕都采用人工挖种的方式,没有实行任何机械化种植,造成农户的种植数量不能太多。
1.2 收获现状现在主要还是以人工收获模式为主,机械化程度基本为零。
一般都是先人工铲秧,然后采用人工捡果,即:铲秧+翻挖+拣拾摘果+装袋。
贺兰县基本概况贺兰县地处被誉为“塞上江南”的银川平原腹地,是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辖区县。
全县总面积1599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占80.8%。
有回、汉、满、蒙等1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76.1%,回族占23.6%,县城建成区面积6.5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4万人。
县城距离银川市区仅10公里,109国道、石中高速公路纵贯其间,银川北环绕城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亿元,比2002年增长1.33倍,年均增长1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5亿元,比2002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7.9%,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比2002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7.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比2002年增长92%,年均增长14%,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元,比2002年增长63%,年均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比2002年增长51%,年均增长8.6%。
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80.64%;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同比增长68.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同比增长6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6元,同比增长11.7%;农民现金收入3780元,同比增长21%。
自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以来,贺兰县2004年在自治区“明珠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竞赛中荣获县城组第一名,2005年被全国爱委会评为“国家卫生县城”,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县城”,2006年被国家水利部、财政部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2006年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2006年被区党委、政府评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2007年被国家林业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2007年被国家交通部评为“国家平安畅通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气候特征
贺兰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气候,按全国气候分区指标划分,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
由于经常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侵入,以及贺兰山地形条件的影响,四季气温变化大,冬春季常因冷空气的入侵而带来大风和强烈降温,形成干冷漫长的严冬;夏秋受到东南季风暖温空气的影响,形成雨水较多的季节。
根据贺兰县的气候特点,这里习惯将3~5月划为春季,6~8月划分夏季,9~11月划分秋季,12月至次年2月划为冬季。
由于具体地形条件影响,全县又可分为3个气候小区,即贺兰山寒温带气候区、贺兰山山前洪积扇气候区和唐惠汉平原温带气候区。
贺兰县因地区类型不同而形成气象之差异。
根据贺兰县气象站连续26年记录资料分析,春季升温快,平均气温在10℃左右;夏季气温较稳定,平均气温在22℃左右,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6.7℃;秋季降温较快,平均气温8~9℃之间;冬季气温持续寒冷,平均气温在-9~-6℃之间,极端最低温度曾达到-27.7℃。
温差大是贺兰县气温的一个显著特点:①年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平均为32.4℃。
②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3.4℃,最大达到29.9℃。
③地区温差较明显,贺兰山气候区气温偏低,山顶部全年无夏季,冬季长达10个月,年均气温偏低,山顶部全年无夏季,冬季长达10个月,年均气温在-0.8℃以下;平原气候较为温和,年均气温在7.9~8.6℃之间。
贺兰县的热量资源比较丰富。
大于或等于0℃的积温为3753.2℃,大于或等于5℃的积温为3619.6℃,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3281.6℃,大于或等于15℃的积温为2629.9℃。
主要作物生长期所需热量基本上均能得到满足。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146 ·2020.210 引言宁夏贺兰县地处被誉为“塞上江南”的银川平原腹地,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是宁夏农业产业发展的精华地带和草食畜牧业核心区,辖区总面积1 600 km 2,总人口25万人,属引黄自流灌溉区,旱涝无虞,夏热无酷暑,冬长无奇冷,全县耕地面积380 km 2,农村人口14.1万人,农村人均耕地0.267 hm 2。
1 养殖情况贺兰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草畜产业发展,将草畜产业纳入全县农业“一园五带两路”规划布局,建立贺兰山东麓草畜产业带,配套建设支持草畜产业发展的饲草种植基地,形成种养紧密结合的草畜产业带。
在中东部地区建立以生猪、家禽适度养殖的中等规模养殖区,建设粪污污水深度加工处理再利用设施设备,与种植基地建立粪污消纳利用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畜牧业发展格局。
2019年,全县奶牛存栏4.70万头,肉牛饲养量达到4.64万头,生猪饲养量6.47万头,羊饲养量23.23万只,家禽饲养量达到189.65万只,畜牧业产值15.78亿元。
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贺兰县将畜牧业绿色发展做为首要目标,建立完善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全县畜禽粪污总产量106.98万t ,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105.89万t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98%。
2 草畜平衡情况贺兰县农业基础雄厚,有助于实现种养结合。
全县耕地面积380 km 2,98%以上耕地为自流灌溉,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蔬菜。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21.33 km 2,玉米85.33 km 2(其中籽粒玉米36.67 km 2,青贮玉米48.66 km 2),小麦56 km 2,优质多年生饲草29.8 km 2,蔬菜种植面积99.66 km 2(设施蔬菜20.33 km 2,供港蔬菜基地26 km 2,露地菜53.33 km 2)。
乌海市概况一、领导信息市委书记:鲍常青市长:侯凤岐分管城建副市长:王文杰二.基本情况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
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
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有汉、蒙、回、满等25个民族。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1.1亿元,增长19.7%;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8亿元,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7亿元,增长3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1元,增长12%;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9245元,增长12.4%。
乌海市矿产资源丰富,是一片待开发建设的热土。
乌海市矿产资源储备量大、品位好、易开采,并且相对配套,工业利用价值高。
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有37种,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30多亿吨,以优质焦煤为主,占全自治区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左右;铁矿石储量600多万吨;煤系高岭土储量在11亿吨以上,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石灰石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高品质的石英砂、石英岩总储量达50亿吨,白云岩、耐火粘土、硅石储量也很可观。
邻近地区还有丰富的盐、碱、芒硝、太西煤等,这些矿产储量大、品质高、配置条件好,是发展化工、建材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新型化工基地。
围绕煤化工和氯碱化工产业,集中组织实施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
PVC产能约占全国电石法制PVC产量的1/7,全部达产后200万吨。
已建和在建百万吨煤焦化项目15个。
一大批煤化工、精细化工项目进展顺利,焦炉煤气液化、重型汽车生产、LED灯、电缆、高岭土、陶瓷等项目将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优势。
乌达区概况一、领导信息区委书记:丁欣亮(2009年)区长:包野分管城建副区长:朱晓峰二、基本情况乌达区位于乌海市境内、黄河之畔,辖一镇、七个街道办事处,以及经济开发区和高效农业开发区各一个,是乌海市所辖三个县级区之一。
银川商业地产调查报告一、银川市简介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201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07平方公里以上。
下辖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
2009年,各县(市)区共辖23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6个乡和211个居委会、27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约199万(2011年),大部分为汉族,回族约为40万人。
银川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
城区内多穆斯林风格建筑,以鼓楼为中心,城南有大型的清真寺和承天寺塔等著名古迹。
历史积淀丰厚。
3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的水洞沟遗址和镇北堡、暖泉等处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是银川地区发现最早的居民点。
春秋战国时这里是匈奴等民族的游牧地区。
二、城市历史秦时为北地郡辖地。
西汉时在今银川东郊建北典农城。
南北朝夏国赫连勃勃改建为“丽子园”。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怀远郡、怀远县。
唐仪凤二年(677年)怀远县城遭黄河水患冲毁,第二年在故城西(今银川城区)筑怀远新城。
宋改怀远县为怀远镇,是当时著名的“河外五镇”之一。
咸平四年(1001年)党项族占领怀远镇,先后改置为兴州、兴庆府,后在此建国称帝,作为西夏都城189年。
元置中兴路,后改为宁夏府路。
明设宁夏府,清沿明制仍为宁夏府治。
民国时期(1929年)成立宁夏省,银川系省会,时称宁夏省城。
1944年4月宁夏省城定名为银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仍为宁夏省会。
1954年,宁夏省建制撤销,银川市为甘肃省银川专署所在地。
1955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交通情况银川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的重要商贸城市,位于“呼-包-银-兰-青经济带”的中心地段,也是宁蒙陕甘周边约50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
银川交通便捷,现已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
4条国道、4条省道从境内穿越。
银川至青岛、丹东至拉萨高速公路在银川汇聚贯通,机场高速、环城高速公路建成使用。
贺兰山属于什么气候类型1、贺兰山地理位置特征及气候特征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
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2017·新课标)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河流、沟谷众多。
(2017·新课标)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土层浅薄。
2、贺兰山是什么地貌类型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
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国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
贺兰山还是中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地区垂直气候带较为明显,东西侧自然景观及农业生产有很大差异。
贺兰山西部和北部有著名的腾格里大沙漠和乌兰布和大沙漠。
具有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雨雪稀少,风大沙多,蒸发强烈的特点;而贺兰山东部则是银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大米、西瓜、苹果、枸杞等,闻名中国,气候上具有无霜期长,热量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日较差大等特点。
贺兰山地势高峻,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夏季温凉,降水偏多,年日较差小,气候多变等特点。
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多,即山下200毫米逐渐增加到山顶400毫米以上。
年平均气温山下为8度左右,山顶为负1度。
无霜期较短,山下180天左右,山顶只有124天。
一年四季以冬季最长,山下187天,山顶为316天;夏季最短,山下部仅出现3至31天;海拔2100米以上无夏季,春秋相联,夏季气候宜人。
贺兰县环境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贺兰县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部,是宁夏的重要县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报告旨在对贺兰县的环境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政府提供参考,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大气环境分析贺兰县的大气环境主要受到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近年来,县内工业发展迅速,大量的工厂和企业排放的废气对空气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同时,交通运输的增加也导致了大量的尾气排放,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贺兰县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中颗粒物的浓度超出了国家标准。
3. 水环境分析贺兰县位于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水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工业废水的排放对周边的河流和湖泊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过量,使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下降,不适宜作为人们的饮用水源。
此外,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土地水泥化,增加了洪涝的风险,对水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4. 生态环境分析贺兰县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
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使得树木遭到砍伐,植被覆盖率下降,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
此外,过度的农药使用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下降,部分珍稀植物和动物濒临灭绝。
5. 建议和措施为了改善贺兰县的环境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在工业领域加强环保监管,对工厂和企业的废气排放进行严格控制,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 建设和完善城市交通优先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设立水资源保护区,加强农村地区水源的监测和保护。
- 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推动植树造林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平衡。
6. 结论贺兰县的环境现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但也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
关于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尊敬的旅游观众们,大家好!我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导游,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美丽的时刻为大家带来宁夏贺兰山的介绍。
宁夏贺兰山是地处中国西部的一座壮丽的山脉,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自然景观之一。
贺兰山脉东西长约35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贺兰山脉的最高峰是贺兰山,海拔1873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贺兰山的地理特点。
贺兰山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小黄山,因其气候、地貌、植被和生态环境与黄山相似而得名。
作为鄂尔多斯高原最显著的地貌景观,贺兰山形态优美、林海茫茫、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仙山”。
贺兰山的自然景观独特而丰富,山峰叠嶂,峡谷幽深,风光绚丽。
这里的山谷和沟壑纵横交错,形成了美丽壮阔的景观。
著名的景点有“云海观音”、“玛曲观日”、“天马山”、“碑林峡”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贺兰山的植被多样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繁多。
这里有许多珍稀濒危的植物,如贺兰山柏、鼠李和羊角蒿等。
贺兰山还是中国重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之一,有许多稀有野生动物栖息于此,如贺兰马鹿、贺兰山羊、小冠雉等。
贺兰山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古塔和碑碣,见证了贺兰山历史的变迁。
其中最有名的是贺兰山石窟,有着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除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贺兰山还有丰富的民族风情。
这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贺兰山区域内,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回族民俗和风格独特的建筑风格。
当地的美食、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都是您旅行的亮点之一。
最后,我推荐大家游览贺兰山的最佳季节是秋季。
秋天,贺兰山的森林变成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火红、金黄与翠绿交相辉映,给游客带来无限的惊喜和美妙的体验。
感谢大家对我的聆听,希望这次的介绍能够带给大家对宁夏贺兰山的一些了解。
祝大家在贺兰山的旅行中玩得愉快!谢谢!关于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二)宁夏贺兰山岩画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宁夏贺兰山岩画景区!我是您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这里的壮丽景色和珍贵的岩画文化。
贺兰如意湖公园介绍
贺兰如意湖公园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一处大型公园,位于银川市西北部的贺兰山南麓。
公园占地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是银川市内面积最大的公园之一。
公园内设有多个主题区域,包括如意湖、樱花林、盆景园、奇趣花园、儿童乐园等。
其中,如意湖景区是公园的核心区域,湖水碧蓝清澈,四季景色各异;樱花林则是公园的著名景点之一,每年春季,粉色的樱花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
此外,公园内还有小型动物园,各种植物种类繁多,是一个适合全家出游的景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
贺兰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区域,南与首府银川融为一体,北与塞上煤城石嘴山紧紧相连,镶嵌于巍巍贺兰山与滔滔黄河水之间。
根植于1600平方公里热土上的贺兰20.4万回汉人民,在辉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积淀厚重的人类文明长河中描绘出了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瑰丽多姿的画卷,创造出了灿烂而久远的辉煌,这颗镶嵌在宁夏平原腹地的璀璨明珠,以其悠久的历史、富饶的资源、神奇而灵秀的风光引得世人瞩目。
地理概况: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3’~106°36’,北纬38°26’~38°48’之间,东临黄河,隔河与陶乐县相望,西倚贺兰山,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贺兰山主峰分界;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郊区为邻,北与平罗县接壤。
土地总面积为1532平方公里,约占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2.33%。
贺兰县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
贺兰山作为重要的地理界限,不但是中国外流区与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荒漠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它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侵袭,阻止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挡住了腾格里沙漠的莽莽流沙,对贺兰县农林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行政区划:
贺兰县下辖4镇、1乡,即:习岗镇、金贵镇、立岗镇、洪广镇、常信乡,此外,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2个农牧场:即习岗街道办事处,南梁台子农牧场,京星农牧场。
贺兰县政府驻地位于习岗镇。
交通概况:
对外开放的交通大动脉为贺兰连通全国,通往世界提供了便捷条件,纵横交错的高等级公路、国道109线、河东机场、包兰铁路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硬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贺兰县委、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大银川”战略契机,大力实施富民、强县和卫星城建设三大系列工程,深入开展卫生城、园林城、环保城创建活动,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大银川战略的实施,把银川市与贺兰县紧紧连在一起,109国道的拓宽和银川北环高速公路的更是为贺兰县的城市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贺兰人将目光盯在软硬环境的建设上,按照自治区加快沿黄城市群建设,打造黄河金岸的总体要求,依托临近首府银川的区位优势和沿黄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全力打造沿黄城市明星城。
经济概况: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增长21.7%,提前两年超
额完成县委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翻一番”目标;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亿元,增长5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增长44.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2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49元,增长13%。
跻身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县(市)行列。
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5亿元,增长37%;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
突出发展四大主导产业,清真食品、机电电器、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四大主导产业支柱作用不断增强,完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
大力实施“小巨人”培育和“铸龙”工程。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2家,新增28家,实现利税2.6亿元,增长60%,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0家,新增4家。
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上海胜华电缆、大北农60万吨牛羊饲料等56个项目建成投产,全民创业基地建成厂房及办公楼43栋,投产企业25家,完成工业投入12亿元,增长84%。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重点扶持大地丰之源、金山水泥等21家企业实施技改,完成技改投入3.6亿元,增长61.9%。
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5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累计到位资金17.5亿元,增长39%。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0%。
农业概况:
贺兰县农业基础雄厚,现有耕地近60万亩,林地15万亩,牧草地
50万亩,可开发利用土地30万亩。
得黄河之利,98%以上耕地为自流灌溉,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贺兰县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一优三特”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县。
优质粮生产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粮食总产达到22.6万吨,创历史新高,落实冬麦种植8.5万亩,引进中储粮西安分公司,建立优质粮基地10万亩,带动全县各类经济合作组织流转土地8.4万亩。
蔬菜产业实现规模和效益双赢。
新建千亩万间设施园区2个,500亩以上移动温棚示范点7个,设施农业累计达到6.5万亩,种植各类蔬菜24.5万亩,蔬菜产业占农民收入的30%以上,被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和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县。
适水产业向精深层次迈进。
开挖改造池塘1万亩,水产面积达到8万亩,成功示范稻田养蟹500亩,引进河豚、泥鳅等经济效益好的名特优水产品8个。
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
建成千头以上奶牛养殖园区4个,奶牛存栏达到1.5万头,出户入园率达到95%,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养殖水平逐步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再上新台阶。
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综合技术示范县,实施重点科技对接项目21个,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成效突出。
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引进了深圳农产品物流、敦煌先锋种业等1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农字号”龙头企业达到2家,区市级达到22家。
新建冷链配菜中心6处,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3个。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结合打造黄河金岸,开挖排水沟33公里,有效解决了沿黄13万亩农田排水不畅的问题。
土地整理、
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工程等项目实施力度加大,建设高标准农田2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9万亩,创历年之最。
完成绿化造林2.6万亩,秋冬造林绿化模式在全区推广。
实施立岗镇、金贵镇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6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新修农村公路108公里,硬化庄点巷道23公里,高标准整治庄点64个,完成“一池三改”5028户。
自然资源:
贺兰县物产资源丰饶,水电气供应充足,其境内的贺兰山地带盛产的无烟煤、贺兰石、石灰岩、粘土、芒硝、硅铁、盐等,储量大,品质高,为贺兰县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贺兰县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区,种类多,数量大。
据考察,贺兰山共有鸟类115种,比较珍贵的动物有鹿、獐子、狐狸、青羊、蓝马鸡等,有的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在灌区纵横交错的沟渠内及黄河中,生长繁衍着多种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