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下骆宅初级中学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342.50 KB
- 文档页数:8
浙江省义乌市三校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联合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人生如画,生活本身是一幅画,但在shè( )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辨别了事物,我们又变成画中的主角.,在各自演绎.着精彩。
幸福更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lǚ( )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
⑴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将序号填在答卷上。
(2分)画中的主角.(A.j¡ǎo B.jué)演绎.着精彩(A. yì B. duó)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shè( )世未深一lǚ( )花香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我只是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着一堆瓦砾。
③附近的树全被风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不动。
A.伫立屹立耸立 B.伫立耸立屹立C.屹立伫立耸立 D.耸立屹立伫立3.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答题。
(2分)①国家广电总局发出禁令,要求各电视台禁止宫斗戏、穿越剧。
宫斗剧给社会带来的潜在危害是导致年轻人对真正的历史毫无兴趣。
②宫斗剧是带着争议淡出观众的视线?还是以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重整旗鼓?人们拭目以待。
⑴画线处①有语病,请改正。
(1分)⑵画线处②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改正。
(1分)4.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的伟大抱负。
(《岳阳楼记》)(4)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
浙江省义乌地区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点明友人送别的地点,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B.颔联描写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度到平原,山峦从视线种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了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C.颈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D.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四处顿号都改为逗号。
B.“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句中画线部分是一个递进复句,这个复句作“觉得”的宾语。
C.“若毒之乎?”句中“若”古今异义,这里是“你”的意思;“毒”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是“毒害”的意思。
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是一个省略句,可译为“(桃花源中的人)看见渔人,竟十分吃惊,问(他)从哪里来,(渔人)仔细地回答了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教育部采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施,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解决了“三点半难题”。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大赛语文试卷第Ⅱ卷(选择题,共31 分)一、( 10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旁骛 (wù ) 襁褓 (qi ǎ ng) 红妆素裹 (gu ǒ ) 恪尽职守 (g è ) B.凌驾 (l ng)í狡黠 (xi á ) 弥留之际 (mí) 根深蒂固 (g ù ) C.栈桥 (ji à n) 禁锢 (g ù ) 歇斯底里 (xi 》è重蹈覆辙 (zh é ) D.抽噎 (y è ) 拮据 (j ù ) 尖嘴猴腮 (s ā i) 面面厮觑 (q ù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一尘不染鲜为人知正襟危坐锋芒毕露B.当之无愧头晕目炫广袤无垠开卷有益C.家谕户晓有例可援深恶痛疾简明扼要D.随机应变悠游自在优胜劣汰十拿九紊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
13 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没有一个人不承认他们的成功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2012年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卷(总分:120分时间:150分)第一部积累运用:(24分)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的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坚守并不意味着gù(▲)步自封,低潮也未必等于消亡,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
所谓竞争,其实比的并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的韧.(▲)性。
如何不去为了别人而邯(▲)郸学步、别出心裁,而是不断地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cuì(▲),这才是最重要的求生之路。
(摘自《吴门昆曲六百年》,有删改)▲▲▲▲2、默写:(9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3)▲,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5)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8)《登飞来峰》中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的句子是:▲,▲。
3名著阅读:(4分)(1)下列各项中,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名人传》中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信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唯其痛苦,才有快乐”。
B.《父亲的病》回忆了“我”为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同时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C. 《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道,看守草料场,后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2).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
新课标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附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共17分)★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全员发动,全力推进创城工作,进入四月中下旬以来,更是紧锣密鼓,有声有色。
作为临沂人,请你为创城拟一条标语写在田字格内,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2分)★2、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休憩.(q ì) 静谧.(m ì) 歼.灭(ji ān ) 提.防(t ī)B. 震悚.(s ǒng ) 寒噤(j ìn ) 反省(x ǐng ) 解剖(p ū)C. 纤细(xi ān ) 桑梓(z ǐ) 酬和(h è) 哂笑(sh ěn )D. 恍(hu áng )惚 肖(xi āo )像 湮(y ān )没 扒(p á)窃答:【 】★3、下列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书写在方格内。
(2分) A 、妇孺皆知 谈笑风声 不攻自破 忍俊不禁 B 、振耳欲聋 迫不及待 望文生义 根深蒂固 C 、大爱无疆 重蹈覆辙 合辙压韵 爱憎分明 D 、因地制宜 贯穿始终 一泻千里 心无旁鹜 ★4、文学常识与古诗文默写。
(7分)⑴让我们走进名人,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身居茅屋,却心系天下,留下了《 》这一不朽诗篇;前苏联著名作家 身残志坚,不懈奋斗,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世界名著;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虽嫉恶如仇,却有天真童趣,《 》这一回忆童年的散文,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3分)⑵温家宝总理是比较喜爱和擅长使用名言警句来表达观点和感情的,可以做为我们大家学习的典范。
下面的这些材料是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节选的诗章,请你任选四段诗章,写出与其内容或思想感情一致的古诗文(课内外都可,每一古诗句不能多写。
)(4分)①“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渊搏黝黑荡然无存抑扬顿挫B.追朔慰藉循循善诱恃才放矿C.馈赠怜悯养精蓄锐金碧辉煌D.荒诞琦岖好逸勿劳饶有兴味2.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
C.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
”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厉害了!我的国。
”这是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发展成果的由衷赞叹。
B.你参加了“用经典润泽心灵”主题演讲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C.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D.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B.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C.这个集团目前己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
D.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5.古诗文默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乌初三语文学业考试模拟卷姓名学号得分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
请自信地举起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本卷总分150分,含5分书写)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字。
(4分)烦恼yōu()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
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chí( )你紧张的神经。
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见人羞涩的村姑,无不使你yí()然自得,超然物外。
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3分)①领导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应该经常到基层去,__________群众的意见。
②在学校艺术氛围的__________下,小林也深深爱上了绘画。
③大陆、台湾血脉相连,期盼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
A、倾听熏染心愿B、聆听熏染心思C、聆听熏陶心思D、倾听熏陶心愿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习应踏踏实实,不能投机取巧....。
B.我妈妈烹饪技术一流,那些脍炙人口....的菜人人都爱吃。
C.这次考试不知考得好不好?老师报成绩之前,我心里忐忑不安....。
D.死啃书本、不动脑筋地学习,即使学得认真,结果很有可能是劳而无功....。
4、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中的句子。
(①到③必做,④和⑤选做一题,共8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衣冠简朴古风存。
③《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④如果请你从陶渊明的《饮酒》中选出两句诗为“南山”奶粉拟一则广告,你认为最适合的句子是:,。
⑤高考落榜青年柳启奇面对挫折,依然刻苦学习,矢志不渝,当有人问他今后的目标时,他充满自信的说:“,”(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相关诗句回答)⑥请你从下面罗列的作者中任选一位,分别写出一则表达他们的态度、追求,或展现他们的胸怀、抱负的名言警句,意思要相对完整。
九年级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共6页,有5大题,22小题。
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考生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书写(4分)1、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家乡的星空,深邃.美丽,给人无尽的xiá想。
清爽的晚风徐徐吹来,夹.着夜来香chún厚如酒的甜香,青草叶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心情开阔舒畅,精神愉快。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①深邃.(A、suí B、suì)②夹.着(A、jiā B、jiá)(2)给语段中的两处拼音写上汉字。
(2分)①xiá(▲)想②chún(▲)厚(3)根据语境,用成语替换语段中画横线部分。
(1分)青草叶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
3、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微笑是▲,可以平息肆虐的狂风;微笑是▲,可以慰藉夜间跋涉者的心灵;微笑也是▲,可以承载千万吨的重负。
A、一缕轻柔的春雨B、一座坚实的精神桥墩C、一颗闪亮的星辰4、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1)鸡声茅店月,▲。
(2)▲,只有香如故。
(3)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农人们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4)请写出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要求写连续的两句):▲,▲。
5、名著阅读。
(3分)(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的是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故事,有力地表现了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的性格。
(2)傅雷在《傅雷家书》中教导儿子要做一个“▲”。
(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的名言。
6、综合性学习。
(6分)“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想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所开展的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2024年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调研卷语文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15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各题的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世界睡眠日到来,班级组织“睡眠的前世今生”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35分)任务一:辨“睡”“眠”“寐”之别(4分)1.参照下列表格中提示的方法,作出推断。
方法内容了解字源法睡,小篆,从目,从垂。
“垂”是秋天草木无精打采、茎叶下垂的凋谢的样子,引申为低垂、向下。
由此推断,睡的造字本义为:眠,金文,从目,从民。
“民”乃是被刺瞎左眼的奴隶形象,引申为闭合。
由此推断,眠的造字本义为:。
寐,甲骨文,从宀(房屋),从人,从木(木床)。
表示古人劳作一天后躺在木床上睡觉。
联系诗文法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罗贯中《三国演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结论睡、眠、寐的不同:。
任务二:析古人晚上不眠之因(22分)【甲】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①唐·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②也。
况阳春召③我以烟景,大块④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选自《李白集校注》)【注释】①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二十七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来到安陆,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
②有以:有原因。
③召:召唤,引申为吸引。
④大块:大地,大自然。
【乙】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①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②逼③岁除④,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⑤。
浙江省义乌市下骆宅初级中学2012届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人教新课标版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问题。
(3分)茶,生于幽谷阴坡之上,jìn润和风细雨的轻柔,吸取月华星辉的清幽,氤氲着若有若无的山岚野露,骨子里都透着股恬淡。
而后细采嫩叶,细细手工研制。
等到夜深人静,新月如钩,一壶紫砂,一注热水,高低缓就,慢慢冲泡。
也不急,等着水气渐散,再一个人去细细地品舌尖上的一股恬淡,隐隐地感觉那一抹.幽香róng合了月色山情,汇入了一片思绪的空白中……⑴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写序号)( ▲ )一抹.幽香(A.mòB.mǒ)⑵给语段中的两处拼音写上汉字。
①jìn( ▲ )润②róng( ▲ )合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2分)在新年的语文旅程中,你将听到诗人们▲的关于祖国和土地的颂歌;走进散文园圃,▲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登上戏剧舞台, ▲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A .领悟 B.体会 C .引唱3.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⑴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⑵▲ ,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⑶一位父亲叮嘱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的旷达胸襟,不能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⑷“水”是大自然的精灵。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字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4.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这翻滚的麦浪、这潺潺的溪水、这百鸟的鸣唱、这热闹的劳动场面,使我深深地陶醉了。
B.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你尽情享受,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回回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
C.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D. “我们只要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
”宋楚瑜充满深情地说,“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奋斗。
”5.名著阅读。
(3分)(1)“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
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拿掉了支撑房子的柱子,就是拆了我的房子;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文中的“我”是▲。
(2)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这段话出自名著《▲》。
(3)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6.综合性学习。
(6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TI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10分钟后,器箭成功分离,太阳能帆板随后打开,并且入轨后状态正常。
21时38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宣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为了庆祝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集邮总公司特发行PFTN•HT-7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留轨飞行纪念封》。
请你观察纪念封,介绍其设计特色。
(2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留轨飞行纪念封》▲(3)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的重要时刻,你一定感慨万千。
请你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以和同学们共勉。
(30字左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分)▲三、现代文阅读(26分)(一)状元街(14分)刘国芳女孩门前有条状元街。
女孩坐在门口,看着状元街。
状元街只有三米宽,从村子里穿过。
街中间毕毕直直嵌了两行卵石,街有多长,卵石也嵌了多长。
女孩看过火车,那嵌出的两行卵石就跟铁轨一样,只是没有那么宽。
那两行卵石嵌出的距离,只可以走一个人。
女孩知道这状元街上为什么嵌着这两行卵石。
女孩的大人告诉过女孩,好久以前,他们浯溪村考取了一位状元。
状元要回村时,村里人到浯溪里捞来了很多很大的卵石,在村子最中间的一条路上嵌了两行。
状元回来了,就走在两行卵石中间。
以后,村里人就把这条街叫着状元街。
女孩还知道,村里人后来就没人走在两行卵石中间了,除非状元回来,才能走在状元街的两行卵石中间。
女孩现在坐在门口看着状元街,她好像看见状元回来了。
状元就走在两行卵石中间,一大群人走在两行卵石外面跟着状元。
女孩也跑过去,也跟着状元。
女孩像大家一样,走在两行卵石外面。
女孩很想走到中间去,但女孩不敢,女孩只能在两行卵石外面跟着。
状元街上当然没走来状元,是几个孩子走来了。
女孩看见一个孩子走在两行卵石中间,女孩天天这样走着,走在两行卵石外面。
一天一天过去,女孩就大了。
女孩成绩一直很好,小学成绩好,初中成绩也好,高中成绩更好。
后来,女孩就参加高考了,女孩知道自己考取了。
果然,有一天女孩在村口等到了录取通知书。
女孩真的考取大学了。
女孩捧着通知书回家时,走在状元街中间了,全村的人都跟在后面,但他们都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他们都说:“嫣嫣你是我们村的状元了。
”女孩甜甜地笑了。
在女孩笑着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那是女孩大人的声音,大人说:“嫣嫣,你怎么坐在门口打瞌睡了?”女孩就醒过来了,原来她在门口打瞌睡,她是在梦里考取了大学。
女孩叹了一声,然后看着大人说:“妈,我都十岁了,你什么时候让我读书呀?”大人说:“女孩子家,读什么书。
”女孩说:“我要读。
”大人说:“没有钱,拿什么给你读。
”女孩“呜——”地一声哭了。
7.文章以“状元街”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分)8.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女孩看见一个孩子走在两行卵石中间,其他几个孩子在两边跟着。
那走在卵石中间的孩子把两只胳膊摆开来,做出大摇大摆....很得意的样子。
9.根据小说对女孩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女孩这个人物形象。
(3分)10.小说围绕女孩很想“走在状元街的两行卵石中间”来写,作者借此想引发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面对这样的问题,或许你心中颇有感慨,请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出你内心真实的感受。
(5分)(二)(12分)材料A:碎片化阅读的“轻”与“重”材料B:碎片化阅读的“挺”与“踩”■蒋原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媒介的传播速度加快,导致信息泛滥,为碎片化阅读创造了条件。
我们不可能用以往的阅读方式接受海量信息,人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应对方式。
这种阅读方式改变了我们文化发展的节奏,使得深度文化作品越来越不受关注,破坏了印刷文化的很多习惯,消解印刷文化的深度性、连续性、统一性。
但碎片化阅读很难简单用好坏来评价,关键还是取决于个人,选择怎样的阅读方式都可以。
对我来说,网络阅读就开阔了我的视野,查阅资料也很方便,但进行学术研究肯定还是要传统阅读。
■刘稳(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读了很多年的纸质书,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
主要用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
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边听音乐边看电子书。
电子设备所带来的阅读在我的生活里占有一席之地,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但这种阅读只限于我对信息的需求,而当我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时,依然会用传统的方式去阅读。
电子阅读和传统的持书阅读并不冲突,而是占据的时间段不一样。
■张云飞(公务员)现在我每天上网看新闻,也看手机报,要花两三个小时。
但这种阅读不容易积累知识,只留下模糊的印象,看过也就忘记了。
电子阅读的随意性太大,都是被人为引导的,读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阅读的是什么。
表面上阅读量很大,但实际上有效信息、知识很少,也缺少沉淀。
养成这种阅读的习惯后,想沉静下来进行深度阅读就很困难,人会有浮躁感,要克服浮躁感是有难度的。
■章赓(传媒文化研究者)11.阅读材料A,提炼作者观点。
(2分)12.阅读材料B,概括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4分)13.分析材料C中划线句的作用。
(2分)1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碎片化阅读的看法。
(4分)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秋月(4分)北宋·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①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注释]①红尘:泛指人间。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2)诗的最后一句的悠悠“白云”和“红叶”,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16分)[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仁者无敌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①,如之何②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注释】①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
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
②如之何:对他怎么办。
③易耨:及时除草。
易,疾,速,快;耨,除草。
16.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6分)(1)七里之郭.(▲)(2)池.(▲)非不深也(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攻亲戚之所畔.(▲)(5)及.(▲)寡人之身(6)寡人耻.(▲)之17.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D.先帝不以臣卑鄙18.翻译句子(4分)(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19.请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断句(断一处)(2分)20.[乙]文中“仁者无敌”可用[甲]文中哪句话来解释(2分)五、写作(48分)21.鸟儿向往展翅蓝天,花儿向往绽放大地,溪流向往遨游大海。
已处花季年华的我们一定也有许多的梦想和期盼,有人向往独立,有人向往诗情画意,有人向往富有挑战的生活……请以“向往”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