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作业题
- 格式:docx
- 大小:15.84 KB
- 文档页数:2
职业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水环境监测与保护》期末测试试卷4分,计20分)1、自净作用2、百分之十规律3、天然水离子总量4、电导率5、硝化作用2分,计30分)1、硬度的单位换算关系有: mmol/L= o H= mgCaCO 3/L 。
2、有机物的降解矿化作用存在 分解、 分解两种途径。
3、碱度的单位有_ 、_____ ___、_____ _。
4、水中溶氧消耗途径有:_ 、_____ ___、____ _。
5、天然水中有机物质总含量表示方法有: 、 、 、 等。
1.5分,计15分)1、根据阿列金分类法,可划分出27个天然水类型 ( )2、天然水体中阴离子含量淡水中为HCO 3->SO 42->Cl -。
( )3、水体pH 越高,硫化物中硫化氢占的比例越大。
( )4、水体pH 越低,总氨中分子氨占的比例越高。
( )5、藻类光合作用使水的pH增加,所以引起HCO3-含量下降,CO32-含量增加。
()6、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下列平衡CO32-+ CO2+H2O ≒2 HCO3-向左移动,因而引起碱度的下降。
()7、当风吹动池水时,下风口的含氧量要高于上风口。
()8、某湖泊,钙硬度为10.00°HG ,镁硬度为2.00°HG,则该湖水总硬度为25.025 mg CaCO3/L。
()9、将水中磷化物分为溶解性和颗粒态磷,以能否通过0.45µm膜滤器为界。
()10、天然水体主要四种阴离子HCO3-、CO32-、SO42-、Cl-;()5分,计20分)2、影响天然水pH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影响氧气溶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方面?4、钙、镁作为水质和底质改良剂的具体作用?15分)职业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水环境监测与保护》期末测试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1、自净作用水体通过物理、化学的作用,可将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污染水体恢复正常技能,称为自净作用。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5分)1.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类别表述正确的。
是( )A.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执行Ⅲ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B.一般工业用水区执行Ⅱ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鱼虾类产卵场执行Ⅰ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D.鱼虾类越冬场执行Ⅲ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Ⅱ类水域环境功能的是( )A.鱼类产卵场B.鱼类越冬场鱼类洞游通道C.水产养殖D.3.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 ),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多因子评价A.因子加权评价B.系统评价C.单因子评价D.进行水质评价。
4.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 )对丰、平、枯水期A.对平、枯水期B.对丰、枯水期C.对丰、平水期D.5.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的项目除包括基本项目、补充项目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
外,还应包括由(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6.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COD的最低标准限值是( )mg/LA. 15B. 20C. 10D. 30。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A.稀释与接种法B.纳氏试剂比色法碘量法C.重铬酸盐法D.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
纳氏试剂比色法A稀释与接种法 B.碘量法C重铬酸盐法 D.。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pH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电化学探头法A.稀释与接种法B.玻璃电极法C.重铬酸盐法D.。
10.污水集中排放形成的海水混合区,不得影响邻近功能区的水质和( )鱼虾类的越冬场A.水生生物洞游通道B.鱼类洞游通道C.虾类洞游通道D.11.以下污水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城市水环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由于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水环境被严重污染。
因此,选项B的说法是正确的。
2.答案:C解析: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医院等。
选项C中提到的雨水并不属于生活污水的来源。
3.答案:D解析: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包括环保、城建、水利等多个方面。
4.答案:A解析: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各类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城市水环境中的一种重要污染源。
5.答案:C解析: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
只有形成共同的治理共识,才能有效改善水环境。
二、填空题1.答案:水质解析:水质是评价水环境是否优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答案:污水处理厂解析:污水处理厂是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的设施,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
3.答案:城市排水系统解析:城市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系统和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它们是城市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答案:雨水回用解析:雨水回用是指将雨水收集、储存起来,再利用于城市绿化、冲洗马路等方面。
这样能够节约水资源。
5.答案:城市河流解析:城市河流是城市中的水体,经常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需要进行治理。
三、简答题1.答案:城市水环境的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排水不畅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治理水环境可以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加强污水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入手。
同时,加强水环境监测和管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是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2.答案:城市水环境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体系。
企业应该改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参与治理工作。
居民应该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活动。
水环境保护复习提要答案加题目私人整理完整版第一章水环境水体:地球表面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
包括水、水中溶解物、悬浮物、水生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底泥。
水环境: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水体生物所构成的共同体透明度:采用黑白色相间的圆盘(萨克斯盘直径30cm)垂直放入水中,从水面算起,直到刚分辨不出黑白颜色为止,这个深度称为透明度。
它表示水的透光能力。
并非光线到达的绝对深度。
水色:是指光线从水中经水分子和悬浮颗粒物质散射和反射而达到观察者眼中的光线,不包括水面反射光。
矿化度:描述地下水中矿物质含量的指标。
在水化学中是指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
通常根据一定体积的水蒸干后在105~110℃下恒重所得的残渣重量,其单位可用mg/L或,g/kg表示。
1、水有哪些反常的物理性质,其原因?答:水的性质:(1)水的液体性:除水外,存在于地球表面唯一的无机液体是汞元素。
从三个氢化物外推,水应当在-80℃沸腾。
但由于形成氢键,水的沸点和熔点明显升高。
(2)水的某些热学性质:水的热学性质与其形成氢键有关。
大约有25%的能量用于破坏固体的范德华力,余下的用于破坏剩余的氢键,所以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和氢化热。
另外,水的热容量值在30℃时最小。
由于氢键的特性,其蒸发热为540cal/g,水具有明显的热稳定性,要改变水温或水相都需要极大的能量。
水对调节空气及陆地上的温度起着重大的作用。
(3)水的密度: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具有反常的性质。
冰在0℃的密度是0.9168g/cm3,但相同温度的水的密度是0.9999g/cm3 。
这种融化收缩现像是冰的晶格破坏造成的。
当将0℃的水加热时,它的密度增加,在3.49℃时其值最大,为1.000g/cm3,当温度继续增加,密度则下降。
在水环境研究中,这种现像是极其重要的。
(4)水的表面张力及黏度:在水和空气界面上,水的表面张力在15℃时为373.5×10-5N,黏度为0.114×10-1Pa。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作业题及答案第三章7. 一均匀河段,有一含BOD5的废水稳定流入,河水流速U=20km/d,起始断面,BOD5和氧亏值分别为B1=20mg/L,D1=1mg/L,K1=0.5(1/d),K2=1.0(1/d)试用S-P模型计算x=1.4km处的河水BOD5浓度和氧亏值以及最大氧亏值。
答案:由BOD衰减方程Bx=B1*exp(-K1*t)= 20*exp(-0.5*1.4/20)=1.93mg/lDx=K1* B1*/( K2- K1) [exp(-k1*t)-exp(-k2*t)]+ D1*exp (-k2*t)=0.5*20*/(1.0-0.5) [exp(-0.5*1.4/20)-exp(1.0*1.4/20)]+1*exp(-1.0*1.4/20)=1.60mg/l设临界氧亏点时间为tc,则:tc=Ln{K2*[1-D1*(K2-K1)/(B1*K1)]/K1}/(K2-K1)=1*ln[1.0*(1-1*(1-0.5)/( 0.5*20)/0.5)/(1-0.5)=1.28d故最大氧亏值:Dc=K1*B1*exp(-k1*tc)/K2 =0.5*20*exp(-0.5*1.28)/1=5.27mg/l。
第四章8.已知:某地区建有造纸厂、酿造厂和食品厂,其工业废水均排放到附近某地表水体,排污口位置见下图。
该河段主要的功能是农业灌溉,三个排污口的污染物监测结果和污水排放量如下:求:该河段主要的污染源和主要的污染物?答案:主要污染源为A排污口,即造纸厂,贡献率为55.9%;主要污染物为CODcr,贡献率为44.2%。
第五章9.某河段有两个监测断面A和B,水质监测数据如下:求该河段的水质达标情况(已知该河段的主要功能是供农业灌溉,查表得标准值依次为:2、40、10、2.0、6-9)答案:多因子指数值:均值型:IA=1.236,IB=1.244;判断A断面水质优于B断面第六章10.某湖水水质污染情况见表(该湖水40%游泳,40%渔业,20%冷却水),试计算该湖水尼梅罗水质指数11.一个库容1*105m3的水库,进水和出水流量为4*104m3/d,进水BOD=8mg/L,5。
《水环境监测与保护》期末考试试卷 适用: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5分) 1、硬度 2、絮凝作用 3、富集因素 4、溶解氧饱和度 5、硝化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答案写在答题框) 1、碘量法测定溶氧,水样的固定所选的试剂是 A. 硫酸锰 B .碱性碘化钾C .A 和B 都需要D. 硫酸2、增氧机的主要功能有A.增氧B.搅水C.曝气D.以上说法均正确3、有机物的气提作用,絮凝作用与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A.碎屑饵料B.降低水体有机负荷C.改善水质环境D.以上均正确4、对水体有机负荷过大对策说法正确的是A.停止或减少施肥投饵数量和次数。
B.增氧提高水体净化速度。
C.施明矾等通过絮凝作用降低有机负荷。
D.上述各法均正确。
5、气体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A.气体不饱和度B.水的比表面积C.扰动状况D.以上答案都是6、促进絮凝作用发生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加电解质或电性相反溶胶B.加助凝剂C.改变pH,加热,剧烈搅拌D.以上答案均正确7、渔业水质标准养殖水体中对非离子氨浓度应该不超过A.0.01 mg/LB.0.02 mg/LC.0.03 mg/LD.0.05 mg/L 。
8、养殖水体总碱度要求范围是A.1-2 mmol/L ;B.1-3 mmol/L ;C.2-3 mmol/LD.2-5 mmol/L9、养殖池塘水中氧气的消耗,最大的部分是。
A.养殖生物耗氧;B.水中微生物耗氧;C.底质耗氧;D.逸出。
10、渔业水质标准养殖水体中对硫化物浓度控制应不超过A.0.1 mg/LB.0.2 mg/LC.0.3 mg/LD.0.5 mg/L三、判断题(每题1分,计20分,答案写在答题框) 1、亚硝酸盐含量超过0.1mg/L ,则对水生生物会造成一定毒性。
2、有机物丰富的水体对重金属的毒性有减弱的作用。
3、水体pH 越低,硫化物中硫化氢占的比例越大。
4、水体pH 越高,总氨中分子氨占的比例越低。
5、藻类光合作用使水的pH 增加,碱度保持不变。
水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 黄河宁夏段中卫下河沿断面类型为,银古公路桥断面类型为。
2.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执行类标准。
3.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垂线,可在不同水域,如进水区、、深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4. 地下水采样通常在采集瞬时水样。
采集水样要有,应能同时反映出和上的变化规律。
5. 和作为湖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不作为湖库水质评价指标6. 水质常规评价根据水质发布的周期确定评价时段,一般可分旬、、水期、、年度评价。
7. 当断面所有测次达标率大于或等于时,则认为该功能区基本达标。
8. 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
要求具备至少个期间的数据,即个以上时间序列的数据。
9. rs <0,在评价时段内统计量指标变化呈趋势或好转趋势。
10. 为满足水环境质量状况发布的需要,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定性描述等级分为:优、良好、、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级。
二、选择题1. 湖泊、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计算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A、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B、单项组分评价法C、模糊数学法D、卡尔森指数方法⒉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断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的断面为()A、对照断面B、控制断面C、削减断面D、出境断面3. 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称()。
A、混合水样B、综合水样C、瞬时水样4. 对于水质属于重污染的水体进行污染程度对比时,用水质综合评分值(WPI)变化比较评价区内污染程度变化,△WPI>0,表示()A、污染程度加重B、污染程度减轻。
C、无明显变化5. 湖(库)封冻时采样,采样点应在冰下()A、0.1~0.3mB、0.3~0.5mC、冰下0.5m以下6. 年度评价应采用的()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A、3次以上B、6次以上(含6次)C、10次以上7. 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综合评分值的对应关系为()。
A、20<WPI≤40B、60<WPI≤80C、40<WPI≤608. 如果6≤pH值≤9时,水质综合评分值应取()。
水域环境监测试题和答案《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试题和答案一、名词解释(10*3分)1、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2、指标生物(biological indactor)3、浊度4、氧化还原电位(Eh)5、生化需氧量6、水体污染7、水体自净8、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9、指示生物(biological indicator)法10、群落代谢比值法二、简答题(8*5分)1、内陆水体主要用途?2、蓝藻毒素的暴露途径包括?3、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分别是?4、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5、水体主要监测的物理指标?6、水污染源分类?7、什么叫生物监测以及生物监测的优点?8、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三、论述题1、试论述污水处理及其净化方法。
1.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2.指标生物(biological indactor):对水域生物进行系统的调查、鉴定,根据物种的有无来评判水质的优劣,是一种经典的生物监测方法3. 浊度:浊度是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我国采用1L 蒸馏水中含有1 mg二氧化硅为一个浊度单位。
4. 氧化还原电位(Eh):在既含氧化态又含还原态的某些物质的溶液中,若插上铂一类的金属电极,电极与溶液之间便产生电位差,最后达到平衡。
该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电池时的电动势就是该电极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用Eh表示。
5. 生化需氧量:是指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通过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可以反映出水中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
6.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的组成,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作业题及答案第三章7. 一均匀河段,有一含BOD5的废水稳定流入,河水流速U=20km/d,起始断面,BOD5和氧亏值分别为B1=20mg/L,D1=1mg/L,K1=0.5(1/d),K2=1.0(1/d)试用S-P模型计算x=1.4km处的河水BOD5浓度和氧亏值以及最大氧亏值。
答案:由BOD衰减方程Bx=B1*exp(-K1*t)= 20*exp(-0.5*1.4/20)=1.93mg/lDx=K1* B1*/( K2- K1) [exp(-k1*t)-exp(-k2*t)]+ D1*exp (-k2*t)=0.5*20*/(1.0-0.5) [exp(-0.5*1.4/20)-exp(1.0*1.4/20)]+1*exp(-1.0*1.4/20)=1.60mg/l设临界氧亏点时间为tc,则:tc=Ln{K2*[1-D1*(K2-K1)/(B1*K1)]/K1}/(K2-K1)=1*ln[1.0*(1-1*(1-0.5)/( 0.5*20)/0.5)/(1-0.5)=1.28d故最大氧亏值:Dc=K1*B1*exp(-k1*tc)/K2 =0.5*20*exp(-0.5*1.28)/1=5.27mg/l。
第四章8.已知:某地区建有造纸厂、酿造厂和食品厂,其工业废水均排放到附近某地表水体,排污口位置见下图。
该河段主要的功能是农业灌溉,三个排污口的污染物监测结果和污水排放量如下:求:该河段主要的污染源和主要的污染物?答案:主要污染源为A排污口,即造纸厂,贡献率为55.9%;主要污染物为CODcr,贡献率为44.2%。
第五章9.某河段有两个监测断面A和B,水质监测数据如下:DO COD BOD 氨氮PHA 4.11 127 12.5 2.5 7.31B 3.98 108 11.2 2.8 6.67求该河段的水质达标情况(已知该河段的主要功能是供农业灌溉,查表得标准值依次为:2、40、10、2.0、6-9)答案:多因子指数值:均值型:IA=1.236,IB=1.244;判断A断面水质优于B断面第六章10.某湖水水质污染情况见表(该湖水40%游泳,40%渔业,20%冷却水),试计算该湖水尼梅罗水质指数游泳(Ci/Lij)渔业(Ci/Lij)冷却水(Ci/Lij)温度0.75 1.15 2.68PH 0.96 2.1 3.3大肠菌0.70 0.036 -总氮---溶解氧 1.2 0.56 0.14总悬浮固体--0.41平均0.90 0.96 1.6311.一个库容1*105m3的水库,进水和出水流量为4*104m3/d,进水BOD5=8mg/L,降解系数k=0.5,河水可与库水迅速混合。
《水环境监测与保护》期终考试试卷 适用班级: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计10分) 1、碱度 2、水体自净作用 3、硝化作用 4、水华 5、COD 二、选择题 (每题1分,计40分,答案写在答题框)1、影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因素有()A.含盐量B.温度C.气体分压力D. ABC2、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A.气体不饱和度B.水的比表面积C.扰动状况D.以上答案都是3、渔业水质标准养殖水体中对硫化物浓度控制应不超过()A.0.1 mg/LB.0.2 mg/LC.0.3 mg/LD.0.5 mg/L4、光照强度与浮游植物的生长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过高,抑制浮游植物生长;B.光照强度适宜,浮游植物的生长正常;C.光照强度太弱,浮游植物无法生长。
D.光照强度适宜,在其他条件合适时,浮游植物可以正常生长5、中国南方水体通常不会出现()A.正分层B.逆分层C.全同温D. B和C6、能对水产动物中毒的是()A. NO2-B.NO3-C.N2D. NH4+7、增氧机的主要功能有()A.增氧B.搅水C.曝气D.以上说法均正确8、pH为7.5的水,其碱度组成为()A.碳酸氢根和碳酸根B.碳酸根C.氢氧根D.碳酸氢根9、当温度、压力一定时,水中的含盐量越大,则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A.越小B.越大C.保持不变D.不受含盐量的影响10、下列对水产动物有毒的是()A.SO42-B. S2-C. HS-D. H2S11、天然池塘水中氧气的来源下列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溶解;B.植物光合作用;C.补水D.化学增氧。
12、养殖水体总碱度要求范围是()A.1-2 mmol/L;B.1-3 mmol/L;C.2-3 mmol/LD.2-5 mmol/L13、下列()在养殖水体中占优势时,可导致水体水色发红。
A.绿藻B.蓝藻C.硅藻D.裸藻14、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有利于改善水质,促进养殖水体物质循环。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作业题及答案第三章
7. 一均匀河段,有一含BOD5的废水稳定流入,河水流速U=20km/d,起始断面,BOD5和氧亏值分别为B1=20mg/L,D1=1mg/L,K1=0.5(1/d),K2=1.0(1/d)试用S-P模型计算x=1.4km处的河水BOD5浓度和氧亏值以及最大氧亏值。
答案:
由BOD衰减方程Bx=B1*exp(-K1*t)= 20*exp(-0.5*1.4/20)=1.93mg/l
Dx=K1* B1*/( K2- K1) [exp(-k1*t)-exp(-k2*t)]+ D1*exp (-k2*t)
=0.5*20*/(1.0-0.5) [exp(-0.5*1.4/20)-exp(1.0*1.4/20)]+1*exp(-1.0*1.4/20)
=1.60mg/l
设临界氧亏点时间为tc,则:
tc=Ln{K2*[1-D1*(K2-K1)/(B1*K1)]/K1}/(K2-K1)
=1*ln[1.0*(1-1*(1-0.5)/( 0.5*20)/0.5)/(1-0.5)=1.28d
故最大氧亏值:
Dc=K1*B1*exp(-k1*tc)/K2 =0.5*20*exp(-0.5*1.28)/1=5.27mg/l。
第四章
8.已知:某地区建有造纸厂、酿造厂和食品厂,其工业废水均排放到附近某地表水
体,排污口位置见下图。
该河段主要的功能是农业灌溉,三个排污口的污染物监测
答案:主要污染源为A排污口,即造纸厂,贡献率为55.9%;主要污染物为CODcr,贡献率为44.2%。
第五章
9.
求该河段的水质达标情况(已知该河段的主要功能是供农业灌溉,查表得标准值依次为:2、40、10、2.0、6-9)
答案:多因子指数值:均值型:IA=1.236,IB=1.244;判断A断面水质优于B断面
第六章
10.某湖水水质污染情况见表(该湖水40%游泳,40%渔业,20%冷却水),试计算该湖水尼梅罗水质指数
11.一个库容1*105m3
=8mg/L,降解系数
5。
k=0.5,河水可与库水迅速混合。
求出水的BOD
5
答案:c=3.6mg/L
第七章
12.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15m3/s,苯酚浓度为30mg/L,河流流量
Q=5.5m3/s,流速ux=0.3m/s,苯酚背景浓度为0.5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d-1,纵向弥散系数
Ex=10m2/s。
假设下游无支流汇入,也无其他排污口,污水与河水迅速混合。
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苯酚浓度。
解:C0=1.28ug/L;
C=1.19ug/L
13.某河段流量Q=216×104m3 d-1,流速v=46km/d 水温T=13.6 度,k1=0.94d-1,k2=1.82d-1。
拟建项目排放Q1=10×104m3/d,BOD5 为500mg/L,溶解氧为0的污水,上游河水BOD5为0,溶解氧为8.95 mg/L。
若污水与河水迅速混合,求该河段x=6km 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
14.一个拟建工厂,将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的一条河流中,已知现状条件下,河流中BOD5的浓度为2.0mg/L,溶解氧浓度为8.0mg/L,河水水温为20o C,河流流量为14m3/s;排放的工业废水,BOD5的浓度在处理前为800mg/L,水温为20o C,流量为3.5 m3/s,废水排放前经过处理使溶解氧浓度为4.0mg/L;假定废水与河水在排放口附近迅速混合,混合后河道中平均水深达到0.8m,河宽为15.0m,参数k1(20o C)=0.23d-1,k2(20o C)=3.0d-1,若河流溶解氧标准为5.0mg/L,计算工厂排出废水允许进入河流的最高BOD5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