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石榴标准果园建设标准(完整)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7
标准果园实施方案为了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和果实品质,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果园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通过规范的管理和操作流程,实现果园的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
一、土壤改良。
1. 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2. 配合农业专家,选择适合果树生长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等。
3. 定期对土壤进行调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提高果树的生长环境。
二、果树管理。
1.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进行合理的栽植和密植。
2. 定期修剪果树,促进果树的生长和结果,保持果树的健康状态。
3. 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果园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三、灌溉管理。
1. 根据果树的生长需求和当地降雨情况,制定科学的灌溉计划,保证果树的水分供应。
2.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定期检查灌溉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漏水和堵塞等问题,确保果园的正常灌溉。
四、果实采摘和储存。
1. 根据果实的成熟期,制定合理的采摘计划,保证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
2. 采用科学的采摘工具和方式,避免果实的损伤和变质。
3. 对采摘的果实进行分类和包装,采用适当的储存方式和条件,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五、果园环境保护。
1. 积极开展果园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果园周边的植被保护和生态修复。
2. 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果园的卫生管理,及时清理果园中的垃圾和积水,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六、经济效益分析。
1. 对果园的投入产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包括成本、收入和利润等方面。
2. 根据果园的经济效益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果园的经营管理策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七、安全生产管理。
1. 加强果园的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章制度。
2. 对果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果园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标准化果园建设标准果园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的果园建设标准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果园建设的标准化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果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果园建设的选址要选择在土地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无病虫害等条件较好的地方。
其次,果园的面积和形状要合理规划,根据果树的生长习性和管理便利性,合理划分果园的各个区域,确保果园的整体布局合理。
同时,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防护设施等,这些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在果园建设的过程中,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也是至关重要的。
果树的种植密度、行距、栽植方式等也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规划和实施。
此外,果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管理工作也需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果园的生产效益和果品的质量。
标准化果园建设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采取生态友好的栽培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果园建设要注重节水、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果园建设标准化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引导果农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果园建设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正常运作和管理。
总之,标准化果园建设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提高果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果园建设要选择合适的地块,合理规划果园的面积和形状,建设基础设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果园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
希望本文对果园建设的标准化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果园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果树标准园实施方案一、前言。
果树标准园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果树种植园区。
它不仅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促进果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果树标准园实施方案对于果树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实现稳定增产。
2.优化果树品种结构,提高果树的抗逆能力和适应性。
3.改善果树栽培管理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4.推动果树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升果树产业竞争力。
三、实施步骤。
1.确定规划布局,根据果树种植区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果树标准园的规划布局,包括果树种植区的划分、果树品种的选择和配置等。
2.土壤改良和施肥,对果树标准园的土壤进行测试分析,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果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3.科学浇水和灌溉,根据果树的生长发育需要,科学制定浇水和灌溉方案,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加强果树标准园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
5.规范管理和技术培训,建立果树标准园的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开展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实施保障。
1.政策支持,加大对果树标准园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果树标准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政策保障。
2.技术支持,加强果树标准园建设的技术支持,组织开展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为果树标准园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3.资金支持,加大对果树标准园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专项资金等渠道,为果树标准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资金保障。
五、总结。
果树标准园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促进果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果农朋友们能够认真贯彻实施,推动果树标准园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果树标准园建设的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力度,共同推动果树标准园建设迈上新台阶。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果园是指专门种植果树的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以期帮助果农们更好地进行果园的规划和建设。
二、土地选择。
果园的土地选择是果园建设的第一步,对土壤的要求是土层深厚、排水性好、土质疏松、肥沃、酸碱度适中。
同时,要避开污染源,确保果园的生产环境安全。
三、果树品种选择。
果树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在选择果树品种时,要考虑果树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等因素,力求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品种。
四、果园布局。
果园的布局应该科学合理,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果树的生长效率和果实的产量。
在果园布局时,应考虑果树的生长习性,避免果树之间相互遮挡阳光,影响果实的生长。
五、施肥管理。
果园的施肥管理是果树生长的关键环节。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根据果树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
果园的病虫害防治是果树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
七、灌溉管理。
果园的灌溉管理对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方案,根据果树的生长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
八、采摘和包装。
果园的采摘和包装是影响果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果园建设实施方案中,应该制定科学的采摘和包装方案,保证果实的采摘时间和包装方式,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九、总结。
标准果园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果园建设的重要保障。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益,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为果农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果农们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果园的规划和建设。
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果园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果园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果园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需要科学规划。
果园的选址、面积、果树品种的选择等都需要科学规划。
合理的规划可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
科学规划还可以避免果园建设后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果树生长不良、病虫害防治困难等。
其次,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排水系统、灌溉系统、防护设施等。
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为果园的管理和生产提供便利,保障果园的正常运转。
尤其是灌溉系统的建设对于果树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另外,科学管理是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的关键。
科学管理包括果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采摘等。
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证果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科学管理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品的品质。
比如,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果园的监测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果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引进先进的果树栽培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是提高果园生产效率、保障果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管理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果园的标准化建设,为果农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果品,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果园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果农们的共同期盼。
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专项(热作)经费项目验收材料项目名称:广东农垦名富果业番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合同编号:10RZNJ-53承担单位:广东农垦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建设地点:广东省化州市石湾镇验收组织单位:广东省农垦总局验收日期:2011年8月验收材料目录1、实施单位项目验收申请表2、项目经费决算表3、部分支出经费报账凭证复印件4、项目自查与总结报告5、项目验收信息表6、项目合同7、项目验收意见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专项(热作)经费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验收申请表项目经费决算表承担单位财务专用章:广东农垦名富番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园项目执行情况自查与总结报告一、项目目标、计划任务与考核(一)项目目标建设番石榴标准生产示范园1个,核心区建设面积200亩,示范带动面积1000亩,辐射区3000亩以上。
(二)项目任务与考核指标建立200亩番石榴标准生产示范园,集成应用绿色安全生产病虫害防控、控花保果、测土施肥、套袋、无伤采收和储运技术。
采用珍珠番石榴、世纪番石榴等优质品种建立健全农业部质量追溯制度,单产达到1500公斤/亩。
印发资料2000份,培训人数300人以上。
二、项目执行的总体评价1、目标完成情况与评价(1)建立了番石榴标准生产示范园217亩,分为3个地块,完成计划目标的108.5%;(2)示范带动面积1033亩,分为8个地块,完成计划目标的103.3%;(3)辐射区面积3295亩,辐射四个周边农场,完成计划目标的109.8%。
2、项目任务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与评价(1)建设了番石榴标准生产示范园217亩,配套了示范园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较好地完善了示范园的功能,主要配套建设了包果车间、植保仓库、果品临时存放库、果品销售中心。
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较完善,水泥硬底化道路4.1公里,沙石道路3.2公里,道路系统完善,生产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育苗玻璃温室960平方米,育苗大棚面积5000平方米,温室装备喷灌系统,大田滴灌系统1000亩。
绿色食品软籽石榴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软籽石榴生产的园地选择、栽植规范、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软籽石榴石榴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844-2010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石榴)NY/T 391-201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201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13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2013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 绿色食品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4产地环境条件4.1园地条件石榴园地环境条件NY/T 391-2013符合的规定。
4.1.1光温条件光照年生长发育过程总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以上地区,成熟期(9月份)日照平均200小时以上地区。
在年生长期内,≥10℃的有效积温在3000℃以上。
冬季休眠期-12℃以上地区。
4.1.2土壤条件果园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地下水位1米以下,坡度15度以下(15-25度要修梯田),土壤质地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pH5.5-8.2,不积水。
4.1.3灌溉条件果园水源充足,灌溉水无污染,水质量符合NY/T 391-2013的要求。
果园安装有喷灌、设施,保证软籽石榴正常生长和商品生产的需要。
数字果园建设规范标准最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果园的建设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数字果园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果园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数字果园建设的最新规范标准:1. 基础设施建设- 果园应配备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 应安装必要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监测传感器。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收集果园内的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
- 数据应通过专业的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分析,以指导农业生产决策。
3. 智能管理系统- 采用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果园环境的自动调节,如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 系统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便于管理人员随时调整管理策略。
4.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实现对果园的精准管理。
- 应用无人机等现代设备进行作物生长监测和病虫害防治。
5. 质量安全监控-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确保果园产出的农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 对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管,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6. 教育培训与技术支持- 对果园管理人员进行数字农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 建立技术支持体系,为果园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问题解决方案。
7. 可持续发展- 在数字果园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推广节水灌溉、有机种植等环保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8. 法规与标准遵循- 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数字农业建设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 定期对果园进行评估,确保其持续符合最新的建设规范标准。
9. 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识别和预防可能影响果园运营的风险因素。
-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确保在遇到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10. 创新与持续改进- 鼓励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提升数字果园的建设水平。
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果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果园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们将从果园设计规划、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摘包装等方面来谈谈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
首先,果园设计规划是果园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果园设计规划可以提高果园的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果园设计规划中,需要考虑果树的品种选择、地块布局、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因素,确保果园的生长环境良好,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和结果。
其次,种植管理是果园标准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科学的种植管理可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在种植管理中,需要注意果树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果园卫生等工作,确保果树的生长良好,果实的质量优良。
另外,病虫害防治是果园标准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保证果园的生产稳定和产品质量。
在病虫害防治中,需要根据果树的生长特点,采用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果园的生产不受病虫害的侵害。
最后,采摘包装是果园标准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科学的采摘包装可以保证果实的完整和产品的质量。
在采摘包装中,需要注意采摘的时间和方式,以及包装的规范和卫生,确保果实的完整和产品的卫生。
总之,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是提高果园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果园设计规划、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摘包装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可以实现果园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希望各地果农能够重视果园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果园的管理水平,促进果业的健康发展。
石榴种质资源圃建设方案石榴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可以参考以下步骤:一、收集从各地收集优良的石榴品种资源,包括国内外的品种。
1.确定收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收集的目标,包括品种、地理区域、生态类型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收集石榴种质资源。
2.制定收集计划:根据收集目标,制定详细的收集计划,包括收集的时间、地点、数量、方式等,同时要考虑到预算和人员配置。
3.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收集。
可以采取原地保存、异地保存、繁殖体保存等多种方式。
4.实施收集:按照制定的计划和方法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到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包括品种名称、来源、生物学特性等。
5.资源评估:对收集到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包括资源的多样性、适应性、遗传稳定性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
6.资源库建设: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和利用,建立石榴种质资源库,并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
7.持续监测和维护:对保存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持续监测和维护,以保证资源的纯度和质量,并为研究和利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培育培育收集到的石榴种质资源,让它们适应新的环境并且保持生命力。
1.基因组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榴品种进行杂交,以产生具有新性状的石榴新品种。
2.繁殖:通过组织培养、硬木扦插、空气分层等方法进行繁殖,以扩大石榴新品种的数量。
3.筛选:对繁殖出的石榴新品种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榴品种进行培育。
4.培育:对筛选出的石榴品种进行培育,包括种苗繁育、定植、修剪、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石榴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5.登记:将培育出的石榴新品种进行登记,以获得法律保护,并确定新品种的名称和品种权。
6.推广:将培育出的石榴新品种进行推广,以促进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
三、保存对培育出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严格的筛选和保存,以保证资源的纯度和质量。
1.种子保存:将收集到的石榴种子进行保存,包括晾干、去皮、清洗等,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品质,并放入种质资源圃中进行保存。
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对果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以提高果园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果园标准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布局。
在果园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形地貌勘测和土壤肥力分析,科学规划果园的布局,合理确定果树的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果树之间的透光透气,促进果树的生长和结果。
同时,要合理规划果园内的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确保果园内的水资源充足,为果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次,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需要选择优质的果树品种。
在果园建设中,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果树品种非常重要。
优质的果树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果品质量好等特点,能够保证果园的稳定产量和优质果品的生产。
因此,在果园建设中,选择适宜的果树品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另外,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需要科学的管理技术。
果园的管理技术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采摘等方面。
科学的施肥技术能够保证果树的生长和结果,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保证果品的质量和安全,规范的修剪整形能够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科学的采摘技术能够保证果品的成熟和采摘的效率。
因此,果园管理技术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果园的标准化建设至关重要。
最后,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需要环境保护意识。
在果园建设和管理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有机栽培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果品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果园建设和管理中要注重节水节能,减少农业生产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现代果园标准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实现果园的标准化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布局、选择优质的果树品种、科学的管理技术和环境保护意识。
石榴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建园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石榴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建园准备、品种的选择与配置、栽植及栽后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在陕西省适宜地区的石榴建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园地选择与规划4.1 园地选择4.1.1 选址符合NY/T 391的要求。
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1.2 土壤平地、山地、坡地均可种植,土壤以沙壤土为宜,PH值在6.5~8.0之间。
4.1.3 光照年日照时数不低于1600 h,成熟期(9月份)日照平均200 h以上地区。
4.1.4 温度在年生长期内,需≥10 ℃的有效积温3000 ℃以上。
冬季休眠期-17 ℃以上地区,软籽石榴品种应在冬季温度不低于-10 ℃地区。
4.1.5 水份在年降雨量600 mm~1200 mm地区。
花芽形成和开花结果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12 %~20 %,营养生长期要求20.9 %~28.1 %,安全越冬期要求在23 %~28 %,平地种植要求地下水位1.5 m以下。
4.1.6 地势、坡度和坡向山坡地以5 º~10 º最佳,高坡度以梯田等高栽植,背风向阳,避开低洼地。
4.1.7 海拔石榴树对海拔要求不严,建议关中地区以500 m~700 m为宜,陕南地区应结合光热资源确定。
4.2 园地规划4.2.1 小区规划小区大小因地形、地势、自然条件而不同。
山地小区面积要求1.3 hm2~2 hm2,平地小区面积要求3 hm2~6 hm2。
4.2.2 防护林的设置林带间距400 m~600 m,主林带走向与本地区多风季节的风向垂直。
优质石榴栽培管理综合标准
石榴,古称蟠桃,又称石榴子,是属于石榴科植物石榴属的水果,是一种多汁的营养果,其肉质红润,滑嫩,酸甜可口,且富含维他命、维他命C、果胶、磷酸氢钾、植物蛋白、钙、磷、氟及多种糖类等营养物质,是果农们珍爱的水果之一。
虽然石榴是一款优质的水果,但要栽培出优质石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就要挑选
合适的种植土壤,种植土壤的选择要遵守壤质中质量的原则,土壤质地必须肥沃、富贵、
沙氏、细粒,不宜太硬太软,要具备适宜的硬度和蓄水性,以及足够的营养元素,保证种
植后能够得到良好生产效果。
其次,石榴栽培要注意在种植时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在花盆种植时,种植土壤一定
要肥沃、排水良好,并充分保证栽培的营养模式,如良好的氮、磷、钾肥料比例,肥料的
选择也要依照石榴的栽培地点进行差异性施肥,选择符合石榴生长特性的肥料,如氮肥或
者有机肥料来满足石榴的营养需要,确保石榴在种植过程中获得充足的养分。
石榴栽培还需要注意灌溉管理,灌溉必须及时有节制,而要根据石榴的生长状况及灌
溉温度的变化,保证石榴根系里的水分含量稳定在30%-40%的范围内,以保证其生长良好。
此外,在栽培前需要对石榴的病虫害防治有所准备,针对不同的生虫害,根据虫情变化采
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与当地的植保部门密切沟通,对栽培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以避免病虫
害发生,减少贫瘠土壤病虫害危害,和确保优质石榴的栽培。
总而言之,想要栽培出优质的石榴,就必须遵守石榴栽培的综合标准,在种植前充分
准备好栽培资料,仔细 de 栽培技术,在种植时正确选择种植材料,根据虫情变化按时进
行防治,合理施肥,均匀灌溉,努力栽培出更好的石榴,让果农们赚取更多的收益。
软籽石榴标准化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手册目录第一章石榴种植的意义及品种介绍第二章石榴标准化建园技术第三章石榴树种植后管理技术第四章石榴病虫害及防治方案第五章石榴的采收贮藏技术第六章石榴园周年管理月历第七章石榴无公害及其他栽培方式榴开百子园产业联盟秘书处内部提供第一章石榴种植的意义及品种介绍第一节石榴发展的意义果树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榴是果树树种之一。
石榴的栽培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1—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期输入我国。
开始引种在西安郊区,后来传到陕西、河南、山东、安徽、云南、贵州等一带,再后来传布在全国各地。
石榴的经济意义:石榴具有可食、医药、工业加工、观赏环保等经济价值。
1、使用价值:石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果实中含糖量较高,总含糖量在11%--16.8%,比一般果品含糖量10%以下高出30%--50%;果实中含有维生素C11mg/100g;比苹果、梨高1--2倍,含钙高达11--13%,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等,这些都是人体生活中所需要的,所以食用石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延长寿命大有益处。
石榴果实外观艳丽,籽粒如水晶,味酸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每年中秋佳节,人们常把他当作节日果品佳肴。
2、医药用途:可主治咽喉燥渴、根可驱涤虫、果皮可止痢、止泻,叶子可洗眼病。
3、工业加工:石榴可以作饮料原料。
4、观赏效益:石榴花在5--6月份开放,花色艳红,谚语称:五月石榴(花)红似火的美誉称号,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多期开花的性能,延长观花时间。
5、环保效益:石榴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放出氧气,吸空气中尘土,消除噪音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叶片还有杀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作用,还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环保作用很大的,是城市绿化树种之一。
石榴至今已由原来的硬籽演变成软籽,目前市面上唯一存在的软籽品种是:突尼斯软籽石榴。
但它虽是软籽石榴,但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果皮有青色,可人们都喜欢红色,经过多次试验,我们终于培育出了红皮软籽石榴,现定名为:红如意软籽石榴(国家品种保护权号:20070079)。
标准果园、精品茶园建设标准附件1 苹果园建设标准一、标准园规模在国家苹果优势区域内或青岛市优势产区内,成龄果园面积500亩以上,新建园面积300亩以上。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水、电、路、沟、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
1、水源充沛。
标准园附近要有充沛的水源保证。
2、灌溉设施设备完备。
标准园的最低灌溉要求为低压管道灌溉系统。
要求泵房、管网齐全,出水口到地头。
标准园涉及农户的,每户留1-2个出水口。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滴灌或喷灌系统。
3、电力配套齐全。
标准园电力配套要齐全,能保证灌溉和基本生产需求。
4、作业道路平坦。
标准园主干道要硬化,并与乡镇以上主要公路连接;作业道路的最低要求为砂石路面,配套排水沟渠、绿化带等。
路面平坦,适于生产作业、车辆通行。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
三、示范推广6项关键技术1、培肥地力。
每亩每年增施土杂肥2吨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以上。
2、果实套袋。
要求全园实行果实套袋。
果袋采用优质中档或者高档的单层或双层纸袋。
3、壁蜂授粉。
全园实施壁蜂授粉技术,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
4、果园生(覆)草。
全园实行生草或覆草技术,提高节水和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
5、铺设反光膜。
要求全园铺设反光膜。
套袋果园一般在摘除果袋3-5天后铺设,没有套袋的果园宜在采收前30-40天铺设。
6、绿色控害技术。
推广应用物理、农业、人工等措施防治病虫害。
按照控制半径80m一盏的标准,全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
示范推广生物农药、性诱剂、防虫网、粘虫色板等绿色控害技术。
科学安全用药,农药以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为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来源不明、成分含量标注不清的农药。
努力实现100%农药统购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
四、郁闭园改造对树龄在15年以内、亩产量1500kg以上、亩枝量超过13万条、树势健壮的成龄郁闭苹果园进行改造。
1、改造方法。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按照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一)环境条件。
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关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二)标准园规模。
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
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具备采后处理、产品初步检测等设施设备。
(四)果园基础设施。
交通便利,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果园主干道硬化,能通过运输车辆。
园区主干道入口处设立植物检疫警示牌。
(五)栽培模式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和和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露地、促成、延迟、避雨),具备必要的促成、延迟、避雨、防寒、防风设施。
二、栽培管理要求(六)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同一果园,要求主栽品种一致,纯度99%以上。
除果园土壤类型或抗病性等特定需要外,同一个果园,相同的接穗品种应采用相同的无病毒砧木,砧木纯度98%以上。
无检疫性病虫为害。
(七)土壤管理。
适宜采用生草栽培的果园,在适宜季节应采取生草栽培或种植绿肥,要求草和绿肥种类与果树没有共生性病虫害,且为浅根、矮秆和非藤蔓类。
适宜覆盖的果树,旱季或冬季提倡树盘覆盖或全园覆盖。
保持树盘下及周边地表疏松。
地表严重板结的,在非雨季适度中耕。
(八)肥水管理。
根据年周期内不同物候期对肥料的需要量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果树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三种方式,力争做到配方施肥。
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灌水时期、方法、用量合理。
提倡节水灌溉(喷灌、滴灌),科学合理用水。
(九)花果管理。
综合应用土肥水管理和植保措施,维持正常开花结果,无明显大小年。
产量连续3年高于当地省(市、区)相同树龄果园平均水平20%以上。
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外观等基本整齐,优质果率80%以上。
果园建园规程一、选址与规划想要建立一个繁荣的果园,首先得找个好地儿。
这地儿得阳光充足、水土丰饶,才能让果子们茁壮成长。
所以呀,选址可是建园的头等大事,得好好琢磨。
规划也很重要。
果园里要种哪些果子?每种果子种多少?怎么布局才能既美观又高效?这些问题都得靠规划来解决。
规划好了,果园的建设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土壤改良与水利建设土壤是果树的“饭碗”,所以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果子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果园建园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改良,让它变得更加肥沃、透气、保水。
水利建设也不可忽视。
果园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得设计得合理,才能确保果树们“喝饱水”的同时,也不会被水淹。
这样,果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品种选择与栽植技术选品种这事儿,得根据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
选了好的品种,果子的销路就不用愁了。
当然,品质也得有保证,才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开心。
栽植技术也很关键。
什么时候种?怎么种?种多深?这些问题都有讲究。
如果不懂这些技术,瞎种一气,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呀,栽植技术一定要掌握得扎实。
四、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果园建好了,管理可不能放松。
浇水、施肥、修剪、除草……这些田间管理工作得做细做实,才能让果树们茁壮成长。
当然啦,管理也得讲科学,不能盲目蛮干。
病虫害防治也是果园管理的一大重点。
果树生病了、长虫了,得赶紧治。
不然的话,果子们可就遭殃了。
所以呀,病虫害防治工作得做在前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五、采收与贮藏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果树,终于等到了收获的季节。
这时候可得小心翼翼地把果子们采下来,别让它们摔着碰着了。
采下来的果子还得好好贮藏起来,才能保持它们的新鲜和美味。
贮藏也是个技术活。
温度、湿度、通风……这些条件都得控制好。
不然的话,果子们可就“变脸”了——不是烂了就是干了。
所以呀,贮藏工作也得用心去做。
六、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果子种出来了、贮藏好了,接下来就得考虑怎么把它们卖出去了。
果园建设规划(讨论稿)
一、基础设施:
1、水泵房布置密度为每160亩设1个,可设在在桃等不耐淹水的果树种植区域旁。
2、主干道宽4米,防风林带宽10-20米
3、每个种植区域周边围沟宽1.5米,深1.5米
二、品种安排
总的可种植果树面积按160亩计,品种安排如下
(1)桃:20亩开心形黄桃,开心形株行距5米*4米;10亩主干形设施栽培,采用早熟品种,主干形株行距3.5米*1.5米,每亩130棵左右,(2)梨:100亩,早生新水、翠冠,20亩设施栽培,采用主干形株行距
3.5米*1米,露地株行距4米*3米,平棚架栽培,每亩55棵左右,
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主。
(3)少量枇杷、中国樱桃:株行距4米*3米,每亩55棵左右,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主。
三、道路、沟系
南方水网地区要求三沟配套,围沟、腰沟、毛沟,深度合适,围沟1.0~1.2m,腰沟0.8~1.0m,毛沟深度在0.6~0.8m以上。
做到雨后能快速排干水,有条件的可以铺设地下暗沟,进行排水便于地上部操作。
主路宽度4-6米,支路宽度3米,间隔100米。
3.1.4作畦
深翻后,开心形梨连沟8米(主干形连沟7米)作畦,桃露地连沟10米(主干形连沟7米)作畦,毛沟宽度0.8m深度在0.6-0.8m。
其他树种连沟8米(主干形连沟7米)作畦。
定植穴或定植沟,在定植位置上,挖深0.60~0.70m宽0.8-1.0m的穴或沟,挖时生土、熟土分开。
施腐熟有机肥2000kg/亩。
定植穴内以熟土与腐熟有机肥拌均匀回填。
使土充分沉降,一般还要使定植沟或定植穴位置平面应高出畦面0.15米左右,充分犁碎表土,等土壤干湿合适时就可以定植了。
国家石榴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石榴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防寒工作、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
1.2 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石榴园产地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符合无公害水果食品标准对水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无公害石榴园地的环境条件参考NY 5013(苹果)的规定。
果园土层厚度1m以上,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pH值6.5~7.5,地下水位1m以下,坡度15°以下,年最低气温-12℃以上,灌溉和排水条件良好的砂壤土建园。
山地建园,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温暖的小气候能为石榴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平原地带建园时,要选择排水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段建园。
选择园地时要避免选择重茬地,重茬地栽植时应避开原来的老树穴,多施有机肥。
现有石榴园升级改造,要选择基础条件好,园相整齐,树形基本一致的果园。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石榴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2.2.2 小区划分小区按照地形、小气候和交通条件等因素进行划分,平地面积25~30亩,山坡地8~15亩。
2.2.3 道路系统设置道路系统由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路组成。
一般主路宽5~7m,支路4~5m,作业道路宽1~2m。
主道与当地干线公路相通。
2.2.4 排灌系统设置排灌系统包括排水和灌水两部分,作到旱能浇,涝能排。
蓄水灌溉果园应配套修建蓄水池,沟渠与蓄水池相连。
井水灌溉果园,每100亩要有1~2口井。
建立配套的管道灌溉系统,最好配备完善的滴灌、喷灌或渗灌等节水栽培设施。
平地果园排水沟深80~100cm、宽80cm,山地果园则由坡顶到山脚,沟由浅到深(深30~60cm、宽30~40cm),排水沟与果园围沟相接。
2.2.5 防护林营造果园外围的迎风面应有主林带,一般6~8行,最少4行。
林带要乔灌结合,不能栽植果树病虫害寄主的树林。
2.2.6 辅助建筑物建设主要包括办公室、包装车间、果品贮藏库及生产资料库房等辅助建筑物。
2.2.7 电力配套生产用电按电力安全要求,电源到田,设施规范,便于机械化作业。
3 品种和砧木选择3.1 品种选择品种选择上应尽量选择目前效益较高的优良品种:突尼斯软籽、中农红软籽、中农黑籽甜和豫大籽石榴,主栽品种为黄河以南地区选突尼斯软籽和中农红软籽,授粉品种为豫大籽和中农黑籽甜石榴;黄河以北地区选豫大籽、中农黑子甜、泰山红、大红甜、铜皮、铁皮、大白甜、大红袍、大钢麻子等抗寒品种。
授粉品种配备比例为3~4:1。
4 栽植石榴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3×3~4m ,不同立地条件和肥力地块采取不同的栽植密度,平原地带、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种植密度宜小,丘陵、山地,土层较极薄的地块种植密度可适当密些;平原以南北行向为宜,丘陵山地按照等高线栽植。
5 土肥水管理5.1 土壤管理5.1.1 深翻改土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
扩穴深翻为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沟或放射状沟,沟宽60~80cm,深40~60cm。
全园深翻为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40cm。
5.1.2 中耕清耕制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或用除草剂除草。
中耕深度5~10cm,以利调温保墒。
5.1.3果园生草幼树石榴园间作矮杆农作物(豆类等)、瓜菜、药用植物。
树盘内覆盖厚度为15cm的草。
3年生以上的石榴园,在行间间作三叶草、毛叶苕子等。
高密植园行间种草2行,行距40cm。
一般密植园,在行间种草3行,行距为40厘米。
每年对生草刈割2-3次,覆盖于树盘周围。
5.2 施肥5.2.1施肥原则所施用的肥料应为农业行政主管登记的肥料或免于登记的肥料。
5.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5.2.2.1 有机肥料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杆肥、泥炭肥、饼肥、腐殖酸类肥、人畜废弃物加工而成的肥料等。
5.2.2.2 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处理肥料等。
5.2.2.3 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硫肥、钙肥、镁肥及复合(混)肥等。
5.2.2.4 叶面肥包括大量元素类、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类、腐殖酸类肥料等。
5.2.3 施肥方法和数量5.2.3.1 基肥秋季果实采收后施人,以农家肥为主,混加少量铵态氮肥或尿素化肥。
施肥量按每生产1kg石榴施1kg优质农家肥计算。
施用方法以沟施为主,施肥部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
挖放射状沟(在树冠下距树干80~100cm开始向外挖至树冠外缘)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深60~80cm,施基肥后灌足水。
5.2.3.2 追肥5.2.3.2.1 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在初花期或盛果期每隔7~10天喷一次0.3%尿素液、0.3%磷酸二氢钾液、0.3%硼砂液、8000倍叶面宝或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5.2.3.2.2 土壤追肥每年三次。
第一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磷钾混合使用;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
施肥量以当地的土壤供肥能力和目标产量确定。
施肥方法是树冠下开沟,沟深15~20cm,追肥后及时灌水。
5.3 水分管理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NY 5013的要求。
果实成熟以前停止浇水。
6 整形修剪标准果园应根据果园砧木和栽培密度选择合适树形,可采用主干疏层形和自由纺锤形。
标准果园同一小区应力求树形一致。
7 花果管理及时进行疏花疏果,合理负载,适量留果、果实套袋,并进行摘叶、去除花丝或堵萼筒等关键管理工作。
7.1 花期授粉花期采取壁蜂、蜜蜂传粉和人工授粉等方法提高坐果率和果实整齐度。
7.2 疏花疏果从现蕾到盛花期内,应将所有钟状花抹去,留下筒状花和葫芦状花,如果葫芦状花够用,就要将筒状花一并疏去,只留葫芦状花。
最后,在着生葫芦状花的果枝周围,配备3~5个营养枝(具100个以上的叶片)为适度。
疏花工作在花期内要进行2~3次。
疏果的基本原则是:严格根据负载量进行疏花疏果,原则上以单果为主。
疏果在幼果期进行,多留头茬果,选留二茬果,不留三茬果。
6月中旬前后,1~2茬花的幼果坐好后,疏去双果中的小果,只留一个大果。
如果全树坐果不多,则可留下双果不疏,也能长成大果。
另外,所有的病果、虫果和畸形果或多生的果实要一律疏除,并将其深埋。
7.3 果实套袋选用单层白纸袋,在谢花后40天内完成,进行果实保护,采前20~30天脱去纸袋。
8 病虫害防治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有针对性地适时用药,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害虫比合理的情况下不用药。
根据天敌发生特点,合理选择农药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每年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求施用,喷药均匀周到。
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
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见附表1)。
使用化学农药时,按GB 4285 、GB/T 8321 (所有部分)规定执行;农药的混剂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见附表2)。
9 果实采收按照不同品种适时采收。
采果前要对采收、运输、贮存果品的用具、场所进行清理、清洗、消毒,确保对采摘的果实无污染隐患。
采果、选果人员工作前要进行卫生清洁准备,工作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果实碰伤、刺伤、擦伤。
果实采后应必须放入专门的贮藏容器中,容器内不得有枝、叶、砂、石、尘土及其它异物。
采后4h内进入库中贮藏,严禁地面堆放和长时间的室外放置。
贮藏果实的库房无异味。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
不得使用有损无公害苹果质量的保鲜试剂和材料。
10 防寒工作近年来,石榴特别是软子石榴,在北方地区冻害比较严重,对生产危害比较大,为此要重视石榴的防寒工作。
主要措施有:1)使用抗寒砧木,如中农黑子甜、粉红甜、豫大子和铜皮石榴等。
2)喷施防冻剂,落叶前1个月喷植物防冻剂。
3)树干涂白和培土等。
11 果品的分级包装和冷藏11.1 果品分级果品必须进行严格的分级,提倡采用先进的分级设备进行机械化选果分级。
11.2 包装果品进入流通前必须进行商品包装,内包装材料应新而洁净、无异味,且不会对果实造成伤害和污染。
同一包装件中果实的横径差异不得超过5mm。
各包装件的表层石榴在大小、色泽等各个方面均应代表整个包装件的质量情况。
11.3 冷藏果品在销售前必须进入冷链系统,提倡果园自建或租用冷库进行贮藏。
11 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11.1 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异味。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装卸时轻拿轻放。
待运时,应批次分明、堆码整齐、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严禁烈日曝晒、雨淋。
注意防冻、防热,缩短待运时间。
12.2 品牌与标志每一果园应具备体现自有特色的品牌商标,在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牌、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等。
13 果园生产档案管理13.1 记录项目13.1.1 基本信息记录园地的原貌图片;园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土壤状况及水质分析报告;果园规划设计的有关资料、设计与施工图纸及果园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果园种植的情况,包括品种来源及数量、面积和品种分布图(见附表3)。
13.1.2 果园投入记录做好病虫害的监测,整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重点记录肥料和农药的种类及来源、使用时间、数量配比和使用方法;灌水时间、水源、灌水方式等。
并做好使用时的天气状况和使用后的效果等。
临时用工时间、数量及工作内容(见附表4)。
13.1.3 物候期与灾害性天气记录物候期记录,包括萌芽、抽枝、开花、结果等。
灾害性天气记录,包括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对石榴树及农事活动的影响等,以及采取的应对或补救措施等进行记录。
13.1.4 产出及效益记录每年产量、产品质量、优质果率;销售状况、销售价格、市场反馈、主要的市场和效益情况等等;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专家到访情况、参观考察情况及辐射效果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