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比赛规则 (17页)
- 格式:docx
- 大小:23.44 KB
- 文档页数:17
中国散打比赛规则中国散打比赛规则中国散打比赛规则一、优势胜利是比较容易看明白的,主要有几种情况:1、实力相差悬殊时,为保护运动员,场上裁判经裁判长同意后可宣告占优势的一方获胜;2、一方运动员受重击倒地,在十秒钟内不能重新比赛,或十秒内站起后明显丧失比赛能力,另一方运动员即取得优势胜利;3、在一场比赛中如果一方运动员被三次强制读秒,到最后一次读秒完毕,场上裁判员即可宣布另一方获胜。
4、在比赛中,一方运动员出现伤病,经现场医务监督诊断为不宜继续进行比赛,场上裁判员可宣布另一方获胜。
5 当一方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时,对方运动员获胜;6、因对方弃权获胜。
由于参加散打王比赛的运动员都是国内的一流高手,优势胜利在比赛中是比较少见的,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通过计算双方的得分来判定胜负。
散打王争霸赛的计分是五局总分制,每局比赛边裁判员都要对比赛分数进行记录,由场上裁判将分数交给记分员,在全部五局比赛结束时,由记分员统计每位边裁判员的记录分数,在一场比赛结束时,被多数边裁判员判为胜方的运动员应被宣布为获胜方。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裁判员是独立判分的,不能由三个边裁判员的总分相加来判断胜负。
在散打比赛中,只要运动员合理运用各武术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均有可能得分,但在比赛中如果使用犯规动作,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二、运动员的得分如何计算散打比赛中,两名运动员在场上不断进行进攻与防守。
在非优势胜利的.情况下,比赛中得分多少将决定运动员的胜负。
运动员得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技术得分,主要由三名边裁判员进行记录;二是当对方技术犯规或侵人犯规受罚时,自己将获得1分或2分,犯规的判罚由场上裁判执行,记分员进行记录。
运动员要想获得技术得分,就必须使用一定的招法进行进攻,单纯的防守是不能得分的,但防守动作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对方不得分。
由于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因此规则规定的可用招法包括武术各流派的攻防招法,比如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
武术散打比赛规则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一)团体比赛(二)个人比赛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二)淘汰赛(三)复活赛(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1、48公斤级(≤48Kg)2、52公斤级(>48Kg-≤52Kg)3、56公斤级(>52Kg-≤56Kg)4、60公斤级(>56Kg-≤60Kg)5、65公斤级(>60Kg-≤65Kg)6、70公斤级(>65Kg-≤70Kg)7、75公斤级(>70Kg-≤75Kg)8、80公斤级(>75Kg-≤80Kg)9、85公斤级(>80Kg-≤85Kg)10、90公斤级(>85Kg-≤90Kg)11、100公斤级(>90Kg-≤100 Kg)12、100公斤以上级(>100 Kg)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一)称量体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签前进行,第二次在进入前八名后进行。
(二)运动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并且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必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称量体重,由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四)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女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五)称量体重先从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每个级别在1小时内称完。
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后面所有场次的比赛。
一)由编排记录组负责抽签,有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二)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由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
散打比赛规则
散打比赛是一项很有趣的体育比赛,它的规则也比较严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散打比赛规则:
1.站姿散打规则:两名选手站在比赛场地上,只能使用手和脚进行攻击,比赛时间一般为1-3分钟。
2.地面散打规则:两名选手也必须站在场地上,但在比赛过程中有可能会摔倒到地面上,此时选择打击手法也会有所不同。
比赛时间也为1-3分钟。
3.拉力散打规则:这项比赛是在比赛者手腕上套上一个胶带或绳子,双方在互相拉扯的同时进行攻击,比赛时间为1-2分钟。
无论哪种散打比赛,都需要遵守以下基本规则:
1.先击倒对手者获得胜利。
2.击倒对手后,需要停止攻击。
3.在比赛中使用任何危险手段(例如恶意攻击)都是不被允许的。
4.如果选手退出比赛,比如受伤、累倒等,则胜利者将获得比赛胜利。
这些规则确保了散打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视觉体验。
全国散打比赛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散打运动的发展,提高我国散打水平,加强全国各地散打选手之间的交流和竞争,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散打比赛,其宗旨为:公平、公正、公开。
所有参赛选手及裁判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参赛选手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散打比赛的年龄、参赛资格等规定,严禁作弊,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由中国散打协会负责执行,所有比赛组织单位、裁判员及参赛选手必须服从中国散打协会的统一管理。
第二章参赛规定第五条参加全国散打比赛的选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中国公民,身体健康,无传染病;2. 有正规散打训练经历,并持有相关证明文件;3. 经过选拔赛获得参赛资格;4. 签署相关参赛协议并遵守比赛规定。
第六条参赛选手年龄分为男子组、女子组,分别为18岁至35岁组和35岁以上组,各组别设置不同的比赛项目和规则。
第七条参赛选手必须身穿统一制服参赛,不得擅自改变制服的颜色及图案,违者取消比赛资格。
第八条参赛选手在比赛期间必须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遵守比赛规则,接受裁判员的指挥和监督,不得擅自离场或干扰比赛秩序。
第九条参赛选手在比赛期间如果出现受伤或其他情况,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报告,接受裁判员的处理和判决。
第十条参赛选手必须遵守比赛纪律,尊重裁判员和其他选手,不得有任何言语或行为的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第十一条参赛选手的教练员及辅助人员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散打比赛的资格和要求,不得干扰比赛秩序,否则取消参赛选手的比赛资格。
第三章比赛规则第十二条全国散打比赛分为套路赛和实战赛两个项目,比赛形式根据选手的年龄和组别设置不同的规则和赛制。
第十三条套路赛的评分依据包括动作的流畅性、技术的规范性、整体的表现力等,裁判员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终获得最高分的选手为胜出者。
第十四条实战赛的比赛规则包括击打对手的部位、倒地判定、站立判定、比赛时间等,裁判员对比赛进行监督和判决,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散打比赛规则及得分点散打比赛规则及得分点(一)得3分1. 在一局比赛中,一方第一次下台,对方得3分。
2.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分而自己站立着。
3.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立站立者。
4.使用勾踢将对方踢倒而自己站立着。
(二)得2分1一方倒地(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支撑台面),站立者得2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者。
3.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
4.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三)得1分1.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者。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和下肢(脚除外)者。
3.运动员消极8骂秒,被指定进攻8秒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4.主动倒地超过3秒不起立,对方得1分。
5.受劝告一次,对方得一分。
6.使用方法双方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
(四)不得分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
2.双方下台或同时倒地。
3.双方互打互踢。
4.用方法主动倒地,对方不得分。
5.抱缠时击中对方。
散打的作用学习和训练散打,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散打又是一项以抗性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
坚持散打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
散打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的技能的作用。
初学散打,要忍受拉韧带的痛苦;攻防练习,要承受击打和抗击打的皮肉之苦;进行实战,要克服胆怯、犹豫、紧张、鲁莽等不良心理反应。
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通过长期的散打训练,可以培养练习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灵活等精神,进而形成成熟、稳健、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武术搏击有很强的生命力,除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运动的本身特点有极大关系外,其搏击形成所具备的较高观赏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散打比赛不仅刺激、激烈,而且斗智、斗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与兴趣。
散打搏击运动员规章制度一、比赛规程1.1 比赛形式:散打搏击比赛采用1V1单打形式进行,分为多轮比赛,每轮时间为3分钟,休息1分钟。
1.2 裁判员:比赛时由主裁判和两名副裁判组成,负责比赛的裁判工作,对比赛过程中产生的争议情况做出裁决。
1.3 计分规则:比赛采用10-9制度计分,胜方得10分,输方得9分,如果一方发生制胜情况,或在散打搏击比赛中有明显优势,则可以给予更高分数。
1.4 禁止违规行为:比赛中禁止使用肘击、膝击、头槌、摔倒对手等违规行为,若发生则给予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
1.5 比赛结果:比赛分胜负,胜方可晋级下一轮比赛,输方淘汰。
二、运动员权利2.1 平等竞争权利:每位参赛选手在比赛中享有平等竞争的权利,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
2.2 受到公平对待: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受到公平的裁判对待,不受偏袒或不公正的对待。
2.3 受到尊重:运动员应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礼貌待遇,不得有辱骂或侮辱的行为。
2.4 安全环境:比赛场地应保证安全,比赛器械应符合安全标准,确保运动员的安全。
2.5 受到奖励:在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应当受到奖励,鼓励运动员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三、运动员义务3.1 遵守比赛规程:运动员在比赛中应遵守比赛规程和裁判要求,不得有违规行为。
3.2 尊重对手:运动员应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有不正当的行为干扰对手。
3.3 保持体育精神:运动员应保持体育精神,对待比赛要认真对待,不得有懈怠或放弃的行为。
3.4 提升技术水平:运动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积极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更好的成绩。
3.5 形象及礼仪:运动员应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表,遵守比赛礼仪,言行举止得体。
四、处罚规定4.1 违规行为:若有运动员在比赛中有违规行为,将给予警告、罚款、取消比赛资格等处罚。
4.2 不服从裁判:若有运动员不服从裁判管理,给予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
4.3 伤害他人:若有运动员在比赛中故意伤害他人,给予取消比赛资格并提交相关部门处理。
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竞赛规则一、主办单位XX市体育局二、承办单位XX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XX市武术运动协会.三、时间和地点2021年8月14日至8月15日在XX市地坛体育馆举行四、竞赛组别及项目(一)竞赛组别甲组(男、女):17-18岁(202X年1月1日-202X年12月31日) 乙组(男、女):15-16岁(202X年1月1日-202X年12月31日) (二)竞赛项目男子甲组:48kg、52kg、56kg、60kg、65kg、70kg、75kg80kg、85kg、90kg、100kg、+100kg男子乙组:48kg、52kg、56kg、60kg、65kg、70kg、75kg80kg、85kg、85kg以上女子甲组、乙组:48kg、52kg、56kg、60kg、65kg五、运动员资格(一)符合XX市体育局《XX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京题竞技字(202X)10号)的有关要求。
(二)符合《XX市体育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XX市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工作的通知》(京体青字(202X)13号)的有关规定。
六、参加办法(一)以区为单位组队参加;(二)经医务部门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并在报名时提交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具体内容为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以本次比赛报名前30天内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方能有效)和相关原件和复印件;(三)各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人,医生1人,运动员每级别报名人数不限,不得跨级别参赛;(四)参赛者应身体和精神健康,有经常性参加武术散打锻炼或训练的基础。
选手在参赛过程中一旦感觉身体不适,应立即中止比赛,请求工作人员帮助。
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参加比赛,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3.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6.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散打比赛规则
篇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目录
第一章通则
第一条竞赛种类第二条竞赛办法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第四条体重分级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第六条抽签第七条服装护具第八条比赛礼仪第九条弃权
第十条竞赛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
第十一条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二条辅助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三条裁判人员的职责
第三章仲裁委员会及其职责与申诉
第十四条仲裁委员会的组成第十五条仲裁委员会的职责第十六条申诉程序及要求
第四章竞赛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
第十七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第十八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
第五章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
第十九条可用方法第二十条禁用方法第二十一条得分部位第二十二条禁击部位第二十三条得分标准第二十四条犯规与罚则第二十五条暂停比赛
第六章胜负评定与名次评定
第二十六条胜负评定第二十七条名次评定
第七章编排与记录
第二十八条编排第二十九条记录
第八章口令与手势
第三十条台上裁判员口令与手势第三十一条边裁判员手势
第九章场地与器材
第三十二条场地第三十三条器材
附:武术散打竞赛常用图表
第一章通则
第一条竞赛种类(一)团体比赛(二)个人比赛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二)淘汰赛(三)复活赛
(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
(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 1、48公斤级(≤48Kg)
2、52公斤级(>48Kg-≤52Kg)
3、56公斤级(>52Kg-≤56Kg)
4、60公
斤级(>56Kg-≤60Kg) 5、65公斤级(>60Kg-≤65Kg) 6、70公斤级(>65Kg-≤70Kg) 7、75公斤级(>70Kg-≤75Kg)
8、80公斤级(>75Kg-≤80Kg) 9、85公斤级(>80Kg-≤85Kg) 10、90
公斤级(>85Kg-≤90Kg) 11、100公斤级(>90Kg-≤100 Kg) 12、100公斤以上级(>100 Kg)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
(一)称量体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签前进行,第二次在进入前八名后进行。
(二)运动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并且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必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称量体重,由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四)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女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五)称量体重先从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每个级别在1小时内称完。
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后面所有场次的比赛。
第六条抽签
(一)由编排记录组负责抽签,有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二)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由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
如该级别只有1人,则不能参加比赛。
第七条服装护具
(一)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颜色。
运动员必须穿戴竞赛组委会指定的
篇二: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完整版)
武术散打(散手)竞赛规则
第一章通则
第一条竞赛性质
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第二条竞赛办法
(一)循环赛、淘汰赛。
(二)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资格审查
(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
青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字报到之日起前20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电脑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
(一)48公斤级(≤48Kg)
(二)52公斤级(>48Kg—≤52Kg)
(三)56公斤级(>52Kg—≤56Kg)
(四)60公斤级(>56Kg—≤60Kg)
(五)65公斤级(>60Kg—≤65Kg)
(六)70公斤级(>65Kg—≤70Kg)
(七)75公斤级(>70Kg—≤75Kg)
(八)80公斤级(>75Kg—≤80Kg)
(九)85公斤级(>80Kg—≤85Kg)
(十)90公斤级(>85Kg—≤90Kg)
(十一)90公斤以上级(>90Kg)
第五条称量体重
(一)称量体重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有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二)经资格审查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时裸体
或只穿短裤(女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四)称量体重先从体重轻的级别开始,每个级别在1小时内称完。
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不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以后所有场次的比赛。
第六条抽签
(一)抽签由编排记录组负责,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教练
或领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