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力和力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19.62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力、弹力巩固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 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 从空中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D. 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④3.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 16NB. 12NC. 28ND. 4N4.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以上都是5.甲班和乙班进行拔河比赛,甲班获得了胜利,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A.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大于乙班拉力B.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小于乙班拉力C.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等于乙班拉力D. 比赛时两班拉力的大小无法比较6.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没有拉力时,测力计的指针在零刻度线上方,没有调零他就用该测力计来测量拉力大小,则测量结果()A. 偏小B. 偏大C. 与真实值相等D. 无法判断7.小明用力向上提水时,小明的手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同时水桶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那么对这两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施力物体相同,力的作用点、方向也相同B. 施力物体和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C. 施力物体不同,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不同D. 力的作用点相同,施力物体和力的方向都不同8.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手B. 车C. 绳D. 沙子9.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 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B. 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C. 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D. 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10.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所受拉力12N时,长度变为()A. 10cmB. 12cmC. 14cmD. 20cm11.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 4N和8NB. 4N和4NC. 4N和0ND. 8N和8N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A. 0 2.0NB. 2.0N 0C. 2.0N 4.0ND. 2.0N 2.0N13.如图所示,各用6N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若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A.12NB. 6NC. 0ND. 2N14.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4N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关于测力计示数正确的是()A. 8NB. 4NC. 0ND. 2N15.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 几个同学都一样大B. 手臂长的同学C. 体重大的同学D. 力气大的同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6.如右图,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施了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改变了跳板的______;后者改变运动员的______。
(完整版)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仅供个人参考运动和力测试题知识与技能(共 72 分)(1~14 题每题 2 分,15~20 题每空 1 分,共42分)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自行车C.树木D.房屋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B .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D .以上都有可能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 .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D.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6.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 甲=10. 8km/h、v 乙=0。
初二物理力的练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牛顿第一定律是指:A. 身处外力作用下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身处外力作用下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C. 身处外力作用下的物体会产生加速度D. 身处外力作用下的物体会产生减速度答案:B2.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自由落下的过程中,首先是向下加速运动,后来是以一定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球落下的轨迹大致是A.B.C.D.答案:D3. 如图所示,在一个时间段内,质量相同的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所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为:A. 同向增大B. 同向减小C. 反向增大D. 反向减小答案:A4. 力的单位是:A. 牛顿B. 米/秒^2C. 千克D. 焦耳答案:A5. 下面哪一种情况是合乎力的平衡条件的?A.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做匀速运动B.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停止运动C. 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后做自由落体运动D. 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后停止滑动答案:A1. ‘F=ma’中,F代表____,m代表物体的____,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力,质量2. 总的作用力为零时,物体处于____状态。
答案:平衡3. 一个粒子沿直线作平衡运动,则必须保证受力的四个方向上的合力和合_____都等于零。
答案:力矩4. 摩擦力是两个__________物体接触面上通过恢复变形而发生的相互抵抗相对滑动的力。
答案:相对运动的5. 牛顿第一定律适用的条件是:A. 物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B. 物体受到加速度为零的作用C. 物体受到速度为零的作用D. 物体受到恒力的作用答案:A1. 一辆质量为500千克的汽车,受到的阻力为300牛,求汽车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 = 阻力 / 质量 = 300 / 500 = 0.6 m/s^22. 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受到10牛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 = 力 / 质量 = 10 / 2 = 5 m/s^23. 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所受作用力大小为20牛,求物体的加速度。
初二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在初二物理课程中,力学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
# 初二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力的合成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为F1 = 5N,F2 = 8N,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求合力的大小。
答案:合力F = F1 + F2 = 5N + 8N = 13N。
练习题二:摩擦力的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N的力被推着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摩擦力f = 10N。
练习题三:重力的计算一个质量为60kg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答案:重力G = mg,其中m = 60kg,g = 9.8m/s²(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G = 60kg × 9.8m/s² = 588N。
练习题四:浮力的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0.8N,物体的重力是1.2N。
求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答案:由于浮力小于重力(0.8N < 1.2N),物体将会下沉。
练习题五: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一个杠杆,支点到力臂的距离(力臂)分别为L1 = 0.5m,L2 = 1.5m,力F1 = 30N,求另一端的力F2。
答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 × L1 = F2 × L2。
代入数值得:30N ×0.5m = F2 × 1.5m。
解得F2 = 10N。
练习题六: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
代入数值得:5N = 2kg × a。
解得加速度a = 2.5m/s²。
这些练习题涵盖了力的合成、摩擦力、重力、浮力、杠杆平衡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学的基本原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力模块一力的概念及性质力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发生改变.(1) 理想状态: 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直到有外力去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说明:1.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 即运动状态不改变.2. 明确系统或整体的概念, 即系统内部的作用力不会改变系统的状态, 如: 甲同学骑自行车带着乙同学, 乙同学想帮忙使自行车加快速度, 这时坐在后座上用力推甲同学的后背, 不能起到使自行车加速的效果(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各个要素都直接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不同力的方向不同力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1)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2)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3) 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 也可以用终点表示;(4) 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 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力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画力的图示的要领:(1) 画出受力物体;(2) 确定标准长度, 根据力的大小选定合适的标度.此标度必须为力的整数分之一.(3) 确定物体的受力作用点;(4) 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按几倍于标度的长度画出一线段,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5) 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6) 将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附近.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八年级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答一、力知识点总结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常见的拉力、提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符号一般用大写字母F;: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法:(1)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叫力的示意图。
(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8、弹性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不叫弹性叫塑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9、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4重力:(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
八年级物理力练习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力练习题及答案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对于学生来说,物理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实验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方式。
为了帮助八年级的学生巩固物理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力学方面的练习题及答案。
1. 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秒钟,求物体的位移是多少?答案:物体的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位移=速度×时间=10m/s×5s=50m。
2.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0秒,求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答案:汽车行驶的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距离=速度×时间=10m/s×20s=200m。
3. 一个物体以10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了5秒钟,求物体的位移是多少?答案:物体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位移=初速度×时间+0.5×加速度×时间²=0×5+0.5×10m/s²×5²=0+0.5×10m/s²×25=125m。
4. 一辆汽车以10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了20秒,求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答案:汽车行驶的距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距离=初速度×时间+0.5×加速度×时间²=0×20+0.5×10m/s²×20²=0+0.5×10m/s²×400=2000m。
5. 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秒钟,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除以时间,即加速度=速度/时间=10m/s/5s=2m/s²。
6.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0秒,求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汽车的加速度等于速度除以时间,即加速度=速度/时间=10m/s/20s=0.5m/s²。
八年级力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浆 B.湖水 C.同学 D.龙舟3、下列各种力的作用效果中,改变物体形状的是第4题图4、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第6题图5、如上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2N C.4N D.8N6、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力的是A.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
足球鞋底装有鞋钉C.在汽油机的连杆和曲轴连接处加注机油 D。
溜冰鞋底装有滚轮7、如图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B.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C.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8、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
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A.叉提蛋糕时,叉与蛋糕间的摩擦 B.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C.人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 D.轴转动时,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9、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被拉伸的弹簧A 被压弯的跳板B被拉弯的弓C被磁体吸引的弹子运动方向变化Df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10、如下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11、下述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就是质量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物体重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D.物体上抛时重力变小12、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6.2 如何描述力基础训练知识点1 力的三要素1.如下图,别离在A、B、C处用一样大小的力推门,能够感受到在C点使劲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成效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作用点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知识点2 力的单位2.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 N。
知识点3 力的示用意3.某同窗在记录教师总结的“画力的示用意的步骤”时,记录了如下程序:①确信力的作用点和方向;②在箭头的未端标出力的名称和大小;③确信受力物体;④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⑤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你以为正确的程序应是()A.①④③⑤② B.③①④⑤②C.④①③⑤② D.⑤④③②①综合训练4. 当人使劲提起一桶水时,人对桶的痛处施加一个拉力,痛处对手也施加一个拉力,那么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A.都相同 B.仅作用点相同C.仅大小相同 D.大小、作用点相同5.别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要产生相同的成效,那么这两个力()A.只要大小相同就能够够B.只要方向相同就能够够C.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处就能够够D.必需具有相同的三要素6.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和脚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A.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B.完全相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7.将一薄铜条的下端固定,别离用不同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下图的形变.若是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成效与力大小有关的图是()A.a和b B.a和c C.a和d D.c和d8.小明和同窗们利用实验室的长方体木块做了“探讨力的作用成效的阻碍因素”的实验,如下图,由(1)、(4)说明阻碍力的作用成效;(2)、(5)说明阻碍力的作用成效;(3)、(6)说明阻碍力的作用成效.本实验运用的物理研究方式是法.9.在图中,物块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2N的拉力F,使劲的图示法画出拉力F.10.如下图,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能够发觉: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有关。
初二物理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是部分运动项目的图标,依据图标所做出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箭被射出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B.人举起杠铃在空中停留的几秒钟时间里,人对杠铃做了功C.游泳的人用力划水时,受到水的推力而前进D.曲棍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力作用的结果【答案】B【解析】A.箭被射出时,弓的弹性势能减小,箭的速度变快动能变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所通过的距离,人举起杠铃在空中停留的几秒钟时间里,有力无距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故不B正确,符合题意;C.游泳的人用力划水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受到水的推力而前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曲棍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力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功和能,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沿着水平方向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块A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方向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图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答案】(1)匀速直线相等相反(2)压力(3)接触面越粗糙【解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应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实验探究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由题意可知:(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沿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块A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初二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初二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物理力学是初中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力和能量等基本概念和定律。
通过学习力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并且可以运用力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一些初二物理力学的练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和练习。
题目一: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力,m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10N=2kg*a,解得a=5m/s²。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5m/s²。
题目二: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一个5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解答: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5N=0.5kg*a,解得a=10m/s²。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10m/s²。
题目三: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受到一个2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20N=10kg*a,解得a=2m/s²。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
题目四: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解答: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10N=5kg*a,解得a=2m/s²。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
题目五: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代入已知数据,可以得到10N=1kg*a,解得a=10m/s²。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10m/s²。
以上是一些初二物理力学的练习题及其答案,通过这些练习题的学习和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同时,通过解答这些题目,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二物理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答案】D【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好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作用在物体上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2.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B.3NC.6ND.12N【答案】C【解析】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3.(2011辽宁大连)如图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玩具“不倒翁”摆动过程的示意图,O点是“不倒翁”的重心.将“不倒翁”扳到位置1后释放,“不倒翁”向右摆动,经过竖直位置2到达另一侧最大摆角的位置3.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倒翁”在位置3时,受到的重力最小B.只有在位置2,“不倒翁”受到的重力方向才是竖直向下C.“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D.“不倒翁”从位置2到位置3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不倒翁”所受重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从位置2到位置3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4.(4分)在水平面上推而不动的小车共受到____个力的作用;【答案】4【解析】小车受重力与支持力;由于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没用动说明还受到地面的阻力,所以小车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考点】物体的受力分析5.小明游览我市南禅寺妙光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右甲、乙所示。
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A.略向西南方向倾斜B.略向东南方向倾斜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答案】C【解析】小球的倒向应与柱子的斜向相反,由甲图可知柱向南斜,由乙图可知柱子向西斜,所以柱子应是略向西北方向倾斜,应选C。
2019年初二物理寒假作业: 力学聪明出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 下苦功学习。
小编准备了2019年初二物理寒假作业: 力学,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和排斥等作用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我们将这种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_叫做力。
思路解析: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拉、提等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 指的都是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 这个作用就叫做力。
答案: 作用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 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变化。
思路解析: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当然有时这两种现象也能同时发生, 一个力既使物体发生形变, 又同时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答案: 形变运动状态3.我们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叫做力的__________。
思路解析:力对物体发生作用时, 大小不同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力方向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力的作用点不同效果也会不同。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答案: 三要素4.关于力的说法,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加力B.受力的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的物体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 运动的物体才受力D.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相互施加力思路解析: 任何一个物体, 不管它是否有生命, 都可以对其他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所以,A错误。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物体在受力的同时也在施力, B正确。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错误。
磁铁吸引铁块, 磁铁和铁块可能并没有接触, D错误。
答案: B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2019年初二物理寒假作业:力学, 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6.1-6.2 力怎样描述力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C.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A.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的存在,故A正确;B.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C.是否有力的作用不能只取决于是否相互接触,比如弹力的产生既要相互接触,又要发生弹性形变,故C错误;D.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比如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力,故D正确。
故选C。
2.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常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一些物理量单位。
力的单位是用下列哪位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A.阿基米德B.焦耳C.牛顿D.帕斯卡【答案】C【解析】为纪念物理学家为物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物理学中很多物理量都是以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牛顿,故C正确。
故选C。
3.如图所示,小华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瓶底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他用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
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力的单位有关【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小华用水平力轻轻推动瓶底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他用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此过程中力的大小、方向不变,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C。
4.体育课上,小李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他用力将足球踢出去,如图所示为该足球在空中受力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B.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C.站在商场上楼扶梯上的人D.正在进站的火车【答案】C【解析】A.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不停地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运动速度在不停地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站在商场上楼扶梯上的人,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D.正在进站的火车,运动速度在不停地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寒假辅导讲义:专题07 力一、知识点解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二、目标要求三、重点、难点解析★重点一:力的性质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然有另一个物体(施力物体)在给它施加力;同时,原“受力物体”也在给原“施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原“受力物体”就成为施力物体,原“施力物体”就成了受力物体。
所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性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力是相互的。
(3)同时性: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方向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大小相同的力,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5)独立性: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影响其他力对物体的作用。
这里还应注意,力的产生,不一定必须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接触的物体间,照样会有力产生。
如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两块“吸铁石”之间吸引或排斥的力。
★重点二:力的三要素不同大小的力,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不同方向的力,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大小、方向相同,但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所以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同时要受到三个要素的影响;所以,表示力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三个要素。
八年级寒假物理答案
以下是一份八年级寒假物理答案,总计700字。
第一题:
问题:请解释什么是力?
答案: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
简单来说,力是能够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作用。
力通常由物体之间的接触或距离作用引发。
第二题:
问题:请解释重力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的?
答案: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引力越大。
因此,重力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方式。
如果没有其他力作用,物体将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
第三题:
问题:请解释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答案:摩擦力是物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
它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
空气阻力是物体在空气中前进时受到的阻力。
它会降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四题:
问题:请解释动能和势能的关系。
答案: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
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条件具有的能量。
它们之间存在一个转换关系。
当物体运动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当物体停止运动时,动能减少到零,此时物体具有最大的势能。
第五题:
问题:请解释简谐振动。
答案: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一个固定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
它的运动方式是周期性的,且有一个平衡位置。
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它会受到一个回复力将其拉回平衡位置。
以上是八年级寒假物理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及时提问。
练习7 力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单独一个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不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叫做力的三要素;(3)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4)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例如磁铁吸引铁钉。
【解析】解: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B、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故B正确;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故D错误。
故选:B。
2.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利用固定在桌面上的同一把钢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水平方向的力F1>F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由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C.由甲、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由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判断。
【解析】解:A、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A不正确;B、由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点相同,而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同,所以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B不正确;C、由甲、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方向、作用点都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且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C正确;D、由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所以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D不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力和力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 “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百草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解析:略答案为形状
2.如图所示,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解析:略答案为运动员形状
3.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解析:略答案为运动状态作用点
4 2020年5月22日,在怀化舞水河举行了盛大的全市迎“端午节”龙舟比赛。
有14支队伍参加比赛,最后麻阳队荣获冠军。
在比赛过程中是对的作用力使龙舟前进。
解析:略答案为河水桨
5.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解析:略答案为等于弹簧
二、选择题
6、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
该现象说明了()
A.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解析:略答案为B
7、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A.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 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 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D. 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解析:略答案为 D
8、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A. 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 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 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 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解析:略答案为A
9、《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
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确定
解析:略答案为C
10、托起下列哪一个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 N( )
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用的方凳C.一枚大头针D.一块建筑用的水泥砖
解析:两个鸡蛋是1牛,一袋方便面相当于两个鸡蛋。
答案为A
11、有下列实例:①游泳;②走路;③飞机在空中加油;④手拍桌子,手感到疼。
其中主要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解析:空中加油属于相对静止,其余属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所以答案为B
三、作图题
12、(1)画出沿斜面拉物体向上运动时拉力的示意图。
(2)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3 N的拉力F的示意图。
(3)水平地面上放一木箱,用F=400 N的水平向右拉力使之向右运动,物体受到地面对它300 N的阻力,请在图中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解析略答案为
四、简答题
13、站在滑板上的甲、乙两位同学相对而立,如图所示。
甲同学用60 N的力推乙同学。
(1)画出甲对乙推力的示意图。
(2)你认为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解析:答案为甲、乙两同学都将同时后退,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