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派绅士新生活力
- 格式:docx
- 大小:11.11 KB
- 文档页数:1
所谓英国绅士的概念,重要的也许不是一些表面的细节。
当然,它更不是每当我向一位新结识的中国朋友说出自己的国籍或出生之地时,对方一下子睁大了眼睛惊呼“噢,您一定是位绅士”那么简单(女士似乎比男士更容易联想到这一点)。
因此,在分析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及其价值观之前,很有必要花点篇幅讨论英国绅士的今天以及他们形成的历史。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绅士”一词的内涵。
美国著名的《韦氏在线大辞典》(Merriam-Webster Online)中,对于“绅士”一词作出了四种较为详尽的解释,即指“出身高贵的男士”、“拥有田产的贵族男士”、“出身高贵又有骑士风度的男士”、“无需为生活劳碌奔波的闲汉”等。
事实上,与现代英语中的很多词汇一样,“绅士”一词也源自拉丁语,而拉丁语的拼写是“gentilis”,意指属于某一家族的男士。
多少个世纪以来,英语中的“绅士”一词及其社会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0世纪初,英国历史学家乔治·斯蒂威尔曾指出:英语中的“绅士”一词最早出现于1413年。
当时,国王亨利五世(1387—1422年)颁布了这样一道法规:在上诉或控告的过程中,都需要陈述被告的财产和地位。
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有一个新词汇来代表在骑士和男爵家庭中的年轻成员,以区别于那些有头衔的兄弟姐妹们。
大约与此同时,“绅士”一词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在诗人杰弗里·乔叟最为著名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有一则于1386年从法文翻译过来的道德故事《梅里白的故事》(Meliboeus)。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绅士一词的最初含义,以及维持好名声的重要性:“一个为留下好名声而勤奋做事的人,毫无疑问可以被称作是绅士”。
几年以后,在乔叟的另外一本译自法文的作品《玫瑰的浪漫》(The Romance of the Rose)中,我们可以发现另一个有趣的定义:“他是一个绅士(gentil),因为他长期像绅士(gentilman)那样行事”。
英国绅士风度的特征形成及现代化绅士风度确是英国的一部分,它是英国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长期培育建设的文化思想体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英国绅士风度形成特征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1前言提起英国,人们自然联想到白金汉宫、大本钟、泰晤士河畔等的美丽风光;笼罩伦敦的大雾、常年阴雨连绵的气候;蜚声中外的莎士比亚戏剧和保留至今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等。
然而,在这些粗浅的文化印象中,那些身着礼服、头戴礼帽、手中拎着雨伞信步走在街上的传统英国绅士形象让人尤其印象深刻,而其高傲、矜持的一面仿佛也成为了英国民族性格的代名词。
英国有着至今令她的国民引以为豪的美誉--绅士的国度。
人们也往往用“绅士风度”来形容和概括英国人所有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2绅士风度及其主要特征绅士风度确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
追溯其历史,它是英国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长期培育建设的文化思想体系,其实质是“英国民族精神的外化,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融合了各阶层的价值观而形成的。
这种融合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它既非贵族精神的完全翻版,也不是中产阶级或劳动人民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钱乘旦、陈晓律,2003:300)从这段定义来看,绅士风度本质上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等级化的阶级概念,代表了社会中下阶层在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向上层社会看齐的一种愿望和具体行动。
久而久之,在各种价值体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虽然并未名文规定,却潜移默化地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事准则,并最终形成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绅士风度。
“绅士风度已经不是哪一个阶级的专利了,而是全民族共有的一种特征,它会很容易把英国人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
”(钱乘旦、陈晓律,2003:311)所以,绅士风度实际上是绅士文化的精神内核,浓缩了英国人的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
首先,绅士风度强调公平合理的竞争原则,不论是在商业、或其他带有竞争性质的场合,都应以良好的运动员风格来竞争。
绅士们坚持不欺骗、不说谎、光明磊落、不搞暗箱操作。
[绅士的精神] 英国绅士精神传统道德观上的君子令人生畏,让人敬而远之。
然而,独具个性魅力的现代绅士,似乎是深圳人有兴趣效仿的对象。
深圳人为打破清规戒律而来,任何道德律条加诸深圳人头上都会令人不爽,深圳随时都在变,深圳人不打算成为任何一类呆板的榜样。
传统道德观上的君子令人生畏,让人敬而远之。
然而,独具个性魅力的现代绅士,似乎是深圳人有兴趣效仿的对象。
<br/> 在“绅士”的英文gentleman中,gentle代表着优雅、上品,可爱、宽大、稳健、亲切、有礼。
一个绅士,首先应该是个上流、有品的人。
经济不独立、人格不独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是不够格谈绅士的。
同样,大腹便便、腰包鼓鼓,却不修边幅、蛮横无理的人,也与绅士相去甚远。
<br/> 有一个关于绅士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次,美国总统华盛顿对自己的秘书说:“我不太明白,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官员可以叫绅士,律师可以叫绅士,医生可以叫绅士,商人可以叫绅士,甚至无业的人也可以叫绅士,贵族里有绅士,贫民里也有绅士。
为什么这么多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叫绅士?你去帮我打听一下,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
”过了两个多小时,秘书回来跟华盛顿说:“阁下,给您查到了,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 <br/>“文革”之后,内地无上流社会可言。
一群群心有不甘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谋求两样当时在老家、老单位得不到的东西:经济独立、人格独立。
一言以蔽之:自尊!为了这份自尊,曾经多少深圳人含辛茹苦,毫无自尊。
所幸的是,今天在深圳安居下来的人们,绝大多数都已经超越温饱,步入小康和中产,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换句话说,自尊已经不是问题。
<br/> 但是,曾经沧海的深圳人在寻求自尊的阅历中是否学会了尊重别人呢?未必!年前在深圳罗湖向西村的一家鸡煲店,一桌人聚会大声喧哗,另一桌人警告不听,遂拔刀挥砍,酿成几死几伤的。
惨状与美国西部电影中的淘金时代相仿。
浅谈对英国绅士文化的认识我们每个人一定都对英国有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Gentle。
提起英国人,大家一定会联想到的就是绅士。
我们甚至可以脑补出他们的样子:身穿一袭黑色的燕尾服,手里拿着一个有圆扶手的拐杖,头上顶着一顶黑色高帽,脚上踩着一双发亮的黑皮鞋。
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中,英国人格外的注重绅士礼仪。
无论是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时间,英国人绝对不会插队。
在行驶的路上,他们也特别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在狭窄或者拥挤的道路,英国人会绝对的让行。
无论在什么场合,都绝对遵守女士优先的规则。
这些都是英国人的绅士性格的基本表现。
这些行为和性格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英国的绅士文化,听起来像是时代久远的样子,其实并非如此。
细细数来,也不过是600多年之久。
不过文化确实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多次的变革,最后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今天最灿烂的呈现。
中世纪以来,英国贵族和乡绅,也就是绅士,共同组成了英国社会的上层阶级,而商人、平民等则是具有较低的社会地位的人。
在这样的阶级社会中,贵族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被其他人模仿。
因为在英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贵族不仅是高贵头衔和身份的象征,而且是大家趋之若鹜心之所向的目标。
其实呢,归根结底,贵族精神的出发点是骑士精神。
它在英雄传奇中滋生,荡漾着英国人的理想主义。
虽然这是一种破碎式的崇拜,但它有着丰富和广泛的信仰基础以及乌托邦爱情情结。
此外,贵族精神的显著特征,还包括强烈的自力更生意识和主人公意识,这与当时英国人对于政治的普遍关注是非常一致的,也与英国人文主义密不可分。
当时英国的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创作《乌托邦》,描绘了乌托邦人良好的社会习惯和开明的宗教态度,影响更大的的则是威廉·莎士比亚,这位天才的剧作家、诗人以其深刻精湛的作品影响了英国、欧洲和世界。
到了17世纪,此时绅士血统的说法开始被模糊起来。
17世纪英国发生了内战,贵族阶级被打破。
1688年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英国从此结束了中世纪时代,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迈向现代文明的国家。
英国留学:亲身体验当地绅士文化都说英国是一个绅士的国家,那么怎样去判别一个人是否是绅士呢?这里就带着百利天下留学徐老师留英的感受,教你如何判别绅士。
首先绅士的表现是得体的衣着。
想必大家看英剧的时候也发现,英国人的服装很讲究。
百利天下留学据悉,男士多是穿西装,打领带或者是领结。
真是英伦范十足。
在加上那本身就很立体的脸,让很多人感叹这是一个帅哥遍地的国家。
在英国学习,如果是有课堂展示,往往在一项考核里会有对衣着的打分。
百利天下留学提示,从这也可见这个国家对于衣着是很讲究的。
你仿佛可以从他们考究的衣着里,看出他们做事的细致。
除了衣着,言行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只是穿衣得体,但是言谈粗俗,那也算不上绅士的。
英国人给人很深的印象就是谦让。
小孩子和年级人在这块表现的不好,毕竟阅历不够。
百利天下留学介绍,只要是中年人以上,英国人基本都是很有礼貌。
往往是一些很小的细节就能打动你。
给后边的人留门,动不动就please, sorry。
这些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他们的影响。
此外,不要以为只有男士才可以绅士,女士也是这样的。
记得自己刚到英国,下了火车不知道怎么去学校,问火车站的一个女士,她告诉我坐多少路公交可以到学校,还亲自把我带到了公交站点。
这只是自己在英国经历的一件事情,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
英国的女生可是不输男生的。
虽然英国只是一个岛国,但是这里的人对待别的国家的人都很友好,有什么事情,也都会很热心的帮助。
百利天下留学徐老师表示,虽然也去过其它欧洲国家,但是在这些国家,没有哪个国家给我这样深刻的感觉。
记得当时从欧洲其它国家挽回了,在回到英国的那一刻,感觉还是这个国家让我更有亲切感。
关于英国的绅士就介绍到这里。
大家到了英国,经历过了,便能更加理解我说的这些。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英国人都绅士。
这就需要大家有自己的判断力了文章来源:/?links=wk。
发扬绅士风格绅士风度是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衍生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英国民族精神的主要体现。
绅士风度的形成过程也是历经了百年之久,饱经时光的洗礼。
由于贵族文化的兴盛,英国的各阶层民众不断地与贵族阶层看齐,不同阶层的不同理念在看齐的过程中融合交汇,最终形成绅士文化。
在长期的融合过程中,绅士文化已经俨然成为了不同于贵族精神和中间阶层观念的另一种精神文化。
绅士精神极其强调奋斗与坚持不懈的品质,这是对贵族文化品质的积极汲取,又是对中间阶层文化的优化升级。
绅士精神的形成不仅促进了各阶层的流动,更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观念融合统一。
绅士文化可以被称为是英国文化的代表、民族精神的标志。
一、英国绅士文化的起源英国绅士文化的起源是受多方面影响。
首先英国有着漫长的历史,也曾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封建统治,而这使得英国人有着更倾向于追求安稳生活的品质,其次,绅士文化与英国的地理位置有关。
英国处于群岛之中,相比于欧洲其他国家,英国与欧洲的文化氛围差异较大,不少英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相差甚远。
这使得英国容易形成一种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
此外,英国绅士文化的形成受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十分大。
维多利亚女王经过六十年的统治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六十年中,英国一步一步走向经济上、文化上的多重鼎盛,英国也在她的统治下从此有了“礼仪之邦”的称号。
维多利亚女王极其注重个人礼仪与修养,她具有高雅个人修养的名号响彻欧洲大陆。
对于家人,尤其是膝下子女,维多利亚女王要求严格,倘若有一点不遵守礼仪规范之处,便会命令佣人对他们实行杖罚。
对于自身,维多利亚女王要求自我处处做到高雅端庄。
维多利亚女王对自身的高要求对当时的中产阶级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无数中产阶层民众对于维多利亚女王相继进行模仿,而该时期也是绅士风度文化的最终完善时期。
在维多利亚的统治之下,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均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思想得到高度解放,自由与民主高度提倡。
英国绅士精神的主要起源便是英国历史上脉脉相传的骑士精神。
西方城市更新中“绅士化”现象对广州转型社区建设的启示作者:刘挺肖鹤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2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国家“绅士化”现象的发展过程及动力机制,并剖析了其产生的正负双面影响,尤其是其对原住民产生的消极影响。
希望通过总结西方国家在绅士化过程中涉及的原住民被迫搬迁并造成的原社区社会结构瓦解的经验教训,为目前广州转型社区建设提供的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Western "Gentrification", and analyzes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especially its negative impact on indigenous people. The author hopes to summarize the lesson that forced reloc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 resulted in the collapse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community,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lessons for building of transformed community.关键词:绅士化;西方城市更新;转型社区建设Key words: gentrification; renewal of Western urban; building of transformed community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79-030引言绅士化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更新出现的一种现象。
从《傲慢及偏见》看英国绅士化兴盛时期绅士文化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
它以达西和伊丽莎白之间的爱情为主线,展现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及对绅士婚姻的追求,揭示了英国绅士化兴盛时期绅士文化中的男强女弱现象。
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的分析,探讨英国绅士化兴盛时期的绅士文化,从而加深对英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英国绅士化兴盛时期绅士文化绅士一词源于十七世纪中叶,是由充满浪漫主义和英雄气概的“骑士精神”发展而来的。
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文化的代表,《傲慢与偏见》鲜明地体现了英国人的骑士精神与绅士风度,可以从《傲慢与偏见》中看到英国绅士化兴盛时期的绅士文化,绅士文化中的绅士身份、风度、品德,以及婚姻中反映出的英国绅士化兴盛时期的社会表现,深刻地体现出英国民族文化精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一、英国绅士化兴盛时期的绅士身份(一)绅士的概述绅士的说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通常人们会将外貌帅气并拥有贵族头衔的男士尊称为绅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绅士就是贵族的象征。
英国绅士文化通过古希腊文化发展而来,在历史长河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英国绅士文化,并成为英国民族文化的代表。
到了十八世纪,随着英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绅士阶层的范围越来越广[1](二)《傲慢与偏见》绅士的体现作家简・奥斯汀生活的时期是绅士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中产阶级可以通过与贵族缔结婚姻而实现绅士化,《傲慢与偏见》以老达西先生和德布尔夫人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就希望实现与贵族的联姻。
英格兰北部是奥斯汀的家乡,建有各种钢铁厂及纺织厂等,但对贵族的衡量标准是拥有多少土地资源,作品中宾利先生还没有完全成为绅士,其差距在于土地占有量不够。
作品开头,贝内特与宾利先生的对话引出了男主人公达西,男主人公达西身材魁梧,眉清目秀,举止高雅,进场不到五分钟,人们的目光就聚焦到了他的身上,大家都觉得他比宾利先生更优秀,同时达西家族地位显赫,还获得了长子继承权,拥有较大面积的土地资源,他的绅士身份已显而易见(三)绅士身份造成价值观的改变绅士化的不断形成使中产阶级的观念发生改变,对于达西而言,虽然处于工业化发展的时期,但对工商业毫无兴趣,对工商阶层的人物较轻视,比如伊丽莎白的舅舅是从事工商业的,达西就将伊丽莎白的舅舅称为低贱之人。
城市更新与绅士化2015-03-02 王昊中国青年规划师联盟那天途径老城,赫然发现小时候生活了18年的街区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低矮的胡同和院落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雄伟壮丽的办公大楼和高层公寓,心中不禁涌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悲凉之感。
这种感受应该也并非我的专利,无论你生活在中国的哪个城市,如今,你还能找到自己出生时的老房子么?它们多半都已经被“更新”了吧?在西方政府的语境中,在城市化平稳发展时期,“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是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唯籍此,城市才能不断提升环境品质,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投资吸引力,从而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但是,西方学术界的立场却大相径庭,他们盯住了“城市更新”的副作用。
并给它起了一个“很装”的名字,叫做“绅士化”(Gentrification)。
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50%,“从增量到存量”的平稳发展时期终于要到来了。
城市更新无论好坏,绅士化是否注定无法避免,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文拟通过上下两篇,梳理一下西方政府和规划学界几十年来的“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与绅士化(Gentrification)之争,为了我们明天所要面对的问题,搭建一个思考的基础。
一、名词与概念别嫌烦,我们先来掉下书袋子吧!第一组:城市更新系列在西方,与拆旧建新、更新等等相关的名词大体有三个(既然词根是英语,还是以英国为例好了):旧城改造(Urban Reconstruction)在英国,旧城改造主要指1950-1960年代,以“清除贫民窟”为理想,大规模动用公共资源(财政、规划)的物质空间改造,和我国的就地回迁的棚户区改造比较像。
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城市更新主要指撒切尔政权上台后(1970-1980年代),更加借助于市场的改造措施,这些措施既有专项补贴,也借助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及行动规划(Action Plan),注意了,这个城市更新正是西方学界借助绅士化概念重点打击的对象,他们认为资本大举进入的城市改造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不公。
英国老派绅士新生活力
英国给人的印象总是绅士和一板一眼,殊不知,这个老牌欧洲帝国也在不停地绽放着它的活力。
除了传统的历史人文景观之外,在英国,我们也可以找到轻探险的目的地,绕开博物馆和古建筑,让这个老派绅士为我们展现它的新活力。
英国人最热爱的传统户外运动之一就是步行远足。
英国国土面积不大,但户外自然风光别有一番风味:起伏的山丘,茂密的田野,崎岖的海岸和壮丽的景色遍布这个岛屿国家的四处。
而体验这些的最好方式就是步行了。
而远足的最佳时间就是春末夏初之际,五月底的英格兰被五颜六色的鲜花铺满,明媚灿烂的油菜花与绿色的麦田相互映衬,在和风细雨中,谱写着一曲悠扬的乡村乐章。
从美景国际留学英国的FL说:“来英国的两年,我从一个只会游览的客人,逐渐变成带新人做导游的主人。
而我们每周都会组织一次徒步旅行,绕开城市繁华去领略湖光山色。
”
在英国的利兹市郊,有一座被称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城堡”——利兹堡。
这座“城堡中的王后”四周环绕着宁静的湖水,茂密的鲜花和优雅可人的孔雀与天鹅。
自从13世纪以来,这里一直被历代国王赠予王后居住。
因此,利兹堡里的一切都富有着浓厚的女性气质。
在利兹堡500英亩的大花园里,有2400多棵杉树组成的巨型迷宫供人探幽,还有皇室留下的珍禽园,里面有100多种英国本土没有的鸟儿,有天鹅从湖面滑过,有孔雀在草地上骄傲漫步,还有色彩斑斓的热带鸟……在这里可以乘坐有着利兹堡标识的热气球,对城堡附近来一次短暂的冒险。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作为旅行的新方式,自行车骑行绿色环保、经济廉价,在锻炼的同时能享受其中的无尽乐趣,更是乐活生活的一种。
伦敦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自行车租用计划,骑自行车游览英国的人数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英国的骑行路线多达上百条,从伦敦到郊外不等。
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是其中值得推荐的一个景点。
这个历来为作家和诗人所推崇的景区,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和壮观的山脉,从古至今吸引着人们前往。
骑上登山车,从韦斯特沃特经戈斯福斯到达桑顿桥,12英里长的线路把湖区美景之冠看遍:英格兰最深的湖泊韦斯特沃特,和壮美的英格兰最高山峰斯科费尔峰。
美景国际留学英国资深顾问罗心维老师提醒:英国阴翳多雨,远足的话注意带好防雨衣物、远足鞋、2升水、路上食物、药物、头灯、瑞士军刀、GPS、相机、胶卷。
(请携带现金,沿途大多数地方不接受银行卡)。
美景国际是一家集留学、移民、培训于一体的资深咨询机构。
具有雄厚的国际教育资源优势,致力于建设一个真正全球化的教育服务网络,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