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习题岳麓版
- 格式:ppt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题(解析版)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 ③①④②B. ③④①②C. ④①②③D. ④③②①2.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 优先发展重工业3.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
这表明()A. 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D.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4.如图所示,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车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
这些信息反映了()1 / 12A.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 三大改造即将大规模开展C.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D. “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5.“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主要的特点是()A. 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其他行业B.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C. 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D. 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和法制建设6.一九五六年六月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词中的“一桥”指的是()A. 济南黄河大桥B. 郑州黄河大桥C. 武汉长江大桥D. 南京长江大桥7.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
《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同步练习◆基础题一、选择题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2.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21世纪初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B.商业C.轻工业D.重工业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5.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C.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能力题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我国解放后土地改革开始到完成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C.沈阳第一机床厂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第一届政协召开②第一届人大召开③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结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②④①③4.下列哪项内容出自右图法律文件?()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B. “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C.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5.“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A.1950——1952年B.1950——1953年C.1953——1957年D.1949——1956年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性。
2.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及取得的成就。
二、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化开始起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有关土地改革的视频/v/b/25533308-1263224667.html(设计意图:再现历史场景,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提问: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导入新课:土地改革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那么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课[板书]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完成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8和19页,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与目的:________~_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改革开放的实行2、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A.土地改革计划B.三大改造计划C.第一个五年计划D.分三步走的战略计划3、我国现在正处于“十二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应该是A.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B.实现国家工业化,完成三大改造C.优先发展重工业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A.重工业B.交通运输 C.农业D.商业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A.西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6、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②大庆油田建成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④京广铁路建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8、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直接反映了()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改革开放重振东北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9、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内容有()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许多梦想成为现实。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一桥”指的是()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钱塘江大桥D.郑州黄河大桥11、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1.20世纪50年代初, 中国面临的困难是: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 中国政府()A. 推行土地改革B. 组织了人民公社C. 发动了“大跃进”运动D. 实施了“一五’’计划2.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的建成投产, 表明 (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B. 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C. 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D.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3.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 民用工业企业中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 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
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B. 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 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4.1953年, 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探索计划经济发展道路。
其实施的历史条件是( )A. 轻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 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C. 农耕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D. 经济已得到恢复和发展5.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 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 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泽……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 而英语、法语等语种的翻译只占3%一6%。
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五四运动时期B. 大革命时期C. “一五”计划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6.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D. “一五”计划即将完成7.《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 “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 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 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 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工业化的起步》一、选择题1.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在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中,不适合采用的是( )3.现在汽车已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解放战争时期B.新中国成立时C.抗美援朝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时4.小青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6.(2012·河南模拟)面对愈演愈烈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全球许多经济界人士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工业。
回顾中国工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侯德榜先生的研究使近代中国制碱业走在世界前列C.近代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通过“实业救国”,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发展D.通过1953年到1957年底进行的“一五”计划,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7.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
“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教学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体验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或事件(激情阶段)——明确过程与目标(体验阶段)——成果展示与评价(导行阶段)设计思路说明: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两大块:一五计划的实施和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通过逐一进行讲解,让学生去掌握知识,理解教材。
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本课是第二单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及主要成就,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本课围绕着一个事件──“一五计划”展开叙述。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即使与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组织编制“一五”计划,起止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等问题,主题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岳麓版历史初二下册(2022)第二单元第4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练习题知识点1“一五”打算的实施1.在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打算中,我国集中要紧力量进展的是( )A.农业B.重工业C.商业D.轻工业2.我国第一个五年打算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3.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B.1953—1957年“一五打算”的完成C.新中国的成立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进展历程。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C.“一五”打算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知识点2“一五”打算的要紧成就5.下列对“一五”打算的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B.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加强C.各项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D.我国实现了工业化6.小红家要买一部汽车。
爸爸说:“就买‘奇瑞’,它但是咱们国产的第一部汽车!”小红笑着说:“错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产生于____”( )A.解放战争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第一个五年打算时期D.“大跃进”时期7.2021年,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进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 )A.“一五”打算期间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8.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打算差不多任务的是( )A.集中要紧力量进展重工业B.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C.保证在进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D.实施“863打算”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执行五年打算的形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现在正值“十三五”规划期间。
2022-2022年初中历史鲁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2022-2022年初中历史鲁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课后练习试卷【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选择题C.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被消灭【答案】D【解析】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土地改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万隆会议;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五计划;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三大改造;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美关系正常化2.大家都喜欢雪域高原西藏,它在下列何时获得解放()A.1948年C.1949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本题选B。
B.1951年D.1950年B.小球转大球——中美关系的改善D.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考点:西藏的和平解放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西藏的平解放,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选择题1. 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
这反映了中国实行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民主制度【答案】D【解析】“直接民主的形式”“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
村民自治制度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村官自选,村民直接参加到村务的管理,扩大了基础民主,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ABC都属于间接民主,故选D。
2.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
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③武汉长江大桥④大庆油田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间实施的,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是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②1956年,我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是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④大庆油田1959年9月发现,1960年4月打出第一口油井,不是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所以①②③属于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故选A。
3.1957年我国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高等学校为44.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为86.7万人,普通中学为628.1万人,小学为6 428.3万人,比1952年分别增长130.1%、29.4%、152.2%、25.8%。
1957年全国出版图书2.7万多种,报纸364种,杂志634种,分别比1952年增加101.4%、23%、79.1%。
材料表明“一五”计划的实施A. 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B. 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C. 促进了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中不仅提到教育的发展,也提到图书、报刊、杂志的出版量增加的情况,说明材料体现是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情况,C项符合题意;A项只是题干中关于教育发展的描述,不能完全概括题干内容;B项关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说法,与题干教育文化发展不属于同一层面,即题干属于精神文化方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属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的,D项排除;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