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系统工程课内实验-指导教师卢子芳
- 格式:doc
- 大小:606.50 KB
- 文档页数:8
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题名称教务系统课程设计专业:广播电视工程学生姓名:陈超班级学号:B13011413指导教师:范山岗日期:2015 年12 月25 日实验面象对象软件设计一、实验目的用面象对象方法设计实用软件,掌握需求分析方法,掌握掌握UML设计方法。
二、实验性质验证、设计实验。
三、实验要求1、选定题目编写需求分析说明2、学习Rational Rose环境3、学习通过Rational Rose绘制各类框图的方法。
四、环境简介1、Rational Rose可视化环境组成Rose界面的五大部分是浏览器、文档工具、工具栏、框图窗口和日志。
见图1-1。
图1-1:Rose界面浏览器:用于在模型中迅速漫游。
文档工具:用于查看或更新模型元素的文档。
工具栏:用于迅速访问常用命令。
框图窗口:用于显示和编辑一个或几个UML框图。
日志:用于查看错误信息和报告各个命令的结果。
1.2浏览器和视图浏览器是层次结构,用于在Rose模型中迅速漫游。
在浏览器中显示了模型中增加的一切,如参与者、用例、类、组件等。
浏览器中包含四个视图:Use Case 视图、Logical视图、Component视图和Deployment视图。
点击每个视图的右键,选择new就可以看到这个视图所包含的一些模型元素。
1.3框图窗口在框图窗口中,我们可以浏览模型中的一个或几个UML框图。
改变框图中的元素时,Rose自动更新浏览器。
同样用浏览器改变元素时,Rose自动更新相应框图。
这样,Rose就可以保证模型的一致性。
五、实验步骤1、编写需求分析说明书对系统需求进行初步的整理与分析,是后续建模和设计工作的基础。
需求分析说明书详情请见附录。
2、用UML语言对系统进行分析与建模(OOA)2.1建立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从用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干什么,与谁交互。
用例是系统提供的功能,参与者是系统与谁交互,参与者可以是人、系统或其他实体。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系统工程
任课教师:
专业:市场营销
学号:
姓名:
二○一三至二○一四年度第 1 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初始区域分布:
第一次执行go命令:
执行change-vote-if-tied为on 时的状态:setup按钮再次恢复状态:
执行change-vote-if-tied为on的状态:setup按钮再次回复状态:
执行change-vote-if-tied为on,以及change-vote-if-tied为on时的状态:
模型中首先分别为参数0、1代表两种选举情况的分布结果图,结果图是用蓝色与绿色来进行代表。
如果是参数1,则显示的是绿色,反则是蓝色。
初始时屏幕的显示区域是呈现的两者均分的情况,当按下setup按钮时,显。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Profile for Undergraduat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最近更新/ Revision : 2009.06.11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之填写说明:1、软件学院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国际化”,同时为便于我院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课程描述的每一项目均需提供英文描述,关键项目和易产生歧义的项目同时采用中、英文撰写。
建议各位撰写人先参考几个国外高校的课程网站,以免英文专业术语出现太大偏差。
2、不同于其他非工科专业的课程描述,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描述须给出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详细教学规格说明,譬如:课后作业(Written Assignments)与实验项目(Programming Assignments 或Projects)的安排; 实验课的时间、地点和授课方式;以及TA课外辅导实验的安排等。
独立设有实验课的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合并为同一课程撰写单份课程描述。
所有课程的课程描述必须足够细致,使得学院可据此估算每门课程的教师与TA合计教学成本(含理论课与实验课)。
3、“课程编号”均采用“SE-”为前缀,后接3位阿拉伯数字(其中前1位表示开课年级,后2位表示序列号)。
课程描述撰写人首先起草课程编号,学院将最后统一编号。
4、“课程描述”中至少应给出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点这三部分内容。
5、“教材”通常指定1本,特殊情况允许2本,但不宜再多;“教学参考书”通常不超过5本,指定太多相当于没有指定。
凡英文原版教材,请务必列出国内引进影印版的相关信息(未引进影印版的教材其可用性会有问题,不建议采用!)以及中译版的相关信息;每一教材信息请在出版社前注明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并且务必注明ISBN编号(10位ISBN采用1-3-5-1分隔,13位ISBN采用3-1-3-5-1分隔)。
6、“理论教学内容”请注明每一知识点的教学用时,并且注意合计学时应与总学时栏目中的理论环节学时数保持一致。
实验报告
( 2015 / 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实验名称实验二小型MIS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实验时间2016 年 5 月18 日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
指导教师王传栋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学院(系) 通信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理解需求进行数据建模
1) 绘制概念模型ER 图。
2) 将第1 步得到的ER 模型,转换为DB 的关系模型。
STUDENT(SNO,SNAME,SEX,CLASS_NO,DEPARTMENT_NO)
2、对需求进行用例建模
1) 绘制系统的用例图。
2) 特殊用例,要进行用例详述。
3、对数据进行DFD 建模
建模中分别以系统角色学生、教师和教务员绘制分层DFD 图。
顶层数据流图:
学生管理系统一层数据流图:
管理学生模块数据流图:
管理学生模块数据流图:
选课管理与成绩管理模块数据流图:
4、在第3 步骤的基础上,绘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图:
5、绘制系统的对象模型,完成:
1) “类图”,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分别绘制;
在学生选课情况下,各个类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生管理系统
学生 教师 系统管理员
查询成绩
查询基本信息
录入成绩
修改成绩
删除成绩
查询成绩
录入基本信息
修改学生信息
删除学生信息
查询信息
2) 特殊的业务类,根据需要绘制“状态图”
教师录入成绩的状态图如下图所示:
3) 特殊的业务场景,根据需要绘制“顺序图”
教师成绩管理顺序图如下:。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系统工程任课教师:巩永华专业:学号:姓名:二○二○至二○二一年度第 1 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系统工程》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实验项目名称:基于Netlogo的狼吃羊生态系统仿真实验类型:设计每组人数: 1实验内容及要求:1) 了解Netlogo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基本语法。
2) 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完成狼吃羊生态系统模型的仿真和仿真流程分析。
羊群和狼群的初始数值设置分别为:学号尾数为1、6号:50, 152、7号:80,203、8号:60, 204、9号:90,305、0号:100,30实验过程与结果:(1)系统动力学建模一、建立羊群繁殖模型1.建立羊群模型并编辑其数值2.NetLogo集成3.建立完整狼羊模型wolves 的初值为30,wolf-deaths的表达式为 wolves * wolf-death-rate ,wolf-death-rate 是 0.15,predator-efficiency 是 .8,wolf-births的表达式是 wolves * predator-efficiency * predation-rate * sheep, predation-rate 是 3.0E-4,sheep-deaths 的表达式是 sheep * predation-rate * wolves.4.设置绘图、按钮、监视器、画笔等set-current-plot-pen "sheep"plotxy ticks sheep]if plot-pen-exists? "wolves" [set-current-plot-pen "wolves"plotxy ticks wolves]end(3)仿真结果(4)实验总结在本次实验中我学习了简单的NetLogo建模方法,在过程中遇到了程序错误、无狼的曲线图等问题,通过检查与询问老师,最后了解了自己的问题(连接线错误、缺少指令等)与解决办法,最后成功做出了实验。
南邮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网络基础知识,掌握网络通信原理,了解网络架构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IP地址、子网划分、路由选择等网络配置方法。
3. 学生能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网络风险及防范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搭建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网络配置与调试。
2. 学生能利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3.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网络基础知识测试,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 学生能够完成指定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与配置,实现网络通信。
3. 学生能够针对网络故障进行排查,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网络项目,展示成果并进行评价。
5. 学生能够撰写网络安全意识小论文,分享学习心得。
1. 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发展历程、网络通信原理、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栈等,关联教材第一章。
2. 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搭建,关联教材第二章。
3. IP地址与子网划分:讲解IP地址的表示方法、分类和子网划分,关联教材第三章。
4. 网络配置与故障排查:涉及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网络监控及故障排查技巧,关联教材第四章。
5.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风险类型及防范措施,关联教材第五章。
6. 网络应用实例:分析实际网络应用场景,如家庭、校园网等,探讨网络技术的应用,关联教材第六章。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网络基础知识学习,完成第一章学习;第二周: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学习,完成第二章学习;第三周:IP地址与子网划分学习,完成第三章学习;第四周:网络配置与故障排查学习,完成第四章学习;第五周:网络安全学习,完成第五章学习;第六周:网络应用实例分析,完成第六章学习,并进行课程总结。
通达学院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系统分析与设计任课教师:刘影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二O—四至二O—五年度第二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第二次实验报告“Use Case Diagram ”命令,创建新的用例图后,在浏览器的" Use Case View ”树形结构下多了一个名为“ NewDiagram”的图标,重命名为“借阅者用例图”。
双击“借阅者用例图” 图标,会出现用例图编辑工具和编辑区。
①绘制参与者:单击工具栏的参与者图标到右边的编辑区,修改名称为“借阅者”。
②绘制用例:单击工具栏中用例图标,在编辑区内要绘制的地方单击左键,会出现带有默认名的“ NewUseCase的新用例,双击该用例,弹出“Use Case Specification for NewUseCase对话框,用于属性的设置。
③绘制用例与参与者的关系:单击相应的图标,鼠标移动到“借阅者”上,这时按下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至用例上松开鼠标,注意线段箭头的方向为松开鼠标的方向,关联关系的箭头应有参与者指向用例,不可画反。
④绘制用例间的关系:单击相应图标,注意线段箭头的方向是松开鼠标左键时的方向,双击虚线段,在弹出的“ Depe ndency Specificatio n for Un title ”对话框,设置相应属性,“Stereotype ”下拉列表列出了用例间所有可用的关系,选择相应关系。
根据以上步骤,创建出的借阅者用例图如下:*圳!1百2.按照以上步骤,图书管理员用例图和系统管理员用例图如下:駅烯悴士-L^in^4Kbt>>険査用戶自畫性"沁血冲点11书曰I •片料口图书管理员用例图系统管理员用例图类图建模一一图书管理系统类图—.确定系统中的类对于“图书管理系统”来说,根据功能可以基本抽象出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多个类:“ Borrower ”借阅者类,“ Librarian ”图书管理员类,“ Administrator ”系统管理员类, “Book”图书类,“Resever”预定类,“Loan”借阅类,“Title ”书目类。
单位代码: 10293 密 级:硕 士 学 位 论 文论文题目: 中国电信固定电话业务生命周期研究Y011092143 曾 嵘 卢子芳 管理科学与工程通信企业的战略管理与经营决策2012年2月21日学 号姓 名指 导 教 师学 科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论文提交日期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邮电大学或其它 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学位论文及涉及相关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授权南京邮电大学可以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筹)办理。
涉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研究生签名:__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南 京 邮 电 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通信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经营决策作者:曾嵘指导教师:卢子芳题目:中国电信固定电话业务生命周期研究英文题目:A Research On The Life Cycle Of Fixed Telephone Service In China主题词:固定电话业务;产品生命周期;计量经济模型;营销策略Keywords:fixed telephone service; product life cycle; econometric models;marketing strategy固定电话业务自1900年引入我国,曾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时代。
实验名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实验目的:1. 理解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及其解法。
2. 掌握高斯消元法和克拉默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方法的计算效率和适用范围。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数学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等)3. 纸张和笔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1. 确定实验所需线性方程组,例如:\[\begin{cases}2x + 3y - z = 4 \\-x + 2y + 3z = -1 \\3x - 2y + 4z = 5\end{cases}\]2. 熟悉高斯消元法和克拉默法则的原理。
二、实验实施1. 高斯消元法求解(1)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增广矩阵:\[\begin{bmatrix}2 &3 & -1 & | &4 \\-1 & 2 & 3 & | & -1 \\3 & -2 &4 & | & 5\end{bmatrix}\](2)进行行变换,将增广矩阵转化为行最简形式:\[\begin{bmatrix}1 & 0 & 0 & | & 1 \\0 & 1 & 0 & | & 1 \\0 & 0 & 1 & | & 1\end{bmatrix}\](3)根据行最简形式得到方程组的解:\(x = 1, y = 1, z = 1\)。
2. 克拉默法则求解(1)计算系数矩阵的行列式:\[D = \begin{vmatrix}2 &3 & -1 \\-1 & 2 & 3 \\3 & -2 & 4\end{vmatrix}\](2)计算增广矩阵的行列式:\[D_x = \begin{vmatrix}4 & 3 & -1 \\-1 & 2 & 3 \\5 & -2 & 4\end{vmatrix}\](3)计算\(D_y\)和\(D_z\),分别对应\(x\)、\(y\)、\(z\)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行列式。
南邮通信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关键技术,如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2.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如5G、物联网等;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通信系统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通信原理和数学工具对通信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仿真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通信设备、仪器的技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通信系统设计;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其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通信技术的社会影响,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本课程针对南邮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又能具备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通信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原理: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四章;- 进度安排:4周。
2. 现代通信技术:重点介绍5G、物联网、光纤通信等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及其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至第七章;- 进度安排:4周。
3. 通信系统设计:包括通信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通信设备、仪器的操作及使用;- 教材章节:第八章至第十章;- 进度安排:4周。
4. 实践与创新: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十一章至第十二章;- 进度安排:4周。
5. 通信工程与社会发展:探讨通信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关注通信技术的社会影响;- 教材章节:第十三章;- 进度安排:2周。
[收稿日期]2021-06-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771126)[作者简介]王明珠(1995-),通信作者,女,安徽合肥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数据包络分析;卢子芳(1963-),男,河南襄城人,博士,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系统科学;常家宝(1969-),男,江苏南京人,现就职于江苏省传染病医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医疗卫生管理;朱卫未(1979-),男,博士,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系统评价与优化。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21.12.011基于GCRA-DEA 方法的医疗资源配置优化王明珠1,卢子芳1,常家宝2,朱卫未3,4(1.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0;2.江苏省传染病医院,江苏南京210000;3.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3;4.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融合创新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3)[摘要]2020年初爆发的全球性新冠疫情使各国的医疗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针对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医疗卫生资源匮乏、配置不合理等情况,提出了广义集中资源配置模型,用以解决统筹资源、合理调度的问题。
从集中资源配置角度出发,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析,用来模拟在新冠疫情下对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所提出的广义集中资源配置模型使决策者能够设定投入产出目标,实现在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及资源相对合理分配的前提下,总投入能够有所缩减。
基于结果的客观分析,提出了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广义集中资源配置模型;应急医疗;医疗资源;资源配置[中图分类号]F224.0;U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2021)12-0065-05Optimal Alloc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Based on GCRA-DEA ModelWANG Mingzhu 1,LU Zifang 1,CHANG Jiabao 2,ZHU Weiwei 3,4(1.School of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00;2.Jiangsu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Nanjing 210000;3.Institute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03;rmation Industry Integration Innova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03,China)Abstract:The global outbreak of the COVID-19Pandemic has put the medical system of various countries under extreme strain.In light of the weakness i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ponse in China such as lack and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etc.,we proposed a generalized centralized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for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reasonable scheduling of the resourc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entralized resource allocation,we used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a set of data simulating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limited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under the COVID-19Pandemic.The proposed generalized centralized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could enable decision makers to set input and output goals,and reduce total input while still improving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relatively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the resources.Based on the result,we put forward some policy-making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resource allocation.Keywords: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generalized centralized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medical resources;resource allocation0引言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便迅速席卷全球。
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邢光军;卢子芳
【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26)003
【摘要】在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中引入实验教学环节,并应用Spreadsheet与Mathematica软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运筹学的思想、原理、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大量存在的最优化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决策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邢光军;卢子芳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23
【相关文献】
1.经济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J], 夏茂森;江玲玲;王玉梅
2.运筹学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J], 方霞;曹洁;张平凤
3.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探讨 [J], 毕德春
4.经管类专业ERP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J], 胡孟杰;王建平
5.非电类专业电子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J], 徐万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卢子芳;邢光军;范鹏飞【摘要】首先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了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学院科研团队存在的问题.其次,依据项目管理理论中的项目生命周期曲线,将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科研创新团队启动阶段、科研创新团队发展阶段和科研创新团队稳定阶段,随之针对每个阶段,从团队带头人、团队科研环境、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构建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科研创新团队的对策.这些对策将有助于促进邮电高校经济管理类科研创新团队的稳定,并延长科研创新团队的生命周期.【期刊名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2)005【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科研创新团队;经济管理类;邮电高校;项目生命周期理论【作者】卢子芳;邢光军;范鹏飞【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3;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3;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36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指处在一定的环境中,以科技创新为目的,围绕共同愿景,由技能互补并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高校科研人员所组成的互动系统[1]。
在这个互动系统中,高校专职科研人员和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瞄准国内外前沿问题或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现实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并利用高校的优势和团队研究积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高质量的、持续的科研活动不仅提高了高校科研人员和教师的理论与应用水平,而且提升了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质水平。
因此,如何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加快建设科研创新团队,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已成为国内高校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何丽梅(2004)认为,目前高校实质性的科研团队建设并未成气候,跨学科、跨部门的科研团队更难以形成,若要科研团队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出更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就必须建设强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2]。
基于项目管理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刘允;卢子芳【摘要】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graduation project network management,through setting up a coordinating group for scientific research,analyzing users' demands,draw up meticulous project design and implementing program,and being strict with the quality to guarantee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在高校毕业设计管理系统项目合作开发过程中,通过成立项目研发协调小组,详细分析用户需求,制定细致的项目设计和实施方案,严把项目研发质量关,从而确保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项目的有效实现与运行。
【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8)004【总页数】2页(P124-125)【关键词】毕业设计;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设计;运行【作者】刘允;卢子芳【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46;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77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专业知识提升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更使学生在思想作风、学习毅力和工作作风上受到良好的锻炼。
但是,目前毕业设计管理的各环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与教务上缺少统一管理、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性差、论文内容和格式等标准无法贯彻始终等;学生在选导师、选论文题目等方面都缺乏较好的公开性、公平性;在成绩评定方面存在着片面性的问题;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不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