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Android技术的界面设计与研究_赵亮

基于Android技术的界面设计与研究_赵亮

基于Android技术的界面设计与研究_赵亮
基于Android技术的界面设计与研究_赵亮

android课程介绍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M21F58D10 课程名称:Android应用与开发 开设学期:第3学期 总学时:60 总学分:4 课程类别:岗位能力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 责任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2.课程定位 《Android应用与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方向)专业的岗位能力课程,课程的开设依据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手机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Java程序设计》(M21F1611),《数据结构》(M21F232),后续课程有《移动互联网开发综合实训》(M21J57B10)、《毕业实习》(M21J991)。 3.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其次,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基于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以软件项目研发的不同阶段、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景;第三,通过对各学习情景中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的描述,来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第四,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合,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评鉴与考核。 本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 4.课程建设基本理念 本课程按照理论实践一体、课内外互补、课堂教学与培优工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通过班级讲授、团队学习、个体辅导、展示交流、技能大赛等手段,实现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高职学生递进式培养。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Android简单的登陆界面的设计开发

通信实训报告 -Android移动平台开发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训内容: 一.1.Andriod的简介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最新版本为Android 2.4 Gingerbread 和Android 3.0 Honeycomb。 Android是基于Linux开放性内核的操作系统,是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公布的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早期由原名为"Android"的公司开发,谷歌在2005年收购"Android.Inc"后,继续对Android系统开发运营,它采用了软件堆层(software stack,又名软件叠层)的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底层Linux内核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应用软件则由各公司自行开发,部分程序以Java编写。2011年初数据显示,仅正式上市两年的操作系统Android已经超越称霸十年的塞班系统,使之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现在,Android系统不但应用于智能手机,也在平板电脑市场急速扩张,在智能MP4方面也有较大发展。采用Android系统主要厂商包括台湾的HTC,(第一台谷歌的手机G1由HTC生产代工)美国摩托罗拉,SE等,中国大陆厂商如:魅族(M9),华为、中兴、联想、蓝魔等。 2.Android构架图 二.1软件下载 Android SDK,网址是https://www.doczj.com/doc/1e2025190.html,. JDK的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1e2025190.html,/javase/downloads/widget/jdk6.jsp。Eclipse的下载网址是https://www.doczj.com/doc/1e2025190.html,/downloads/ 2.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Android移动设备中的传感器关键技术设计

Android移动设备中的传感器关键技术设计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Android系统在电子信息、通信系统特别是移动设备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摩托罗拉、三星等智能手机大多采用的是Android系统。 Android系统提供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是基于硬件的传感器,其中有三个传感器既是基于硬件的也是基于软件的传感器。文章根据Android系统的五个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论述研究。 一、引言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发展,人们对移动设备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接打电话、QQ等传统手机功能,要求智能手机具备更加完善强大的娱乐商务功能,目前传统计算机的应用功能基本全部实现智能手机上。 Android作为一种流行系统平台,令人津津乐道的特性数不胜数,其中最为耀眼的是Android平台的各种传感器。 二、基于Android移动设备的传感器技术概述 (一)Android平台简介 Android的中文翻译是安卓,本来的意思是机器人,是Google公司基于Linux 自由及开放代码的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较好的整合应用软件、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和中间件,打造了一个移动终端开放完整的移动软件,在2007年11月5日正式开发成功面试。Android(安卓)最初是由Andy Rubin开发的一种操作系统,主要支持的移动设备是手机。2005年8月,Google收购安卓并未安卓注资,2007在Google的领导下改良Android系统,使Android成为一种基于Linux自由及开放代码的操作系统,除了支持智能手机还支持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Android 是完全开放的操作系统,它的迅速发展使其发展趋势趋向多元化,Google公司强大的互联网功能和服务优势,Android的移动技术应用的前景非常美好。 (二)基于Android平台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是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是传感器系统中的元件组成部分,它包括载体和电路连接的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但是传感器系统却是组合某种信息处理能力元件的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是实现移动设备自动控制、自动检测的前提装置。Android平台应用的传感器技术有姿态传感器技术、光电传感器技术、磁场传感器技术和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等诸多耀眼的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系统功能非常强大,为用户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三、基于Android移动设备的传感器技术应用 (一)基于Android移动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技术应用

Android人机界面(UI)设计规范(带目录)

Android 人机界面设计规范 1Android 设计的依据 1.1 框架结构及流程 是什么使得android 有着独特的用户体验? 后台处理支持多任务功能 正在进行和事件驱动的提示信息 通过Widgets 和live folders 来实现实时信息的预览 用户想用时,任一应用程序都可以挑选和选择 android 不是关于程序的,它是关于活动,把任务分层, 1.2 架构基础 硬件平台 android 设备代表的是硬件和软件的完美组合。硬件辅助导航操作,并给android 提供更多更好的功能。当菜单没有开启,要把屏幕最大化时,菜单按钮可以在屏幕上提供更多的内容。返回按钮允许使用返回堆(back stack)。 竖屏与横屏 一般来说,用户界面开发竖屏与横屏。在新横屏也仍存在于新的Android 手机中。99%的android 布局支持横屏。 焦点和菜单 在触摸模式里没有焦点,只有轨迹球。Android 平台里没有鼠标焦点。确定你从未显示焦点。主菜单应该包括全部功能;它们与活动联系一起形成整体。菜单上的图标按重要性排序。如果有多于5 个图标,使用点击more menu 菜单来查看那些不太重要的菜单项。上下文菜单(长按)集中在一个特定对象。 总是把那些与所选项最相关的行为放在长按菜单的顶部。 需要记住的几点: 设计时要考虑速度和简洁 尽量分层来分等级 屏幕上的活动尽量最小 使用下载进度条,下载数据时,而不是让用户等待去看一个加载完全的页面。 考虑活动流而不是线性行为 1.3 屏幕上的行为

android 设计了特定的行为方式。在你的应用程序里利用好这一点。应该坚持android 行为的标准,避免混淆用户。 1.4 表达 细节使得产品集中在细节。程序的美学会帮助你集中注意在那些应用体验核心的关键任务上。API DEMO 是开始你的工具包的好地方。 2 用户界面原则 这部分试图讲述创造一个好的用户界面的一些基本的交互设计原则。这些原则是基本的,不止能应用于android 的用户界面设计,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苹果建议开发者花费60%的开发时间来进行设计工作。下面的用户界面原则将为好的设计提供一个基础。 2.1 隐喻 隐喻是构建一个基于操作任务心智模型的模块;用它们来传递应用程序的概念和功能。基于真实世界的应用对象可以帮助用户很快的理解该应用程序。当你设计你的应用程序时,要注意andriod 中存在的隐喻,不要重新定义它们。同时,检查你的应用程序执行的任务,看是否有些自然隐喻你可以使用。 2.2 反映用户的心智模型 用户已经有了一个来描述你的程序正在进行的任务的心智模型。这个心智模型产生于真实世界经验、其它软件和一般电脑基本知识的结合。比如说,用户在真实世界里有写字、寄信的经验,也会产生特定的期待,像写一封新的信,选一个接受者,然后寄出信。一个忽略用户心智模型的电子邮件程序用起来会很困难和不舒服。这是因为程序强加给用户一个不熟悉的概念模型,而不是建立一个用户已有的知识经验模式。 在设计程序用户界面之前,试着去发现你的用户的心智模型,这样帮助用户去执行任务。心智模型中内在的隐喻,它代表了任务的概念组成。在写信这个例子中,隐喻包括信件、邮包和信封。在涉及到照片的任务的思考模式中,隐喻包括照片、照相机和专辑。我们要努力地发现用户的期望,包括任务组成、组织、窗口布局的工作流、菜单和工具栏组织、控制面板的使用。 要通过努力地何必把个下面的特征与用户心智模型相融合: 熟悉性 用户的心智模型主要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简单化 一项任务的心智模型通常是流线型,关注任务的基本组成部分。尽管对于一个给定的任务有很多可选的细节,但是基本的组成部分占大部分,并且不会占用用户的注意。 可利用性Availability

Android智能手机软件开发概述

第1章Android智能手机软件开发概述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其功能越来越完善,移动设备的系统平台也日渐火热。 本章首先介绍智能手机及其操作系统平台(如Symbian、Android、Windows Mobile、IOS等),并对学习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之后, 介绍Android平台的总体架构,并对完成Android应用程序软件开发的SDK及 其组成进行简要说明。最后,对通过Android Market发布自己应用程序的方法 进行介绍。学习本章内容时,要求重点掌握如下内容: ●了解常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 ●了解Android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 ●了解Dalvik虚拟机、AVD等。 ●了解Android Market及发布应用程序的方法。 1.1 智能手机及其操作系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统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继续稳步扩大。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1495万人(如图1.1所示)。可以说,智能手机正在快速走进人们的生活。就目前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智能手机当作日常看视频、办公的首选设备。随着A9架构、双核概念的问世,智能手机能更广泛、轻松地接管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小事务[1]。因此,学习和研究智能手机软件开发,具有广阔的社会需求和工程实践意义。 图1.1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智能手机一般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且,用户能对手机功能进行扩充。目前,全球多数手机厂商都有智能手

第4章 Android用户界面设计

视图组件的使用模式 常用组件 高级组件 提示框与警告对话框

就是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一般过程是先通过XML布局文件或Java代码创建界面布局,设定组件显示样式,随后获取UI组件对象,并处理组件事件响应。 视图组件的定义 资源的访问 生成视图组件资源标识 视图组件的引用 视图组件的事件响应 组件的常用属性

1.1视图组件的定义 使用XML布局文件定义视图组件 使用Java代码定义视图组件(不推荐)

1.1视图组件的定义 使用XML布局文件定义视图组件 Android平台为大多数视图组件以及其子类提供了XML标记,可通过XML布局文件中的标记来定义视图组件。XML中的每个元素代表了一个组件,即元素名称对应相应的Java类。

1.1视图组件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