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项目三基本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3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引言成本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情况,并通过归集和分配这些费用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和决策。
本文将重点介绍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相关内容。
成本会计要素成本会计要素是指构成成本的不可分割的成本要素。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会计要素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
这些成本会计要素的归集和分配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
直接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最基本的成本要素之一。
在归集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通过材料购买、入库等环节进行记录和核算,确保直接材料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成本构成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直接人工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人工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成本要素。
在归集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通过员工薪资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直接人工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工时或产量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其他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它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
在归集阶段,制造费用需要通过对各项费用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制造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制造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成本费用的归集方法成本费用的归集是指将相关的费用进行记录和核算的过程。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费用归集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预算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和核算的方法。
它要求将各项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记录和核算,以确保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是直观、简单,能够反映实际的成本情况。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原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正确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当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成本类账户。
归集和分配费用时,凡是属于直接费用均应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间接费用应选择合理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归集,该账户是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该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核算企业未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所发生的费用。
在这两个二级账户下,还应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成本核算资料是归纳有用的成本信息基础,而成本信息收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业绩考核的基础。
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是企业永远追求的主题。
因此搞好成本核算是企业发展的软件,是会计工作者的主要职责,通过几年的成本核算工作结合我们公司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的特点搞好成本核算应具备的几个环节和根据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原则。
为了更进一步理解成本核算的过程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基本情况:我们公司是国有控股的有限公司,投资者资本性质繁多,既有国有的朝川矿的投资,个人资本的创投公司,又有民营的丰麟公司,还有外资的上海集泰公司。
供应商和客户繁多,其中又有五家委托加工原料煤核算,又是是典型的坑口循环经济模式。
由此给公司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核算加大了难度。
为了对相关利益群体做到客观公正,公允的核算和监督,及时地为管理层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
该公司是洗煤——炼焦——化工——煤气发电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工艺流程复杂,主产品联产品繁多。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doc重点、难点:1、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2、生产费用要素分配原则3、材料费用分配方法,适用范畴和运算公式;4、计件工资、计时工资的运算与分配第一节生产费用概述(一)生产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按经济内容(性质)分类:在会计上称为费用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消耗的三大类要素费用,具体划分为六个费用要素。
●按经济用途分类:将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为不同项目,会计上称为“产品成本项目”,它是企业运算产品成本时进行费用分类的依据。
(二)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样原则●凡属于直截了当费用应直截了当计入产品成本,●属间接费用则先归集,再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三)要素费用分配内容:●材料费用分配、人工费用分配、折旧费用分配、外购动力费用分配待摊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
第二节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一)材料归集的基础工作●入库材料成本的确定:按实际或打算●领料单或领料单汇总:通过凭证进行归集,月终按车间、部门汇总,运算出所消耗材料的数量和金额。
(二)消耗材料计量●采纳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三)发出材料成本的运算●分实际成本和打算成本进行,采纳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移动平均、加权平均等二、材料费用的分配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一)分配原则:同要素费用分配(二)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和标准❖分配方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和材料定额成本分配法。
❖分配标准:成果类标准(重量、产量、产值)消耗类标准(原材料消耗量、工时、原材料费用)定额类标准(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定额消耗量法分配标准: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1)运算各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的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2)运算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耗用总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3)运算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耗用量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耗用量=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4)运算出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数量×单价例子:(一)材料总分核算(归集)发出材料汇总表月末依照“发出材料汇总表”进行总分类核算、编记帐凭证。
成本会计_03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素费用是指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而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可以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核算和控制,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
要素费用的归集是指将不同性质的费用按照科目分类进行搜集和登记。
常见的要素费用包括原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以及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其中,原材料费以及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是与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可以直接分配到产品上。
而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是与产品间接相关的费用,需要通过合理的分配方法进行核算。
在归集要素费用的过程中,一般应该按照费用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集和分配。
对于直接费用,可以通过核算实际发生的费用金额进行归集。
而对于间接费用,由于其不能直接与产品相关联,需要通过间接费用分配基数和分配方法进行分配。
间接费用的分配是将间接费用分摊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上,以便于计算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占比。
常见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有计算指标法、直接人工费法和直接工时法。
其中,计算指标法是利用其中一种指标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比如利用销售额或产值对销售费用进行分配。
直接人工费法是将间接费用按照直接人工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
直接工时法是将间接费用按照直接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
通过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可以得到各个成本对象的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费用的实际支出情况,是企业进行决策和控制的重要依据。
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差异,及时了解到成本超支或低于预算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用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对比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找出成本的优化空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在经营决策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成本对象的成本情况,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经营策略。
项目三基本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填空题1.各种要素费用发生后,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应单独记入总账账户。
2.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也可以按照产品的比例或比例进行分配。
3.“原材料”成本项目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等费用。
4.动力费用的分配在有计量仪表记录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仪表所示的和计算。
6.各种要素费用中的税金,是的组成部分,包括、和。
8.和是工资费用核算的主要原始记录。
9.考勤记录一般采用的形式,也可采用的形式。
10.企业会计部门应依据算出的职工工资,按照车间、部门分别编制作为与职工进行工资结算和计算工资费用的依据。
12.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通过账户核算外购动力费用。
二、单项选择题1.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 )。
A.应付福利费 B.生产费用C.管理费用D.营业费用2.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 ( )。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B.本月内购迸的机器设备C.未使用的设备D.本月减少的设备4.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 )。
A.辅助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基本生产成本D.原材料6.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 ( )。
A."基本生产成本"B."原材料"C."燃料"D."制造费用"7.利息费用计入 ( )。
A.营业费用B.管理费用C.生产费用D.财务费用9.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 ( )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
A.房产税B.土地使用税C.印花税D.车船使用税10.在企业生产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项目不包括 ( )。
A.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的工资B.按生产工人工资计提的福利费C.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的计件工资D.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1.各项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在 ( )中列支。
A.基本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营业费用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工资总额组成内容的有 ( )。
A.产假工资B.节约奖C.技术性津贴D.市内交通补助E.洗理费2.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 ( )。
A.车间照明用电费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E.车间办公费3.计人工资总额的奖金包括 ( )。
A.生产奖B.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C.体育竞赛奖D.其他奖金E.节约奖4.下列项目中,在应付福利费中开支的有 ( )。
A.医务经费B.管理人员工资C.幼儿园经费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E.职工医药费5.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月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 )。
A.闲置的厂房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设备C.超龄使用的设备D.月份内报废的设备E.未使用和不需用的设备6.工业企业各种要素费用中的其他费用包括( )。
A.邮电费B.印刷费C.保险费D.筹集资金的费用E.差旅费7.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 ( )。
A.末使用的房屋和建筑物B.不需用的固定资产C.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E.当月停用的设备8. 计入产品的工资,按其用途应分别借记 ( )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辅助生产成本"E."营业费用"10.计入工资总额的津贴包括 ( )。
A.技术性津贴B.补偿职工特殊劳动消耗的津贴C.保健性津贴D.其他津贴E.年功性津贴四、判断题1.企业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
( )2.列入工资结算单的款项不一定都计入工资总额。
( )3.在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节假日应按出勤日计发工资。
()4.根据工人完成的产量和计件单价计算计件工资与根据工人完成的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计件工资的原理是相同的。
( )五、计算与分析题1.某工业企业9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耗用原材料8000千克,每千克5·4元,本月产量为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
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6千克,乙产品5千克。
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2.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种原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料单件消耗定颧为10公斤;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料单件消耗定颧为4公斤。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1782公斤。
A原料计划单价为2元。
原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按照定颧消耗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料费用。
(2)编制耗用原料的会计分录(在分录中列明产品名称和成本项目)。
3.某工业企业某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 (电力)费用5100元。
该月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12500度,辅助生产车间动力用电37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2300度,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用电1100度,行政管理部门照明用电1850度。
设月应付外购电力费用合计5148元。
要求:(1)按熙用电度数分配计算各车间、部门动力和照明用电费。
(2)按照机器工时分配计算基本生产车间甲、乙两种产品的动力费用。
产品机器工时分别为:甲产品1150工时;乙产品850工时。
(3)编制该月份支付外购电力费用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外购动力费用通过"应付账款”科目结算)。
(4)编制该月份分配外购电力费用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生产产品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产品未设该成本项目("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要列示明细科目)。
4.某工业企业某级工人加工A、B两种产品。
A产品工时定额为25分钟;B产品工时定额为35分钟。
该级工的小时工资率为3.60元。
该工人某月加工A产品300件,B产品120件。
要求:(1)计算该级工人所产A、B两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
(2)按该工人该月A、B两种成品的产量和各该计件单价,计算其计件工资。
(3)按该工人该月完成的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其计件工资。
5.某工业企业某生产小组由4个不同等级工人组成,共同完成一项生产任务,共得计件工资1226.40元。
小组中每一工人的工资等级、日工资率和出勤日数如表2-3-1:表2-3-1 集体单位:xx生产小组要求:(1)根据每一工人的日工资率和出勤日数,计算作为分配标准的计时工资额。
(2)按照算出的每人计时工资额的比例,分配计算每个应得的计件工资。
6.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662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A、B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这两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A产品30分钟,B产品15分钟;投产的产品数量为:A产品9500件,B产品8700件;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劳务)生产工人工资489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790元,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34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312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970元。
应付工资总额2973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分配工资费用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要列示产品和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要列示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制造费用要按车间列示)。
7.某工业企业9月份应付工资如下:直接用于基本生产产品(只生产一种A产品) 28900元,直接用于辅助生产 (只提供一种劳务—修理)10100元,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车间管理12300元,用于企业管理部门8400元,用于生活福利部门4200元,合计63900元。
该企业按本月应付工资分配本月工资费用,按工资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要求:编制9月份计提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涉及成本项目的会计科目要列示成本项目)。
8.某企业房屋类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使用40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100000元,净残值率为10%,平均使用年限为20年。
要求:计算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并编制分配折旧额的会计分录。
一、填空题1."基本生产成本"2.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费用3.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4.耗用动力的数量动力的单价5.工资及福利费工资及福利费6. 管理费用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7.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8.考勤记录产量记录9.考勤簿考勤卡片10.工资结算单11.管理费用应付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12."应付账款"13."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14.房屋和建筑物15.工作量 (或工作时数)法二、单项选择题l.C 2.D 3. D 4. C 5.A 6.A 7.D 8.B 9. C 10. D11. B 12. B 13. B 14 C. 15. A三、多项选择题l.ABC 2.BD 3.ABDE 4.ACDE 5.AD6.ABCE7.BCD8. ABD9.ABE 10.ABCDE四、判断题1.∨2.∨3.∨4.∨5. ×五、计算与分析题1.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6=3000(千克)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0×5=2000(千克)材料消耗量分配率=6.1200030008000=+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3000×1.6=480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2000×1.6=3200(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800×5.4=2592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200×5.4=17280(元)2.(1)耗用A 原料计划成本=1782×2=3564 (元)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 (公斤)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 (公斤)A 原料计划成本分配率=80010003564+=1·98 甲产品负担A 原料计划成本=1000×1·98=1980(元)乙产品负担A 原料计划成本=800×1·98=1584 (元)甲产品负担材料成本差异=1980×(-2%)=-39·60 (元)乙产品负担材料成本差异=1584×(-2%)=-31·68 (元)材料成本差异合计=-39·60-31·68=-71·28 (元)(2)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直接材料)1980——乙产品 (直接材料)1584贷:原材料 3564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乙产品(直接材料贷:材料成本差异3.(1)分配各车间、都门的动力费用和照明电费电费分配率 (单价)=1850110023003700125005148++++=0.24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费=12500×0.24=3000 (元)辅助生产车间动力费=3700×0.24=888 (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费=2300×0.24= 552(元)辅助生产车间照明费=1100×0.24=264 (元)行政管理都门照明费=1850×0.24=444 (元)应分配电费合计 5148(元)(2)分配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动力费动力费用分配率=85011503000+ =1.5 甲产品动力费用=1150×1.5=1725(元)乙产品动力费用=850×1.5=1275(元)(3)编制该月份支付外购电费会计分录借:应付账软 5l00贷:银行存款 5100(4)编制该月份分配外购电费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车间的水电费 (包括照明费和未专设成本项目的动力费)=264+888 =1152(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一一燃料及动力 1725—— 乙产品一一燃料及动力 1275制造费用 一一 基本车间——水电费 552——辅助车间—— 水电费 1152管理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 水电费 444贷:应付账款 51484.(l)A、B两种产品计件单价的计算A产品计件单价=3.60×25/60=1.50(元)B产晶计件单价=3.60×35/60=2.10(元)(2)按产量和计价单价计算的计件工资该工人该月计件工资=1.5×300+2.10×120=702(元) (3)按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的计件工资完成的A产品定额工时=25/60×300=125 (小时)完成的B产品定额工时=35/60×120=70 (小时)该工人该月计件工资=3.60×(125+70)=702 (元)5.(1)每一工人的计时工资额何军:10×18=180(元)李林:14×21=294(元)王宏:14×16=224 (元)张进:18×18=324(元)合计: 1022(元)(2)分配计算每一工人应得的计件工资内部工资分配率=1226.40/1022 =1.2何军应得工资=1.2×180=216(元)李林应得工资=1.2 × 294=352.80 (元)王宏应得工资=1.2×224=268.80 (元)张进应得工资=1.2×324=388.80 (元)合计: 1226.40 (元)6.A 产品定额工时=30/60×9500=4750(小时)B 产品定额工时=15/60×8700=2175(小时)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分配率=2175475016620+ =2.4 A 产品生产工资费用=2.4×4750=11400 (元)B 产品生产工资费用=2.4×2175=5220 (元)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合计 16620(元) 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A 产品(直接人工) 11400 一一B 产品(直接人工) 5220辅助生产成本一一直接人工 4890制造费用一一基本生产车间 2790一一辅助生产车间 1340管理费用 3120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970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29730 7.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4046 辅助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 1414制造费用 1722管理费用(8400+4200)×14% 1764贷: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8946 8.年折旧率=20%101-=4.5%月折旧率=12%5.4 =0.375% 基本生产车间月折旧额=400000×0.375=1500(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月折旧额=100000×0.375=375(元)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1500管理费用375 贷:累计折旧 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