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试验
- 格式:docx
- 大小:17.10 KB
- 文档页数:2
一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1. 原理盐水介质配血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 不配合性。
本试验主要用以检测受血者(献血者)血清(浆)中有无破坏献血者(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如存在相应的抗体,则交叉管中将发生凝集或溶血现象,此即为交叉不合,反之则交叉相合。
2. 操作(单位:滴)混匀,1000~2000rpm×1~2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3.1主、次、混合管均无凝集,无溶血现象,示无配血禁忌,继续下一步进行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
3.2主、次、混合管均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核查,寻找原因。
3.3主、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次、混合管有凝集和/或溶血现象,示有部分配血禁忌,需进一步检查,寻找原因。
4.注意事项4.1结果观察时,除肉眼观察外,均需显微镜观察。
4.2要注意真、假凝集的鉴别。
二凝聚胺试验1.原理:凝聚胺(Polybrene)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溴化己二甲胺多聚物,具有中和肝素作用:又称肝素灵,溶解后产生许多正电荷,能中和红细胞表面唾液酸所带的负电荷,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降低,诱发红细胞产生可逆的非特异性凝聚。
在此过程中,若有IgG分子已直接与红细胞搭桥,当非特异性的红细胞凝聚消散后,只有由抗原抗体引起的搭桥的特异性凝集仍存在。
反应分三个步骤:1.1.红细胞致敏阶段:红细胞在低离子培育基中与相应抗体致敏。
1.2.凝聚阶段:聚凝胺使红细胞非特异性地紧密接近,诱发凝聚现象,因而允许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桥连。
1.3.再悬阶段:再悬液具有中和聚凝胺的作用,使聚凝胺诱发的非特异性凝聚散开,留下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特异性凝集不能散开,凝集的强度与抗体的浓度、抗原的浓度及反应的导热特性有关。
2、操作步骤:2.1、在盐水法通过的基础上,在主、次管均加入低离子介质4滴,混合后置于室温1分钟。
2.2、在主、次管均加入聚凝胺溶液2滴,混合后,室温15秒。
盐水介质法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一.【原理】红细胞上携带有ABO抗原,当和相应的抗体结合(如A型红细胞遇到含有抗A的B型血清)之后,就会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所以当受血者和供血者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所以常称为“立即离心”(immediate spin,IS)配血试验。
用来检测供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之间的ABO相容性。
二.【器材】0.9%生理盐水,离心机,塑料小试管三.【操作】1.用生理盐水将受血者红细胞制备2%~5%盐水悬液。
(如取分离血清后受血者底层红细胞50ul与生理盐水1mL配成5%受血者盐水悬液)2.从供血者血液保存袋上的辫子中获取少量血样,分离血清,生理盐水三洗红细胞(取红细胞以后,往红细胞内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混匀,离心去除残余白细胞,反复洗涤3次,去除上面的血浆和其他细胞,但是使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时,不能用力摇晃试管,以免引起红细胞破裂,导致溶血等情况,溶血会影响红细胞的使用。
),并用生理盐将供血者红细胞制备2%-5%盐水悬液。
(如取分离血清后供血者底层红细胞50ul 与生理盐水1mL 配成5%供血者盐水悬液)3.取洁净塑料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
4.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100uL),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50uL)。
“次侧”管放供血者血清2滴(100uL),加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50uL)。
混匀,离心机离心1分钟,轻轻晃动试管,肉眼观察结果。
四.【结果判定】1.肉眼观察,如果试管中出现任何红细胞凝集或溶血,则判读为阳性,无凝集为阴性。
2.对于不能明显判定为阴性而并未达到阳性凝集的反应,可通过显微镜进一步判读,镜下有红细胞凝集的为阳性反应,无凝集的为阴性。
3.如果试验在室温进行,若有凝集产生,可置37℃放置2分钟后观察凝块是否散开,以排除冷凝集素造成的凝集影响测定结果。
落石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一、目的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等血液成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二、方法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三、原理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只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常称立即离心配血试验,将人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在盐水介质中进行,只有在任何步骤中不产生溶液血或凝集时方可将供血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给受血者输注;试验通常包括: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是检测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自身对照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受血者血清,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红细胞缗钱状假阳性的存在;四、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五、仪器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六、试剂1、试剂名称:%氯化钠注射液2、试剂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包装规格:500ml/瓶;5、贮藏条件;18-25℃避光保存;6、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二年;七、检测样本要求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抗凝剂:血液=1:10;2、标本采集:见输血科标本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3、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4、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八、操作步骤1、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血清分离;2、分别配制受血者与献血者红细胞配成2%盐水悬液;3、取洁净小试管10mmx60mm2支,1支标明主侧: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次侧: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4、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1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1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以1000r/min离心1min,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5、结果判断: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管均无溶血及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反之不能;九、质量控制1、此检测项目应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且成绩合格;2、每日做室内质量控制,且要求在控;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必要时应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4、交叉配血标本应在2~8℃保存留一周,以备复查;十、生物参考区间相合;不相合;十一、注意事项与干扰因素1、不能单独应用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进行临床发血,必须结合其他介质方法交叉配血相合后方可发血;2、交叉配血标本必须正确有标识,其血液量、红细胞或血浆的质量符合实验要求和受血者当前的免疫学状态;3、交叉配血试验血样,要求是输血前3天内的血样预防受血者在输血前的3个月之内可能有妊娠或输血等免疫史而可能产生不规则抗体;4、标本血液离体后要求尽快送检,至检测完毕最长不能超过3d,每次检测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标本应在2℃~8℃保存7天;5、试剂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试剂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变质失效;6、患者使用的药物影响的处理:如果使用右旋糖酐、PVP等治疗,应注意将红细胞洗涤;如果受者使用肝素治疗,则应用硫酸鱼精蛋白对抗,使样本凝结;7、交叉配血试验注意红细胞缗钱状的假阳性鉴别,应结合镜下观察或离心去上清液后重悬观察;8、抗体筛选试验阴性,而交叉配血结果阳性,提示有未检测明的同种抗体存在;9、交叉配血结果不相合提示有未查明的同种抗体存在;10、注意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离心力、温度、红细胞浓度、抗原抗体的比例;11、血清或血浆中如含有溶血性抗体,则相应红细胞被溶解而不凝集,交叉配血结果阳性,如排除标本中补体干扰因素的影响,可来活后重新试验;12、注意在室温反应中或抗球蛋白试验中显示有自身抗体,应加做自身对照试验或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加以鉴别;十二、参考文献1、胡丽华主编,临床输血检验,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叶应妩,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
输血科交叉配血(盐水法)标准操作程序
(原理)交叉配血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试验又称不配合性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试验,完整的操作规程应包括:①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如与这次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应及时分析原因;②对收到的受血者血样应作ABO正反定型,RH(1)定型及血型抗体检测和鉴定;③选择预先进行血型检查的合格供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方法:
(一)盐水介质配血法
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性,当受血者和供血者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所以常称为“立即离心”配血试验。
[操作]
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并配制2%-5%台红细胞盐水悬液。
2、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并配制2%-5%红细胞悬液。
3、取洁净水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作“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作“次侧”。
4、按标记“主侧”管如受血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次侧”管如供血者血清2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以1000r/min离心1min,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冬季气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
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溶血及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N-XK-SXK-003
第二版共
2页
生效日期年月日
编写者:
审批者:
复审人:
复审日期:
医务科保管
(签名)
者:
检验科主任:(签名)
输血科:(签名)
1. 原理:
将受血者血清和供血者红细胞、将供血者血清和受血者红细胞混合并离心后,如ABO 不合,即出现红细胞凝集或溶血现象。
2.标本采集与要求:要求使用新鲜的血清或血浆。
不可使用溶血或污染的血清或血浆。
3.试剂:
生理盐水
4.仪器
4.1.离心机:LDI4 1.2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4.2.显微镜:OLYMPUS
5.操作步骤
5.1. 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 ,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并制成2~5%红细胞盐水悬液。
5.2.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制成血清,并配制2~5%红细胞盐水悬液。
5.3.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主侧、次侧。
5.4.主侧管:病人血清3 滴+供血者血球3 滴,次侧管:供血者血清3 滴+病人
血球3 滴。
注:血球均为生理盐水稀释的2-5%浓度。
5.5.混匀,以1000r/min 离心1 分钟,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
6.结果观察:倒在玻片上用肉眼观察,然后再用显微镜观察有无凝集,如有凝集反应,表示不合。
如无凝集反应,表示供血者的血液适合给病人输注。
7.注意事项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某些病人的血浆中可能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的假凝集结果,应将试管保温。
参考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
交叉配血凝集试验次侧有凝集的原因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交叉配血凝集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评估输血前潜在受体与供体之间的血液相容性。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交叉配血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试验又称不配合性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试验,完整的操作规程应包括:?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如与这次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应及时分析原因;?对收到的受血者血样应作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其他血型检查以及血型抗体检测和鉴定;?选择预先进行血型检查的合格供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一、配血要求1(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血型复查)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2(核对病人资料: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血样、病历三者,其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原始血常规血型和血型复查中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等,必须正确无误;3(核对血液:血液完整性、血液标签、血液质量;4(核对取血凭证:按临床(取血凭证)实际用血品种、量进行配发血;5(配血前,先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和抗筛,并报告其结果;6(在电子病历或急诊医生工作站中,检查临床输血五项的执行情况;7(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白细胞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方法:采用盐水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二、盐水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方法原理】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性。
当受血者血清(浆)和供血者红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
【标本采集和处理】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3ml于EDTA.K2。
2(标本采取时间:要求受检者血样一定要在输血前48h(抗筛是48h)内采集,血样必须是新近的,无溶血现象。
【试剂】1(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长春博德)2(Anti-D (IgM) Biotest。
1 实验原理凝聚胺试验应用于血库作业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其灵敏度、特异性远高于其他介质1倍~250倍,方法简单快速,因此,陆续取代了盐水、木瓜酶试验。
其原理是利用低离子溶液降低离子强度,加速分子运动,减弱红细胞静电斥力,缩短红细胞间距,促进红细胞抗原和血清(血浆)中抗体结合发生非特异凝集,当附加假凝集清除液后非特异凝集立即散开,而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特异性凝聚将依然存在。
由此,检出完全抗体或不完全性抗体。
2 试剂组合低离子介质-凝聚胺溶液:含葡萄糖、凝集胺、氯化钠、乙二胺四醋酸2钠及稳定剂;悬浮液:含柠檬酸钠、葡萄糖及稳定剂。
试剂由台湾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3 交叉配血试验取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与次,主侧加入受(供)血清2滴,加供(受)血者3%~4%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
各管加入低离子介质0.8 ml,混匀静置1 min,加凝聚胺1滴,混匀,以3 500 r/min离心10 s~15 s,倒出上清液(残留0.1 ml),轻摇试管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
再加1滴假凝集清除液,边摇动边观察结果。
如果凝集散开为阴性,即为非特异性凝集,如不能散开为阳性,即为特异性凝集。
如反应可疑应用显微镜观察,上述凝聚胺配血方法见(输血技术学)[1]。
4 注意事项可以用含EDTA血浆代替血清进行交叉配血使用。
若使用血清可把标本放入37 ℃水浴箱,使其纤维蛋白析出后再用,否则,红细胞缠绕在纤维蛋白上造成假凝集现象。
如洗肾患者,血清(浆)中含有肝素,可出现假凝集,此时,须多加2滴~4滴凝聚胺溶液,以中和肝素。
冬天室温低,某些患者可能含有冷凝集素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遇此情况,须再滴入2滴悬浮液后37 ℃水浴1 min,再观察,若凝集消失说明为冷凝集。
如盐水试验不凝集,凝集胺试验凝集说明有不完全抗体,必须进一步做抗体鉴定。
5 讨论凝聚胺交叉配血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患者血清(浆)中是否有具有临床意义的红血球异体抗体。
交叉配血查对制度交叉配血查对制度是指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制度通过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进行匹配,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输血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交叉配血查对制度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其意义。
交叉配血查对制度的原理是基于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ABO 血型系统包括A、B、AB和O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包括Rh阳性(Rh+)和Rh阴性(Rh-)两种血型。
在输血治疗中,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必须匹配,否则可能引发严重的输血反应。
1.首先,收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样。
这些血样将用于实验室检测,确定其血型和Rh因子。
2.实验室检测包括血型试验和Rh试验。
血型试验通过检测献血者和受血者血浆中特定的抗体和抗原来确定其血型。
Rh试验通过检测受血者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来确定其Rh血型。
3.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交叉配血查对。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检测受血者的血浆中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与输血过程中的供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产生反应,导致输血反应的发生。
4.交叉配血查对通常分为直接交叉配血和间接交叉配血两种方法。
直接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血浆与供血者的红细胞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间接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血浆与供血者的红细胞分开,然后将受血者的血浆与已知血型的人的红细胞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交叉配血查对制度的意义在于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交叉配血查对,可以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受血者的免疫系统对供血者的红细胞或血浆产生不良反应,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严重的输血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此外,交叉配血查对还可以提高输血效果。
血型不匹配的输血可能导致红细胞凝集、溶血等问题,影响输血的效果。
通过进行交叉配血查对,可以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匹配,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输血的效果。
SOP_10-3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确保输血安全,严格检验质量标准,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结果报告。
二、适用范围:交叉配血试验。
三、操作人员:检验科授权工作人员四、操作步骤:随着临床输血实践的增多,输血一方面在临床治疗中特别是在对失血性患者的救治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和致命的事故。
这对输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输血医学出现了奇迹般的创新。
血型学、血液免疫学和输血相关病毒学的深入发展,使输血置于更加安全的轨道。
1. 原理: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是保证安全输血。
此试验是检查不配合性,使献血员与受血者(病人)的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
配血试验阴性,输血后患者的血清(红细胞)不会与献血员的红细胞(血清)发生反应。
即使已知患者和献血员的ABO及Rh(D)血型相同,配合性试验也是必要的。
因为除了ABO、Rh(D)外还有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存在。
2. 试剂和材料:(1)受血者血清与3%红细胞悬液(2)供血者血清与3%红细胞悬液3. 操作方法:3.1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3.2 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
3.3 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3.4 交叉配血不合时;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必须作抗体筛选试验。
3.5.交叉配血试验包括:(1)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的主侧配血。
(2)受血者的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的次侧配血。
(3)受血者的红细胞对受血者血清的自身对照。
3.6 盐水介质配血法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性。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步骤
(1)取试管两支,用0.9%生理盐水分别配受血者和供血者5%红细胞悬液(取分离血清后受血者底层红细胞50ul与0.9%生理盐水1mL,取分离血清后供血者底层红细胞50ul 与0.9%生理盐1mL)
主侧:受血者血清100uL+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次侧:供血者血清100uL+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混匀,离心机离心1分钟,轻轻晃动试管,肉眼观察结果。
(2)结果判定
1.肉眼观察,如果试管中出现任何红细胞凝集或溶血,则判读为阳性,无凝集为阴性。
2.对于不能明显判定为阴性而并未达到阳性凝集的反应,可通过显微镜进一步判读,镜下有红细胞凝集的为阳性反应,无凝集的为阴性。
3.如果试验在室温进行,若有凝集产生,可置37℃放置2分钟后观察凝块是否散开,以排除冷凝集素造成的凝集影响测定结果。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交叉配血实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二、适用范围日常的交叉配血工作。
三、原理使受血者血清(血浆)和红细胞分别与献血者红细胞和血清(血浆)反应,采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检测供、受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判定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液之间红细胞血型免疫的相容性。
四、步骤和方法1、受血者ABO和RhD血型鉴定,执行《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2、根据受血者ABO和RhD血型鉴定结果选择与其ABO和RhD相容血液成分,并复检献血者ABO和RhD血型。
3、分别吸取受血者和献血者30微升压积红细胞到已标示试管内,再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毫升制成3%的红细胞悬液。
4、盐水介质法交叉配血(1) 取试管2支,分别标记为主侧和次侧,主侧加受血者血清(血浆)2滴,献血者3%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清(血浆)2滴,受血者3%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2) 用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以120g离心1min后取出判断结果。
(3) 结果判断:先观察有无溶血,再轻轻转动试管观察有无凝集。
如无溶血、无凝集,继续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
若盐水介质法试验有凝集或者溶血时,应复检受血者和献血者ABO和RhD血型。
5、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盐水介质法交叉配血试验完成后转做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原理】利用低离子介质(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浆)中的抗体结合。
加入凝聚胺可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
最后,加入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标本采集和处理】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于分离胶/促凝剂管(血清)、或静脉采血3ml于EDTA.K2(血浆),一般采用血清进行抗体检查。
2.血清标本的采取时间:要求受检者血样一定要在输血前3天内采集,血样必须是新近的。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
将献血人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与受血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这一试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
用交叉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
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献血人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
交叉配血不能只进行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在条件差的实验室也应该进行胶体介质配血,以尽量消除不完全抗体存在的危害,减少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通过交叉配血试验进一步证实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不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一抗体反应,以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因输血直接涉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故病人与献血员虽属同一血型也应进行交叉配血。
分类
交叉配血试验有多种方式,如盐水法、胶体介质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1、首先准备好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
2、配好用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用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
3、主侧加受血者血清0.5ml,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0.25ml。
4、次侧加献血者血清0.5ml,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0.25ml。
5、37度水浴箱孵育1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
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即不仅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清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主侧);而且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这称为试验的次侧)。
这样,既可检验血型测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他们的红细胞或血清中,是否还存在一些其它的凝集原或凝集素,足以引起红细胞凝集反应。
在进行交叉式配血试验时,应在37℃下进行,以保证可能有的凝集反应得以充分显示。
试验方式
交叉配血试验有多种方式,如盐水法、胶体介质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胶体介质配血法
1、首先准备好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
2、配好用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用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
3、主侧加受血者血清0.5ml,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0.25ml。
4、次侧加献血者血清0.5ml,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0.25ml。
5、37度水浴箱孵育1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
微柱凝胶试验
微柱凝胶试验(Microtubes Gel Test,MGT)是20世纪90年代先后进入国内实验室并用于交叉配血的新方法。
在一些先进国家已成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
而凝聚胺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也已在国内迅速推广使用。
该方法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
诊断用人血型抗A血清、诊断用人血型抗B血清(常在血清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染料以示区别,如A型红色,B型蓝色)、生理盐水、供血者血清、受血者血清、供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受血者的2%红细胞悬液。
结果观察
先观察上清液的颜色,然后再轻摇试管观察有无红细胞凝集现象发生;
结果判定:如试管内红细胞呈均匀混浊无颗粒出现即无凝集,上清液呈正常血清状颜色为交叉配血试验相合。
如上清液呈红色即有溶血现象,红细胞成块即为凝集现象,为交叉配血试验不相合
正常范围主试验和副试验均不出现凝集(也不溶血)即说明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相配。
主试验和副试验都不出现凝集和溶血现象才可输血。
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
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则为配血不合,其血绝对不可输入。
主试验不发生凝集,副试验发生凝集,可适当少量输血(不宜超过200ml)。
输血时不宜太快太多,并密切观察,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
注意事项待检红细胞悬液不宜过稀或过浓;
所用的试剂必须在有效期内;
气温较高时,为防止标本干涸所致的假阳性,可将玻片放入有一湿棉球的平皿中。
若室温过低,可将玻片置于28℃右右的温箱中;
注意区分红细胞的叠连现象与凝集现象。
前者滴加生理盐水1~2滴混匀后,红细胞即可分散成浑浊状,而后者则不因此而改变;
利用已知A型和B型红细胞与一系列稀释的待检血清作凝集反应,根据凝集效价(以出现凝集的最高稀释度)的高低可作为判断体液免疫功能的一项指标。
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半岁婴儿,除AB型外,血清中相应的抗A效价≥1:8,抗B效价≥1:4。
一岁后,凝集效价也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