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优设备润滑培训讲义王大中
- 格式:docx
- 大小:58.98 KB
- 文档页数:8
企业管理新理念——润滑经济1、什么是润滑经济?2、润滑油在国民经济中的有何作用3、如何正确认识油品?油品正确应用对工矿企业有何意义?4、目前我国用油水平及现状5、从油品发展史看我国油品更新换代的迫切性6、为什么说60%以上的设备故障是由润滑不良引起的7、怎么区分设备故障是由“油”引起的、还是“备件质量”不好引起的?8、为什么会出现懂“油”的、不懂“设备”和懂“设备”的、不懂“油”的现象?9、什么是高性能油?为什么提倡用高性能油?高性能油给企业带来什么?10、设备润滑技术创新给维修带来了什么?11、什么是设备“零维修”、“零故障”、“零儲备”?润滑在这些方面有何作为?1、什么是润滑经济?(一)润滑经济在国外是日本最早提出来的。
它得益于投资回报率达1:10以上。
润滑经济属知识经济一种,也称“智力经济”。
其特征是“低消耗、高产出”。
具体为:(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
众所周知,我国设备固定资产原值达10万亿元,这么多设备,只要一运转,就有摩擦,有摩擦就有磨损,有磨损就有润滑,可谓面大,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行业。
但所用的油,有“贵贱”、“好坏”之分,二者之间性能相差百倍。
用适应其工况的高性能油,可以降低能源,减少维修,延长工作时间,大幅增加设备寿命,减少油品消耗。
否则得到相反效果。
遗憾是我国用油大都属中、低档油,约占市场份额70%。
这不难想到为什么我国等量GDP产值能耗高于西方主要国家5倍,1/3——2/3的钢材备件消耗在无谓的摩擦,用着宝贵的能源,白白磨掉一些好的钢材配件,可谓干着“瞎磨”这种傻事。
(2)在运行中,要对油品进行维护、监测。
油品属精细化工产品,当今的高性能油品已是高科技宠儿。
油品中加入各种不同功能添加剂,极大提高油品性能。
如运行中高温、氧化、污染、进水能会大大降低其寿命,进而造成备件早期损坏,因此运行中的维护至关重要。
遗憾的是我国相当企业对此未以足够重视和理解。
全优设备润滑管理快速培训讲义U概述设备润滑是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也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之一。
好的润滑管理可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本讲义旨在通过快速培训的方式,让学员掌握全优设备润滑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设备润滑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润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设备润滑的重要性设备润滑是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它能够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维修成本和停机时间。
设备润滑的分类设备的润滑方式主要有三种,包括:滴油润滑滴油润滑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润滑方式,适用于小型滚动轴承、液压系统和一些简单的机械部件。
薄膜润滑薄膜润滑是涂油润滑的一种,涂油形成一层非常薄的膜以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
薄膜润滑一般适用于大型滚动轴承、齿轮等机械部件。
油脂润滑油脂润滑是将润滑油和稠化剂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黏稠的半固体润滑材料,其主要作用是降低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设备润滑管理的标准和规范设备润滑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润滑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中国,设备润滑管理的标准主要包括:•GB/T 10868-2014《润滑设备和油脂代号》•GB/T 15562-2017《工业用润滑油分类系统》•GB 11120-2011《机械工程设计通则》在设备润滑管理的实际操作中,还需要遵循以下规范:•首先,需要制定适用的设备润滑方案,包括润滑剂类型、润滑周期等方面。
•其次,需要定期检查润滑剂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润滑剂满足设备的要求。
•最后,需要记录每次润滑的日期、润滑剂种类和数量等信息,以便监控设备润滑管理的有效性。
设备润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设备润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设备润滑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设备润滑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在制定润滑方案前,需要了解设备类型、工作条件、使用环境等情况,并选用适合的润滑剂。
设备润滑培训讲义二〇一二年八月三日黑猫焦化一、摩擦与磨损1、摩擦学原理指导设备润滑管理现代设备的整体失效是很少见的,局部关键件失效占多数,摩擦、磨损、润滑引起的失效为最常见。
现代设备的摩擦副一旦失效,既产生一系列故障,又造成经济损失。
解决这些失效的途径不是提高机械零部件的质量,而是运用摩擦学原理去处理。
零件的磨损都有一定的规律:(1)磨合阶段(2)稳定磨损阶段(3)急剧磨损阶段根据摩擦学原理,磨合阶段愈短愈好;稳定阶段越长越好,避免出现急剧磨损阶段。
在保证零件的设计制造质量的前提下,对润滑剂进行科学管理,即合理选用润滑剂,并对其使用进行质量监控、控制污染和洁净处理等。
摩擦学原理在现代设备的一生中都处于重要地位,从事设备管理,尤其是从事设备润滑管理的人掌握摩擦学技术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工作的可靠性的实现。
2、摩擦、磨损与润滑原理摩擦、磨损及润滑三者的关系是:摩擦是两摩擦表面间存在的阻碍相对运动的一种现象;磨损是摩擦的结果;而润滑是控制摩擦面间摩擦、磨损的重要措施。
摩擦是现象,磨损是结果,润滑是减缓磨损的一种办法。
由此可见,三者是密切相关的,而润滑是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基础。
实践证明:盲目的使用润滑材料,光凭经验搞润滑是不行的,应该根据摩擦面间的磨损规律,选定润滑材料,确定适宜的润滑方式方法,并把选定的润滑剂按一定的量加到摩擦面上去,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因此,要搞好润滑,就必须首先掌握摩擦、磨损的本质和规律。
摩擦在机械设备运行中的作用,有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摩擦在机械设备运行中的不良作用,总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消耗大量的功。
要使设备正常运行,就需要一定能量来克服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力,此克服摩擦面间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无用功,在总消耗功中约占1/3以上。
2)造成磨损。
在摩擦副相对运动时,除了液体摩擦外,其余各摩擦状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
这种磨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使机械零件报废,据统计约有80%的坏损零件是由于磨损而造成的。
设备润滑管理培训资料工业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必须以技术和管理为先导。
在工业润滑油的使用中,润滑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只有搞好润滑油管理,才能正确使用润滑油,才能发挥润滑油的技术性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寿命,节约润滑油料,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什么是润滑润滑:是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磨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直接接触的表面分隔开来,变干磨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磨擦,达到减少磨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即谓之润滑。
二、润滑油作用(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三、加油方式1、手工加油。
手工润滑是一种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
一般是由设备油枪向油孔、油嘴加油。
2、滴油加油。
滴油润滑主要是滴油式油杯润滑,它依靠油的自重向润滑简单、使用方便。
其缺点是给油量不易控制,机械的振动、温度低都会改变滴油量。
3、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利用高速旋转零件或附加的甩油盘、甩油片散成飞沫向摩擦副供油,主要用于闭式齿轮副及曲轴轴承等处。
油槽还能部分溅散的润滑油引到轴承内润滑。
飞溅润滑时件或附件的圆周速度不应超过12.5m/s,否则将产生大量泡沫及化变质。
4、油环、油垫润滑。
这种润滑方法是将油绳、垫或泡沫塑料等浸在油中,利用进行供油。
油绳、油垫本身可起到过滤作用,因此能使油保持均匀。
其缺点是油量不易调节。
5、强制润滑。
强制送油润滑是泵将油压送到润滑部位,由于具有压位时能克服旋转零件表面上产生的离心力,给油量也比较丰富,效好,而且冷却效果也较好。
强制送油润滑方法和其他方法比较供油量的大小,也更可靠。
缩印本全优设备润滑培训讲义王大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教育培训委员会二00 五年五月一日一、润滑的作用及油品知识 ----------------------- 1二、如何正确对设备进行润 ----------------------- 10三、润滑油和润滑脂的选用 ----------------------- 15四、对转动设备润滑周期的设定 ------------------- 74五、如何诊断润滑不足,润滑过度 ----------------- 78七、现场实例六、润滑的先进经验(在此缩印本中,本章节删除) ----------- 8392、油的知识及润滑油的作用(一)简述油脂生产过程古代动、植物的遗体、地壳动力被压在地层深处、在缺氧、高温、高压条件下逐渐变成石油,未炼制前叫原油。
石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约占石油组成元素的96.99% )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石油中还含有硫、氮、氧等元素,它们与碳、氢形成硫化物、氮化物胶质和沥青,这些非烃化合物,大都对原油加工造成不利影响,炼制中被除去。
石油中的烃类按其结构不同大体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不饱和烃类。
润滑油生产流程图矿物润滑油生产流程图。
常减压蒸馏利用原油中各组分存在沸点占差异特点,通常减压蒸馏从原油中分离出各种石油馏分,常压蒸馏获400。
C上以馏分,其中包括低粘度润滑油料,再利用外压降低沸点也降低利用减压蒸馏高沸点、高粘度馏分进一步得到润滑油料,还有一部分重质润滑油料留在减压渣油中未被脱出。
丙烷脱沥青渣油中除重质润滑油料外还含有大量胶状物质,为了使其分开,利用丙烷对润滑油溶解度大,使油与沥青分开。
溶剂精制利用熔剂把油中某些非理想成分溶解去除改变油品性质的过程。
溶剂脱腊为使润滑油在低温条件下保持良好流动性必须将易于凝固腊除去,叫脱腊。
白土精制经过精制脱腊后,油品仍含有少量未分离掉的溶剂,水分,其他杂质,再进行白土精制,用活性白土吸附能力,使各类杂质附在白土上,滤除白土可以除去所有杂质。
润滑油加氢这是精制润滑油新工艺,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矿物基础油进行精练,在催化剂作用下,润滑油原料与二、如何正确对设备进行润滑首先讲合理润滑技术通则本规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督局以GB/T13608-92 标准颁布的,是我国唯一一部正确合理对设备进行润滑的依据,也是执行的标准,其主要内容为规定了润滑技术合理化的技术要求和润滑技术采取合理化措施后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通则特别提到对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组件及摩擦点的设备,推行润滑技术合理化,使设备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中能实行减少磨损,降低消耗,延长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达到节能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并提出采用合理润滑技术获得经济效益计算公式:C=C1+C2+C3+C4+C5+C6c—因采用合理润滑技术获得总经济效益,元/年;c—由于减少摩擦功耗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元/年;a—由于改进密封结构或采用新型密封材料而减少设备漏油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元/年;G—由于减少摩擦付磨损使用户减少更换配件而获得经济效益,元/年;G—由于延长摩擦付使用寿命减少设备停工时间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元/年;C5—由于采用合理润滑技术减少设备维修保养费用获得的经济效益,元/年;G—由于改进润滑方法减少润滑剂消耗量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元/年从合理润滑技术通则的计算效益的公式可看出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概括,设备的润滑只有达到这六项,才算完美的,正确的但目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很快,但由于对摩擦学认识和理解以及普及不够等原因,我国在用油方面和国外的差距非但没缩小,而拉大了。
尽管中石油、中石化占有70%市场份额(主要是中低档油),但国内60%以上高档油市场被外油侵占,我国长期在低档油上徘徊,为外国大石油公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进军条件,现高档油几乎为外油一统天下,如果我们不奋起直追,要不了十年,外油将占领中国半壁江山。
我国现在用油技术含量低,廉价油比较高,如机械油,国家在98 年就已淘汰了,但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调油厂仍在生产,只要有订单,有人要就生产,因为我国虽然通则上有规定,但缺乏生产许可证制度(国外已实行认证制度),机械油、一是在我国资源十分缺乏情况下,如何用好有限的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机械油几乎没什么添加剂,使用时间很短,就换掉,如何在其中加一些好的添加剂,寿命就可提到几倍至至十几倍,这不但节约润滑剂,更重要高档油可达到延长摩擦付寿命,减少磨损,减少维修量和停工损失,可达到一箭多雕的目的,遗憾的是笔者从事润滑培训咨询多年,现场情况不容乐观,如2003去洛阳机车车辆厂讲课,发现有一台新进设备2002 年产10多吨重落地搪床,其润滑标牌上除了机械油就是“钙基脂”这种低档油脂,从合理润滑通则上对照一下,这种油脂怎么能保护设备,减少摩擦付的磨损呢?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02年山东潍坊大家洼XX碱厂,四台焙烧炉,每台重约200吨,炉温200C,二边大支撑轴承180 C,使用钙基脂润滑,据工人讲,一但加脂不及时,就有抱瓦烧轴危险,这是典型选脂错误。
一是钙基脂工作温度-10 C -60 C,而润滑处为180 C,可谓滴点不对;二是钙基脂无极压抗磨添加剂,不宜在重负荷下工作。
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生产率,机械单机容量和工况参数日益升高,据统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机械运行速度、载荷、精度、温度等有的几倍或十几倍数的增加。
2003年2月在北京由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召开国产轴承质量拓升研计会上,哈三大轴承厂看到280mm直径1225kW大型高速电机轴承,在5000rpm重负下运转8万公里。
轴承表面光滑如镜面,运行30万公里后仍光滑。
实属前所未见,一般数千公里就显磨痕,前轴承VPGZ脂,后轴承SYNFILIG GT220油。
这就是我国铁路提速所选用的牵引机车轴承用油。
高性能油原料好,调配严格,生产成本高,价格也高一些,但廉价质次的油相比设备少出事。
又延三、润滑油(脂)的选用(一)润滑油(脂)常用质量指标介绍及其使用上的意义1) 密度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它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单位为:kg/m3因为在不同温度下,密度会变化,高温测得密度比低温下测得密度要小。
为了便于比较,一般油品的C)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g/cm。
密3 密度常用来规定温度下密度来表示。
我国GB规定,在标准温度(20度在生产贮运中有重要意义,在产品计量、炼油厂工艺设计都用到。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判断油品的概括质量,密度还用在换算数量、交货验收的计量。
简单判断油品性质,根据密度大致估计原油类型,如含烷烃多的原油密度常较含环烷烃及芳烃的原油密度低。
含硫、氧、氮化合物越多及胶质和沥青越多原油密度就越高。
另密度可初步确定油品品种:汽油卩= 0.7-0.76g/cm 3航空煤油0.77-0.84g/cm 3润滑油0.87-0.89g/cm 3密度可以近似评定油品质量和化学组成变化, 特别是在贮运过程中, 如发现某油品密度明显增大或减少, 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
2) 粘度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理化指标,对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确定用途有决定性意义, 也是设计计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常数。
液体、半流体状态物质在受外力作用,而流动时分子间所呈现的内摩擦或内阻力。
我们和国际接轨,用运动粘度m 2/ s,实际生产中常用mm 2/s二者关系为1n T/S=106m^S(原油)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 为粘温性,一般温度升高, 则粘度降低,温度降低, 则粘度增大,粘度比指的是油品在两个规定温度下所测得较低温度下运动粘度与较高温度下运动粘度之比值. 我国和国际ISO接轨,采用40C和100C ,粘度指数是指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小,通过表可查出.那么粘度对油品生产和使用有什么意义呢?(1) 在发动机粘度增大,会影响功率,粘度过低会造成起动困难,降低油膜支撑能力。
(2) 大多数润滑油都是根据粘度划分的是选用润滑油一个依据。
(3) 粘度大冷却作用差。
因循环速度慢,通过滤清器次数少,洗涤作用差。
(4) 粘度小的油,油膜易破裂。
(5) 密封作用不好。
(6) 加大润滑油消耗量。
3) 油性油性是指润滑油在金属表面吸附减少摩擦的性能,改善油品性能,保障最小的磨损与最低的摩擦系数。
这类添加剂一般都是极性分子,可以定向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牢固油膜,能承受高的强度。
但不能起极压作用。
极压润滑一般温度高,会降低极性分子吸附力。
油性剂通常与其他添加剂如抗氧、防锈复合用于主轴油,液压油,导轨油等,所以一般低负荷下加入油性剂,保证足够润滑油性剂有效,高温,高负荷下油性剂几乎无什么效果,而抗磨极压剂在低温,低负荷下反而使磨损增大。
4) 酸值四、对转动设备润滑周期的设定转动设备的润滑周期也因设备工况不同而异,如何根据不同工况,设定不同周期,有以下方面需要考虑。
•润滑部分的表面积及其性质•润滑部分摩擦面间隙•润滑部分的温度及压力•润滑部分周围介质情况•润滑油的粘度、抗氧化、油膜强度等主要质量指标•发动机润滑时,直接受所用燃料及其生成物的影响•润滑部分的摩擦速度•润滑管理及油品维护情况•油(脂)密封件及跑、冒、滴、漏情况等。
很难有一个很明确的设定周期,下面提供一些公式和表,大都是来自经验,实际周期设定还要根据具体工况予以修订。
1 )滑动轴承用脂润滑的润滑制度根据滚动轴承颈的转速、工作温度和工作连续状况来确定加脂的润滑间隔周期,可参考图、表。
注:每班=8h表度五、如何诊断润滑不足,润滑过渡1)滑动轴承的润滑油量液体动压和静压轴承的给油量,可参阅有关书籍及文献中的计算公式。
因为不同的轴承结构参数、工 作条件其供油量也不同。
在普通滑动轴承的间隙中保持的油量为Q式中 一一润滑油的密度(=0.9g /cm 3);D ――轴承孔的直径, cmd ——轴颈的直径,cm L 轴承长度,cm 。
人工加油、滴油和线芯润滑的滑动轴承的耗油量,主要根据轴颈直径、转速、轴承长度L 和轴颈直径d 的比值而定。
当专 L =l 时,每班(8h )的耗油量可参见表 1。
若丄工1时,则耗油量应将表上所查得数值 再乘上£的实际数值。
dd表1滑动轴承滴油和线芯润滑的耗油量轴的转速/r • min。
2 2二(D -d ) L4七、现场实例上海焦化厂关键生产设备85000 立方米/ 小时,离心空压机担任全厂2/3 供气量,主轴长期工作在104.2 C(报警温度105C )只能降低供气量82000。
2001年4月主轴振动超标,召来供货商,经查主轴磨损需更新,费用1000 万,两周停工,但工厂任务重不能停,换上紫油后, 3 天轻负荷研合期,温度下降到101.5 C,振动由57u降到43u,供风量达86.263,到八月大修期,一切数据正常,决定延长到下一大修,2002年8月经侧仍正常,一直用到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