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12.85 KB
- 文档页数: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24—1995 ───────────────────────────────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995—12—25发布 1996—06—30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前言镜质组反射率是石油地质勘探中研究生油岩成熟度及古地温变化的常规分析参数,为了适应90年代专业技术的新发展,便于国内外技术交流,尽快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对SY 5124—86《有机质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名称改为《沉积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适应范围扩大至对干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并对其中的光片制备、仪器调节、组分识别以及数据的精密度等内容进行了补充或修改,提高了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SY 5124—86。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佩珍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熊玉文王可仁张学军张敏尹玲张敏锋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原理 (1)3 试剂材料及标样 (1)4 仪器设备 (1)5送样要求及光片制备 (2)6 测定对象及检测环境 (2)7 测定步骤 (2)8 数据处理及报告内容 (3)9 精密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24—1995代替SY 5124-86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及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岩石中富集的干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2 原理镜质组反射率是指在波长546nm±5nm(绿光)处,镜质组抛光面的反射光强度对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
它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反射光强度转变为电流强度,并与相同条件下已知反射率的标样产生的电流强度相比较而得出。
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镜质组反射率是指镜质组中光子的反射率,它是指光线从镜质组中反射出去的百分比。
它是相机照像机系统中一个重要参数,决定了拍摄照片的质量。
因此,测量镜质组反射率是重要的。
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测试法。
这种测试方法大致如下:首先将半导体材料放入光学台上,根据镜质组反射率的不同,调节反射镜的位置,确定最佳反射镜位置;然后,在调节反射镜位置的基础上,将调节镜放入反射仪中,调节反射仪,调节反射镜的位置,以得到最佳反射面;最后,用反射仪测量反射镜上的光强,计算镜质组反射率。
另外,也有用机械方法来测量镜质组反射率的方法。
这种方法大致如下:首先将机械测试装置装在反射镜上,然后使用测试装置向反射镜施加力,确定反射镜的最佳位置;然后,调节反射镜的位置,使得测试装置能够对镜质组施加力,这样便可以确定最佳的反射镜位置;最后,用反射仪测量反射镜上的光强,计算镜质组反射率。
此外,还有基于X射线技术的测试方法,这种方法使用X射线路径技术测量反射镜上的X射线强度,从而测量镜质组反射率。
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相机照像机系统,而且在工业应用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方法是用来控制工业产品的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汽车零部件,太阳能电池等。
以上是有关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介绍。
从以上可以看出,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对于改善相机照像系统的质量,以及在工业应用中提高
产品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测量镜质组反射率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测试方法,以更好地改善反射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24—1995 ───────────────────────────────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995—12—25发布 1996—06—30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前言镜质组反射率是石油地质勘探中研究生油岩成熟度及古地温变化的常规分析参数,为了适应90年代专业技术的新发展,便于国内外技术交流,尽快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对SY 5124—86《有机质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名称改为《沉积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适应范围扩大至对干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并对其中的光片制备、仪器调节、组分识别以及数据的精密度等内容进行了补充或修改,提高了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SY 5124—86。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佩珍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熊玉文王可仁张学军张敏尹玲张敏锋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原理 (1)3 试剂材料及标样 (1)4 仪器设备 (1)5送样要求及光片制备 (2)6 测定对象及检测环境 (2)7 测定步骤 (2)8 数据处理及报告内容 (3)9 精密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24—1995代替SY 5124-86沉积岩中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及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岩石中富集的干酪根以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煤岩等全岩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2 原理镜质组反射率是指在波长546nm±5nm(绿光)处,镜质组抛光面的反射光强度对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
它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反射光强度转变为电流强度,并与相同条件下已知反射率的标样产生的电流强度相比较而得出。
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测定步骤1 双击PostPro快捷方式,打开软件界面。
2 单击左侧上方绿色圆点出现如下界面3 单击左上方红色S出现如下界面4单击add,填入测试采用的波长546nm,根据所测样品的反射率范围选定标样,煤样反射率值%如果在0.92以下采用蓝宝石和钇铝石榴石标样,如果在0.92以上1.75以下则采用钇铝石榴石和钆镓石榴石标样,按照实验室温度选出标样的反射率值%,由小到大填入,如果室温为20℃则如图所示:单击OK。
5 单击configuration,单击Set Max Standard V alue,出现如下界面,如果所测煤样为褐煤、长焰煤等低变质程度煤,Max Standard Value数值可不变,仍为190819.3,如果所测煤样为弱粘煤至贫瘦煤等中等变质程度煤,Max Standard Value数值可变为160819.3,如果所测煤样为无烟煤、焦粉等高反射率的样品可将Max Standard Value数值变为60819.3,甚至更低。
单击OK退出。
6 用鼠标将左侧绿线挪至546nm,打开光源开关,将蓝宝石标准样品放在载物台上,选用50×物镜,用推尺将标样置于物镜正下方,将右侧视域光澜杆(F)拉出,依次调粗调及微调,直至目镜中出现的小圆视域边界清晰,此时测试杆拉出,单击左上校正按钮I,调节灯光强弱至右上方显示reflectivity%接近0.598, 稳定10min后调节integration time至100左右直至显示reflectivity%为0.598,如图所示。
换钇铝石榴石标样重复标定至右上方显示reflectivity%为0.912,如果标定条件相同而钇铝石榴石标样的reflectivity%不为0.912,则用酒精清洗标样,滴油后再反复标定,直至标定条件不变时蓝宝石标准样品reflectivity%为0.598时钇铝石榴石标样reflectivity%为0.912,此时标定成功。
镜质组反射率及其测定方法概述
镜质组反射率是光谱分析中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光发射体表面一定波长下
的反射强度水平,是评价光照度传感器、示差光镜和镜质材料质量特性的重要指标。
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包括反射杯法、不溶性渗漏法、溶性渗漏法、以及吸取仪法。
反射杯法是由卢辛博士于1986年提出的,是镜质组反射率及其比值的比较快
速的测定方法。
它主要涉及到一种容器,可以使光射入容器中,反射出去,在另一侧收集反射光,根据反射率的计算,它可以快速地比较不同孔径光纤、增益能力等镜质阵列参数。
不溶性渗漏法是一种在琥珀色溶液中测定镜质组反射率的快速方法,它侧重于
检测和调节发光体中不溶性漏子的反射率。
该方法可以用作发光体反射率特性的准确测量,而作为发光体精校样品参数评价的主要指标。
溶性渗漏法是以氨氮的释放作为镜质组反射率测试的特定方法。
氨氮以其自身
特定的溶解度在水中溶解,检测其释放可以迅速对反射率的变化作出准确的测试,作为镜质材料的性能判断指标。
吸取仪法中吸取率高null适用于镜质阵列的反射率测定,它可以快速测出光
照度传感器、示差光镜及镜质材料的反射率,保证其表面及激光特性的稳定,为精密仪器的准确度提供保障。
总之,镜质组反射率及其测定方法的不同应用方式主要有反射杯法、不溶性渗
漏法、溶性渗漏法以及吸取仪法,它们可以帮助用户快速简便地测定和评估镜质材料和光电传感器等精密光学仪器设备的特性,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参照及保障。
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1.原理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是镜质组(在绿光中546nm)的反射光强对垂直人射光强的百分比。
测定时,是根据CCD所接收的反射光强与其光电信号成正比的原理,在显微镜下一定强度的人射光中,对比镜质组和已知反射率的标准片的光电信号值而确定的。
2.适用范围实验所用样品为粉煤光片(或块煤光片),适用于单煤或混合煤,也基本上适用于沉积岩中分散有机质(镜煤色体和其他固体有机质)的反射率测定。
3.使用仪器和材料3.1 偏光显微镜3.1.1 测量光源功率不小于30W的钨卤素灯或钨丝白炽灯。
3.1.2 起偏器和检偏器应能装卸和旋转。
3.1.3 孔径光圈和视域光圈其中心和大小能调节,并能调节到同一水平光轴上。
3.1.4 物镜,无应变的油浸物镜。
一般放大倍数为x25至x60。
当测定特别微小的颗粒时,可采用倍数更高的油浸物镜。
3.1.5 目镜,观察目镜与测试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x10。
观察目镜中应装有十字线和测微尺。
3.1.6 载物台垂直于显微镜竖轴,转动360度时,对中倍物镜的焦距无影响。
载物台上应装有机械推动尺,其X, Y轴的最大移动范围不小于20mm,物台测微尺最小刻度为1/100mm。
3.2 分光光度计3.3 标准片和浸油3.3.1 反射率标准选用与煤的反射率接近的一组合格的反射率标准片。
应保持标准片的表面光洁。
经常检查其反射率值,一般用一系列标准片相互比较检查。
3.3.2 零标准片它在浸油中的反射率小于10-6% .33.3.3 油浸液最好采用在23℃时折射率(546n m光中)为1.518。
4.实验步骤4.1 制样用试样压平器、胶泥、载片将光片固定在载片上。
4.2 调整仪器4.2.1仪器启动打开电源、灯和仪器有关的电器部件,并调到规定的数值上。
4.2.2调节显微镜光学系统4.2.2.1校正物镜中心,使其与显微镜竖轴一致。
4.2.2.2调节照明系统,其步骤如下-在已经压平的标准片(或试样)上滴以浸油,置于载物台上,并准焦。
炼焦用煤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影响因素隋月斯;王刚【期刊名称】《金属世界》【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30-32)【作者】隋月斯;王刚【作者单位】本钢技术中心,辽宁本溪 117000;本钢技术中心,辽宁本溪 117000【正文语种】中文内容导读通过对本钢炼焦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分析了粉煤光片质量、检测室温、检测时间间隔、检测人员等因素对测值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测定建议,以提高镜质组反射率测值的准确度。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结果中平均最大反射率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标志煤的变质程度最佳的一个指标[1],用来与煤的其他指标综合评定煤的性质。
随着炼焦煤资源日益紧缺与本钢4747 m3大容积高炉对炉料要求提高,如何准确判定煤质、优化配煤、提高焦炭质量、确保焦炭质量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钢炼焦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图在控制来煤、加强来煤质量管理、指导煤场合理堆放、解释焦化厂焦炭质量异常、及时调整配比、确保配煤质量等方面,起着其他工艺指标无法替代的作用。
如果镜质组反射率数据不够准确,则不能真正反映出煤质,也就无法正确运用其中的规律指导生产。
如何提高测值的准确度,了解影响测值的主要因素,则是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工作中首要完成的任务。
影响测值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粉煤光片质量、检测室温、检测时间间隔、检测人员等。
粉煤光片的制备取有代表性的煤样,破碎到1 mm以下,烘干,缩分至4~5 g,采用冷胶法放在成型模具里,按一定的比例与胶搅拌、充分混合、排出气泡,在50 ℃的烘箱里放置2 h固化定型后,经过粗磨、精磨、震荡洗涤、抛光、压片后放入干燥箱内,以备测试使用。
测定仪器及方法采用德国进口莱卡显微光度计设备,手动测定粉煤光片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和随机反射率。
所用标准为GB/T 6948—1998(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
粉煤光片质量在测定镜质组反射率过程中,粉煤光片上的煤片观测面如果出现麻点、划痕,则会干扰测值。
镜质组反射率平均值1. 介绍1.1 任务概述镜质组反射率平均值是指镜面材料在光照条件下所反射的光的平均比例。
反射率是衡量材料光学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于光学设备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镜质组反射率平均值的相关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1.2 相关概念•反射率:材料表面所反射的光的比例。
•平均值: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2. 计算方法镜质组反射率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2.1 实验测量法实验测量法是通过实际测量镜面材料在特定光照条件下的反射率,然后计算平均值。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实验装置:包括光源、反射率测量仪器等。
2.将待测镜面材料放置在实验装置中,并确保光源照射到材料表面。
3.使用反射率测量仪器测量镜面材料的反射率,记录下每次测量的数值。
4.将所有测量结果求和,然后除以测量次数,得到反射率平均值。
2.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预测镜面材料的反射率,并计算平均值。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数值模拟软件,如有限元分析软件。
2.建立镜面材料的几何模型,并设置光照条件。
3.运行数值模拟软件,计算镜面材料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射率。
4.重复多次模拟,记录每次模拟的反射率结果。
5.将所有模拟结果求和,然后除以模拟次数,得到反射率平均值。
3. 影响因素镜质组反射率平均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因素。
3.1 材料属性材料的光学特性决定了其反射率平均值的大小。
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吸收系数等参数会影响光在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进而影响反射率平均值。
3.2 光照条件光照条件是指光源的强度、入射角度等参数。
光源强度越大,入射角度越小,镜面材料的反射率平均值通常会更高。
3.3 表面处理镜面材料的表面处理方式也会对反射率平均值产生影响。
例如,使用特殊的涂层或抛光工艺可以提高镜面材料的反射率。
4. 应用镜质组反射率平均值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煤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测定步骤1 双击PostPro快捷方式,打开软件界面。
2 单击左侧上方绿色圆点出现如下界面3 单击左上方红色S出现如下界面4单击add,填入测试采用的波长546nm,根据所测样品的反射率范围选定标样,煤样反射率值%如果在0.92以下采用蓝宝石和钇铝石榴石标样,如果在0.92以上1.75以下则采用钇铝石榴石和钆镓石榴石标样,按照实验室温度选出标样的反射率值%,由小到大填入,如果室温为20℃则如图所示:单击OK。
b5E2RGbCAP5 单击configuration,单击Set Max Standard Value,出现如下界面,如果所测煤样为褐煤、长焰煤等低变质程度煤,Max Standard Value数值可不变,仍为190819.3,如果所测煤样为弱粘煤至贫瘦煤等中等变质程度煤,Max Standard Value数值可变为160819.3,如果所测煤样为无烟煤、焦粉等高反射率的样品可将Max Standard Value数值变为60819.3,甚至更低。
单击OK退出。
p1EanqFDPw6 用鼠标将左侧绿线挪至546nm,打开光源开关,将蓝宝石标准样品放在载物台上,选用50×物镜,用推尺将标样置于物镜正下方,将右侧视域光澜杆<F)拉出,依次调粗调及微调,直至目镜中出现的小圆视域边界清晰,此时测试杆拉出,单击左上校正按钮I,调节灯光强弱至右上方显示reflectivity%接近0.598, 稳定10min后调节integration time至100左右直至显示reflectivity%为0.598,如图所示。
换钇铝石榴石标样重复标定至右上方显示reflectivity%为0.912,如果标定条件相同而钇铝石榴石标样的reflectivity%不为0.912,则用酒精清洗标样,滴油后再反复标定,直至标定条件不变时蓝宝石标准样品reflectivity%为0.598时钇铝石榴石标样reflectivity%为0.912,此时标定成功。
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
镜质组反射率测定作为一种评价镜质组的重要技术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对于有色镜片的研究生和研究者来说,掌握和了解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原理和方法非常重要。
一、镜质组反射率的概念
反射率是指光照射在镜质组表面上时,反射光的比例。
它是反射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之比,表示为百分数(%)。
简言之,镜质组反射率表示光照射在镜质组上时,反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之比。
二、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原理
镜质组反射率是由激光棒、反射镜、腔内放大器、反射透镜、观察面、温度计等组成的复杂装置检测出来的。
当光照射到镜质组表面时,会先发生折射,然后形成内反射,最后反射光会穿过反射镜,进入腔内放大器,由反射透镜将反射光照射到观察面,从而获得观察数据,计算出镜质组的反射率。
三、镜质组反射率测定仪的使用
1、安装测定仪:将镜质组平整地安装到测定仪上,并校平后将其固定住。
2、校准:将待测镜质组与标准参比镜质组对比,待测镜质组放置校准片上,通过调节折射率来使两者在紫外至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差分到一定范围内,即可认为校准完毕。
3、测量:在设定好光谱波长和反射角度,打开测定仪,将待测镜质组放入并固定,等待极值稳定后,可获得测量结果。
四、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应用
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有色镜片的研究和制造,用于颜色特性和质量检测等。
一般来讲,反射率越高,光照射在镜质组上时反射出来的光强度越强,颜色性能也就越好,且由于增加了反射率,对于光的衰减的贡献也越大,用于户外照明等场合也具有良好的照明效果。
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是检测和评价有色镜片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制造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只有熟练掌握和理解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掌控和应用。
在实践中,要确保测定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获得满足研究需求的有效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