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
- 格式:docx
- 大小:99.81 KB
- 文档页数:18
1 / 18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后作业及答案
1.选字填空。
[竭 揭] ( )开 枯( ) ( )秘 声嘶力( )
[劈 辟] ( )裂 开( ) 精( ) ( )头盖脸
2.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mào shèng( ) xuè yè( ) zhī chēng( )
zī rùn( ) huǎn màn( )
3.词语理解。
(1)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根据“累得倒下了”可以想到,只有非常劳累才能这样,因此可以知道“精疲力竭的近义词是: 。
(2)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混沌”在词典里的意思有:①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②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在本句中应选择第 种解释。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这句话把盘古比作 ,写出了盘古 , 2 / 18
由此可以知道“巍峨”的意思是 。这句话还可以联想到形容人物形象的成语( )(填序号)。
A.呼天抢地 B.翻天覆地 C.顶天立地 D.惊天动地
(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①句中的反义词有:( )——( ) ( )——( )( )——( )
②这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 的过程,体现出了神奇的想象力。
③写一句带有反义词的句子:
5.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盘古的活动 天地的变化
盘古醒来 使劲坐起、大斧猛劈
天地分开后
盘古倒下后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的凤和( )的云;他发生的声音化作了( )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 )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 )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 )的雨露…… 3 / 18
(1)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3)这段话采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盘古的身体变成世间万物的过程。请你想象一下,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
他的手指变成了 ,他的眉毛变成了
,他的 变成了 ,他的
变成了 。
(4)结合全篇内容,夸一夸盘古。
我非常敬佩盘古,为了 ,他不惜献出了自己的 ,他死后,倒下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继续造福人类。在他身上我看到了 的崇高品格,也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7.根据课文内容,下列文言文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②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③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④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⑤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A.⑤①③②④ B.④①⑤③② C.④③①②⑤ D.④②⑤①③
8.小练笔。
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艳阳高照,那是日神在欢笑;大雨倾盆,那是雨神 ; 4 / 18
雷声轰鸣,那是 ; ,那是 ; ,那是 。
参考答案
1.揭 竭 揭 竭 劈 辟 辟 劈
2.茂盛 血液 支撑 滋润 缓慢
3.(1) 示例:疲惫不堪(2)①
4.(1)一根柱子 非常高大 高大雄伟 C
(2)①轻 重 清 浊 上升 下降
②天地分开
③示例:经过锻炼,他虚弱的身体变得强壮起来。
5.
盘古的活动 天地的变化
盘古醒来
使劲坐起、大斧猛劈 混沌天地分开
天地分开后 头顶脚蹬,撑在天和地之间 天地成形
盘古倒下后 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宇宙中万物变化形成
6.(1)四季 飘动 隆隆 奔流不息 茂盛 滋润万物
(2)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排比 示例:错落有致的山峰 广阔的草原 牙齿 宝贵的玉石矿产 肌肉 肥沃的土地
(4)开天辟地 生命 示例:勇敢、顽强、无私
7.B
8.示例:在哭泣 雷神在咆哮 白雪飘飘 雪神在狂舞 电光一闪
电神在眨眼 5 / 18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1.选字填空。
[返 版] ( )回 ( )本 ( )权 迷途知( )
[衔 街] ( )来 ( )道 ( )坊 ( )接
2.让生字走入语境。
(1)古语yuē( ):“nì( )子如杀子。”意思是:过分疼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
(2)炎dì( )不但是农业之神,而且是医药之神。
3.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1)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 )
(2)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
(3)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
4.下面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以/堙于/东海
5.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孟浩然之广陵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6 / 18
C.久而久之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6.书读百遍,而义自见。几个同学读完课文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1)小凡: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根本就不能把大海填平。《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量力而行。( )
(2)晓云:《精卫填海》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充满神奇的想象力,用离奇的手法教给我们道理。( )
(3)小林:精卫鸟非常执着,坚韧不拔,表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
7.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填序号)
A.溺 B.故 C.堙 D.少女
①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
②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
③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 )
④乌鸦叼来许多石块,填塞在瓶子里。 ( )
(2)故事的主人公是 。精卫填海的原因是
,精卫填海的过程是 。(引用原文的话) 7 / 18
(3)翻译画“ ”的句子。
(4)下面几则故事中,与“精卫填海”的精神相似的是( )
A.八仙过海 B.愚公移山 C.嫦娥奔月 D.女娲造人
(5)读了这篇神话,你想对精卫说些什么?
8.阅读神话经典,完成练习。
你读过《山海经》吗?它是中国古代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记录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原文还有几个句子。其中“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一句正确的位置是( )。
①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②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③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④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9.小练笔。
精卫日复一日地填海时,与大海有一段对话,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大海:你这只可恶的小鸟,每天往我海里扔石头、树枝干什么?
精卫:
大海:
精卫: 8 / 18
大海:
精卫:我填不平你,还有我的子子孙孙,只要我努力坚持,一定会填平你的!
参考答案
1.返 版 版 返 衔 街 街 衔
2.(1)曰 溺 (2)帝
3.(1)② (2)③ (3)①
4.B
5.D
6.(1)×(2)√ (3)√
7.(1)①A ②D ③B ④C
(2)女娃 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4)B
(5)示例:精卫,你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应该向你学习。
8.B
9.示例:我要把你这坑害人的大海填平。 填平我?休想!我这么大,你填得平吗? 我就是填一百年、一万年,也要把你填平! 你就别白费力气了!
9 / 18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4课《普罗米修斯》课后作业及答案
1.让生字走进语境。
听了这个bēi cǎn( )的故事,大家都很fèn nù( ),指责宙斯太hěn xīn( ),同时jìng pèi( )英勇不屈的普罗米修斯。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斯.文(sī) B.失败.(bài) C.惩.罚(chěng) D.恶.人(è)
3.用“违”字组词填空。
普罗米修斯觉得不能做( )良心的事情,所以没有( )地答应火神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的要求。但火神不敢( )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4.辨字组词。
遭( ) 既( ) 环( ) 抗( )
糟( ) 即( ) 坏( ) 坑( )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有一天,著名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
①句中表示非常气愤的成语是 ,表示气愤的成语还有 。和“挽弓搭箭”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