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97 KB
- 文档页数:6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憎.恶(zèng)惶.急(huáng)涎.水(xián)滞.笨(zhì)B.诘.问(jié)疮.疤(cāng)晌.午(shǎng)镶嵌.(qiàn)C.哀悼.(dào)侮.辱(wū)筹.划(chóu)骷髅..(kū lóu)D.震悚.(sǒng)尴尬..(gān gà)取缔.(dì)愧怍.(zuò)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恍然大悟麻木不人怪诞不经B.不毛之地精益求精兴高彩烈C.满腔热忱沉默寡言孤苦伶仃D.莫不关心妄下断语张牙舞爪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
“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B.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C.那一夜,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震动。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月考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基础积累(50分)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分)商酌.()累赘.()撵.走()竹篾.()修葺.()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5分)huì人不倦拖tà颠pèi 流离 qì约监dū3.默写。
(40分)(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杜甫《望岳》诗中“,”两句诗表现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4)浩荡离愁白日斜,。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5),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7)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8),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9)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10),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1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12)予独爱,,中通外直,,,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陆游《游山西村》,回答4-5题。
(6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B.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腊酒浑”写出了自酿酒质量差,表现出诗人的轻视之情。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
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D.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B.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 C.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摧枯拉朽记忆尤新惨绝人寰延续B.苍海桑田风华正茂色彩斑斓镌刻C.天翻地覆恢宏壮丽殚精竭虑缅怀D.从容不迫眼花瞭乱震耳欲聋由衷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复沓B.①互文、排比②对偶③比喻④对偶C.①比喻②对偶③夸张④对偶D.①互文、对偶②顶真③拟人④复沓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②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③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④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内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⑤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这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内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A.④②①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⑤②①③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一、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我们先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运用能力吧!(31分)1、古诗文积累填空(12分)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我们与南朝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的有趣生活;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旅,耳畔是“,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我们与木兰一起征战沙场,感受千年古战场上“,壮士十年归”的激烈与悲壮;我们还与韦应物在郊野渡口,悠然空泊,体会“,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深远意境;我们还在幽静的竹林当中体会“深林人不知,”的恬淡与静谧。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嗥.鸣.(háo) 山巅.(diān) 浊.流(zhuó) 呻.吟(shēn)B、田垄.(lǒng) 召.唤(zhào) 磅.礴(páng) 怪诞.(dàn)C、辔.头(pèi) 炽.痛(chì) 哽.住(gěng) 哺.育(pǔ)D、啾.啾(jiū) 机杼.(zhù) 污秽.(huì) 督.学(dū)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菜畦渲闹臃肿人声鼎沸B.懊诲蝉蜕丑陋来势凶凶C.讪笑崎岖屏嶂九曲连环D.澎湃祈祷脑髓回环曲折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B、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最早是出现文字的一个国家。
C、能否提高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坚持锻炼身体。
D、人们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七年级下册月考语文(120分钟完卷;满分为1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祈祷(qí)亢奋(kàng)鲜为人知(xiān)B、花圃(fǔ)脑髓(suǐ)回环曲折(qū)C、哺育(bǔ)遒劲(qiú)潜心贯注(qián)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偷偷地笑)喙(鸟和昆虫的嘴)忍俊不禁(忍住笑)B、乌有(虚幻;不存在)倏忽(忽然;很快)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C、清冽(水清凉)枯涸(干涸;没有水)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D、伫立(长时间站立)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滑稽(狡猾;引人发笑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
虞:料想;猜度。
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B. 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 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眉飞色舞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D、《社戏》―鲁迅―中国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①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②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时无法弥补的。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B. 瞠目结舌(chēng)C. 迸溅(bèng)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这篇文章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2. “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______。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文章内容略)...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荷塘的哪些特点?(5分)2. 作者通过荷塘月色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5分)3. 文章中的“月色”有哪些象征意义?(5分)四、作文(共40分)题目:《我眼中的春天》要求:1. 不少于600字。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学习4. 下列哪个句子是感叹句?A. 你去哪儿?B. 这本书真好看!C. 他正在吃饭。
D. 明天会下雨。
5. 下列哪个成语是形容人勤奋的?A. 一丝不苟B. 一落千丈C. 一举两得D. 一知半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杜甫的名句。
()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李清照的诗句。
()4. 汉字是表音文字。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______》。
2.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人。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其中的“凌”字读音是______。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矩”字部首是______。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其中的“啼”字读音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2. 请解释一下“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4. 请解释一下“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意思。
5. 请简要介绍一下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汉字:kù zú、shuāng bīng、liáng shí、méi tàn、fēng shōu。
2.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欢天喜地、画龙点睛、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掩耳盗铃。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秩序(zhì)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B.独裁(cái)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C.殷红(yān)气魄(pò)深恶痛绝(wù)D.污秽(suì)呜咽(yè)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锋芒必露迥乎不同妇儒皆知沥尽心血B.气势磅礴坚韧不拔马革裹尸苛捐杂税C.重峦叠嶂不可捉摸至死不懈群蚁排衙D.浩浩荡荡斑斓豁亮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裁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B.只要科学的训练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更好地诠释体育精神。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气魄.pó嗥.鸣háo 澎湃. bài 鲜.为人知xiǎnB、哺.育 bǔ山巅. diān 选聘. pìn 潜.心贯注qiǎnC、屏.障 píng 迭.起 dié抹.杀mǒ妇孺.皆知 rúD、校.对jiào 殷.红 yān 深宵.xiāo 锋芒毕露.lóu2、默写古诗文(7分)(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3),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4分)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 A ),是在这旅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
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 B )。
因为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所以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⑴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A 遨游漫游B 境界格调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文学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闻一多代表作有《死水》《红烛》,臧克家的诗集是《烙印》。
精心整理七年级下册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B CD 2A 救。
B 已。
C D 、沉迷于玩游戏机的王刚面对同学善意的批评反唇相讥。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奶奶,那月亮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
”奶奶说。
B、写到这里,简直不想写小说;既不想写女人,也不想写男人。
C、今年我校读书节的主题为“养成读书习惯,共享阅读快乐”。
D、经国务院通过,4月1日起“拘留所条例”正式对社会实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B.C.D.5.2分)A.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特色句式多变,多用对偶。
B.《巍巍中山陵》以空间为序向我们介绍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C.散文《三颗枸杞豆》的作者是程海,本文运用回忆的笔法,生动细致的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一面》节选自,作者阿累,原名朱一苇。
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6诗7.默写。
(每空1分,共9分)(1)移舟水溅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谷《莲叶》)(2)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5)(6)(8)8.眼。
(1)“刻字事件”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再次反思自己的文明素养,反思身边的种种不文明行为。
请列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种现象进行评论。
要求:点明现象,观点鲜明。
言之成理,字数在70字以内。
(4分)(2)有人把《西游记》里“齐天大圣”孙悟空视为“旅游刻字”的鼻祖,请你据此整理出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指上刻字的故事,在班会上简述。
初一下册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确凿(záo)菜畦(qí)收敛(liàn)怪诞(yán)B.讪笑(shàn)骊歌(lí)伫立(chù)踱步(duó)C.哺育(bǔ)狂澜(lán)秕谷(bǐ)污秽(huì)D.嫉妒(jí)炽热(zhì)可汗(hán)亘古(gèn)2. 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
(5分)当韩麦尔先生穿(dài) 整齐地给我们上最后一课,我很(àohuǐ), 因为我没有好好地学习法语,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期待这一课晚点结束,我更想(chéngfá)自己,想让自己做得更好一点。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每到夜幕降临,好吃一条街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大排档、夜啤酒、麻辣烫、串串香……好不热闹。
B.历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案件虽然扑朔迷离,但公安人员不急不躁,通过细心调查,终于真相大白。
D.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
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以及。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些,对精神的追求多一些,就可以,,就可以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A.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多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种尘世的俗累B.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些尘世的俗累C.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D.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诗人。
D. 《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含义丰富,既指指夹竹桃花的败落,又暗示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我”也长大成人。
6. 请仿照划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3分)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
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撒播,培育出一个五彩的花坛。
7. 综合性学习(10分)为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发动全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大力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2011年,公安部决定,将每年12月2日定为“交通安全日”。
为此我们学校开展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了了解中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请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3分)调查问题:(2)根据下面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现阶段我国酒驾事故的主要特点。
(4分)[材料一]从查处方式看,在执勤中查获醉酒后驾驶违法行为占整个交通事故的63.29%,在事故中查获占36.71%。
[材料二]从查处时间看,醉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12时至13时,19时至21时,22时至2时,分别占查处总量的15.33%、57.20%、20.95%。
[材料三]从车辆类型看,查处醉酒后驾驶违法行为涉及的车辆类型以小型汽车、摩托车为主。
现阶段我国酒驾事故的主要特点是:(3)周末,你爸爸驾车带上你回乡下老家,下午返回城区。
中午吃饭的时候,有朋友给你爸爸敬酒,你爸爸很高兴,准备喝酒,你就对爸爸说:“”说完后,你爸爸就用茶代酒表示答谢。
(3分)二、诗歌积累与文言文阅读(25分)(一)诗歌积累。
8.诗歌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3)独坐幽篁里,。
(《竹里馆》王维)(4)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5),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6)《木兰诗》中的“,。
”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军旅生活的艰苦,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7)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木兰诗》里面,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
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世隶耕()(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3)不能称前时之闻()(4)贤于材人远矣()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11. 本文借事说理。
叙事部分按照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个阶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强调了对一个人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4分)12.《伤仲永》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请你多角度谈谈我们从中获得的启发。
(3分)从学生角度:。
从家长角度:。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22分)缺陷的种子⑴15岁那年深秋,父亲让我乘车到县城去购麦种。
下了车后,按照父亲指点的位置,我很快就找到了种子交易市场。
⑵在市场街口,我进了几家种子门市店,门市店里的地上和货柜上摆满了塑料盆盛着的麦种样品,我边和店主说话,边蹲下身子一一观察。
那些麦种看起来真的很好,一粒粒饱满、肥大,捧到手里沉甸甸亮闪闪的,就像一粒一粒的珍珠,几次在店主巧舌如簧的游说下,我差不多就要掏钱购种了,但想起父亲的叮嘱,我还是最终把捧在手里的麦种依依不舍地又放进了样品盆中。
⑶父亲说种子公司的国营门市店里有上好的麦种,有省城来的农业教授亲自在那里出售麦种,他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到种子公司的门市店去,一定要买那个农业教授培育出来的小麦一代杂交新品种。
我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种子公司的门市店,见到了那个戴着深度近视镜的教授和他培育出来的一代杂交新麦种,不过我失望极了。
我的失望不是对教授,而是对教授培育出来的新麦种。
那些麦种,个头大小不一,显得十分参差,并且那些麦种也不饱满,一粒一粒瘪瘪的瘦瘦的,还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几乎没什么光泽,远不如前面那些个体种子店出售的麦种,甚至同我家里收回来的麦粒也不能同日而语。
我抓了一把捧在手掌里细细看了足足有三分钟,才怀疑地问站在一旁的教授:“这真的是您培育出来的一代杂交新品种?”教授笑着点点头说:“是的是的。
”⑷我怀疑地问他:“怎么成色这么差呢?”⑸教授解释说:“一代杂交的新品种都这样,种几茬成色就会越来越好了。
”我一点也不相信他的解释,母种都这样,还能结出什么样的好麦子来?我断定教授一定是骗人的,只不过是打着教授的幌子想靠出售麦种捞上一笔钱而已,这样的麦粒只配喂鸡,哪里配得上做麦种呢?⑹于是,我果断地离开了种子公司的门市店,到街上的个体种子店里买了几十斤颗粒饱满、个个通体金亮的麦种。
⑺麦种带回家后,我向父亲讲了我的推测,父亲也没说什么,很快就把种子播进地里去了。
直到第二年收麦时我和父亲才惊讶地发现,我们家那些颗粒饱满的麦种长出的麦子并不好,麦粒又细又烂不说,产量也很低,而村里几家买教授麦种的人,他们的麦子穗长、粒实,颗粒饱满、金亮,产量高出我家好几倍。
⑻后来我请教一位搞农业育种的专家,专家一听就笑了,他说,那些一代杂交的种子确实看上去不起眼儿,瘪小,亮色也差,可它们毕竟是一代杂交的呀,它们种一年就变得饱满些,再种一年,就更加饱满了,它们在一年年克服着缺陷,在拼命趋向饱满和完美。
而那些看上去饱满、金亮、完美无缺的种子,它已经完美到尽头了,没路再向上走了,所以只有一年年退化,只有一年年向缺陷发展,最后被彻底淘汰掉,永远退出土地和田园。
⑼原来,在有些时候,完美也是一种缺陷啊,一幅画得太满的没有留白的画,不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一片蓝得没有一丝白云的天空,不能给人以云舒云卷的心灵悠然;一张洁白得没有一点墨迹的纸,不能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蕴;一尊完美无缺的菩萨,不能给人以生活五味的率真……⑽完美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陷,过于完美的人生,恰恰是有缺陷的人生。
——选自《阅读文库》13.阅读全文内容,根据⑵⑶的提示补全以下情节。
(4分)⑴。
⑵我没有听父亲的叮嘱而是买来外表好看的麦种。
⑶我在第二年收获时得到令人失望的结果。
⑷。
14.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并且那些麦种也不饱满,一粒一粒瘪瘪的瘦瘦的,还一个个灰头土脸的。
15.试对文章第⑼自然段的划线句进行赏析。
(4分)赏析:16.联系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4分)17.文中的“我”在十五岁的年龄犯下了一个错误,你觉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次错误有何价值?这引发了你对生活怎样的思考?(6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为爱挺直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
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
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
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
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
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
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
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
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
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
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