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疑难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记录单
- 格式:docx
- 大小:171.71 KB
- 文档页数:3
xxx医院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病区:床号:
住院号:ABO血型:Rh血型:申请医生:
临床诊断:采血者:核对者:申请日期:
交叉配血方法:盐水凝聚胺法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检验者:核对者:
发血时间:年月日时分发血者:取血者:
特别说明:
1取血和输血执行者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以及配血单上标明的血袋编码、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解释,并检查血液质量。
2在输血前需观察和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情况。
3在快速大量输血或给有强冷凝集素的病人输血,宜将血液加温到接近体温,但勿超过37℃
4如发生输血反应或可疑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报告负责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5对发生即刻的输血反应终止输血后的余血或输血完备后的血袋请及时交回输血科保留24小时备查。
6此联需贴于病历上妥善保存,请勿遗失。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一、正反定型不一致1、重复试验(严格正规操作)。
2、重新取血(以纠正污染或弄错标本造成的不符),溶血标本不能用于合血。
3、洗涤红细胞后进行以下试验(正反定型凝集低于2+的,应首先怀疑是由于亚型或抗原抗体活降低引起。
)1)、用自身血清、红细胞做定型对照,检验自身有无完全抗体。
2)、用O型红细胞做反定型对照,确认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完全抗体。
3)、用抗A、抗AB、抗A1和抗H进行正定型:①A亚型细胞与抗A、抗AB的凝集强度低于A1细胞,但与抗H的凝集强度高于A1细胞(3+以上);②A亚型(特别是A2中约有1-8%会产生抗A1),与抗A1基本不发生凝集。
③用抗AB(O型血清或血浆)是因为它的抗A效价较高,与弱A和弱B抗原亲和力强。
4)、分别用A1型和A2型红细胞反定型检查血清中有无抗A1存在(A亚型中有部份会产生抗A1,能与A1发生凝集,但不与A2凝集。
)5)、询问病史,判断是否是由于病人抗体缺失或减弱引起反定型错误,可延长反应时间,或用灵敏度更高的血型卡做反定型。
6)、被检红细胞做直抗(观察有无被抗体致敏的情况),若为阳性,应将细胞放散至阴性后再定血型。
4、若还不能确定血型,应增加血型物质的检测(如唾液等)。
二、交叉配血不合(一)主侧端不相合1、血型鉴定不正确,重新鉴定血型。
2、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
3、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4、病人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
5、试验系统被污染。
(二)次侧端不相合1、供血者血浆中存在针对病人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2、病人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3、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抗筛阴性,而次侧不合多由自身抗体引起(此是抗人球配血不合,而聚凝胺配血通过可输血)。
(三)配血不合的主要因素1、血型是否正确。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交叉配血1、疑难血型鉴定疑难血型就是一种血型难以检定或判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得现象,多由血型抗原减弱形成亚型、疾病原因引起抗体减弱或部分血型系统罕见表型等原因引起。
因此,疑难血型鉴定主要从弱抗原、弱抗体与特殊抗原或抗体检测角度出发,结合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
而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主要就是对抗体种类与特性进行研究,尤其就是利用吸收/放散试验对同时存在多种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进行分离鉴定,从而较为准确得分析患者血清抗体得特异性。
在工作中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与处理:(1)分析可能存在得原因先排除人为操作因素,再通过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得原因,主要包括抗原类影响因素与抗体类影响因素,抗原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ABO亚型、血液病、骨髓移植等,抗体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不规则抗体、药物抗体、先天抗体缺失、丙种球蛋白过低、冷凝集素等。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疑难血型鉴定流程见流程图1。
流程图1 疑难血型鉴定流程2014年1月,在工作中发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样本一例,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该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得p表型,经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初步推断A4GALT 基因第3外显子得903C>G突变就是患者p表型形成得分子生物学基础,该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与深度撰写论文,先后发表《临床军医杂志》与《中国输血杂志》论文各一篇,并由此逐步展开疑难血型鉴定。
在此之后得工作中,通过阅读文献自修学习,鉴定出Am、Bm、B3等血型亚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疑难血型鉴定思路与流程。
2014年2月与2015年10月,在工作中分别遇到一例反复进行输血治疗得患者,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此两例患者均因多次输血治疗而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该研究成果先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临床军医杂志》。
在后期工作中,通过对解放军174医院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对厦门地区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得分布特征有了较为清晰得了解,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流程。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一、正反定型不一致1、重复试验(严格正规操作)。
2、重新取血(以纠正污染或弄错标本造成的不符),溶血标本不能用于合血。
3、洗涤红细胞后进行以下试验(正反定型凝集低于2+的,应首先怀疑是由于亚型或抗原抗体活降低引起。
)1)、用自身血清、红细胞做定型对照,检验自身有无完全抗体。
2)、用O型红细胞做反定型对照,确认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完全抗体。
3)、用抗A、抗AB、抗A1和抗H进行正定型:①A亚型细胞与抗A、抗AB的凝集强度低于A1细胞,但与抗H的凝集强度高于A1细胞(3+以上);②A亚型(特别是A2中约有1-8%会产生抗A1),与抗A1基本不发生凝集。
③用抗AB(O型血清或血浆)是因为它的抗A效价较高,与弱A和弱B抗原亲和力强。
4)、分别用A1型和A2型红细胞反定型检查血清中有无抗A1存在(A亚型中有部份会产生抗A1,能与A1发生凝集,但不与A2凝集。
)5)、询问病史,判断是否是由于病人抗体缺失或减弱引起反定型错误,可延长反应时间,或用灵敏度更高的血型卡做反定型。
6)、被检红细胞做直抗(观察有无被抗体致敏的情况),若为阳性,应将细胞放散至阴性后再定血型。
4、若还不能确定血型,应增加血型物质的检测(如唾液等)。
二、交叉配血不合(一)主侧端不相合1、血型鉴定不正确,重新鉴定血型。
2、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
3、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4、病人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
5、试验系统被污染。
(二)次侧端不相合1、供血者血浆中存在针对病人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2、病人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3、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抗筛阴性,而次侧不合多由自身抗体引起(此是抗人球配血不合,而聚凝胺配血通过可输血)。
(三)配血不合的主要因素1、血型是否正确。
医院交叉配血记录单病历号:姓名 : 性别:年龄:岁科别:科床号:床
ABO血型: 型RH (D): 输血性质:口常规□紧急□术中□术后申请医牛:
供血者编号.
编号血型:血量:血液种类:米血日期: 年
月日时分
失效日期:年一月
日时一分
编号血型:血量:血液种类:米血日期: 年
月日时分
失效日期:年一月
日时-分
编号血型:血量:血液种类:米血日期: 年
月日时分
失效日期:年一月
日一时一-分
编号血型:血量:血液种类:米血日期: 年
月曰时分
配血
者. 领
血者 核对者 配血时间:20_年_月_日 领血时间:20_年_月_日 核对时间:20 年 月 日 分分分
时时时
第一联(白):贴病历第二联(红):血库存档。
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交叉配血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熟悉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3.探究血型遗传规律。
二、实验原理:人体血液中存在着不同的血型,主要有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的遗传是由血液中的凝集素基因决定的,凝集素基因的表现形式分别为A、B和O。
在交叉配血实验中,根据不同的血型特征和血凝素的作用原理,可以确定一个人的血型和他的血型遗传模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蒸馏水;2.新鲜献血者的血液样本;3.试管架、试管;4.洗涤缓冲液;5.抗凝剂;6.A、B、O三种抗体;7.洗涤试剂;8.结果分析卡。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实验器材进行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2)准备所需血液样本,保证新鲜血液的取样。
一般来说,抽血容器中应当加入抗凝剂以防止凝固。
2.血型鉴定:(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A、B、O和A、B两种抗体溶液。
标记为试管A、B和C。
(2)将待测血液样本分别滴入试管A、B和C中,注意将每个试管中的血液样本和抗体充分混合,避免产生假象。
(3)观察各试管中是否出现凝集反应,根据凝集的情况判断血型。
3.交叉配血:(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A、B抗体溶液和B、A抗原溶液。
标记为试管1和试管2(2)将两个试管中的溶液充分混合。
(3)观察混合试管中是否会出现凝集反应,根据凝集的情况判断血型。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表格如下:原始血型,试管A,试管B,试管C,试管1,试管2----,----,----,----,----,----A型,凝集+,无凝集,凝集+,凝集+,凝集+B型,无凝集,凝集+,凝集+,凝集+,凝集+AB型,凝集+,凝集+,凝集+,凝集+,凝集+O型,凝集+,凝集+,凝集+,无凝集,无凝集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血型的血液样本与相应的抗体溶液混合时,如果出现凝集反应,则可以确定该血型。
2.A型和B型血液样本对应的是A抗体和B抗体,因此在与相应抗原溶液混合时会出现凝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