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4
【必备】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根底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1.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那么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2.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3.与讲授法相比,发现法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4.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开展。
()5.在个体开展过程中,小环境的作用更直接,所以教育者应更注意小环境。
()6.人的潜能,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认为从历史开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8.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
()9.由于时代不同、科学技术开展水平不同,学校的课程门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各不相同。
()10.英国著名学者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
()二、单项选择题11.“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说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12.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古代斯巴达军事体育训练的根本工程是“五项竞技”一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开展的教育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13.两位老师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元认知策略训练,两人共同讨论、评课、写教案,请问两位老师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教育经验总结法B.行动研究方法C.调查法D.实验法14.一位数学教师不能正确解释圆周率的含义,说明他缺乏()0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背景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15.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
A.操作整合B.操作熟练C.操作定向D.操作模仿16.一位教师说:“我因为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把自己的收入也拿来助学,没钱时我就出力。
陕西省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传递文化B. 培养人才C. 社会服务D. 经济活动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A.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B. 学生主导,教师辅助C. 教师与学生互动D. 学生自主学习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属于()。
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
A. 能力评估B. 动机水平C. 情绪状态D. 社会支持5. 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来设计教学活动。
A. 兴趣B. 年龄特征C. 学习风格D. 家庭背景6.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发展C. 完成教学任务D. 满足家长期望7.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主要涉及()。
A. 教学方法B. 教学内容C. 教学效果D. 教学过程8.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学习的本质是()。
A. 行为的改变B. 知识的积累C. 认知结构的构建D. 技能的掌握9.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采用()来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
A. 强制管理B. 放任管理C. 民主管理D. 权威管理10.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尊重学生C. 公正无私D. 终身学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
2. 阐述教师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 某班级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普遍成绩不佳,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B C C A C6-10: B C C C A二、简答题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包括: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陕西招教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陕西历史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陕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B. 陕西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C. 陕西的省会是西安,古称长安D. 陕西是中国唯一的内陆省份2.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哪位唐代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3. 下列哪一项不是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 秦腔B. 陕西剪纸C. 太极拳D. 西安鼓乐4. 陕西的地理特点是:A.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B.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C. 以山地和高原为主D. 以沙漠和草原为主5. 下列关于陕西的经济发展,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陕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B. 陕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C. 陕西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D. 陕西的航空航天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6. 陕西的省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玫瑰D. 梅花7. 下列哪一项不是陕西的著名旅游景点?A. 秦始皇兵马俑B. 华山C. 黄河壶口瀑布D. 故宫8. 陕西的省会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下列哪一项与其历史地位不符?A. 西周的都城B. 秦朝的都城C. 汉朝的都城D. 唐朝的都城9. 下列关于陕西的自然景观,哪一项是错误的?A. 华山是五岳之一B. 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C. 陕西有中国最大的沙漠D. 陕西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10. 下列哪一项不是陕西的地方特色美食?A. 羊肉泡馍B. 凉皮C. 肉夹馍D. 火锅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陕西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其简称为“________”。
12. 陕西的省会西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13. 陕西的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4. 陕西的________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15. 陕西的________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
2023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高分通过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某学生学习英语字母“t”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t”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晕轮效应D.思维定势2.充分利用了“让学校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的教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教育法3.苟况认为“人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
这体现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论B.个体本位论C.无目的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涂尔干是以下哪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5.“跳一跳,摘果子”体现维果斯基的( )。
A.掌握学习理论B.先行组织者策略C.最近发展区观点D.认知—结构学习论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个体主观能动性7.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是()A.自我反思、自我对话、自我诘难B.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同伴协作C.自我反思、同伴协作、专业引领D.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8.有“大器晚成”者也有“少年早慧”者,这体现了个体能力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互补性D.阶段性9.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教育重视()的培养。
A.实践能力B.高尚品德C.劳动品质D.创新能力10.村民王某家境贫寒,其小女儿小花(7岁)每天在家种田劳作,村民对此议论纷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王某家境贫寒,小花不该去上学B.乙:小花应当学着干活,不去上学来减轻家庭负担C.丙:政府对这种事也无能为力,小花没法上学D.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国家、社会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且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花应当去上学11.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称之为(),其确定应当参照课程标准要求。
陕西招教试题及答案### 陕西招教试题及答案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招聘考试成为选拔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
陕西招教考试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旨在选拔出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良好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以下是陕西招教考试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考生参考。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服务社会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热爱学生C. 严谨治学D. 为人师表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A. 教学技能B. 学科知识C. 班级管理D. 个人爱好答案:D####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2.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教学方法,不必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答案:×3.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答案:√####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因材施教。
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的方法包括:首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风格、兴趣、能力等;其次,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再次,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如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等;最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论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答: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讨论促进思维的碰撞和创新。
####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班级学生小明在课堂上经常捣乱,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处理这一情况?答:首先,我会私下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捣乱的原因,可能是寻求关注或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陕西招教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陕西的省会城市是?A. 西安B. 宝鸡C. 咸阳D. 延安答案:A2. 陕西的简称是什么?A. 陕B. 秦C. 豫D. 鲁答案:B3. 陕西的总面积是多少?A. 20万平方公里B. 30万平方公里C. 40万平方公里D. 50万平方公里答案:B4. 陕西的著名景点兵马俑位于哪个城市?A. 西安B. 宝鸡C. 咸阳D. 延安答案:A5. 陕西的秦岭山脉属于哪个地形区?A. 黄土高原B. 华北平原C. 四川盆地D. 青藏高原答案:A6. 陕西的省花是什么?A. 牡丹B. 玫瑰C. 菊花D. 荷花答案:A7. 陕西的省树是什么?A. 松树B. 柏树C. 柳树D. 槐树答案:B8. 陕西的省鸟是什么?A. 朱鹮B. 丹顶鹤C. 孔雀D. 鹰答案:A9. 陕西的省歌是什么?A. 《陕西之歌》B. 《秦腔》C. 《黄土高坡》D. 《长安夜》答案:B10. 陕西的省会西安的古称是什么?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南京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陕西的著名历史人物包括以下哪些?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成吉思汗答案:A C2. 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哪些?A. 秦腔B. 皮影戏C. 京剧D. 川剧答案:A B3. 陕西的特产包括以下哪些?A. 西凤酒B. 陕北大枣C. 陕西凉皮D. 四川火锅答案:A B C4. 陕西的著名高校包括以下哪些?A. 西安交通大学B. 西北工业大学C. 陕西师范大学D. 北京大学答案:A B C5. 陕西的著名山脉包括以下哪些?A. 秦岭B. 华山C. 太白山D. 峨眉山答案:A B 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陕西的省会城市是______。
答案:西安2. 陕西的简称是______。
答案:秦3. 陕西的总面积大约是______万平方公里。
答案:204. 陕西的著名景点兵马俑位于______市。
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陕西教师考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还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以下是一份陕西地区的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B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服务社会答案:C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A4. 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
A. 严厉批评B. 耐心指导C. 置之不理D. 惩罚学生答案:B5.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A. 忽视差异B. 强调统一C. 因材施教D. 一视同仁答案:C6.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A. 完全取代传统教学B. 作为辅助教学手段C. 完全依赖信息技术D. 完全拒绝信息技术答案:B7.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强制学习B. 增加作业量C. 创设情境D. 严厉批评答案:C8.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A. 强调标准答案B. 鼓励学生提问C. 限制学生思维D. 重复练习答案:B9.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
A. 忽视心理健康B. 重视心理健康C. 只关注学习成绩D. 只关注身体健康答案:B10.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道德教育()。
A. 忽视道德教育B. 重视道德教育C. 只关注学习成绩D. 只关注身体健康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A. 因材施教B. 一视同仁C. 鼓励学生发展特长D. 限制学生发展特长答案:A、C2.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A. 完全取代传统教学B. 作为辅助教学手段C. 完全依赖信息技术D. 完全拒绝信息技术答案:B3.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陕西招教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传递知识B. 培养人才C. 社会化D. 传承文化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学生观的核心要素?()A. 学生是发展的人B. 学生是独特的人C.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D.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答案:D3.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关爱学生C. 教书育人D. 为人师表答案:C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A. 九年义务教育B. 十二年义务教育C. 高等教育D. 职业教育答案:A5.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不包括()。
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
A. 面向全体学生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 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答案:A, B, C, D7.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教育理念B. 专业知识C. 教学技能D. 教育研究能力答案:A, B, C, D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享有的权利包括()。
A.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B.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C.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D. 获得相应的报酬和待遇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错)答案:错10.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在教育机会、资源、待遇等方面,对所有社会成员实行平等待遇。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1.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答: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点:(1)示范性: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2)引领性:教师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长期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实践。
(4)情感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往往伴随着情感的投入,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责任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招教试题及答案近年来,教师招聘考试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针对陕西省的招教考试,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见的试题及其答案,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语文试题1. 请写一段感叹号开头,句子结构简单的写作,观点可自拟。
答案:好的例子有:- “太好了!”小明高兴地说道。
- “我成功了!”小红喜极而泣。
2. 选择题:下面哪个是针对《红楼梦》的评价?a) 纯爱小说b) 武侠小说c) 歌颂英雄主义d) 讽刺社会庸俗答案:d) 讽刺社会庸俗二、数学试题1. 填空题:已知f(x) = 2x + 1,g(x) = 3x - 2,求f(g(4))的值。
答案:首先计算g(4),得到g(4) = 3 * 4 - 2 = 10,然后将g(4)的值代入f(x),得到f(10) = 2 * 10 + 1 = 21。
2. 计算题:已知三角形ABC,AB = 5cm,BC = 12cm,∠ABC = 60°,求AC的长度。
答案:由余弦定理可知,AC^2 = AB^2 + BC^2 - 2 * AB * BC * cos(∠ABC)。
将已知值代入,得到AC^2 = 25 + 144 - 120 * cos(60°)。
化简后,AC^2 = 169 - 120 * 0.5 = 109。
解方程可得AC的长度为√109 cm。
三、英语试题1. 选择题:Which sentence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a) I plays basketball every day.b) He enjoy to watch movies.c) They are going to shopping.d) She is playing the piano now.答案:d) She is playing the piano now.2. 完成句子:I haven't seen Mary _________.答案:for a long time.四、政治试题1. 问答题:简述宪法的主要作用和地位。
2023年度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A.《论语》B.《学记》C.《孟子》D.《中庸》2.人们偶然看到天上的白云,会下意识地脱口说出它像棉絮、小山等。
这属于( )。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幻想D.幻觉3.听完一节精彩的语文课,自觉投入到下一节数学课学习。
这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
A.注意分配B.注意转移C.注意起伏D.注意广度4.小吴自小比较顽皮,在课堂经常与同学吵闹,影响老师教学.且小吴经常迟到早退。
违反学校管理制度。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应当对小吴予以批评教育B.学校可以对小吴进行体罚C.学校可以劝退小吴D.学校应该开除小吴5.校本研究的主体是()A.学生B.教材C.教师D.校长6.通常把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直接条件称为()。
A.课程标准B.课程结构C.课程评价D.课程资源7.夸美纽斯论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设计教学法D.班级授课制8.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 )的教育。
A.均等而有幸福B.一流而有尊严C.普及而有效率D.公平而有质量9.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并制约着教育结构变化的社会因素是( )。
A.法律制度B.政治经济制度C.精神文明D.社会生产力10. 小学生小雪因为迟到被班主任惩罚跑操场20圈并连续罚站一周,该班主任的做法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A.爱国守法B.严谨治学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11.2018年2月9日,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 )开幕。
A.韩国平昌B.中国北京C.朝鲜平壤D.日本北海道12.教师答疑时,能迅速灵活地提取脑中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20.听觉中枢位于()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规律的_____科学。
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大教学论》___。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_活动_____。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壬寅_____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癸卯____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25.学生既是教育的___客体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主体____。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 ___。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主导_____作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特殊形式是___复式教学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___与受教育者已有__ 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 _____活动、____活动、个人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____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_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_,____、__ ___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_ ____与_ ____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____,安静型与______气质类型相对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 ___,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 _____。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_____,最有利于激发___。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__观念性_,动作进行的内潜性_,动作结构的__简缩性_。
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A 4.A 5.D6.C 7.D 8.C 9.D 10.B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D 18.A 19.C 20.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规律《大教学论》22.生产劳动雅典23.壬寅癸卯24.劳动后备力量合格新生25.对象主体26.教书育人主导27.班级授课制个别28.德育要求品德基础29.群众性小组30.第一第二信号系统31.判断推理32.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33.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34.多血质粘液质35.抽象概括能力创造能力36.中等(或适中)学习动机37.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38.心理社会适应三、简答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1.5分)(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1.5分)(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
(1.5分)(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1.5分)40.答案要点:(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1.5分)(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1.5分)(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5分)(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1.5分)41.答案要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5分)(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5分)(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5分)(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5分)42.答案要点:(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分)(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分)(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分)43.答案要点:(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分);(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分);(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分);(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分)。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4.答案要点:操作技能形成有:(1)操作定向(1分);(2)操作模仿(1分);(3)操作整合(1分);(4)操作熟练(1分)等四个阶段。
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5.答案要点: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2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分)。
规律部分无说明扣2分。
46.答案要点: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1)性格的态度特征(1分);(2)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3)性格的意志特征(1分);(4)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47.答案要点:(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
(4分)(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
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
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
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
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
(3分)(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
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3分)(4)联系实际。
(3分)48.答案要点:(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6)变式方法的采用。
(1)~(5)每个要点2分;(6)要点3分。
无分析说明扣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