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压裂砂技术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12.32 KB
- 文档页数:2
压裂加沙强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压裂加沙强度是指通过压裂技术将颗粒状物料(如砂粒)加入到裂缝中,增强地层裂缝的支撑能力,从而提高油气的产出效率。
在油气采收过程中,压裂加沙技术被广泛应用,对于提高产量和延长油井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加沙机制,分析影响压裂加沙强度的因素,并总结关键影响因素,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压裂加沙技术,进一步优化油气开发过程,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出。
1.2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压裂加沙强度的概念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包括压裂技术介绍、加沙原理分析和影响压裂加沙强度的因素。
在压裂技术介绍中,可以介绍不同类型的压裂技术及其应用;在加沙原理分析中,可以详细说明加沙对压裂效果的影响机理;在影响因素部分中,可以探讨影响压裂加沙强度的各种因素,如岩石性质、加沙浓度和流体性质等。
结论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总结,指出影响压裂加沙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压裂加沙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压裂技术和加沙原理对加砂强度的影响,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压裂加沙强度的形成机制,从而提高油气田的生产效率和开采率。
通过对影响压裂加沙强度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压裂加沙强度提供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压裂技术介绍压裂技术是一种油气开采增产技术,通过将高压液体(压裂液)注入油气井中,使地层岩石发生断裂,形成压裂裂缝,从而增加油气的产能。
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油气的产量和开采率。
压裂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选取合适的压裂液,通常包括水、石英砂和添加剂等成分;然后是将压裂液注入井眼,通过泵浦设备施加压力,使岩石产生断裂;最后是停止注入压裂液,等待一段时间使裂缝扩展和稳定。
油田井下压裂技术要点分析1油田井下压裂施工技术工艺分析1.1分隔分层压裂工艺作为油田井下压裂施工中较为常用的压裂施工技术,分隔分层压裂工艺的工艺成本较高且工艺流程相对复杂。
封隔器作为该工艺重要设备主要由单封隔型、双封隔型以及滑套型三种。
其中,单封隔型多用于大型油井与中型油井中,主要应用在油井的最下层。
而双封隔型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适应任何种类的油井,同时,压裂施工受到油井层限制较小。
对于滑套性封隔器来说,则可以用于反复压裂、较深的油井中。
在应用滑套性封隔器压裂过程中,首先应保证压裂机喷砂仪上有滑套,其原因在于能够确保内部压力、压裂较大,能够实现迅速喷射。
现阶段,该项技术应用在国内油田中应用较为广泛。
1.2限流分层压裂工艺当压裂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且较为复杂时,多采用限流分层压裂工艺。
主要应用于压开层数多、压裂所需压力差异性较强的施工中。
限流分层压裂工艺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高速喷射口的改变,也就是利用随时改变高速喷射口直径的方式有效改变喷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注入量。
施工时,首先需要采用直径相对较小的喷射口,逐渐提高井下的压力,直到压力高于油井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后,再进行直径的改变,采用较大直径口径的喷射口。
针对不同油井层的压力,确保油井层产生裂缝能够顺利流出原油。
除此之外,对于水平油井来说,限流分层压裂工艺的应用能够依据油层厚度的不同,采取施加不同压力的方式,使得压裂能够纵向产生裂缝,进而提高工艺水平。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限流分层压裂工艺往往对高速喷射井口的直径与密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仅适合满足其条件的油井。
由于局限性较强,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制约。
1.3注蜡球选择型压裂工艺在进行油田井下压裂时,注蜡球选择型压裂工艺的施工原理在于改变原有的堵塞剂,并将其更换为注蜡球进行后续的压裂。
一般来说,最先受压的为具有高渗透层的油井,随着蜡球不断封堵高渗透层,会导致井下压力不断增强,一旦压力到达相应程度时,油层便会随之产生裂缝。
压裂防砂技术研究张静(大庆油田井下作业二大队)摘要压裂防砂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具有防砂和增产的双重作用。
详细介绍了胶液充填压裂防砂和盐水充填压裂防砂2种压裂防砂技术,其中着重论述盐水充填压裂防砂技术。
通过表皮因子统计分析比较2种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并从导流能力、油层特征及施工限制角度确定选井条件,最后阐明2种压裂防砂技术具有同样良好的生产效果,一般来说胶液充填压裂防砂适用于低渗透率油层和射孔段大于15 m的薄砂页岩层序油层;盐水充填压裂防砂适用于油层接近油水、油气界面,大斜度长井段和高温油藏。
因此,科学选井是其施工成功的关键之一。
主题词压裂防砂胶液充填盐水充填表皮因子导流能力最早将压裂与防砂2种工艺结合起来应用于中、高渗透疏松砂岩的想法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委内瑞拉,但由于常规压裂技术在应用于中、高渗透性油藏时受到限制,直到1984年才首次出现了以充填宽缝为主要目的的端部脱砂压裂技术,使中、高渗油藏的压裂防砂进入一个新时期,近10年来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中高渗透层压裂防砂作业量比低渗油层增长要快。
1 技术原理1.1 防砂机理均质未压裂地层井底流体的流入模式为标准径向流,不同等压线为以井底为圆心的大小不等的同心圆。
油井压裂以后,地层中形成具有高导流能力的裂缝,地层流体流入井底不再是径向流动,而是简化为垂直于裂缝的直线流和沿裂缝直线流入井底的直线流,又称为双线性流动模式。
流体沿着具有高导流能力裂缝的方向流动,流动阻力非常小。
压裂防砂目的是形成裂缝,穿透污染带并加砂,在形成挡砂屏障的同时,增加泄油面积,降低流速,控制出砂并提高油井产能。
而管内砾石充填尽管是最广泛的应用方法,但油井产量低,无法减少炮眼以外的地层伤害。
1.2 施工工艺该技术利用压裂车组将压裂液高泵压大排量正挤入地层中,在地层中形成人工裂缝。
然后携砂液将砾石携带进入人工裂缝,在裂缝内形成高渗透率的人工砂桥,防治油层细粉砂。
井下压裂施工关键参数分析文章对油田井下压裂施工中压裂液的配方、压裂工艺的选择,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样井下压裂施工关键技术对提高压裂水平,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积极作用。
标签:油田;井下压裂;工艺参数油田在进入生产开采后期阶段后,压裂施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于提升油井产量的方式,压裂技术通常情况下应用在油层分布比较分散的区域,油井压裂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高压水对地层形成挤压,从而在油层中形成油水可以有效通过的裂缝,然后利用化学物质填充裂缝,从而有效增加油井产量。
1 油田井下压裂施工的主要目的油田在生产开采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油井的采出量,会对正在的生产的油区采取压裂施工的方式来改善油井生产作业状况,有效提升油井的采收率。
油田为了实现油井增产会采取油层改造等方式。
在针对油井实施压裂施工后,随着注入聚合物浓度的不断升高以及注聚开采时间的不断增加,会导致油井的出现严重的吐砂现象,这对油井的产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油井在出现吐砂现象后具体的危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油井吐砂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油层砂体掩埋,从而导致油井的压裂施工效果急剧降低。
(2)油井的大量吐砂会导致井下管、杆的磨损急剧增加,从而使得井下压裂施工的成本升高,同时还会对油井的采出效率以及油井的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对油井进行井下压裂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在油井实施钻井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井眼附近造成的一定的破坏,实施井下压裂施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钻井施工对井眼造成的伤害,进一步提升油井的产量。
(2)在低渗透油藏内部通过压裂施工形成有效提升油层导流能力的裂缝可以极大提升低渗透油藏的产业量。
(3)针对注水井以及废液处理井进行压了施工可以的有效提升起到吸收能力。
(4)利用二次采油以及三次采油的火烧、气驱等等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油井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增加油井的吸收效率[1]。
2 改善压裂施工工艺的关键施工参数油田的井下压裂施工不仅与油田井下油层的物性存在较大的联系,同时还与关键的压裂施工参数存下较为紧密的联系。
压裂作业质量标准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第一章压裂作业质量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力压裂作业质量要求、作业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水力压裂作业质量的评定。
压裂作业质量要求依据《压裂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及验收规范》制定以下作业质量要求。
压裂作业质量分为合格、不合格:1.2.1作业质量合格(1)压裂作业实际进入目的层支撑剂量达到设计要求;(2)实际作业排量达到设计要求;(3)实际加砂比达到设计要求;(4)顶替液量达到设计要求;(5)胶联和破胶性能达到设计要求;(6)作业记录、曲线齐全准确,资料全准。
作业质量不合格达不到作业质量合格的六条中其中之一为质量不合格。
异常情况的评定作业过程严格按照设计执行,无人为因素而发生以下情况的,不进行质量评定。
在整理异常井作业资料时,需在施工监督记录单中详细说明,应有甲方工程技术人员签字认可。
(1)地层压不开,加酸等措施作业后还是压不开的。
(2)排除液体、设备、仪器仪表及操作因素,因地层原因中途砂堵的。
入井材料质量标准1.3.1压裂液技术指标按以下标准执行:压裂用植物胶通用技术要求(依据SY/5764-2007):表1-1 压裂用植物胶通用技术要求水基压裂液通用技术指标(依据SY/6376-2008)表1-2 水基压裂液通用技术指标表1-3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通用技术指标压裂用支撑剂指标依据《SY/T5108-2006压裂支撑剂性能指标及测试推荐作法》制定。
(1)粒径组成:水力压裂用支撑剂至少有90%的粒径在公称直径范围内,小于最下面一层筛子的支撑剂不应超过样品质量的2%,大于最上面一层筛子的支撑剂不应超过样品总质量的%。
落在支撑剂粒径规格下限筛网上的样品质量,应不超过样品总质量的10%。
(2)支撑剂物理性质指标支撑剂物理性质指标见表1-3表1-4支撑剂物理性质的指标(3)强度:①支撑剂的抗破碎能力相应的粒径范围、规定闭合压力和破碎指标见表1-4。
压裂防砂工艺参数优化及应用随着我厂稠油开发的不断深入,油井出砂日益严重;目前的稠油井层薄、夹层多,储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注汽压力高,敏感性强,粘土含量高;众多的开发难点使得储层的动用程度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
但是随着压裂防砂工艺的不断发展,压裂防砂可以产生高导流能力的裂缝、突破地层伤害带、缓解岩石骨架的破坏、减轻冲刷和携带能力、对地层砂产生桥堵等作用,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稠油井中存在的开发问题,起到增产和防砂的双重目的。
从2011年开始引进实施压裂防砂以来,压裂防砂井数直线增加,2013年压裂防砂井突破47口井。
虽然我厂在压裂防砂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创立了“两少、两大、一高、三优”的防砂模式——即前置少、交联少,加砂量大、排量大,砂比高,优化携砂液、优化裂缝形态、优化施工模式。
但是在压裂防砂的设计优化、模拟方面一直没有得到突破,设计施工所采用的参数理论大多依靠现场施工经验总结,没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压裂防砂裂缝预测困难,施工参数无法优化,新区块新井压裂防砂优化设计依靠外单位,这都严重限制了我厂在压裂防砂技术方向的深入发展。
2013年下半年,引入“meyer压裂防砂软件”进行攻关研究,突破压裂防砂软件优化模拟的技术瓶颈,冲出相关科研单位对压裂防砂优化模拟技术的封锁。
研究初始,为对摩阻、渗流等基本参数进行设定,我们首选了T38-201井进行了模拟分析,因为该井有完整的测井数据、压裂防砂采用示踪陶粒、施工过程采用裂缝检测技术,各种数据完善齐全,能对裂缝的模拟起到校正和比对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从测井数据下手,通过地应力计算软件对储层的地应力、泊松比、断裂韧性等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建立储层地应力模型之后,将压裂防砂的实际泵注程序导入到软件中进行模拟计算分析。
之后将得到的数据跟实际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多次设定参数进行比对分析,终于在该区块设定合适渗流、摩阻等参数,在该系列参数下,产量的模拟裂缝半缝长126.01m,缝高24.64m,实际裂缝左边134.5m,右边129.8m,缝高26m,模拟数据跟实际数据基本吻合,为下步在T38-10块的压裂防砂设计施工中打下坚定的基础。
压裂技术手册
第一部分:压裂技术概述
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工艺,通过对油气层进行注水或注汽,增加地层渗透率,提高油气产能。
本手册将介绍压裂技术的原理、流程、设备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第二部分:压裂技术原理
1. 压裂基本原理:介绍压裂原理,包括地层力学性质、水力压裂原理、岩石断裂机制等内容。
2. 压裂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地层类型、压裂液性质、压裂参数等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第三部分:压裂工艺流程
1. 井前准备工作:包括压裂目的、井型选择、地层分析等。
2. 压裂液配方与搅拌:介绍常用的压裂液物理性质和配方搅拌方法。
3. 压裂设备布置与操作:包括压裂泵、管柱、压裂头等设备的布置和操作方法。
4. 压裂过程监测与记录:介绍压裂过程中的监测设备和记录方式。
第四部分: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 压裂失效原因分析:分析压裂失效的原因,包括地层条件、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方面。
2. 压裂问题解决方法:针对常见的压裂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
第五部分:压裂技术在油气开发中的应用
1. 压裂技术在常规油气田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2. 压裂技术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第六部分:压裂技术的未来发展
1. 压裂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环保压裂技术、智能化压裂设备等。
2. 压裂技术的国际规范和标准化趋势。
结语:压裂技术对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产能的有效手段。
本手册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全面了解压裂技术,提高压裂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手册的学习,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压裂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石油压裂砂体密度执行标准石油压裂砂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其实就是指石英砂和陶粒砂,其中石英砂主要产于甘肃兰州、湖北蒲圻、江西永修、湖南岳阳、山东荣城、吉林农安、福建福州、河北承德、新疆和丰等地。
陶粒砂主产于江苏。
衡量石油压裂砂好坏的标准主要是硬度,圆度,酸溶解度,密度和目数。
在石油行业作为支撑剂使用前要用到秋田机械生产的石油压裂砂摇摆筛进行筛选,选取合格的目数进行作业。
石英砂中的主要矿物成分二氧化硅的含量高低与其粒度密切相关,通常粒度越大,二氧化硅含量越高。
在我国,作为支撑用的石英砂中,二氧化硅含量通常在80%左右,并且砂中会含有少量长石、燧石及其它喷出岩及变质岩等岩屑。
国外使用的优质石英砂中石英含量高达98%以上。
但因为使用用途的不同,压裂石英砂其实并不怎么看重二氧化硅的含量。
在我国石油行业,对好的压裂砂自有另一套评判的标准。
第一、球度与圆度球度,很好理解,指的是压裂支撑剂(即石英砂)接近球形的程度。
圆度在科普中国中的解释为工件的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
在不熟悉的人看来,圆度的概念有点抽象,其实简单来讲圆度可以理解为“圆润度”,颗粒棱角越多越尖锐则圆度越差;反之棱角圆滑,圆度就好。
天然石英砂的球度与圆度应不低于0.6。
实际检测中,用支撑剂球度、圆度图版进行支撑剂球度与圆度的测试。
第二、酸溶解度酸溶解度是指在规定的酸溶液及反应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支撑剂被酸溶解的质量与总支撑剂质量的百分比。
耐酸性是压裂支撑剂的重要指标,有良好耐酸性的支撑剂可以在酸性岩层中工作更长时间,并保持良好的导流能力。
第三、浊度支撑剂的浊度为在规定体积的蒸馏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支撑剂,经摇动并放置一定时间后液体的浑浊程度,单位是福氏浊度单位(FTU)。
浊度主要表征了支撑剂表面光洁度,体现其表面所沾微粒的多少与大小。
按照规定,压裂用石英砂的浊度应不高于100FTU。
第四、抗破碎能力对一定量的石英砂支撑剂,在额定压力下进行承压测试所确定的破碎率,表征了支撑剂抗破碎能力。
油田压裂砂技术指标
1.油田压裂砂的定义和作用:油田压裂砂是指将一定规格、形状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石英砂粒子注入到岩石裂隙中的一种工艺。
它的作用是增加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以便更好地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2. 油田压裂砂的主要指标:
(1) 砂粒度分布:砂粒度分布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达到最佳压裂效果。
(2) 砂粒形状:砂粒形状应该均匀,以确保良好的填充效果和压裂效果。
(3) 砂粒圆度:砂粒的圆度要求高,以便填充更多的裂隙并提高渗透性。
(4) 砂粒硬度:砂粒的硬度应该较高,以确保它们在注入过程中不会被破坏。
(5) 砂粒密度:砂粒的密度应该较大,以确保它们在注入过程中不会沉淀。
3. 油田压裂砂的选择和评价:选择合适的压裂砂是确保压裂技术成功的关键。
评价压裂砂的方法包括砂粒度分布测试、砂粒形状和圆度测试、砂粒硬度测试以及砂粒密度测试。
同时还需要进行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以评估砂的压裂效果。
4. 油田压裂砂的应用领域:油田压裂砂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
它能够提高油气田的产出率和效率,同时还能够延长油气田的开采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