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计通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补充规定2013年9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关于远程教育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答辩工作的若干规定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应尽可能的结合生产、工作、科研实际。
(2)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以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努力完成任务为度。
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课题,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
(3)保证每人一题,如数名学生同做一个课题,则应保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专题方向和分工。
(4)提出与确定题目,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①题目由指导教师提出,校外学习中心(以下简称学习中心)汇总上报学院,经学院审核后,下达给学生。
②题目由学生本人提出,指导教师同意,学习中心汇总上报学院,学院审核后,下达给学生。
题目确定后以任务书形式下达给学生,任务书一经下达,中途不得随意更改。
3、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调研(1)进入课题要从调查研究入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或通过实习、现场调查等方式进行。
(2)在完成课题调研后,学生要向指导教师提出一份简明的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包括本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标、进度计划、已收集的资料目录等,一般不少于1500字。
用A4纸、仿宋小4号字打印(44行/页,34字即68字符/行),其中题目用仿宋加粗3号字打印。
4、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的撰写(1)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的格式与要求:①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可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
②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结论,文字要精炼,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外文摘要200个词左右,关键词3-5个。
③目录:两级目录。
④引言:应说明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采用的手段、方法,所用条件,成果及意义等(引言实质是开题报告的概述)。
北科大保研—北科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保研推荐免试实施方法为圆满完成我院2015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复试工作方案。
一、北科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保研推荐免试组织管理成立以院长、书记为组长的复试领导小组,各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复试工作小组,负责复试的各环节工作,所有参与复试工作的教师,都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工作规范落实各项工作。
1、领导小组组长:隆克平、黄武南副组长:张晓彤、韩伯涛、苏栋成员:王昭顺、陈月云、解仑、孙昌爱职责:统筹管理学院的复试工作,监督各复试环节工作的落实情况。
2、复试小组组长:张晓彤副组长:王昭顺、陈月云、解仑、孙昌爱成员:滕丽丽、各系复试教师职责:负责复试考生的资格审查、报到、资审材料整理、报送工作;具体落实各复试环节工作,计算复试考生综合成绩并报送拟录取名单。
二、北科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保研推荐免试准备工作1、复试教师遴选、培训复试小组由硕士指导教师在内不少于3人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有直博生申请者的复试小组还须有申请者报考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参加。
复试教师是从学院教授、副教授中按照德学兼备、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原则选拔,有亲属及其它关联关系学生参加复试的教师,不得担任复试教师。
学院复试领导小组负责对复试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重点讲解复试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规范,保证复试结果的客观公正。
要求面试教师详细记录面试内容,并根据考生的面试表现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复试考生资格审查成立资格审查工作小组,集中受理复试考生的复试报到及资格审查工作,工作小组成员严格按照资格审查要求,认真审查复试考生的各类证件及材料,做好登记工作并整理归档。
3、复试的监督工作复试领导小组负责复试的监督和复议工作,如有问题,复试领导小组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依据事实通过会议论证的形式进行决策。
三、北科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保研推荐免试工作办法1、复试资格(1)符合《北京科技大学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申请条件;(2)按正确的申请程序完成申请步骤并报考我院相关专业;(3)接到并接受我院复试通知。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校研发【2019】12号北京科技大学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激励研究生学术创新,引导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根据《北京科技大学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校发[2014]18号),结合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批准决定,按照一级学科(含自设二级点)修订我校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规定,我校所有申请学位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含联合培养学生、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均适用本规定。
一、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并应以北京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其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且符合下列条件,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一)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博士授权点包括:力学(0801)、土木工程(0814)、矿业工程(0819)、安全科学与工程(0837)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在SCI、EI检索源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3篇,其中至少有1篇在国外EI检索源期刊发表(不计国际会议论文)或有1篇在SCI检索源期刊发表。
(二)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博士授权点包括:冶金工程(0806)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冶金工程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在SCI、EI检索源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3篇,其中至少1篇在国外期刊发表(不计国际会议论文)。
上述检索论文数要求中,可有1篇被以上检索机构收录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在SCI二区期刊正式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3)在SCI一区期刊正式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注:SCI分区采用汤森路透分区法,在同一期刊有多个分区值的情况下,取高分区值。
国外SCI检索源期刊不含《Metalurgia International》和《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附件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1)海中初字第X号原告∶田永,男,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化学系94级学生。
委托代理人∶马怀德,北京市大通——正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孙雅申,北京市通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北京科技大学。
法定代表人∶杨天钧,校长。
委托代理人∶张锋,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委托代理人∶李明英,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
原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化学系94级学生田永起诉被告人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在本院提起诉讼。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原告田永出庭,被告人北京科技大学以及辩护人张锋李明英出庭,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起诉被告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中途去厕所时,纸条掉出,被监考教师发现。
监考教师虽未发现田永有偷看纸条的行为,但还是按照考场纪律,当即停止了田永的考试。
北京科技大学于同年3月5日按照“068号通知”第三条第五项关于“夹带者,包括写在手上等作弊行为者”的规定,认定田永的行为是考试作弊,根据第一条“凡考试作弊者,一律按退学处理”的规定,决定对田永按退学处理,4月10日填发了学籍变动通知。
但是,北京科技大学没有直接向田永宣布处分决定和送达变更学籍通知,也未给田永办理退学手续。
田永继续在该校以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参加正常学习及学校组织的活动。
1996年3月,原告田永的学生证丢失,未进行1995至1996学年第二学期的注册。
同年9月,被告北京科技大学为田永补办了学生证。
其后,北京科技大学每学年均收取田永交纳的教育费,并为田永进行注册、发放大学生补助津贴,还安排田永参加了大学生毕业实习设计,并由论文指导教师领取了学校发放的毕业设计结业费。
田永还以该校大学生的名义参加考试,先后取得了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应用水平测试BA SIC语言成绩合格证书。
田永在该校学习的4年中,成绩全部合格,通过了毕业实习、设计及论文答辩,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及毕业总成绩全班第九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北京地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5.03•【字号】京教函[2013]193号•【施行日期】2013.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北京地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3〕193号)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13〕8号)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关于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报送材料的通知》(学位中心〔2013〕31号)精神,2013年北京地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初选工作由北京市学位委员会负责组织进行。
现将本次初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类评选自2013年起,教育部将采取分类评选方式,即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分为“基础研究类”和“应用基础研究类”两类。
“基础研究类”论文,突出原始创新,激励博士生在本学科前沿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类”论文,突出服务需求,激励博士生从国家、区域或行业重大需求中,提炼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二、评选条件(一)北京地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初选工作,采取限额申报,择优推荐141篇论文(限额见附件1)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已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且符合本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申报条件、经本单位学位委员会审定推荐的论文将优先考虑。
(二)参加本次评选的学位论文,主要为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在北京地区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在2006年9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且未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需校外3名同行博士生导师联名推荐方可参评。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关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答辩工作的若干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
围绕这一环节的有毕业实习及毕业答辩。
一、毕业实习为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为提高实习质量,对毕业实习规定如下:1、毕业实习的任务(1)通过与企业人员的接触、在企业参观、座谈,了解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内容、方法等。
(2)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技术资料和现场数据,拟定设计方案(论文大纲)。
(3)学习在生产经营、管理、研究过程中怎样分析和处理遇到的问题。
2、实习地点和单位各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本专业要求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任务确定,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进行选择。
3、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方式分两种:(1)教师不到现场指导。
要求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制订实习计划,帮助学生落实实习场所,在实习过程中检查学生实习情况。
(2)教师到现场指导。
除履行上述(1)中各项职责外,要求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必须在实习现场。
4、在实习期间,学生必须接受安全教育,保密教育,遵守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实习的安全。
5、实习成绩评定(1)学生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实习,认真记实习日记,消化实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写出实习报告(不少于1000字),填写《现场实习鉴定表》。
(2)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质量、态度评定成绩,实习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种,毕业实习不合格者,不得做毕业设计(论文)。
二、毕业设计(论文)1、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1)系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设计方法、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的基本训练。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团结合作,对事物潜心考察、勇于开拓、勇于实践,对国家、集体无私奉献的基本素质。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补充规定(试行)
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1、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
发表或录用EI收录重要期刊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3篇以上,其中重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至多1篇,SCI源刊至少1篇(大学学报除外)。
2、通过论文评审的直接参加答辩,此外
(1)评审结果为修改后答辩的学位论文,由学生修改并给出修改说明,导师审阅签字后,提交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评定合格后可参加答辩。
(2)评审结果为修改后重新评阅的学位论文,修改时间不少于三个月,修改后重新送审。
3、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推荐优秀博士论文:
(1)至少有3篇文章被SCI收录;
(2)至少有1篇SCI三区以上文章。
本规定从2013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1、硕士研究生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1)发表或录用SCI/EI收录论文1篇以上;
(2)有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有专利公开号)1项;
(3)有效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
或有经导师和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具有足够的软件或硬件系统开发工作量。
2、符合答辩条件且通过论文外审的直接参加答辩,此外
(1)评审结果为修改后答辩的学位论文,由学生修改并给出修改说明,导师审阅签字后,提交所在系,系里审核同意后可参加答辩。
(2)评审结果为修改后重新评阅的学位论文,由导师指导学生修改论文,
时间不少于三个月,修改完成后交由各系统一安排送审,评阅通过可组织答辩。
(3)两份评审结果都为不同意答辩的学位论文,论文作者的本次申请无效,延期半年后重新申请。
一份评审结果为不同意答辩的,由学位分委员会重新指定评阅人评阅,若评阅人认为可以答辩的,由导师监督学生对论文进一步修改(时间不少于三个月),修改完成后方可申请答辩;若评阅人不同意答辩,则论文作者的本次申请无效,延期半年后重新申请。
(4)对评阅结果有异议的,学生可向导师提出,导师把关确认后,由导师向学位分委员会提出书面说明,由学位分委员会做出进一步处理决定。
不允许学生以任何理由直接向评阅人提出异议,如有违犯且情节严重的,经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可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推荐优秀硕士论文:
(1)在一级学会学报级刊物或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B类以上国际会议,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发表(或录用)论文1篇;
(2)本人为主要完成人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优先)或软件著作权2项以上。
本规定自2013级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3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