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赞林黛玉联对联
- 格式:docx
- 大小:17.62 KB
- 文档页数:4
红楼梦对联精选红楼梦对联精选红楼梦对联1 1、黄花满地 ⽩柳横坡 2、⽂采风流 旷性怡情 3、皑皑轻趁步 翦翦舞随腰 4、坳垤审夷险 枝柯怕动摇 5、鳌愁坤轴陷 龙⽃阵云销 6、宝婺情孤洁 银蟾⽓吐吞 7、赑屃朝光透 罘罳晓露屯 8、彻旦休云倦 烹茶更细论 9、诚忘三尺冷 瑞释九重焦 10、赐裘怜抚戍 加絮念征徭 11、岛云蒸⼤海 岚⽓接丛林 12、犯⽃邀⽜⼥ 乘槎待帝孙 13、芳情只⾃遣 雅趣向谁⾔ 14、分曹尊⼀令 射覆听三宣 15、伏象千峰凸 盘蛇⼀径遥 16、构思时倚槛 拟景或依门 17、光夺窗前镜 ⾹粘壁上椒 18、寒⼭已失翠 冻浦不闻潮精选红楼梦对联2 ⾼考⽂学常识⼤全:《红楼梦》对联集锦 1、 假作真时真亦假 ⽆为有处有还⽆ 此联在书出两次出现,分别在第⼀回《甄⼲隐梦幻识通灵,贾⾬村风尘怀秀》和第五回《游幻境指迷⼗⼆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是在警幻仙⼦的“太虚幻境”处。
2、 ⽟在柜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第⼀回《甄⼲隐梦幻识通灵,贾⾬村风尘怀秀》中,甄⼠隐中秋夜邀贾⾬村饮酒,⾬村在葫芦寺中思及平⽣抱负,苦未逢时,乃对天长叹⾼吟⼀联。
3. ⾝后有馀忘缩⼿ 眼前⽆路想回头 第⼆回《贾夫⼈仙逝扬州城,冷⼦兴演说荣国府》中,贾⾬村在林如海处做西宾(教黛⽟读书),偶⾄效外信步,在智通寺门旁见此“破联”。
4、 座上珠玑昭⽇⽉ 堂前黼黻焕烟霞 第三回《贾⾬村夤缘复旧职,林黛⽟抛⽗进京都》,荣国府“荣禧堂”联,并注明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书。
” 5、 世事洞明皆学问 ⼈情练达即⽂章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题于宁国府秦可卿上房内。
6、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袭⼈是酒⾹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宁国府秦可卿卧房内联。
7、 厚地⾼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可怜风⽉债难偿 横批“孽海情天”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太虚幻境宫门之联。
关于林黛玉的对联1.善感多愁,寄人篱下常垂泪。
尖酸刻薄,达智才高不染尘。
2.孤影自怜,葬花垂泪香魂断。
悲怀谁解,焚稿断情痴梦销。
3.蜷缩偏隅,愁闻喜乐游丝断。
蹇连身世,怕见凋枯粉蝶埋。
4.貌美痴情,病弱身形香气尽。
英才冷艳,人孤心态泪痕连。
5.性格孤怜,娇容照水弱扶柳。
诗情不断,清影迎风愁葬花。
6.抱璞冰清,咏絮才高诗脱颖。
葬花意冷,焚笺泪尽梦离殇。
7.雅志埋花,丫头遇见心生妒。
愁眉善感,公子相逢眼爱怜。
8.变脸如云,本性多疑常哭泣。
柔情似水,诚心挚爱少欢欣。
9.泪帕题诗,悲怜墨寄心中怨。
芳魂祭语,怅惋红消土里哀。
10.自命清高,刻薄尖酸难见梦。
天生丽质,多愁善感未销魂。
11.素影销魂,多愁善感千笺泪。
红颜薄命,病懒孤凄一梦缘。
12.貌美聪明,娇艳悲歌心跌宕。
情柔岁月,风流涕泪命凄凉。
13.焚稿葬花,薄命红颜缘断尽。
折琴念帕,高才广艺意犹空。
14.前世情缘,香魂涕泪终成恨。
今生薄命,病骨诗绢不复存。
15.春山带雨,亭亭玉立诗仙子。
秋水含愁,楚楚莺啼画美人。
16.弱骨多愁,葬花泪洒悲孤客。
红颜薄命,焚稿神伤恨满襟。
17.多愁善感,泪尽潇湘因宝玉。
怜月悲花,魂归离恨是颦儿。
18.清泪入诗,芳华字字题憔悴。
葬花断念,萧瑟时时向独孤。
19.貌比西施,娇袭一身扶病质。
才如清照,怨凝满卷葬花词。
20.善感多愁,风吹花落暗流泪。
苦吟久客,月上人归独断肠。
中国四大名著之《红楼梦》对联合集共153幅第00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1.上联:假作真时真亦假下联:无为有处有还无。
2.上联:玉在椟中求善价下联:钗于奁内待时飞。
3.上联:闲处光阴易过下联:倏忽元宵佳节第00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4.上联:身后有余忘缩手下联:眼前无路想回头。
5.上联:身后有馀忘缩手下联:眼前无路想回头6.上联:运生世治7.上联:大仁者,修治天下下联:大恶者,挠乱天下第00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8.上联:座上珠玑昭日月下联: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9.上联:面若中秋之月下联:色如春晓之花10.上联: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下联: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11.上联: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下联: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12.上联:态生两靥之愁下联:娇袭一身之病13.上联:泪光点点14.上联:闲静时如姣花照水下联:行动处似弱柳扶风15.上联:心较比干多一窍下联:病如西子胜三分第00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16.上联:男子有才便是德下联:女子无才便有德17.上联:贫贱之交不可忘下联:糟糠之妻不下堂第00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18.上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下联:人情练达即文章。
19.上联:嫩寒锁梦因春冷下联:芳气袭人是酒香20.上联:春恨秋悲皆自惹下联:花容月貌为谁妍。
21.上联:琼浆满泛玻璃盏下联:玉液浓斟琥珀杯。
22.上联:日则同行同坐下联:夜则同息同止23.上联:司人间之风情月债下联:掌尘世之女怨男痴24.上联:假作真时真亦假下联:无为有处有还无25.上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下联: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26.上联:幽微灵秀地下联:无可奈何天。
27.上联:冤冤相报实非轻下联:分离聚合皆前定28.上联:琼浆满泛玻璃盏下联:玉液浓斟琥珀杯29.上联:惟心会而不可口传下联:可神通而不可语达30.上联:留意于孔孟之间下联:委身于经济之道31.上联:一场幽梦同谁近下联:千古情人独我痴第006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32.上联:谋事在人下联:成事在天33.上联:得意浓时易接济下联:受恩深处胜亲朋。
出自红楼梦的对联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描绘了一个贾府大家族的兴衰史和那些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因为其宏大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因为曹雪芹在小说中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对联,巧妙地运用了成语、诗词,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才华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一些出自《红楼梦》的相关对联:1. “架空山色临窗丽,控识书声出闺廉。
”(出自第一回)这句对联描绘了黛玉和宝玉在黛玉的房间里欣赏窗外美景,同时听取宝玉朗读书籍的场景。
对联中的“架空山色临窗丽”和“控识书声出闺廉”表现了两人对美景和知识的共同喜爱。
2. “素志从来灵动处,闲情每有雅人提。
”(出自第三回)这对联描绘了黛玉出色的聪明才智和雅致的情趣。
她的志向纯洁而灵动,同时她的情感也常常与有学问和懂得品味的人相关联。
3. “问世间,何处最容年少。
落落大方宜人姿。
”(出自第四回)这句对联描述了林黛玉纯真无邪、落落大方的姿态,以及她在这个世界上最适合年轻人展现出自己的地方。
4. “喜煞人间,怨恨残生。
得恩当报,遭罪当悯。
”(出自第六回)这对联描述了秦可卿上门去道歉的情景。
通过对联的呈现,表明了她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和遭遇的悔过之情。
5. “漏尽钟声归去,有意伴花将月。
”(出自第十一回)这句对联描绘了黛玉在黄草地边和宝玉享受春天的美景。
它形容了他们的默契和相伴的情感,同时也把读者带入了这种温馨祥和的场景中。
6. “别树一帜来自胆,闲云野鹤挤成团。
”(出自第十八回)这句对联描述了宝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和一群自由自在的鹤的形象。
它揭示了宝玉不同于世俗,有着自己坚持的理想和追求。
7. “悔过麟儿春未老,笑容桃李花千树。
”(出自第二十一回)这句对联凝结了贾母对宝玉的深厚爱意和宝玉欢乐无忧的性格。
它通过描述宝玉高兴的容颜和可爱的外表,展现出贾母和宝玉之间深深的感情联系。
这些对联展示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独特艺术手法。
红楼梦挽联可怜那林妹妹娇弱似花在贾府飘。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就像那凋零的花瓣儿,无人在意她的悲苦。
她和宝玉的情啊,似那镜中月水中花,终成泡影。
这金陵十二钗之首的佳人,香魂消逝,我只能写联挽她:“黛玉葬花成旧梦,宝玉念卿剩空悲。
”王熙凤啊王熙凤,你这精明能干的人儿。
你像一阵旋风,在贾府里搅起多少风云变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你生前风光无限,可最后呢?落得个凄惨下场。
我写挽联道:“熙凤弄权一世雄,贾家败落万事空。
”你说,这是不是命运的捉弄呢?晴雯那丫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她就像那美丽却脆弱的瓷器,一摔就碎。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
”她对宝玉的真心,不掺一点假。
她走了,我心中满是惋惜,挽联便是:“晴雯含冤归地府,宝玉泣血念芳魂。
”迎春姐姐你怎么就这么懦弱呢?像只小羊羔,任人欺负。
在那狼窝般的孙家,受尽折磨。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你的命运真让人心疼,我的挽联是:“迎春薄命赴黄泉,贾府无情失娇颜。
”探春姑娘,你有远见卓识,就像那高飞的大雁,想带着贾家走向新途。
可叹家族衰败,你远嫁他乡。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我怀着悲痛写挽联:“探春远嫁离故土,贾府难留女中英。
”李纨啊,守着那点贞节牌坊,青春就在寂寞里耗尽。
像一朵枯萎在墙角的花,无人欣赏。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我为她写挽联:“李纨守寡度余生,命运弄人徒悲叹。
”香菱这苦命的女子,本是甄家的千金,却落入泥沼。
她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晃晃。
学诗的热情也没能改变她的厄运。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我的挽联是:“香菱身世多磨难,红楼梦中留悲叹。
”秦可卿你那美貌和温柔,仿佛是一场虚幻的梦。
你在贾府的日子,看似风光,实则藏着多少秘密。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不管真相如何,你走了实在可惜,挽联为:“可卿早逝梦成空,贾府悲歌意难穷。
”妙玉啊妙玉,你自称槛外人,却又未能真正超脱。
你像那清冷的月亮,独自高悬。
关于名著的对联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二十条关于名著的对联:1. 《红楼梦》中情难续,大观园里梦易残。
例子:你看那林黛玉,整日以泪洗面,满心的情思无处倾诉,这情怎续?就像那大观园,曾经繁华如梦,到头来不也落得个衰败凄凉,梦易残啊!2. 《三国演义》分天下,英雄豪杰战沙场。
例子:想想曹操、刘备、孙权,哪个不是胸怀大志,为了分得这天下,拼尽全力。
这不就像一群猛虎在沙场争斗吗?3. 《水浒传》义聚梁山,好汉壮志冲云霄。
例子:那些梁山好汉,个个义薄云天,他们的壮志豪情,难道不比那冲破云霄的雄鹰还厉害?4. 《西游记》取经路艰,师徒同心克万难。
例子:唐僧师徒四人,面对重重磨难,却始终同心协力。
这就好比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只要心在一起,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5. 红楼儿女情长,相思泪洒千行。
例子: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让人揪心啊!他们的相思之苦,难道不是像那断了线的珠子,泪洒千行?6. 三国烽火连天,智谋较量惊鬼神。
例子: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居然不敢进城,这智谋的较量,难道不惊动鬼神?7. 水浒豪杰勇猛,义气担当震山河。
例子:武松打虎的勇猛,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力气,他们的义气担当,怎能不震山河?8. 西游妖魔横行,师徒智勇除邪祟。
例子:一路上那么多厉害的妖怪,可师徒四人凭借着智勇,一次次化险为夷,这不厉害吗?9. 红楼梦碎心亦碎,情殇何处诉离悲。
例子:心都随着红楼梦碎了,那种悲伤的情绪,就像找不到出口的洪流,该向哪里倾诉?10. 三国鼎立谋亦勇,烽火之中显雄才。
例子:在那三国鼎立的时代,光有谋略可不行,还得有勇气。
就像在烽火中,只有真正的雄才大略之人才能脱颖而出。
11. 水浒江湖义为重,兄弟携手闯天涯。
例子:在水浒的江湖里,义气是最重要的。
那些兄弟携手的场景,多像一起去闯荡天涯的热血伙伴!12. 西游取经志不移,磨难当前心不改。
例子:不管遇到多少磨难,唐僧师徒取经的志向都不曾改变。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13. 红楼繁华终成梦,富贵如烟散风中。
2018长沙中学生诗词鉴赏之《红楼梦》:赞林黛玉《红楼梦》诗词鉴赏:赞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比西子胜三分。
【鉴赏】
这段赞文见于宝、黛初次会面时。
林黛玉多愁善感,脆弱多病。
这既与她身世孤单,精神上受环境的压抑有关,也反映了她贵族小姐本身的脆弱性。
赞文中以她弱不禁风的娇态为美,说明了美感是有阶级性的。
贾府上的焦大固然不会爱林妹妹,新时代的青年,阅读《红楼梦》,虽然可以理解和同情处在当时具体环境下的林黛玉,喜欢她的叛逆性格,却未必欣赏这种封建贵族阶级的病态美。
《红楼梦》赞林黛玉联对联
《红楼梦》赞林黛玉联对联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对联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你所见过的对联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赞林黛玉联对联,欢迎阅读与收藏。
闲静似娇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第三回,宝玉初见黛玉时,书中有一段赞文,其中有上述二联。
“花柳”联描绘黛玉的美貌。
上联从花容方面写静态美,似娇嫩的花朵倒映在晶莹碧透的溪水之中。
光彩照人,妩媚可爱。
下联从柳姿方面写动态美,如细嫩的柳丝在微风中飘拂,轻盈潇洒,婀娜多姿。
“娇花”与“弱柳”比喻生动,展现了林黛玉弱不禁风、楚楚动人的风姿。
一“照”一“扶”变静为动,生机盎然。
“比干、西子”联比喻黛玉的才情。
上联以比干相比,比干是商代贤臣,传说他的心是七窍玲珑心,“多一窍”形容黛玉聪明过人,表示她决不象比干那样愚忠于残暴的纣王。
下联以西子相比,西子春秋时越国的美女,柔弱可爱。
“胜三分”写黛玉纤细娇嫩方面冠于西子,惹人怜爱,反映出“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丽人风采。
一“多”一“胜”,内涵丰富,引人入胜。
《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匾额和楹联,别具魅力衡芜苑匾额:蘅芷清芬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简析:这幅对联上联赞薛宝钗诗才,下联述其性情:“吟成豆蔻才犹艳”是多层意思编织到一起。
“豆蔻”既是指十三、十四岁女子的妙龄,指人,又是指杜牧的《赠别》诗:“婚聘袅袅十三徐,豆蔻梢头二月初”之句,指诗。
连起来即是说,人似诗一样美好,诗像人一样才情满满。
下联有两层意思的跳跃,花似人之香睡,人似花般的梦酣。
宝钗于“花事了”之时,犹能“睡足”,“梦亦香”,足见其镇定、淡然。
这种淡然从衡芜苑的气氛,到其匾联,皆是如此。
潇湘馆匾额:有凤来仪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简析:上联说宝鼎已经不再煮茶了,但室内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言棋局已罢,但手指却感到一丝凉意。
这其实是一种模糊性的表达,处于室内,却感到竹影摇曳,因室外的翠竹之绿,误以为室内茶烟尚绿;因室外的竹荫生凉,而感觉室内主人指之犹凉。
这是视觉形象与触觉感知的融合。
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幅楹联就把潇湘馆内的主要植物竹子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了。
怡红院匾额:怡红快绿简析:怡红快绿是题贾宝玉住所怡红院的匾额。
这是园中最为华丽的院落,也是园中姐妹们聚会的场所。
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
“红”、“绿”看似是在说色彩,实则还是写植物。
“红”暗寓门前西侧的西府海棠;“绿”指东侧的芭蕉。
沁芳亭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简析: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
三篙:指水的深度。
一脉:指溪流。
上联写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水质芬芳,好似这一脉之水,分隔了两岸的花香。
对联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水。
柳绕堤离不开水,这是借“绕堤”、“隔岸”反衬溪水;“三篙”乃是从水上之景写到水下之深,这是借“三篙”、“一脉”反衬水深和溪形。
曹雪芹把水色、水质与四周的环境和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了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画面。
红楼梦里的对联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文中的对联更是文雅、清新、深刻。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对联:
1. 清风徐来金窍鸭,轻抚士人慵不归。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一回,表现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情感。
2. 杯觥交错中山鸟,笔砚罗绮倚楼台。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六回,描写了贾宝玉、薛宝钗等人在
花园小憩的情景。
3. 罗带同心结夫妻,琥珀分离断姻缘。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二回,表达了宝玉和黛玉的离别之痛。
4. 唯有暗香难识,红颜薄命定何人?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六回,描绘了薛宝钗的美丑与命运。
5. 鹧鸪天上分枝啼,蜂蝶红桥采蜜归。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描写了贾宝玉和黛玉的别离之情。
6. 群芳齐放瑶草春,一样芳菲不受衰。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九十回,表达了宝钗、黛玉、迎春等人的
美丽和风韵。
7. 玉碎珠沉犹寂寞,不知心恨与何离。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表现了黛玉对宝玉的惋惜、爱恋
和痴迷。
8. 金窗玉槛琼楼阁,女貌佳人花烬灰。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三回,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态度。
9. 爱恨情仇心已碎,僧侣道士悟应非。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表达了宝钗等人对尘世的看法。
10. 水流花落两无媒,天意人情难两全。
这句对联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回,表达了宝钗和宝玉之间的复杂关系。
《红楼梦》赞林黛玉联对联 闲静似娇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第三回,宝玉初见黛玉时,书中有一段赞文,其中有上述二联。
“花柳”联描绘黛玉的美貌。
上联从花容方面写静态美, 似娇嫩的花朵倒映 在晶莹碧透的溪水之中。
光彩照人,妩媚可爱。
下联从柳姿方面写动态美,如细 嫩的柳丝在微风中飘拂,轻盈潇洒,婀娜多姿。
“娇花”与“弱柳”比喻生动, 展现了林黛玉弱不禁风、楚楚动人的风姿。
一“照”一“扶”变静为动,生机盎 然。
“比干、西子”联比喻黛玉的才情。
上联以比干相比,比干是商代贤臣,传 说他的心是七窍玲珑心, “多一窍”形容黛玉聪明过人, 表示她决不象比干那样 愚忠于残暴的纣王。
下联以西子相比,西子春秋时越国的美女,柔弱可爱。
“胜 三分”写黛玉纤细娇嫩方面冠于西子, 惹人怜爱, 反映出“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 的丽人风采。
一“多”一“胜”,内涵丰富,引人入胜。
1/4
2/4
3/4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