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9
托儿所卫生保健制度细则内容规范卫生保健制度的必要性托儿所是为满足工薪家庭或单亲家庭等特定需求而设立的服务机构,涉及到儿童的生命健康,因此,托儿所应该非常注重卫生保健的问题。
卫生保健制度的规范化是保障托儿所良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因此,托儿所应该建立并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使儿童随时处于安全、卫生、健康的环境之中。
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卫生保健检查:托儿所应该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对每个入托的儿童做好卫生保健检查工作。
每个孩子每年至少应该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定期做好视力、听力、口腔、肝功能、骨龄等检查工作。
确保儿童发现疾病和病变能够及时得到诊治和治疗。
2.环境卫生保健:托儿所应该定期对环境卫生进行检查与清理,防止细菌传播,保持清洁整洁的环境。
经常做好室内通风换气,在病毒高发时期可以适当关闭门窗、进行消毒工作,加强环境的卫生保健。
3.餐饮卫生保健:托儿所应该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卫生规定,做好食品的存储、调制、消毒、分配等工作,确保饮食的安全卫生。
做好进货检验和食品流通环节的控制,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4.疫情卫生保健:在出现疾病疫情时,托儿所应该严格执行相关卫生保健规定,对于儿童发生的疾病及病变,应该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控制和治疗,确保病情不会传播和加重。
5.保健保险:托儿所应该为每个儿童进行疫苗接种保险,同时为儿童的意外伤害做好保健保险工作,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托儿所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托儿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卫生保健制度:1.制定卫生保健制度手册:托儿所应该分析和收集规范的卫生保健资料、政策和制度,制定具体的卫生保健制度手册,详细规定各项卫生保健措施,包括卫生保健标准、疫情防控措施、环境卫生保健、儿童健康检查以及突发状况处理等。
2.设立卫生保健管理职责:托儿所应该设立专门的职责部门或人员,实施卫生保健管理,确保卫生保健措施有效实施。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是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而制定的。
一、卫生保健管理机构1.托儿所幼儿园应当设立卫生保健管理机构,负责卫生保健工作的规划、组织、监督和评估。
2.卫生保健管理机构应当包括专职卫生保健管理人员和卫生保健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二、卫生保健管理岗位设置1.卫生保健管理岗位应当包括卫生保健管理人员、医生、护士等,并根据幼儿园的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2.卫生保健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卫生保健管理和教育背景,能够组织、指导和监督卫生保健工作。
3.医生和护士应当具备相关的医学和护理背景,能够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
三、儿童健康体检1.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儿童健康体检,对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2.儿童健康体检应当包括身体发育、听力视力、口腔卫生、传染病等方面的检查内容。
3.对体检结果异常的幼儿,应及时进行跟进检查和治疗,并向家长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建议。
四、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1.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幼儿和家长的卫生保健意识。
2.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应当包括预防传染病、个人卫生习惯养成、饮食营养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3.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培训、制定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
五、环境卫生管理1.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证幼儿园的室内外环境清洁、整洁、卫生。
2.环境卫生管理应当包括卫生设施的定期清洁和消毒、垃圾分类和处理、污水处理等内容。
3.托儿所幼儿园应当配备相应的卫生设施和器具,如洗手池、洗手液、纸巾等,供幼儿使用。
六、食品卫生管理1.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幼儿的饮食营养安全。
2.食品卫生管理应当包括食品采购的选择和检查、食品加工的卫生条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3.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制定食品安全管控方案,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食品安全。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规定一、前言为了保证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卫生健康,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成长,制定本规定。
二、一般原则1.托儿所和幼儿园必须遵守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并建立健全的卫生保健制度。
2.托儿所和幼儿园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建立起卫生保健档案,对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状况、传染病情况等进行记录和观察。
3.严格实行健康检查制度,确保入托儿童身体健康、无传染病、无疫区历史,同时每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4.在幼儿园内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要建立和做好环境、食品、饮品等质量管理制度,提供健康、营养、卫生的餐饮服务。
5.推广健康教育,加强幼儿的健康知识和保健意识的普及。
三、环境卫生管理1.环境卫生不能给幼儿带来不良后果,幼儿玩耍、学习的地方必须保持清洁,空气流通,保证幼儿有一个干净、舒适、健康的环境。
2.幼儿园内要定期消毒,对公共活动场所的用具、玩具、浴室、厕所等至少每周一次进行消毒,床上用品、毛巾、被褥等要保证经洗涤处理后交替使用,并且要及时清洗。
3.幼儿园内应该建立分类垃圾桶,合理分类、处理垃圾,并要定期清理,保证环境干净卫生。
禁止在教学场所吸烟。
4.幼儿园内要建立健康安全护理制度,对幼儿进行个别护理和照看,注重个人卫生(如洗手、口腔卫生等),防止传染病发生。
四、饮食卫生1.幼儿园的食品应该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允许买卖过期食品、用剩菜剩饭、添加有害物质等食品。
2.幼儿园要落实饮食计划,保证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并根据幼儿不同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组织配制成果点心和主食。
3.幼儿园内要加强厨房卫生管理,保障幼儿食品的卫生品质,全面消毒厨房、厨具用具和餐具,杜绝污染。
同时定期对厨房进行卫生检测和质量监控。
五、传染病预防管理1.幼儿园要建立保健档案,记录幼儿的身体状况、生长发育和传染病情况等,对幼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2.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宣传和防治工作,提高教师和幼儿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细则一、卫生保健管理基本原则1.维护幼儿园、托儿所内的整洁卫生环境,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2.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伤害;3.鼓励家长、教师和保健人员的合作,共同关心幼儿的健康状况;4.依法管理幼儿园、托儿所的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幼儿园、托儿所的全面管理。
二、环境卫生管理1.定期进行卫生保洁,保持幼儿园、托儿所的整洁;2.注重室内空气的流通和净化,定期消毒和通风;3.定期清洗和消毒卫生设施,如厕所、洗手池等;4.做好垃圾和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妥善处理。
三、饮食卫生管理1.严格落实饮食卫生,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2.做好食品的选择、加工、储存和保鲜;3.严禁使用过期食品和腐败食品;4.加强对食品供应商的管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四、个人卫生管理1.要求幼儿经常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定期检查幼儿的头发、口腔和皮肤等,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3.建立个人护理用品的统一配备制度,确保其安全卫生;4.加强对幼儿的着装卫生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五、疫病防控管理1.严格落实幼儿接种疫苗的规定,确保幼儿的免疫安全;2.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并报告传染病病例;3.加强传染病的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4.定期进行幼儿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置。
六、意外伤害防控管理1.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教育幼儿如何预防意外伤害;2.对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走廊、活动场所等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3.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及时对幼儿的意外伤害进行处理;4.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七、卫生保健档案管理1.建立健全幼儿园、托儿所的卫生保健档案,记录幼儿的健康状况;2.定期进行幼儿健康体检,记录相关数据,并根据需要提出健康指导;3.定期进行卫生保健的督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4.保护幼儿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确保卫生保健档案的安全。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学习环境,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托儿所和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性、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好处。
一、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性良好的卫生保健制度对于托儿所和幼儿园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这些制度有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集体性场所,孩子们在这里会接触到很多人和物品,如果卫生措施不到位,疾病很容易在孩子之间传播。
其次,卫生保健制度能够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只有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孩子们才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最后,这些制度还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二、制度的具体内容1. 教育健康意识托儿所和幼儿园应该教育孩子们正确的健康意识,包括妥善地洗手、饮食健康、生活习惯等。
通过教育孩子们正确的健康知识,他们能够主动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2. 定期体检托儿所和幼儿园应该安排定期体检,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咨询医师,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3. 维护室内外卫生定期清洁室内空气,保持教室和活动区域的清洁。
另外,合理利用并保养室外的绿地和运动设施,确保安全和环境卫生。
4. 食品安全管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应该高度重视。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确保烹饪过程的卫生,并定期检查食品质量,禁止使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5. 安全防护建立安全防护制度,包括儿童防摔、防意外伤害等,确保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中的安全。
三、实施制度的好处1. 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通过建立并执行卫生保健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孩子们患上疾病的风险,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2.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卫生保健制度可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保健制度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妥善保管个人物品等,这些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非常重要。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托儿所幼儿园(以下简称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指经幼儿园幼儿园长指导,由保健医师、保健员等专职人员负责,全面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预防传染病传播,确保幼儿安全的工作。
第二条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保健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科学、合理使用药物,杜绝滥用抗生素等行为。
(四)高效管理,健全制度。
第二章幼儿园环境卫生第三条幼儿园应当建立良好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废弃物垃圾的分类处理、空气质量监测等。
第四条幼儿园应设置干净、安全的洗手间和饮水设施。
洗手间应定期清洁,保障幼儿使用的卫生条件。
第五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对幼儿园教室、活动室、食堂、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
每日打扫环境、定期进行大扫除,确保幼儿活动的卫生环境。
第三章幼儿园饮食卫生第六条幼儿园应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法规,建立完善的食品供应管理制度。
第七条幼儿园食堂应配备专业厨师和食堂服务人员,做到食材新鲜、加工卫生,确保食品安全。
第八条幼儿园餐具、餐桌、饭菜等应定期消毒清洁。
第四章幼儿园医疗卫生第九条幼儿园应聘请专业保健医师和保健员,进行幼儿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
第十条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幼儿医疗卫生档案,记录幼儿的健康信息和接种疫苗情况。
第十一条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控制度,对疫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五章安全保障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建立幼儿急救制度,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培训专人进行急救操作和常见病常见伤处理。
第六章幼儿园家长卫生教育第十四条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家长卫生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卫生素养和健康意识。
第十五条幼儿园家长应配合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及时汇报幼儿健康问题,接种疫苗等工作。
第七章问责与监督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建立责任制度,明确卫生保健工作责任人,对工作不到位或存在问题的人员进行问责。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幼儿园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维护幼儿园的卫生环境,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托儿所、幼儿园等提供幼儿照顾和教育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卫生保健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规范管理,提供良好的卫生条件,预防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幼儿的安全与健康。
第四条:卫生保健管理应与幼儿园整体管理相结合,实行卫生保健专职人员与其他教职工的协同工作。
第二章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机构和人员第五条:每个幼儿园应设有卫生保健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六条:卫生保健专职人员应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包括但不限于儿科医生、保健医生、保健师等。
第七条:卫生保健专职人员应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和管理能力。
第八条:卫生保健专职人员应与教职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三章幼儿园卫生保健措施第九条:幼儿园应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制度和标准,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卫生符合相关要求。
第十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卫生保健检查,对环境卫生、幼儿健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第十一条:幼儿园应配备充足的卫生设施和保健器材,确保幼儿的基本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二条:幼儿园应进行常规的清洁消毒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教室、餐厅、卫生间等区域的清洁工作。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组织幼儿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身高测量、体重测量、视力检查等。
第四章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第十四条: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传染病疫情。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做好幼儿的健康监测工作,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或采取其他措施。
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五章监督和管理第十八条:相关部门应对幼儿园进行定期的卫生保健监督和管理,确保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符合相关要求。
第十九条:幼儿园应配备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确保卫生保健工作的有效实施。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学校,是指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
第四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二章学校卫生工作要求第五条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
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大学不超过十小时。
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六条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
竣工验收应当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七条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
寄宿制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澡等卫生设施。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第九条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第十条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保健待遇。
河南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托儿所、幼儿圆卫生保健工作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根据卫生部、教育部第76号令《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河南省所有招生0-6岁儿童的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以下简称“托幼机构”)。
第三条托幼机构应当贯彻保教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规定,认赢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第四条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单独设立的学前班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章管理机构离职责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将托幼机构龅卫生保健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加强监督与指导。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教育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将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纳入托幼机构的年度考核和分级定类管理。
第七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内容包括:膳食营养、体格锻炼、健康检查、卫生消毒、疾病预防等。
上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下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一)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二)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相关政策及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并定期组织检查;负责组织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培训和指导;掌握、收集和上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相关信息。
(三)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对本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考核;对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定期召开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例会;建立和完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信息管理档案,收集、上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相关报表及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