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之烧水沏茶问题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25
1、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呢?已知洗水壶需要1分钟,水壶装水需要1分钟,烧水需要8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找茶叶需要1分钟,沏茶需要1分钟。
解决问题:第一步,洗水壶(1分钟);第二步,接水(1分钟);第三步,烧水(8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 分钟);第四步,沏茶(1分钟)。
上面的过程共需要的时间是1+1+8+1=11(分钟)。
2、星期天,小明想帮妈妈做家务:用洗衣机洗衣服需要20分钟,扫地需要6分钟,擦家具需要15分钟,晒衣服需要5分钟。
请你帮小明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完成这些事情,最少需要用多少分钟?解:先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同时擦家具(15分钟)和扫地(5分钟),共用21分钟,最后晒衣服(5分钟),这样安排最快。
21+5=26(分钟)答:最少需要用26分钟。
3、妈妈做早饭。
淘米:2分钟,拌小菜:5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煎鸡蛋:5分钟。
妈妈准备完这顿早饭至少要用解:淘米:2分钟;熬粥:20分钟;盛粥:1分钟(同时)拌小菜:5分钟;煎鸡蛋:5分钟2+20+1=23(分钟)4、王欢星期六午休起来,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听英语20分钟。
请你安排一下做这几件事的顺序,尽可能节约时间,最少需要几分钟解:听英语20分钟(同时:这几项顺序不限)整理房间5分钟;喝果汁5分钟;练软笔书法10分钟20+10=30(分钟)5、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其中: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1分钟,洗茶杯:1分钟,拿茶叶、沏茶:2分钟)客人喝到茶,最少需要等多少分钟?解:先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15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等开水烧开后再拿茶叶,沏茶需要2分钟,需要一共需要1+15+2=18分钟.。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材分析:“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一节数学活动课,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也有一些感性上的认识。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统筹规划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能力目标: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良好意识,教学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游戏导入。
1、试一试,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2、教师点评,引出“同时进行”、“先后顺序”二、活动体验,设计方案1、教师提示:(1)沏茶需要哪些工序,分别需要多长时间?(2)沏茶的工序这么多,哪些事情要先做?那些事情可以同时做?你打算怎么做?2、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设计方案。
(3)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方案教师板书每种方案和时间。
(4)引导学生从多种方案中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案。
(5)添画箭头,完成流程图。
三、深化理解,巩固练习出示课件:1、小红感冒了,应如何合理安排上面的事情?2、想要让客人尽快吃上午饭,应该怎样安排呢?3、这样的安排合理吗?四、全课小结谈谈这件课你的收获板书设计:合理安排时间先后顺序同时进行1、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14分钟)2、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12分钟)洗茶杯3、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11分钟)洗茶杯找茶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合理安排时间: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3. 沏茶问题:探讨在沏茶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沏茶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的谜语,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钟表,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3. 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
4. 沏茶问题:介绍沏茶问题的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沏茶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沏茶任务。
5. 总结提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6.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与合理安排时间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时间的概念,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与合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的教案,这是一堂四年级上册的数学课。
一、教学内容我们选用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讲的是第116页例1和第117页的练习题。
例1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小明要沏茶,需要烧开水,同时还要洗茶杯和拿茶叶。
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杯需要5分钟,拿茶叶需要3分钟。
问小明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沏茶?这个例题主要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能够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时间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时间相关的教具,比如计时器,还有一些沏茶的工具,如茶壶、茶杯等。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笔和纸,用来记录计算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先让学生们描述一下自己平时沏茶的过程,以及需要多长时间。
2. 讲解:然后我会出示例1,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小明至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沏茶。
之后,我会引导学生们一起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
3. 练习:接着我会让学生们做第117页的练习题,巩固他们对于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4. 应用:我会让学生们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我早上起床后,需要洗脸刷牙,还需要吃早餐,我应该如何安排时间才能不迟到?”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合理安排时间1. 例1:小明沏茶问题烧水(15分钟)洗茶杯(5分钟)拿茶叶(3分钟)总共需要:(15+5+3)分钟=23分钟2. 练习题(略)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还要完成洗碗的任务,需要10分钟,他应该如何安排时间才能最有效率地完成所有任务?2. 你平时如何安排早上起床后的时间?请写出来,看看是否合理。
作业答案:1. 小明可以在烧水的同时洗碗,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
四年级上数学广角优化——沏茶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来完成多项任务的情况。
而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沏茶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能够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合理的安排,达到最高的效率。
我们先来想象一个场景:小明的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帮忙给客人沏茶。
小明需要做的事情有:洗水壶用 1 分钟,接水用 1 分钟,烧水用 8 分钟,洗茶杯用 2 分钟,找茶叶用 1 分钟,沏茶用 1 分钟。
那么,小明怎样安排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有些事情是必须要依次完成的,而有些事情则可以同时进行。
比如,烧水的过程中就可以同时洗茶杯和找茶叶。
如果小明一件事一件事依次去做,那么他总共需要的时间是:洗水壶 1 分钟+接水 1 分钟+烧水 8 分钟+洗茶杯 2 分钟+找茶叶 1 分钟+沏茶 1 分钟= 14 分钟。
但是,如果我们合理优化一下步骤,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小明可以先洗水壶用 1 分钟,然后接水用 1 分钟,接着烧水用 8 分钟(在烧水的这 8 分钟里,同时洗茶杯用 2 分钟,找茶叶用 1 分钟),最后沏茶用 1 分钟。
这样算下来,总共需要的时间就是:1 + 1 + 8 + 1 = 11 分钟。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合理安排步骤能够节省 3 分钟的时间。
这 3 分钟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算长,但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一些紧急的情况下,每一分钟都可能非常宝贵。
再来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说早上起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刷牙洗脸 5 分钟,煮鸡蛋 10 分钟,热牛奶 2 分钟,整理书包 3分钟。
如果依次完成这些事情,总共需要 5 + 10 + 2 + 3 = 20 分钟。
但如果我们在煮鸡蛋的 10 分钟里,同时完成刷牙洗脸和整理书包,那么总共需要的时间就是 10 + 2 = 12 分钟,节省了 8 分钟。
通过“沏茶问题”这类优化问题的学习,我们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先思考一下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哪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哪些事情必须先后完成。
王辉《沏茶问题-》说课、教案、反思及评课————————————————————————————————作者:————————————————————————————————日期:《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说课、教学设计、反思授课人:王辉说课稿课题: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04页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题卡片、吸铁石、练习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刚评选过“班级十星”,大家知道是哪“十星”吗?老师想知道怎样的学生才能评为“孝雅之星、劳动之星”?(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师:假如你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她让你帮着烧壶开水和打扫清洁,你会做吗?(会)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孝雅之星和劳动之星的有力竞争者。
说说吧,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两件事?(课件出示放学后,妈妈正忙着做饭,让你帮助烧壶开水8分钟,扫地5分钟,请问:你会怎么安排?并说明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
)预设:生1:先烧开水,后扫地。
共13分钟。
生2:先扫地,后烧开水。
共13分钟。
生3:在烧开水的同时扫地,只需要8分钟。
讨论:大家觉得哪种方案更好,好在哪里?生:烧水的同时扫地更好,因为可以节约时间。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不仅具备了劳动之星和孝雅之星的素质,而且还和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想法一样,(课件出示)“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04例1的内容,做一做第1题及相应练习(二)教材分析和上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优化问题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三)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因此,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五)课前准备:1、铺垫: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历代有关合理安排的故事。
2、教具准备:圆形卡片、工序卡片、记录表格和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好图形卡片和工序卡片。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方法上,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理解优化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使用了演示法和实验法,通过课件的情境演示和实物的操作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动手操作,互相交流,最后找出最优方案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学法方面,我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着重以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交替学习,让他们真正以课堂的身份参与全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沏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统筹规划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沏茶的基本步骤,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沏茶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沏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沏茶的基本步骤,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沏茶。
2. 新课内容:讲解沏茶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沏茶的过程,并强调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沏茶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沏茶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解沏茶的基本步骤,并尝试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沏茶。
2. 写一篇关于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沏茶的日记,字数不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沏茶的基本步骤和合理安排时间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3.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完成情况,如日记写作、向家人讲解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沏茶的基本步骤,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统筹规划能力和生活技能。
同时,引导学生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特别是“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的重要环节。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来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沏茶问题》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沏茶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优化问题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学情分析:优化问题是⼈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虽然它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但四年级学⼈已有这⼈⼈的经验,例如⼈活中他们会注意怎么做会省时些,只是更多的是⼈意识的,要实现从经验到数学⼈法再到实践的跨越有些难度,所以本节课从学⼈⼈边的简单事例出发,让学⼈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启发,唤起⼈活中的经验,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案的意识,从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
(二)过程与⼈法:使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解决沏茶这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用流程图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 如何找出最佳的排序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6张工序卡纸片,答题纸教具:课件、6张工序卡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1.师生谈话,你会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吗?学生说……2.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几件事都可以同时进行做的,(板书:同时进行)3.想一想:下面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1)洗菜和切菜( )(2)扫地和用洗衣机洗衣服( )(3)走路和唱歌( )(4)用电饭煲煮饭和盛饭( )(5)烧水和拖地( )(6)看电视和吃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学会统筹安排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学会统筹安排时间。
2.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使事情能够顺利完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明沏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小明在沏茶过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他是怎样安排这些事情的?2. 探究新知(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小明沏茶的过程,并尝试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小组汇报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将各组的流程图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
(3)总结最优方案引导学生总结出最优方案,即先洗水壶、烧水,在烧水的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最后沏茶。
3. 实践操作(1)小组合作每组按照最优方案进行沏茶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分享经验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4. 巩固拓展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巩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5. 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今天的学习收获,引导他们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沏茶问题,让学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同时,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合作交流能力。
六、课后作业(略)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编写,适用于2000字以内的教学设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3. 让学生掌握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沏茶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掌握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将合理安排时间的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沏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理安排时间。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决沏茶问题,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带来的好处。
3. 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几个类似的沏茶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沏茶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沏茶问题,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沏茶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培养他们的优化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沏茶问题说课稿第【1】篇〗教学背景又该我上每周一次的示范课了,选了几个题都不满意,总想在课中体现自己的教学主张,总想把好多东西都呈现在一节课上。
顾此失彼,下笔几次都不满意,最终还是把重点放在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上。
初始设计【说教学内容】沏茶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P103例1的内容【说教材分析】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就是分析家里来客人了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操作更省时间,属于运筹思想。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说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说教学难点】思考工序及先后顺序,知道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
2.你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名言?3.师: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创设情境。
周末,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你看到了什么?你平时沏茶做些怎样做才能使客人尽快喝上茶呢?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做?大家先想想,完成妈妈交的任务,有哪些事情必须做?(2)小组合作活动。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种或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因此,本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抽象推导理解事物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
教学工具教师:PPT课件,学案,工序卡片,图形卡片,记录表格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师生谈话:今天旷老师来当一次语文老师,考考大家。
那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来说一句话吗?生:自由回答(2-3个同学回答老师即时评价)师:同学们真棒,刚刚你们所说的一边,一边可以说这两件事情是在同时进行,同时做就节约了时间(语气要重)。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合理安排一下,就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好。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齐读题目(手写课题)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突然响了。
(课件: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
妈妈对小明说:“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
”师:你们沏过茶吗?根据平时的经验,想一想,要完成沏茶这个任务需要做哪些事?师:看来大家平常没少帮妈妈的忙。
来看看小明沏茶都做了些什么?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各项工序图片)谁能大声的读给大家听听。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现在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这六件事情如果一件一件(慢点讲)地来做,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呢?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探讨一下。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展示出的信息和需解决的问题,来尝试自己安排时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办。
2、通过对比,能选择出最合理的方案,逐渐养成合理安排的习惯。
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齐读幻灯上的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的珍贵。
(时间),对于商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对于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就是知识。
可想而知,珍惜时间是多么的重要!今天老师早上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请问同学们早上规定我们什么时候到校啊,(8:10),对,老师也须(8:10)到,否则就迟到了,可是老师今天起晚了,醒来一看手表,哇,已经7:20了。
但在离家前要完成这几件事,起床穿衣4分钟,整理被子2分钟,刷牙洗脸6分钟,蒸镘头10分钟,吃早餐6分钟,中途坐车30分钟。
你能很快的帮老师算算做这完这些事要花多少时间吗?2、老师能在规定的时间到学校吗?3、秘诀就是合理安排时间(课件出示)板书课题上。
二、尝试练习1、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10分钟)、整理书桌(10分钟)、晾衣服(5分钟),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3、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注意事项(学生讨论汇报)(1)、事情的先后顺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哪些事可以同时做。
(3)计算出所需要的总时间,选择最优方案。
4、小明的妈妈留李阿姨在家吃午饭,要让客人尽快吃上午饭,应该怎样安排呢?5、小组讨论,指名汇报6、老师板书7、比较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三、巩固练习小红早晨起床后,要做以下事情:梳头:2分钟,洗脸3分钟,刷牙3分钟,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开水8分钟,冲奶粉1分钟,小红怎样安排需要的时间最少?最少需要多少分钟?四、介绍优化法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沏茶问题的解题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其他类似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和方法。
2. 沏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法。
3. 类似问题的拓展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沏茶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难点:沏茶问题的解题思路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出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然后提出沏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3. 解决沏茶问题通过分析沏茶问题的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跟随解题过程,理解解题方法。
4. 类似问题拓展通过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与反思通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合理安排时间和解决沏茶问题的理解。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合理安排时间和解决沏茶问题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和解决沏茶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合理安排时间和解决沏茶问题的方法。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沏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题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其他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