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电能表与电功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7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能表与电功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知道电能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能够正确读取电能表的数据。
二、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及单位2. 电功的计算方法3. 电能表的结构和读数方法4. 电能表的安装和更换5. 电能表的误差和校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方法,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2. 教学难点:电能表的安装和更换,电能表的误差和校准。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电能、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能和电功的概念。
2. 讲解电能的概念及单位:介绍电能的定义,解释电能的单位(焦耳、千瓦时等)。
3. 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示例计算。
4. 讲解电能表的结构和读数方法:介绍电能表的组成部分,演示如何正确读取电能表的数据。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会正确使用电能表,并进行数据读取。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电能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电能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讲解电能表的作用:介绍电能表在家庭电路中的重要性,解释其测量电能的作用。
3. 讲解电能表的安装和更换:演示电能表的安装过程,解释安装注意事项,展示电能表的更换方法。
七、教学过程4. 讲解电能表的误差和校准:解释电能表的误差来源,展示电能表的校准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会安装和更换电能表,并进行误差测试和校准。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电能表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节能意义。
初中物理《电能表与电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掌握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2. 使学生理解电功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的电功。
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2.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3. 电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4. 电功的测量实验5. 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功的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电功的测量实验,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
2.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功的测量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电能表模型或图片2. 电能表读数演示板3. 实验器材:电压源、电流表、电阻等4. 案例素材:家庭用电实例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电能表与电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电功测量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家庭用电实例,学生分析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检验对电能表与电功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绘制电能表的结构图,并简述其作用。
2. 运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个家庭电路的电功。
3.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的情况。
3. 学生对电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能够分析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拓展1. 介绍电能表的种类和功能。
2. 探讨电能表的准确性和误差来源。
3. 引导学生关注电能节约和环保。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能表与电功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知道电能表的参数意义。
2. 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能源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2. 电能表的参数意义3. 电功的计算方法4. 电功公式的应用5. 节约用电的原则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电功的计算方法,电功公式的应用。
2. 难点:电能表参数的意义,电功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电功的计算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共同探讨节约用电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电能表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电能表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电能表的结构和参数意义,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构成和作用。
3. 实例分析:给出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电功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拓展:总结电能表的作用和电功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电。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电能表参数意义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电功计算方法的运用能力。
4. 评价学生对节约用电原则和方法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电能表模型或图片。
2. 电功计算实例。
3. 节约用电宣传资料。
八、教学步骤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通过展示电能表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能表的各个部分,解释电能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电能表参数意义:介绍电能表上的参数,如电压、电流、计量单位等,让学生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和作用。
3. 电功计算方法:讲解电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含义。
初中物理《电能表与电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知道电能表的参数含义。
2. 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能源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2. 电能表的参数含义3. 电功的计算方法4. 电功公式的应用5. 节约用电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电功的计算方法,电功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电能表的参数含义,电功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电能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能表的结构和参数含义。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电功。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节约用电的方法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电能表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电能表的结构和参数含义,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组成和功能。
3. 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公式。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测量电功,加深对电功计算方法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节约用电的方法和效果,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电能表的参数含义、电功计算方法和节约用电的方法,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测量电功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资源1. 电能表模型:用于展示电能表的结构和功能。
2. 电功测量仪器:用于让学生动手测量电功。
3. 节约用电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节约用电的方法和效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电能表的参数含义;第二课时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电功公式的应用,节约用电的方法。
九、教学拓展1. 电能表的原理:深入讲解电能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内部结构。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一、电能【符号:W】1、电能:电流所具有的能量叫做电能。
发电厂把各种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
2、电能电功的单位“度”是电能电功的单位,它的学名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h。
千瓦时(kwh)3、换算:千瓦时与常用能量单位“焦”的关系如下:1度=1千瓦时1kwh=1×103w×3600s=3.6×106J二、电能的计量1、电能表[也叫电度表]:测量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2、电能表的规格意义:电能表上“220V”、“10A(20A)”、“600revs/kwh”、“50Hz”等字样。
分别表示的意义如下:[1]、220V表示:电能表应该在电压220V的电路中使用;[2]、10A(20A)表示: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电流表工作时的最大电流不应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3]、600revs/kwh表示: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600转。
[4]、50Hz表示:该电能表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3、读数方法电能表显示的数字是电能表从开始计数到读数时用去的电能,因此某段时间起始和结束时电能表的求数之差。
即为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1]、测量较大电能时用刻度盘读数。
(1)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2)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小华家的电能表9月初读数,9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度,合J 答案:3265.418.6KW•h -3246.818.6KW•h =18.6KW•h18.6KW•h =18.6×3.6×106J =6.696×107J[2]、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计算公式为:W =n N(KWh )其中:n :为电能表在某一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 :为用电器消耗1kW.h 所转的转数。
4、现在常见的电能表现在常见的电能表有IC 卡电能表和电子电能表。
初中物理《电能表与电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知道电能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电功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能够正确读取电能表的数据。
4.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及其单位2. 电功的计算方法3. 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5. 节约用电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方法、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2. 教学难点:电功公式的运用、电能表的读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能表的结构和作用。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教育学生节约用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电能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能与生活用品的关系。
2. 电能的概念及其单位:讲解电能的概念,介绍电能的单位,如千瓦时(kWh)等。
3. 电功的计算方法: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公式为W = P ×t,其中W 表示电功,P 表示功率,t 表示时间。
4. 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讲解电能表的结构,如电流线圈、电压线圈等,并介绍电能表的工作原理。
5.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讲解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包括起始码、终止码等,并演示如何正确读取电能表的数据。
6.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能、电功和电能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节约用电的措施:讲解节约用电的重要性,提出一些节约用电的措施,如关闭不必要的电器、使用节能灯具等,并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9.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能、电功和电能表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0. 板书设计:电能的概念及其单位电功的计算方法:W = P ×t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能表的读数方法节约用电的措施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电能、电功概念的理解,电功公式的运用,电能表的读数方法,以及节约用电意识的培养。
初中物理《电能表与电功》教案1.1 设计思路1.1.1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电能表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电功的概念。
1.1.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2.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能表的工作原理。
1.2.3 运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1.3 教学内容安排1.3.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1.3.2 电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1.3.3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及应用二、知识点讲解2.1 电能表的作用2.1.1 测量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2.1.2 电能表的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2.1.3 电能表的单位:千瓦时(kWh)2.2 电功的概念2.2.1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2.2.2 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电压、电流、时间)2.2.3 电功与电能的关系:1kWh=3.6×10^6 J2.3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2.3.1 电能表的示数:直接显示消耗的电能量2.3.2 电能表的计数器:机械式、电子式2.3.3 电能表的校准: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性三、教学内容3.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3.1.1 介绍电能表的常见类型及其作用3.1.2 讲解电能表的各个部件名称和功能3.1.3 分析电能表的工作原理3.2 电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2.1 通过实例解释电功的含义3.2.2 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及其适用条件3.2.3 用电能表测量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并计算电功3.3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及应用3.3.1 演示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3.3.2 分析电能表读数与实际消耗电能的关系3.3.3 运用电能表进行家庭用电的合理规划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了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4.1.2 掌握电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4.1.3 学会正确使用电能表,并进行电功的计算4.2 过程与方法4.2.1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电能表的读数方法4.2.2 利用电能表,进行家庭电路的电功测量4.2.3 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家庭用电的合理性4.3 情感态度价值观4.3.1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环保意识4.3.2 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4.3.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1.2 电功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5.1.3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及误差分析5.2 教学重点5.2.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5.2.2 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5.2.3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及应用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电能表实物6.1.2 电流表、电压表6.1.3 实验电源、开关、导线等6.2.1 学生实验手册6.2.2 计算器6.2.3 测量工具(如尺子、电流表等)七、教学过程7.1 引入新课7.1.1 展示电能表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用电中的电能表7.1.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电能表的作用是什么吗?”7.1.3 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能表与电功》7.2 探究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7.2.1 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电能表实物,分析其作用和结构7.2.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7.2.3 教师总结并讲解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7.3 学习电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7.3.1 教师讲解电功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的意义7.3.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做功的过程7.3.3 教师引导学生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7.4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及应用7.4.1 教师演示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7.4.2 学生通过实验,测量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7.4.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电能表进行家庭用电的规划7.5 课堂小结7.5.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7.5.2 教师点评并进行补充7.5.3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八、板书设计8.1 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8.1.1 电能表:测量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8.1.2 电能表的结构:电流线圈、电压线圈、铝盘等8.1.3 电能表的参数:电流、电压、功率等8.2 电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8.2.1 电功:电流做功的过程,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8.2.2 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8.2.3 电功与电能的关系:1kWh=3.6×10^6 J8.3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及应用8.3.1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直接显示消耗的电能量8.3.2 电能表的计数器:机械式、电子式8.3.3 电能表的应用:家庭用电的规划九、作业设计9.1 课后习题9.1.1 完成教材后的相关习题9.1.2 分析家庭电路中的电能消耗情况9.1.3 设计一个节能方案,降低家庭电路的电能消耗9.2 实践作业9.2.1 观察家中的电能表,记录其参数9.2.2 测量家中某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并计算电功9.2.3 分析家庭用电的合理性,提出改进措施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教学效果反思10.1.1 学生对电能表的作用和结构的理解程度10.1.2 学生对电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10.1.3 学生对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及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10.2 教学改进措施10.2.1 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10.2.2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10.2.3 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10.3 拓展延伸10.3.1 让学生了解智能电能表的功能和应用10.3.2 探究电能表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方法10.3.3 调查和了解我国电能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环节:1.知识点讲解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电能表的作用、电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以及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学习内容电能表与电功
学习目标1.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知道电功的概念、单位。
2.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1.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并理解电功公式,发展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会对一些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电功计算
教学流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
想一想:(1)我家每月交纳的电费是多少?(2)供电部门根据什么来计算电费的?(3)电表测量的是什么物理量?
小结: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学习要求:通过阅读课本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以下学习内容,将空格处填好。
二、学习内容
1、认识电能表
(1)作用:用来测量的仪表。
(2)分类:常用的单相电能表有和两种。
(3)安装位置:把它安装在家庭并联电路的路上,这样可以测量该户所有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总电能的多少。
(4)电能表的数据读取:计数器左边的4个格子显示的数字是用去电能的整数部分,最右边的格内显示的数字是用去电能的小数部分。
如可记作KW·h。
(5)电能表的几个重要参数
电压:220V
说明:电压220V表示电能表适用的。
电流规格:10(20)A
说明:10A表示电能表持续工作时的,括
号里的数字表示允许在短时间内通过电能表的,但不能超过20A。
频率:50 Hz
说明:表示这个电能表应在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电能表常数:720r/(kW·h)
说明: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720转。
信息快递:符号kW·h读“千瓦时”,俗称度,是电能的计量单位。
相当于1k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用我们熟悉的计算功的公式W=Pt容易得到W=Pt =1kW×1h=1kW·h= lkW×1h= W×s=3.6×106J 结论:1度=1kW·h=3.6×106J
补充:电子式单相电能表有一个重要参数imp/(kW·h),表示:用1kW·h (1度)电,耗电指示灯闪烁的次数,如6400 imp/(kW·h):每消耗1 kW·h 电能时,此电能表指示灯闪烁6400次
练一练:小明家本月末电能表的示数和本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如下,这段时间小明家用了______度电,合J。
若每度电0.52元,本月他家应付元。
3、观看课本P5页的例题。
心得体会:通过观察电能表转盘的转动情况,可以估算出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或电流对用电器所做的功.
方法: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
W =电能表的常数
转盘转过的圈数×3.6×106J 四、课堂练习:3W
五、拓展延伸
下面是一道关于电学小实验的填空题。
丽丽同学填写了答案。
她的答案正确吗?请你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凡是填对的请在每空后面的括号里打“√”,否则打“×”。
小枫准备在30min 内用如图所示的电能表测自己书房里的台灯一天大约消耗多少度电能。
(1)在实验前,小枫还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是手表( ),实验中,小枫首先应该只让待测的台灯工作( ),然后记下电能表计数器上的读数( )
和电能表转盘过一定转数所用的时间( ),并估计一下自
己一天开灯多长时间,最后算出台灯一天大约消耗多少电能。
(2)若让你估测一下台灯一天消耗电能是多少,你将
怎么测,说出你的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