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8.92 KB
- 文档页数:2
呼吸内科肺炎疾病护理要点解答肺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为呼吸系统常见病。
病原微生物感染、理化因素、免疫原性损伤等均可引起肺炎。
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并发肺炎的病死率高。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由于局部防御功能的正常发挥,可使气管隆凸以下的呼吸道保持无菌状态。
当个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及病原体数量增多、毒力增强时,病原菌被吸入下呼吸道,并在肺泡内生长繁殖,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和渗出,引起系列临床症状。
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病毒等。
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可引起肺组织的坏死性病变容易形成空洞外,肺炎治愈后多不留瘢痕,肺的结构与功能可恢复。
病原菌可通过以下途径入侵:口咽部定植菌吸入;周围空气中带菌气溶胶的直接吸入;由菌血症引起的血行感染;邻近感染部位直接蔓延至肺。
分类如下。
(1)按病因分类。
分为:①细菌性肺炎。
②病毒性肺炎。
③真菌性肺炎。
④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⑤理化性因素所致肺炎。
(2)按解剖学分类。
分为:①大叶性肺炎。
②小叶性肺炎。
③间质性肺炎。
(3)按感染来源分类。
分为:①社区获得性肺炎。
②医院获得性肺炎。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与体征多数肺炎患者起病急剧,有高热、咳嗽、咳痰症状,不同类型的肺炎痰液有所区别,当炎症累及胸膜可出现胸痛,常伴随全身毒性症状,如疲乏、肌肉酸痛、食欲缺乏等。
(二)并发症(1)感染性休克:当病原菌入侵使微循环和小动脉扩张,有效血容量锐减,周围循环衰竭而引起休克,出现感染性休克的表现。
(2)低氧血症:炎症使肺泡通气量减少,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内气体交换障碍引起低氧血症,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3)肺脓肿:肺部炎症的激化,可形成肺脓肿,咳出大量脓痰或脓血痰,有臭味。
(4)肺不张:多见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者,由于无力咳嗽,痰液阻塞气道,引起的肺组织萎缩。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呼吸内科疾病临床研究高和飞;田霞;程琳;张春芳【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7(002)027【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中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方法以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接受治疗的40例呼吸内科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2水平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提高治疗质量,缩短治疗周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总页数】2页(P30-31)【作者】高和飞;田霞;程琳;张春芳【作者单位】西安高新医院呼吸科,陕西西安,710075;西安高新医院呼吸科,陕西西安,710075;西安高新医院呼吸科,陕西西安,710075;西安高新医院呼吸科,陕西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相关文献】1.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疗效观察[J], 孙惠洁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呼吸内科疾病临床研究 [J], 杨玉东3.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探究 [J], 高丹丹4.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开放性临床研究 [J], 鞠俊;黄静;李慧;庞领玉;史泽宁;张君嗣;苏小俊;陈小桥;邹丽萍5.环磷酰胺联合不同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J], 何毅珺;张平;刘慧欣;陈景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两大类。
在呼吸内科领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从而缓解哮喘和COPD 的症状。
研究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显著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上腺皮质激素还可用于支气管扩张试验。
支气管扩张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和评估肺功能的方法,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气道通透性,从而提高支气管扩张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肾上腺皮质激素还可用于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GPA)。
EGPA是一种罕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特点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全身血管炎。
研究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减轻EGPA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气道狭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
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肺部感染、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尤其是高剂量应用时风险更高。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且需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效果。
它能够显著改善哮喘和COPD 患者的症状,提高支气管扩张试验的准确性,以及缓解EGPA患者的炎症反应和气道狭窄。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需要注意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同时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最佳的疗效和安全性。
重症哮喘呼吸内科采用综合方案治疗的效果观察薛梅【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方案治疗重症哮喘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选取重症哮喘患者50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采用综合方案治疗。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均有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组50例患者,症状均缓解,应用机械通气方案治疗16例,患者成功脱机15例,病情明显好转,但因家庭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
结论针对重症哮喘,采用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机械通气等综合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救治效果,改善预后,确保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3【总页数】2页(P111-111,112)【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内科;综合方案治疗;效果观察【作者】薛梅【作者单位】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山东蒙阴27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5重症哮喘为呼吸科常见疾病,指哮喘急性发作,一般药物应用无法缓解>24 h,短时间内患者即进入危重状态,诱导严重酸中毒、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或/和低氧血症发生,进而使支气管扩张药物效果降低,病情恶化,增加死亡风险,故对治疗方案合理选择,是保障预后的关键[1]。
本次选取相关病例,采用综合方案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现总结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选取重症哮喘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2~73岁,平均(50.2±2.3)岁,均与《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诊断标准符合。
发作诱因:明确过敏源接触史10例,上呼吸道感染34例,诱因不明确6例。
临床以胸闷、咳嗽、口唇发绀、咳痰、气促等为主要表现,双肺有广泛哮鸣音闻及。
1.2 方法:本组采用综合方案治疗。
①基础治疗:氧疗:本次选取的病例均存在缺氧状况,对血气分析进行检测,依据结果,取不同流量的氧气完成吸入,对PaCO2检测,其值<35 mm Hg,可应用面罩吸氧方案;以最大程度的改善肺泡通气状况,对呼吸或嗜睡发挥轻度抑制效果,检测PaCO2值,出现偏高者,应用纳洛酮、尼可刹米等兴奋剂。
呼吸内科呼吸衰竭疾病诊疗精要呼吸衰竭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一般认为,在海平面大气压、休息状态下,呼吸室内空气时,PaO₂<7.98kPa(60mmHg)和(或)PaCO₂>6.65kPa(50mmHg)时,作为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
根据血气变化,将呼吸衰竭分为两型:I型系指PaO₂下降而PaCO₂正常或降低,多为急性呼吸衰竭的表现;Ⅱ型系指PaO ₂下降和PaCO₂升高,多为慢性呼吸衰竭或间有急性发作的表现,常见于阻塞性功能障碍的肺、支气管疾病。
一、病因1.气道病变引起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炎症、痉挛、肿瘤、异物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由于气道不同程度的阻塞,肺泡通气不足,导致缺氧及CO ₂潴留。
2.肺组织损害引起的换气功能障碍肺部炎症、水肿、血管病变、弥散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矽肺、ARDS等,引起V/Q灌注比例失调,弥散面积减少或解剖分流增加,导致缺氧。
3.胸廓活动减弱或呼吸肌衰竭引起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胸廓严重畸形、严重脊柱后侧突、广泛胸膜增厚、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引起胸廓活动受限制;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呼吸肌负荷加重等引起呼吸肌活动减弱,均可使肺扩张受到影响,导致肺通气量减少。
4.脑部病变引起的呼吸中枢功能障碍脑部炎症、血管病变、肿瘤、外伤、代谢性或药物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损害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功能抑制,通气功能减弱。
二、临床表现呼吸衰竭可使机体各器官和组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的基础。
(一)缺氧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等。
1.中枢神经系统脑组织质量仅占全身质量的2%,而需氧量却占总量的25%,大脑耗氧量3mL/(100g·min)。
早期缺氧即可引起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起到代偿作用。
严重缺氧时扩张的血管血流缓慢,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离子泵”的作用减弱,致使脑水肿发生和颅内压增高,同时亦可直接损伤脑细胞。
【定义】哮喘急性严重发作时,应用普通平喘药物包括静滴氨茶碱积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而不能在 24h 缓解者,是支气管哮喘的重症发作。
【临床表现】1.患者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讲话不联贯。
2。
呼吸大于 30 次每分运动幅度下降,三凹征,奇脉.3.血气分析 PaO2,60mmhg 伴或者有 PaCO2,45mmhg, pH 值下降。
4.X 线表现肺充气过度,气胸或者纵隔气肿.5.哮鸣音从明显到消失。
[救治原则]迅速解除喘息、疏通气道,并即将给氧,改善呼吸艰难,纠正酸碱失衡。
【急救预案】1、体位与环境取坐位并予以背部支持,保持病室肃静及通风良好,注意解除病人的焦虑及紧张.2、保证呼吸道通畅并纠正缺氧。
(1)清除痰液并协助排痰,吸痰。
吸痰先后应注意予以高流量吸氧。
(2)吸氧4—6L/min,并予以适当湿化。
(3)必要时行人工或者机械辅助呼吸3、平喘扩支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艰难。
(1)0。
1%肾上腺素 0.5mg 皮上注射或者异丙肾上腺素(治喘灵)5—10mg 舌下含化, 3—4/d.(2)治喘灵 0。
25mg,稀释后雾化吸入.(3)氨茶碱 0。
25g 加 25%葡萄糖注射液 100ml 静滴,总量不宜超过 1。
5g。
4、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及早\足量使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氢化可的松 100- 400mg 或者地塞米松 20mg 加入液体 500ml 中静滴,每 6—8h1 次, 3d 后如症状改善可改用口服维持。
原则用药在一周摆布。
5、纠正脱水及盐碱失衡(1)等渗液静滴 2000—3000ml/d,保持尿量 1000ml/d。
(2) 5%NaHCO3 100—200ml 静滴。
(3)有尿应注意及时补钾。
6、抗感染宜大剂量和联合应用,注意依据药敏试验选用选用敏感抗生素。
[其它处理]1、做好呼吸住手的急救准备,必要时采取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术以争取拯救病人生命。
2、严密观察病情及用药反映:包括呼吸艰难改善情况、哮鸣音、心率、血压、血气酸碱分析及心电图变化并及时给于急救处理.3、警惕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和纵隔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