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艾灸不求人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
在家如何艾灸养生
在家进行艾灸养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准备工具:首先需要准备艾条或艾绒、艾灸盒、酒精灯、打火机、手套等工具。
选择艾条或艾绒: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的艾条或艾绒。
一般来说,艾条比较方便操作,而艾绒则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
点燃艾条:使用打火机点燃艾条的一端,注意不要让火焰直接接触到皮肤。
定位穴位: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
一般来说,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神阙等。
施灸:将点燃的艾条悬挂在穴位上方,距离皮肤约3-5厘米。
可以根据个人感受调整距离,以局部温热感为宜。
计时:一般每次艾灸时间在10-20分钟之间,具体时间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而定。
休息:艾灸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避免立即洗澡或吹风。
注意事项:在艾灸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皮肤。
同时,对于初次尝试艾灸的人来说,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或针灸师的意见。
总之,在家进行艾灸养生需要谨慎操作,注意安全和卫生。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针灸师。
自学艾灸3个月,彻底治愈哮喘病,再也不咳嗽~自助者天助!艾灸本来就是一种适合自疗的治病方法。
所以很多灸书都有“自疗”二字。
今天,献给大家的文章,是一位灸友的艾灸分享。
她是一个自学艾灸的小白,却在三个月的时间中,彻底把哮喘治愈了,让我们再次见证了艾灸的伟大。
艾的路上需要坚持到底的执念,需要自助,也需要他助。
欢迎灸友把你的艾灸经历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其他灸友获得信心和艾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把“跟灸师学艾灸”打造成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艾灸学习家园,打造成一个艾人在灸疗路上互相取暖疗疾的地方。
灸友分享:我是在2012年5月份怀孕,5个月后,因感冒咳而引起的哮喘。
当时一直在吃中药就是好不了,7月3号那天中午突然咳得厉害,怎么用力咳那口痰就是咳不上来。
咳着咳着就跪到地上了,老公跑过来帮我不停的拍背才把痰咳出。
真是眼泪鼻涕和尿都咳出到晚上也出现这种情况,就又去保健院看。
医生说是支气管炎,拿了药吊了针就回去了,可是半夜醒来却再也睡不了。
一直咳个不停,还开始不停的大口喘气。
老公说快天亮了忍一下吧,到早上再去医院吧。
那天起就白天咳夜晚咳,晚上十点后经常是在桌面趴着睡。
因为只要睡下床就咳到无法喘气。
后面那两个多月都是这样捱过来的。
一天比一天严重。
有时早上喘不过气来去了吊针,到下午两点又喘又去,最严重时一天去了3 次。
一口痰咳不上来堵在气管里,气上不来,死也死不了,是最痛苦的。
这种情况下,老公再也不敢去工作,一直照顾到孩子两岁后才去工作。
当孕期8个月时哮喘更严重,每隔几天就喘到住院,每次都是在家喘到快死了,一样全身没力要扶着走。
每次都要去医院做雾化,吸庠气,住一次院就是几千元。
试过因用力咳闪到腰,两三次痛到咽水和喘气都痛,走路上厕所睡觉都要人扶,当时真的想死的心都有!8月17晚上十点开始有宫缩,偏偏这时哮喘发作去了人民医院,医生见状立刻帮我吸庠气。
但看完我病历就拒收了。
医生说我之前一直在保健院就医去那里生会好点就又跑去保健院交完钱去了产科。
初学艾灸,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艾灸,区别于烤肉的关键是什么?艾灸,区别于烤肉的关键是灸进去了。
所谓的灸进去,是指艾热被主动吸收进体内。
很多人以为,艾热是渗进被灸者体内的。
我在帮人施灸和自灸的过程中,很明显地体会到,人体对艾热的吸收是主动获取的,甚至是表现出来一口一口在吸的样子,就像孩子在吃奶。
主动吸收,才会有吸力。
这是施灸者能感觉到吸感的物理基础。
试想一下,你拿着艾条对着空气“灸”,此时艾热在空中就是简单的渗透,又哪里来的吸力和吸感呢?初学艾灸,要跟着感觉走初学艾灸,最好不要执着于某某穴治某某病,而应跟着被灸者的感觉走。
如果是在烤肉,被灸处会很烫。
而如果灸进去了,被灸处是不会感到烫的——用手摸上去会感觉到该处皮肤温度比周围的高,而被灸者却不感到烫。
灸处不烫,即有灸感。
至于透热、传热、扩热等热灸感,或者痛、胀等非热灸感,那是被灸者在艾热作用下产生的种种感觉,因人而异,不必强求。
初学者只需多问问被灸者烫不烫,不烫就可以灸。
刚开始灸,建议艾条拿高一点,大约一拳头,再根据被灸者的感觉调整高度。
艾灸,灸多长时间合适?艾灸一次灸多长时间呢?灸到不想灸。
有时不想灸是身体本能地告诉你不想灸了。
常见的表现是被灸处从怎么灸都不感到烫,变成不管怎么调整,被灸处都烫(没有改变施灸的点哦)。
就像一个孩子,吃奶吃到饱了,就不吃了。
此时可不要想着,哎呀要灭掉艾条好烦啊,再灸一会儿吧。
身体不想灸了,被灸处烫了,那就不灸了。
还有的情况是,被灸者有事要去办,事情还很重要,你想帮他灸,他勉为其难地被灸,效果却很差。
这是被灸者的心神没有配合导致的。
此时最好是让他先忙完事情,再帮他灸。
要是灸一半,被灸者被告知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及时处理,他也会表现得灸感不佳的。
此时还是一样,先忙完事情,再安心灸。
艾灸为什么治百病?灸治百病,为什么艾灸可以治百病呢?艾灸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补气,不是壮阳,而是唤醒你身体内的神医。
每个人的身体,与生俱来,都带着一个神医。
艾灸是怎么做的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通过使用艾草对特定穴位进行热敷来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效果。
艾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于中国传统医学中,如中医、经络学和经络穴位学。
艾灸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艾灸的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艾灸方法。
一、艾灸的步骤1. 准备艾草:艾草是一种特殊的中药材,常用于艾灸。
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艾草有姜艾、艾叶等。
首先,我们需要获得新鲜的艾草。
可以将艾草晒干或烤干,以便后续使用。
2. 准备艾灸器材:在进行艾灸之前,还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器材,如艾灸炉、艾炷、火机、温水等。
艾灸炉是用来点燃艾炷的工具,艾炷则是用来点燃艾草的物质。
3. 按摩穴位:在进行艾灸之前,最好先按摩一些重要的穴位来疏通经络。
这样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气血循环,并促进身体对艾灸的接受和反应。
4. 点燃艾炷:将艾炷放入艾灸炉中,用火机点燃。
艾炷应该点燃后产生的火焰较小,艾炷的一端应该红色,并冒烟。
5. 按摩穴位:当艾炷点燃后,将它的冒烟的一端对准需要艾灸的部位上方的穴位。
然后用艾炷轻轻热敷穴位,每次大约3-5分钟。
6. 调整火候:在热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调节火候。
如果感到过热或疼痛,可以暂时停止热敷并稍等片刻,待体温适应后再继续。
7. 结束艾灸:艾灸的时间一般持续20-30分钟,但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延长。
结束艾灸后,应该保持身体温暖,最好避免直接接触凉风。
二、艾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当的艾草: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艾草。
艾草也有温和和辛辣的区别,所以在选择艾草时应该根据个人的病情和体质来选择。
2. 了解穴位与僵夸:穴位是人体上特定的部位,艾灸应该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
因此,在进行艾灸前,必须了解哪些穴位适合艾灸,以及如何正确找到这些穴位。
3. 控制火候:艾灸的火候很重要,火候太猛或太过柔和都会影响艾草的疗效。
因此,控制火候至关重要。
在进行艾灸时,应根据个人感受来调整火候的大小。
艾灸到底有几种灸法?手把手教你学艾灸!
艾灸到底有几种灸法,各种灸法最适合的是哪几个呢?想不想学习一下平常使用的灸法呢,一起看看吧!艾灸在现在市面上最常用的就是悬灸和隔物灸了,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生活的变化,艾灸又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的一些灸法,还有敷灸的一些内容比较受人们的喜欢,所以关于艾灸的一些内容,我们决定还是将艾灸的灸法一一分享。
悬灸图片人见人爱的悬灸悬灸是用艾条距离皮肤一定的高度,然后施灸的一个过程,这种艾灸方法操作简单,并且温暖舒适,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悬灸的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找到要灸的地方和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的距离直接施灸非常受用的隔物灸隔姜灸图片
大家比较常用的隔物灸就是隔姜灸,因为人们经常会受寒凉的侵袭,所以我们经常会用隔姜灸来解决这种问题,所以我们针对这类疾病,一般会选择隔姜灸的方法来解决。
隔物灸的操作步骤:准备一些介质比如姜片、盐等。
然后用隔姜绒揉成艾炷,直接在介质上面点燃。
敷灸也属于隔物灸的一种,是用药粉加入温水搅拌,做成饼状直接放与皮肤上,进行施灸,所以这种方法非常受用。
注意事项:在隔物灸一开始的时候艾炷可以大一些,慢慢的艾炷变小,变得适量温度适中就可以了。
不容易操作的直接灸因为直接灸的艾灸方法是最
早出现的,所以历史比较久远,在历史不断的转化中,直接灸因为其会造成皮肤的疼痛感,逐渐被人们忽视,但是对于艾灸来说,直接灸的方法疗效神奇,而被传承下来。
用灸如用兵,掌握此心法,你就离艾灸高手不远了王老艾学堂 2019-07-21传承古法艾灸,弘扬中医精华我们店里有很多客人,都觉得做完艾灸效果很好,回去的时候就教会他回家灸去。
他说,诶,老师,回家灸了很多次,总感觉没有在店里灸的效果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没感觉呀。
我说你……谁给你灸的,客人说我自己灸的呀。
我说灸的时候干吗呢?回答五花八门,有看电视的,有看电脑的,有玩手机,玩游戏的......各种各样,就觉得热乎,其他什么感觉都没有。
你说热乎,热挺舒服,也挺热。
我说有没有反应,气在这儿变没变?啥气呀?啥也没有。
大家在家艾灸的时候可以试试。
用心去感受艾火的力量。
你就从这里面能感悟到我们中医的神奇。
中医是什么呀?中医是内证疗法,是内治疗法,是内证医学。
他不是从外面来的,都是从我们里面来的。
由精神,由无形的气中来的。
要想调好自己的身体,就从这两手来入手。
你外在的形就自然的健康了。
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感受我们身体的气,伸出我们的左手,掌心向上,右手食指与中指合并,摆出“剑指”,然后对着掌心花圈,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手心,用心体会,看看能否感受到一点点不同的感受。
有的人可能感觉到胀胀的,有人感受到凉,有人感觉到热,有人感觉到有风在动等等...... 这些都是气的变化。
艾灸也是一样的,燃烧的艾是一种能量,透热,透灸,透药,不仅有温度,还有一个短红外波,这种红外波跟人体发出的红外波频率非常接近,所以同频率就容易产生共振,渗透到我们的身体里面,激活我们人体的细胞,产生一种免疫激素,来调整我们身体的平衡。
所以艾灸有双向调节作用。
我们做艾灸的时候,当心境平和,避免外界的干扰,好好去感受艾灸给我们身体带来的能量,以及身体的变化,意在当下,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的神引领着气,精为物质基础,精化气,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艾灸的简单使用方法
文章导读
\n 随着我们对于中医的深入了解,我们越来越发现中医方法在养生保健上面有着非常神奇的功效,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利用中医的方法来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艾灸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那么我们是不是在家中也可以自己学习一些艾灸的简单使用方法呢?
1、直接灸
(1)无瘢痕灸
温和灸:左手食指、中指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距施灸部位1~2公分艾灸。
一方面,能感知皮肤受热的程度;另一方面,若垂直艾灸,一旦艾灰落在皮肤上,可马上补救。
灸到皮肤微微发热,皮肤红润即可,不要灼伤皮肤。
轮换灸:在温和灸的基础上,每次灸2~6个穴位,一个穴位稍痛立马换另一个穴位,如此循序灸,当每个穴位及其周围的皮肤红润时,可停止艾灸。
轮换灸即可节省时间,又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雀啄灸:艾条的点燃端与施灸穴位不固定,像鸟啄食一样,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一起一落。
艾灸入门知识与技巧以艾灸入门知识与技巧为标题,本文将介绍艾灸的基本概念、功效、注意事项以及艾灸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技巧。
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对人体穴位进行热熏烤,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艾灸的基本概念艾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对人体穴位进行热熏烤,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艾草是一种具有温热作用的中草药,经过燃烧后会产生热量和草药的有效成分,通过热熏烤穴位,可以刺激人体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起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
二、艾灸的功效1. 温通经络:艾灸通过热熏烤穴位,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调节气血运行,起到温通经络的作用。
2. 祛寒驱湿:艾灸具有温热作用,可以温暖人体,祛除寒湿,改善寒湿引起的各种症状。
3. 补益气血:艾灸热熏烤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症状。
4. 调理内脏:艾灸可以通过热熏烤穴位来调理人体内脏功能,改善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症状。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1. 在艾灸前需要先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没有明显的禁忌症,如高热、出血性疾病、皮肤病等。
2. 艾灸时应注意艾条的长度和厚度,适当调整艾灸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3. 艾灸时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艾灸室的通风良好,避免烟雾对身体的影响。
4. 艾灸时要保持放松的状态,不要过度焦虑或紧张,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四、艾灸的使用方法和技巧1. 选择适当的穴位:根据需要治疗的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
可以咨询中医师或阅读相关书籍来了解不同穴位的功效和应用。
2. 准备艾灸工具:准备好艾灸工具,如艾绒、艾条等,确保干净卫生。
3. 点燃艾条:将艾条点燃后,用艾灸器将其悬浮在穴位上方,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4. 控制温度和时间:根据个人感受和需要,控制艾灸的温度和时间。
刚开始可以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逐渐增加。
5. 艾灸后保持温暖:艾灸后可以用暖水洗澡,或者用热毛巾敷在艾灸部位,保持温暖,促进艾草的药效吸收。
新手艾灸知识点总结大全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将燃烧的艾叶或其他草药置于特定穴位或经络上进行热敷,来达到调理身体健康的效果。
艾灸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艾灸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新手艾灸提供一份全面的知识点总结,包括艾灸的原理、功效、注意事项、常用穴位和常见的艾灸方法等方面。
一、艾灸的原理1. 理论基础:艾灸基于中医理论,认为通过火热的作用,可以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2. 温热作用: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血,缓解疼痛,增强组织的新陈代谢。
3. 药物作用:艾叶中含有挥发油和其他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产生药物作用。
4. 调理身体功能:艾灸可以调理免疫系统,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对多种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胃炎、风湿病、关节炎等有一定疗效。
二、艾灸的功效1. 舒筋活络:艾灸可以温热经络,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疼痛,关节僵硬,增强肌肉弹性。
2. 温补身体:艾灸可以温煦经脉,温补脾胃,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免疫力。
3. 补肾养生:艾灸对肾的益处尤为明显,对于肾虚、肾亏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夜尿增多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4. 调经止痛:女性朋友在经期或者产后,常常容易受寒凝滞,导致月经不调、经痛等问题,艾灸可以改善这些问题。
5. 增进健康:艾灸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湿气、寒气,增进身体的健康。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艾灸的时机:最好在身心放松、情绪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艾灸,这样效果更佳。
2. 防止烫伤:艾灸时要小心避免烫伤,尤其是对于孩童、老人或者皮肤敏感人群,更要格外谨慎。
3. 避免饮酒:艾灸前后应该避免饮酒,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4. 饮食要清淡:艾灸期间及后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身体的热氛。
5. 防止受风:艾灸后应该避免受凉受风,因为此时身体经络敏感,被风寒侵袭易引发感冒。
【自学艾灸不求人】
常见病家庭艾灸取穴指南——颈椎,腰椎,外科篇
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
落枕:天柱,大椎,肩外腧,肩中腧
颈椎病:天柱,大椎,合谷,关元,后溪
肩周炎:肩贞、巨骨、肩前、天宗、肩井
肩臂外侧痛:曲池、二间
肩臂内侧疼痛:太渊、尺泽
肩关节后侧痛:中渚、天井
肋软骨炎:内关,阳陵泉,支沟
腰肌劳损:志室,委中,大肠腧,腰阳关
腰椎间盘突出:后溪,足三里,昆仑,命门,阴交,腰阳关
坐骨神经痛:腰夹脊穴,环跳,秩边,腰阳关
梨状肌综合症:太溪,昆仑,照海,申脉,解溪
扭挫伤: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