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建筑构造指导
- 格式:pdf
- 大小:11.01 MB
- 文档页数:168
天津大学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考研资料真题笔记天津大学建筑学考研红宝书是由天津考研网组织多名一线大学老师及过去几年在天津大学研究生初试中专业课取得高分的考生共同编写及整理的一套复习材料。
本套材料对考研指定教材中的考点内容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使得同学们只要使用我们这套材料便可以掌握天津大学此专业课程几乎全部的考点、帮助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面而有深度的复习。
此套材料适合从基础到冲刺全程使用。
天津大学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考研资料真题笔记【适用对象】2014年报考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型硕士类型且初试科目为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的专业课基础不扎实、对院系内部信息了解甚少的同学,适合跨校考生使用【特别说明】建筑学基础于2013年首次出现,考试内容与建筑理论综合有85%的相同内容,但是不同的内容也与仍然可以参照建筑理论综合的复习内容。
建筑理论综合的渊源是先后交叉经历建筑历史、城市规划原理、建筑理论与技术等名称的变更,持续卷面保持建筑历史和城市规划原理多年,于2012年开始将城市规划原理部分替换为建筑构造,本部专业高分考生根据最新考研情况精心编制此套资料。
此外,2013年,在考试内容不变的基础上,考试题型做了很大改变,鉴于此,本部也将针对考试大纲对资料进行整合和编制。
【资料特色】考研复习一般分为基础、强化、冲刺三个复习阶段,市面的建筑学复习材料纷繁复杂,一般是没有经过加工整理的拼凑组合,所以学员在海量复习资料面前无从下手。
今年我站重金聘请硕博团队科学合理的为同学们的复习研发了三轮资料,使得复习省时省力,学员可依据自身基础及复习进度选择性购买。
天津大学533建筑学基础+513建筑设计考研资料真题笔记核心原创资料:本部分资料由与本站签约的本专业在读硕博团队执笔,集合市面所有可参考资料及内部信息精制而成,旨在为研友提供复习重难点以及核心命题规律等全程内幕考研专业课攻关,资料格式为A4纸打印版上万字,清晰易复习,已于编写者签订资料保真转让协议!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坚定的毅力和良好的心态是考研必备的综合素质。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任务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建筑构造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授:引入:建筑构造是什么?建筑是什么?新授:建筑构造是系统介绍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构造要领和不同材料做法的一门课程。
1.建筑-—人们从事生产、生活和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2。
建筑学-—专门研究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的一门科学。
3.建筑物——工程技术产物,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4。
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建筑功能及空间尺度,决定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总结:建筑构造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在本专业系列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业:名词解释:建筑构造实训练习:参观校园周边的建筑,让学生进行建筑分类。
第二节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教学目标:掌握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教学重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和建筑宗旨教学难点:我国的建筑方针、四化一改、建筑业的奋斗目标.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建筑业极其落后,人民的衣食住行没有保证,尤以住房问题最为严重.1951年党和国家提出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并提出以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为主导思想。
新授:当时,有些建筑工作者片面的强调民族形式,不顾国家财力物力的困难,大规模的建造了华而不实的大屋顶建筑,造成了恨得的浪费,人民反映强烈。
因此,党和国家在1956年重新修订了建筑方针,改为“适用、经济和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
1986年当和国家根据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接受1976年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提出了新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简称八字方针)并且强调,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不分主次,齐头并进。
为了加速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慢,湿作业多等弊端,建筑业的奋斗目标是“四化一改"即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现代化和墙体改革。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建筑学专业)(共 56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科学,它阐述了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等问题。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具有建筑构造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
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要求把定义、概念讲清并让学生在教材中画线,以增加学生对原理性概念的认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从系统的观点来了解建筑物作为室内外空间的中间屏障及具有美学特征的独立实体,在构成上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学习三维物象和二维构造图之间的表达关系;学习构造详图的正确表达;基本掌握建筑物在应对客观环境的影响和使用者的要求方面在构造细部上所有的设计方法,并理解相关的建筑规范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本课程主要由课堂讲授、师生讨论、习题课组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一章建筑构造技术概论【目的和要求】 1.了解建筑的构成要素。
2.了解建筑物的分类原则,掌握建筑物的分类及等级。
3.了解建筑标准化和统一模数协调。
4.熟练掌握民用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名称。
【重点和难点】 1.建筑物的分类及分级。
2.统一模数协调和模数数列。
3.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教学内容】1.1概述1.2建筑结构体系1.3影响构造设计的因素1.4建筑构造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墙体和基础构造技术【目的和要求】 1.掌握墙体的类型,了解墙体的设计要求。
2.了解砌体墙的墙体材料,熟练掌握砌体墙的砌筑方式及墙体的细部构造。
建筑构造第五版上册课程设计一、前言建筑构造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建筑学系列中的基础课程之一,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建筑构造的相关知识,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内容1. 设计要求基于建筑构造第五版上册的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案例,选定一个典型的建筑工程,进行设计和构造分析,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们对建筑构造实践进行深入剖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2. 设计步骤•第一步:选定建筑工程案例,确立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要求学生们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建筑工程,以及其所涉及的结构材料、基础设施等因素,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步:进行设计和构造分析。
在选定的建筑工程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构造分析,包括建筑结构、材料、基础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们掌握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在进行完设计和构造分析后,学生们需要撰写课程设计报告,重点阐述所选建筑工程的构造特点、设计思路、构造材料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3. 要求与评分标准本次课程设计的总成绩占到总评成绩的30%。
具体要求与评分标准如下:•设计思路得分15分:包括选题、目标、任务的明确度、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建筑工程的总体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因素。
•构造分析得分30分:包括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施工质量等方面因素的分析、掌握程度和创新度等方面。
•课程设计报告得分25分:包括报告内容的完整性、表述的清晰度、问题分析的深入度、建议和改进建议的符合实际可行性等方面的因素。
•答辩得分30分:包括对问题和疑问的回答、对设计构思的解释、言语表达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学习领域:房屋建筑构造课程代码:260877 制定时间:2022年10月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所属系部:建筑工程系参考学时:54学时学分:3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性质《房屋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房屋建筑构造知识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必备知识。
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先行课程为建筑材料、工程制图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等课程以及进行与建筑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该课程可通过理论学习、认识实习和实际操作等教学环节来加强知识的巩固。
本门课程是以高职高专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围绕施工员、制图员岗位标准和岗位应具备的能力目标,紧密联系建筑工程现场,是以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主导,为后续的结构和施工课程奠定基础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人文素养、职业修养和工匠精神等内容,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建设理想和信念。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构造方法,熟悉各种构造的应用及特点,了解建筑构造的发展和新的建筑技术;·熟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提高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的能力;·初步掌握建筑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能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和客观技术条件,提出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具有一定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现场实训及课程设计,学会运用建筑构造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掌握绘图技巧,提高识图能力以及查找资料的技能;·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继续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信息交流、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具有相应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具有工作责任感。
天津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建筑概论》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选修的专业基础课,是有关建筑设计知识的课程,是从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等角度来综合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原理的基础性学科,是一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了解建筑艺术、建筑图画法、民用与工业建筑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方法、建筑材料等基本的建筑知识。
二、课程任务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能综合性地对建筑及建筑艺术加以理解。
2.了解与认知建筑施工图的画法与规则。
3.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设计程序,初步学习建筑平面、剖面、立面及体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
4.了解并掌握一般民用建筑及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设计原理与构造方法。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总学时16学时)第一章建筑与建筑艺术(2学时)1.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2.建筑的分类与分级等: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建筑识图(2学时)1.了解建筑图画法的一般规则及基本常识。
2.认知并掌握建筑施工图平面、立面、剖面、总平面图的画法。
第三章民用建筑设计原理(4学时)(一)、平面设计各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二)、剖面设计建筑各部分高度及剖面形状的确定;房屋层数的确定和剖面的组合形式;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
(三)、立面和体型设计影响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及建筑体型组合原则第四章民用建筑构造(5学时)(一)、地基、基础1.地基、基础设计原理:地基、基础等概念,地基、基础、建筑荷载三者的关系;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的条件。
2.地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的概念,地基土的分类、人工地基的种类。
3.基础:基础的类型,基础的埋深;刚性基础设计。
(二)、墙体1.概述:场体的分类、作用与组成;墙体的设计要求:墙体的结构布置。
2.砖墙体:砖墙材料、厚度、类型、组砌方式、细部构造设计。
《建筑构造》实训大纲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课内实训是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讲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以及能正确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对于本课程的学习,除了课堂上的理论介绍外,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还要通过以下措施给以提高。
1.对于每一章讲授完以后,让学生们独立完成该章的大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们能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大作业,要把每一次的大作业纳入到学期成绩中。
2.为了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应多参观已建成和正在施工的建筑,所以有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到工地现场进行参观,更进一步,还可以叫学生们在工地现场进行操作。
3.在理论知识基础上,建立建筑构造图片素材库,便于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相关构造知识。
三、教学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上课一律点名,准确掌握学生人数和缺席学生去向,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立即与有关领导和班主任取得联系,严防学生逃课以防发生不测;课中决不离开教室或放任自流,课间休息时也关注学生动向,制止学生的打闹或在楼道、阳台处推挤、奔跑、翻爬,严防高空坠落事故;发现学生玩耍管制刀具、棍棒等,立即劝说收缴或报告有关人员处理;遇学生突发疾病或休克,立即送医院,或采取必要的紧急救护措施;下课放学时提醒学生不要在楼梯里推挤以防踩踏事故,并维护
就近楼道学生的上、下秩序。
四、各实训项目的目的要求分配。
天津大学建筑系系馆
——孙涛
一:建筑概况
•建筑面积: 6800平方米
•建筑时间:1988年
•主要设计人:彭一刚
•位置:天津大学总体规划中轴线的末端
二:基地分析
位于天大总体规划中轴线的末端,面对一条长达400余米的水池,地位显著。
紧临于基地南北两侧又有两条道路,特别是北侧一条常有汽车通过发生噪音。
(基地狭小,呈三角形)
四:平面分析
其平面后半部分呈凸字形平面,形成很大大空间,其底部很适合安排建筑物理实验,以上五层恰好分别用作一个年级设计课的绘图教室。
前半部分呈凹形平面,则可分别安排各种类型的教室,教研室,办公室及图书资料室。
前后两部分之间连接部分,设楼梯,男女厕所,及盥洗室,其位置适中,既方便于使用,又能使管道集中。
五:细部,空间组合关系
(1)内部庭院方便通风采光,同时又是一个供同学们休憩交流的公共场所
(2)通透宽敞的走廊尝尝能吸引同学们驻足交谈,同时老师同学们可以在走廊上评图观摩
(3)墙面铭文老子语录,斗拱,爱奥尼克柱头小品突出建筑馆个性特征文化内涵。
其外观采用对称的手法,建筑物体量不大,但却有重量感和力度感。
在体型方面表象的很集中,墩实和厚重。
(4)其一楼增设的“Y”字形楼梯可以把人流送往二层,再用二层左右两侧宽敞的展览厅把人流分别引向至南北两个楼梯,形成一个既完整又短捷流畅的交通流线。
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考研资料-笔记讲义在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复习中,资料、真题及讲义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同学,特别是跨专业考生,在复习中没办法掌握重点,所以走了很多弯路。
而考研资料和讲义就可以让考生们在复习中迅速找到重点范围,掌握复习技巧。
另外、真题可以让考生掌握近几年的出题方向,测试自己的复习结果。
针对同学的复习情况,天津考研网独家推出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以下为资料相关介绍。
【适用对象】2014年报考天津大学且初试科目为533建筑学基础的专业课基础不扎实、对院系内部信息了解甚少的同学,适合跨校考生使用【推荐理由】2013年针对两种硕士类型严格进行考试改革,此资料适用于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型硕士类型使用。
由天津考研网签约的天津大学在读本硕博团队搜集整理,将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精心编制成套,严格依照天津大学最新考研大纲及考研参考书目整理,目前为市面上最全面的资料【特别说明】建筑学基础于2013年首次出现,考试内容与建筑理论综合有85%的相同内容,但是不同的内容也与仍然可以参照建筑理论综合的复习内容。
建筑理论综合的渊源,先后交叉经历建筑历史、城市规划原理、建筑理论与技术等名称的变更,持续卷面保持建筑历史和城市规划原理多年,于2012年开始将城市规划原理部分替换为建筑构造,本专业高分考生根据最新考研情况精心整理此套资料。
【包含资料】第一部分考研真题及答案:1、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研真题部分:①建筑历史96-05年试题(其他年份在建筑理论综合科目中),其中00-02年含详细参考答案;②建筑构造90-04年考研试题(其他年份在建筑理论综合科目中);③建筑理论与技术03、05、06年考研试题,回忆版;④建筑理论综合07-2012年考研试题,均为原版试题,市场独家唯一推出;⑤建筑学基础2013年考研试题,由特约考生考场完整记录;2、考研答案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天津大学建筑学基础考试科目变化比较大,答案分为各个部分展开,①外国建筑史部分96—2013年含参考答案、②中国建筑史在06年以后换了出题老师故只含06-2013年试题参考答案、③建筑学基础2013年考研试题详细参考答案,全国独家推出;本套答案为天津考研网签约团队独家主创,保证极高正确率,市面上的答案基本都有错误或模糊不清,请同学认真分辨市面一些低价劣质的资料,以免耽误考研。
201机械工程学院参考教材内燃机原理1.《内燃机学》,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车辆发动机原理》,秦有方编,国防工业出版社3.《汽车拖拉机发动机》,董敬,庄志编,机械工业出版社4.《汽车排气净化与噪声控制》,秦文新等边,人民交通出版社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1.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张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机械原理(第六版),孙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机械设计(第三版),董刚,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机械设计(第六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产品设计1.工业设计心理学,李乐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产品创新设计,边守仁,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理论力学3.《理论力学》,贾启芬等,机械工业出版社4.《理论力学》,贾启芬等,天津大学出版社工程力学1.《材料力学》(第四版上、下册),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材料力学》苏翼林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3.《材料力学》(第四版上、下册),孙训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材料力学》,赵志岗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5.《工程力学》,贾启芬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工程热力学(含制冷原理)1.工程热力学,曾丹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工程热力学,庞麓鸣等,高教出版社,19863.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202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参考教材测控技术基础1. 施文康,余晓芬主编. 检测技术(第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强锡富主编. 传感器(第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3. 张国雄主编. 测控电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费业泰主编.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5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工程光学(1)《工程光学》第2版,郁道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工程光学基础教程》,郁道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工程光学复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蔡怀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生物医学工程基础:1、《医学传感器与人体信息检测》,王明时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生物医学传感器与原理与应用》,彭承琳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现代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王平编,浙江大学出版社4、《数字信号处理》,吴镇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丁玉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版,学习指导,高西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子学基础《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激光原理》,周炳琨,高以智,陈倜嵘, 陈家骅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激光技术》第二版,蓝信钜等,科学出版社,2005《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张海兴,刘劲松。
《混凝土结构原理》教学大纲授课专业:土木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学时: 64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混凝土结构原理》课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与相关规范、规程密切相连。
本课程主要讲述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构件,包括结构材料性质、各类构件受力时的力学性能、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等。
课程包括另附的思考题和习题。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
为继续学习后续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从事与混凝土结构相关的工作和学习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与课程配套的实验矩形截面适筋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试验;集中荷载下矩形截面简支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试验;矩形截面偏心受压短柱的承载力试验。
三、本课程的前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以及《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等。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1. 绪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包括:分类、配筋的作用和要求、优点和缺点);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发展概况、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概况和展望)。
教学要求:掌握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和特点;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状况;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2.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课程的基本内容:钢筋(包括:钢筋的品种和级别、钢筋强度和变形、钢筋冷加工的概念、钢筋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钢筋的疲劳性能、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混凝土(包括: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单轴受压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轴向受压下的变形模量、轴向受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包括:粘结的定义、粘结力的组成、保证可靠粘结的构造措施)。
教学要求:钢筋:熟悉钢筋的品种和级别;掌握钢筋应力 - 应变曲线的特征及其数学模型;了解钢筋的疲劳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