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的节假日 2 周末巧安排
- 格式:doc
- 大小:241.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2 周末巧安排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面不适合我们二年级学生玩的游戏有?()A.丢沙包B.一、二、三木头人C.踢足球D.跳小绳2 . 友谊总是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受到真情的存在。
下列()不属于校园的香甜。
A.明明讨厌新来的同学又土又笨的样子B.小宁总是把自己制作的小巧的书签送给我C.午餐时,红红给我一个里面是一块儿藕粉糕的小饭盒D.她隔三差五变着花样给我带点心,有草莓糊的,冰糖苹果的3 . 在没有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我会()。
A.提前预习功课B.老师让读时我再读C.妈妈让我写作业时我再写二、填空题4 . 和拖拉说再见的小时钟藏在(________________)。
5 . 我的大拇哥叫(______________),我把它送给自己,因为(_______________)。
6 . 进入________要保持安静,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
三、判断题7 . 漂亮的人就是最有精神的。
(______)8 . 周末适合去看看爷爷奶奶。
(______)9 . 与人沟通时,未能达成共识,就相互指责。
(______)10 . 我每天坚持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所以我家很干净。
(______)11 . 爸爸妈妈很辛苦,我们要尊敬他们。
(______)四、简答题12 . 搜集有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
13 . 小朋友们,你们每到周末都会做些什么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填空题1、2、3、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2、。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周末巧安排》说课稿第2课《周末巧安排》说课稿说教材《周末巧安排》一课,选自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二课。
相对于本单元第一课《假期有收获》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度过长时段的假期,本课教材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安排日常生活中短时段时间,尤其是周末的闲暇时间。
《周末巧安排》包括“说说我的周末”、“这样可以吗”和“怎样安排更精彩”三部分内容。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前两部分教学内容开展学生活动。
本课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周末生活情境引入,以日记体形式的故事来介绍周末生活;通过学生周末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复现,引发学生对自己上一周末生活的回忆;然后对教材中所举“早起?晚起?”和“先做?后做?”这两组对比图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辨析,从而能够判断自己的周末度过得是否合理而有意义;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控制自己行为等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意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播放课前对教材下方绘本插图“XXX,不可以”这部分内容进行改编后的视频,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在与家长就周末安排一事存在分歧时,能够学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协商,从而正确处理研究与休息、娱乐之间的关系,由此提高自己合理安排短时段闲暇时间的能力,做到劳逸结合。
说学情刚上二年级的学生易贪玩,自制力较差,缺乏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及公道安排时间的能力。
而往往周末短暂的闲暇时间却要完成良多事情,不能公道安排好研究与娱乐、苏息之间的关系。
其次,除了需要的苏息以外,有良多学生周末还要上兴趣班,这个中有些兴趣班并非学生本人意愿,这就难免与家长产生分歧和冲突。
所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和家长发生分歧的时候,学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协商,安排好周末生活,这也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题目。
说教学目标1.观看视频,判断自己的周末度过得是否合理而有意义。
2.通过针对教材中两组图片的对比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控制自己行为等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意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周末巧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日历和课堂交流,感受周末生活的可贵。
2.通过回忆、分享周末生活,感受周末生活的丰富多彩。
3.通过课堂讨论,明白自主安排周末生活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有意义地度过闲暇时光,了解节假日的文化意义。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而编写,是以周末生活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假日,积极度过较短时段的周末生活。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说说我的周末”引导学生回顾周末活动,讲过程、体验和感受。
“这样可以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继而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这节课的教学重在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感受周末生活的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
该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过周末生活。
他们已经有过周末生活的经历,孩子们周末会参加各类辅导班、兴趣班,看望老人,去图书馆看书等等,周末生活很丰富。
基于孩子有过周末生活的经验,教学时设计了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的环节,感受到周末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回忆、分享周末生活,感受周末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周末活动照片3.板贴4.周末活动记载表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感受周末生活的可贵(出示日历)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没有,日历上啊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揭题: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月有几天是周末啊?(8天)是呀,一个月有8天是周末。
那么,一年就有将近100天是周末呢!周末的时间对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呢!这节课啊,我们就来聊聊周末安排这个话题。
(板贴:我的周末)二、回忆周末生活,感受丰富多彩过渡语:小朋友们,上个周末你做了什么?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我们班小朋友周末活动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周末巧安排》教案教材分析《周末巧安排》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中的第二个主题,教材从贴近孩子现实生活情境出发在旨在培养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这课在本单元中是引领和铺垫的作用处于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容易贪玩,自觉性比较差,辨析能力也差,对周末很少有科学计划的,还有部分孩子周末上兴趣班和补课班的,违背孩子的意愿,周末相对于平时,作业相对又较多,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合理安排自己可以周末计划,并按部就班的落实目标成了孩子成长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1、懂得合理安排周末的意义;2、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行为与习惯: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周末生活,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的能力,并努力去实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观点辨析、故事交流等活动为顺利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
教学难点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对学生周末睡懒觉状况和做事情的态度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做成统计表。
学生准备:填好老师课前下发的调查表,小组长提前做一份周六日作息时间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聪明的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分享一首儿童歌曲好不好?2、播放歌曲(1)师:小朋友们,歌曲欣赏完了,你们知道了歌曲中的小朋友星期天过的怎么样?学生答师总结:周末不仅过的高兴,重要的是过得充实、愉快而有意义,并且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应当有必要认真地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板书《周末巧安排》师出示课件师:怎样安排周末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活动一环节说一说。
活动一:说一说1、拿出你课前完成上周末活动的统计表.跟小朋友分享一下在周末做了哪些快乐的事情呢?从中收获了什么?(学生交流并回答全班汇报师引导孩子多方面汇报)3、师总结。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周末巧安排【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周末巧安排》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第2课。
相对于第1课《假期有收获》已引导学生要学会用心度过长段的假期,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学会安排日常生活中短时段的闲暇时间为延续与巩固。
本课根据课程标准中“愉快、积极的生活”中的第6条“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而编写。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说说我的周末”“这样可以吗”“怎样安排更精彩”“小宝,不可以”及绘本副版内容。
教学目标为:1.引导学生分清主次,巧妙地安排自己的周末,作息有规律。
2.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可行,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安排日常生活中短时段的闲暇时间,作息有规律。
教学难点是能够在成人帮助下制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并努力实现。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关于时间的内容,具体指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共有的时间意义的领悟,是一个群体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年级的学生缺乏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他们而言,以具体的生活事件引导他们把握与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是可能的,也是有难度的。
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及生活细节进行分析,避免抽象地、绝对地讲怎样安排合理,怎样不合理。
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是过好生活的重要素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身边的同学是怎么过周末的,学习好的方法;制订合理的周末计划,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研究制订出合理的周末计划。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巧妙地安排中体会周末生活的乐趣,知道珍惜时间。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学生:完成书本P 6的“我的周末活动卡”教师:课件、“周末活动大畅想”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周末么?为什么?这两天一般是怎么度过的?2.指名回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2 周末巧安排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下边属于小朋友不会,而大人会的本事是()。
A. B. C.2. 以下图中哪一种行为是不对的()A.小狗狗和黑黑玩的很高兴B.大熊和小熊快乐的玩去了C.猫咪和熊哥哥吵起来了第1页共4页3.以下对表达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表达时要自信B.说话前做好准备,明确看法C.说话态度要诚心D.为了不让人嘲讽尽量放低音量二、填空题4.请您在(_______)线外排队。
5.我一般都是夜晚______睡觉,清晨______起床,一天睡______小时。
6.周末的时候,要准时达成老师部署的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7.快乐有好多种,而经过自己的付出获取的快乐更长久。
(_____)8.终于放假了,假期的每天必定要日高三丈才起床。
(______)9.父亲母亲要做那么多事很辛苦,我们要管好自己,少给他们添麻烦。
(______).______).刘思雨的赞叹老是很真挚,让人很高兴。
(______)四、简答题12.制定一个下周的周末计划表,写写下周末你打当作些什么。
13.什么是明志?谈谈你的远大理想吧!第2页共4页参照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填空题1、2、3、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2、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
二年级上册第2课《周末巧安排》一、教学目标1.能意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明白珍惜时间的意义;2.能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3.计划要具体、有内容,要考虑到自己与身边的人的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1.能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2.能意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明白珍惜时间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能够结合生活的具体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行,具有管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本课一共包括三个主要活动部分:说说我的周末、这样可以吗、怎样安排更精彩。
此外,还有一个绘本故事“小宝,不可以”。
通过活动的逐步开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周末,明辨是非,如何巧妙地安排周末。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认识周末1.提问导入:师:同学们,一个星期有几天呀?预设:七天。
师:那你们最喜欢哪两天?预设:星期六和星期日。
师:看来大多数学生都是喜欢周六和周日,我们通常把周六和周日统称为:周末。
那你们在周末一般是怎么度过的?预设:指名回答。
师:看来大家的周末生活还真是丰富多彩呀!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论一下如何让我们的周末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
(板书:周末巧安排)2.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用了谈话提问的形式,涉及到学生的周末活动,然后直奔主题,简洁明了。
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说说周末,周末可以做哪些事情1.来看看小红同学的周末生活师: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
你们想知道小红是怎么样度过她的周末的吗?(播放录音)预设:想!师:小红在周末干了什么呀?预设:看书。
师:从小红看书的表情,你知道了什么?预设:她很高兴!师:对,小红笑得很开心,说明她很喜欢看书。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小红喜欢看书?预设:她舍不得放下。
下周,她还要去看书。
师:那她通过看书,有什么收获呢?预设:通过看书,小红收获了知识。
2.与同桌交流你的周末活动。
(自由交流1分钟)师:真棒!看了小红的周末安排,我们也来聊聊我们自己的周末。
部编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周末巧安排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分享周末的经历,鼓励学生分析自己的周末生活状态。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划和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周末生活。
3.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周末生活,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水平和时间观点。
二、教学重点:明确怎样过好周末,制定合理的周末计划。
三、教学难点:懂得周末的真正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指名学生回答师:看来大家都喜欢周末,能够做很多想做的事,那这个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让我们的周末生活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
(板书:2、周末巧安排)二、“说说我的周末”1.你们的周末是怎么过的呢?做了些什么?(学生拿出课前填好的表格)四人小组交流,指名学生说。
2、师:老师对咱们班小朋友如何过周末做了小调查(出示课件:我完成了作业还看了课外书;我去舞蹈中心上了我喜欢的舞蹈课程;我按时练了一个小时的钢琴;天气好时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地出去玩耍;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喜欢的电视节目……)2、师:大家的周末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不但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有收获。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重温和分享周末生活的机会,让他们与同学、老师亲切友好地交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三、这样能够吗1、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周末,过得很快乐,不过课本上的一个小朋友周末却过得不快乐,咱们一起来听听。
(出示课件:绘本故事《小宝,不能够》)2、师:你有和小宝一样的烦恼吗?爸爸妈妈和你说过哪些不能够?你知道为什么不能够吗?(预设:老师经过调查了解咱们班有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报了几个兴趣班。
引导学生和父母商量,挑选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但是选好了就应该认真去学习去练习。
)3、师: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在周末会合理安排我们的活动。
如果事先有约定,但我们不想坚持了,这时的“不能够”是爸爸妈妈的提醒和制止;如果爸爸妈妈单方面勉强我们做事情,这时我们要和爸爸妈妈交流为什么“不能够”。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周末巧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日历和课堂交流,感受周末生活的可贵。
2.通过回忆、分享周末生活,感受周末生活的丰富多彩。
3.通过课堂讨论,明白自主安排周末生活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有意义地度过闲暇时光,了解节假日的文化意义。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而编写,是以周末生活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假日,积极度过较短时段的周末生活。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说说我的周末”引导学生回顾周末活动,讲过程、体验和感受。
“这样可以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继而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这节课的教学重在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感受周末生活的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
该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过周末生活。
他们已经有过周末生活的经历,孩子们周末会参加各类辅导班、兴趣班,看望老人,去图书馆看书等等,周末生活很丰富。
基于孩子有过周末生活的经验,教学时设计了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的环节,感受到周末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回忆、分享周末生活,感受周末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周末活动照片3.板贴4.周末活动记载表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感受周末生活的可贵(出示日历)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没有,日历上啊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揭题: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月有几天是周末啊?(8天)是呀,一个月有8天是周末。
那么,一年就有将近100天是周末呢!周末的时间对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呢!这节课啊,我们就来聊聊周末安排这个话题。
(板贴:我的周末)二、回忆周末生活,感受丰富多彩过渡语:小朋友们,上个周末你做了什么?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我们班小朋友周末活动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2 周末巧安排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下面属于小朋友不会,而大人会的本领是()。
A.B.C.
2 . 下图中哪一种行为是不对的()
A.小狗狗和黑黑玩的很开心
B.大熊和小熊高兴的玩去了
C.猫咪和熊哥哥吵起来了
3 . 下列对表达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表达时要自信B.说话前做好准备,明确观点
C.说话态度要诚恳D.为了不让人嘲笑尽量放低音量
二、填空题
4 . 请您在(_______)线外排队。
5 . 我一般都是晚上______睡觉,早上______起床,一天睡______小时。
6 . 周末的时候,要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7 . 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_____)
8 . 终于放假了,假期的每一天一定要日上三竿才起床。
(______)
9 . 父母要做那么多事很辛苦,我们要管好自己,少给他们添麻烦。
(______)
10 .
(______)
11 . 刘思雨的赞美总是很真诚,让人很开心。
(______)
四、简答题
12 . 制订一个下周的周末计划表,写写下周末你打算做些什么。
13 . 什么是明志?说说你的远大志向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二、填空题
1、
2、
3、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