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版(第七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8.50 KB
- 文档页数:38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基本操作;(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计算机的认识1.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基本操作。
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2)计算机的功能:办公、学习、娱乐等;(3)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
第2课时: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1. 教学目标:(1)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教学内容:(1)桌面和图标的基本操作;(2)窗口的基本操作;(3)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1)键盘的盲打技巧;(2)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功能和操作方法;(2)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使用计算机教室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指导;(3)使用教学软件,辅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2. 实践操作评价:检查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正确性和熟练度;3.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计划第3课时:网络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掌握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3)了解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第七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1课图片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从古至今图片制作和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理解图片制作和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2、让学生体验各种图片处理技术在图片制作和传播效率上的区别。
3、激发学生学习用计算机处理图片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图片制作和处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图片处理技术在图片制作和传播效率上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图片是我们记录和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图片的制作和处理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新课1、看一看⑴远古时期的岩画。
⑵后来人们在绢、纸上作画。
⑶利用雕版印刷技术,可以大量复制年画。
归纳小结:⑷认识传统的相机、胶卷、底片和相片。
⑸今天,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利用数码照相机、扫描仪以及图片处理软件(光影魔术手—)等工具。
下面认识它们。
2、问题质疑⑴从古到今,图片的制作与处理技术是怎样发展的?⑵图片制作和处理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你能说一说具体的事例吗?⑶同学们,下面这些图片给人们传达了哪些信息?3、实践体验⑴点点鼠的计算机里有很多漂亮的相片,请同学们去看一看吧!进入“照片”文件夹,双击图片就可以浏览了。
⑵常用的图片管理和浏览软件有哪些?上网搜索并了解一下吧。
4、全文总结第2课神奇的光影魔术手【教学目标】1.熟悉图像处理软件《光影魔术手》的界面并了解它的主要功能,激发学习兴趣。
2.掌握在《光影魔术手》中打开、旋转、剪裁和保存相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光影魔术手的主要功能,掌握相片的打开、旋转、剪裁和保存。
教学难点:相片的剪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喜欢照相吧,仔细看看下面这一组相片,你发现了什么?2、这些不同效果的相片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介绍“光影魔术手”软件:它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图像软件,它能方便地对相片进行个性化处理,制作出带精美边框、艺术照、大头贴等效果的相片。
五上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2)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应用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3)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3)通过项目驱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
2. 学习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第二课时: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 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编辑。
2. 学习字体、段落格式设置,插入图片等基本操作。
第三课时: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1. 学习使用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整理。
2. 学习表格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行、列,调整表格大小等。
第四课时: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1. 学习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
2. 学习插入文本、图片、图表、动画等基本操作。
第五课时: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学习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使用。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1)文字处理软件中高级格式设置。
(2)表格处理软件中数据计算和分析。
(3)互联网的深入使用,如文件、管理等。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安全上网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
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3. 网络安全知识。
三、教学步骤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演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3. 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使用互联网。
3. 学生具备基本的安全上网意识。
第二章:电子邮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培养学生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演示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3. 讲解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3. 学生具备文明上网、礼貌沟通的意识。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规范文档格式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文档格式的规范。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3. 讲解文档格式的规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2. 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3. 学生具备规范文档格式的意识。
第四章:电子表格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
2. 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的基本功能。
信息技术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备课教师:阿卜力克木阿则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计划第 1 课春的气息教材分析: 播放动画并初步认识Flash 的界面。
学情分析: 首次接触动画的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认识Macromedia Flash Player 播放器;掌握用flash 播放器播放flash 动画的方法。
2. 掌握启动、退出Flash MX 的方法。
3. 认识Flash MX的工作界面,包括“浮动面板” 、“工作区”、“图层窗格”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的过程,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学以致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善于台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Flash MX 的工作界面,“浮动面板”、“工作区”、“图层窗格”。
教学难点:认识Flash MX 的工作界面。
教学策略与方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资源及环境:多媒体电脑和Flash 软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认识FlashFlash 的工作界面有工具箱、舞台、工作区、浮动面板、属性面板、标题栏、时间轴教研组长意见:年月日第 2 课新春快乐教材分析: 制作逐帧动画。
学情分析: 首次接触动画制作的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学会通过“文档属性”以及“窗口”→“属性”命令来设置舞台大小、舞台背景色。
2. 理解“时间轴”、“普通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等术语。
3. 掌握通过“属性”面板设置文字效果的方法。
4. 学会制作“逐帧动画” 。
5. 学会通过“控制”→“测试影片”命令以及利用快捷键Ctrl+Enter 来观看动画效果的方法。
6. 掌握执行“文件”→ “保存”命令保存动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的过程,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学以致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善于台作的精神。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进行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演示制作。
(3)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乐于学习信息技术。
(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学习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2. 学习使用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第2课时:Word文档编辑1. 学习Word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2. 学习输入、编辑、保存文档的基本操作。
第3课时:Excel数据处理1. 学习Excel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2. 学习创建、编辑、保存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第4课时:PowerPoint演示制作1. 学习PowerPoint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2. 学习创建、编辑、保存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第5课时:互联网的基本使用1. 学习浏览网页的方法。
2. 学习搜索信息和发送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Excel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以及互联网的高级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机操作和软件使用。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 结合讲解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学习计算机操作和软件使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学生能独立完成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基本操作。
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基本组成。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网络的基本组成:硬件设备、传输协议、数据通信。
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浏览器、搜索引擎、在线学习工具。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网络的发展历程。
学生分组讨论网络的基本组成,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网络资源查找,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提高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开关机、桌面操作。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创建、复制、移动、删除。
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示范操作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操作心得。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排版,提高写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图片等。
文档的保存、打开、打印。
快捷键的使用。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示范操作步骤。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操作心得。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编辑、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单元格选择、数据录入、公式编辑。
数据排序、筛选。
图表的插入与编辑。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示范操作步骤。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操作心得。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幻灯片,提高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新建、编辑、添加幻灯片。
幻灯片的布局、设计、动画效果设置。
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处理和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
(3)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技术规范,注意信息安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学习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方法。
2. 熟悉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界面元素。
第二课时:浏览器的使用1. 学习使用浏览器打开网页。
2. 掌握上网搜索信息的方法。
3. 学会保存和整理网上找到的信息。
第三课时:Word的基本使用1. 学习Word的启动与退出。
2. 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等。
3. 学习输入、编辑文字,设置字体、字号和颜色。
第四课时:Excel的基本使用1. 学习Excel的启动与退出。
2. 掌握Excel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等。
3. 学习输入、编辑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
第五课时: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1. 学习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
2. 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等。
3. 学习添加、编辑幻灯片,设置动画和过渡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浏览器的使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 的基本功能。
2. 教学难点:Excel和PowerPoint的高级功能,如公式计算、图表制作、动画效果等。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2. 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跟随实践。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相互交流、讨论。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等。
(3)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强化信息伦理观念,遵守网络规则,安全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内容第1课:信息技术概述1. 认识信息技术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
第2课:互联网的基本使用1.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
2. 学习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第3课:电子文档的处理1. 学习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编辑。
2. 掌握文档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编辑等。
第4课:电子表格的处理1. 学习使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处理。
2. 掌握表格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编辑等。
第5课:演示文稿的制作1. 学习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2. 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编辑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
3. 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操作技能、团队协作等。
2. 结果性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如作业、作品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和作品,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
2. 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录
年段目标要求 (2)
单元目标要求 (2)
第一单元 (2)
第1课图片与信息技术 (3)
第2课神奇的光影魔术手 (5)
第3课玩转艺术照 (7)
第4课精美的边框 (9)
第5课漂亮的台历 (11)
单元目标要求 (13)
第二单元 (13)
第6课认识Excel (14)
第7课表格巧设计 (16)
第7课表格巧设计 (18)
第8课算算知多少 (20)
第9课直观统计图 (22)
第9课直观统计图 (24)
第10课直观统计图 (26)
第10课直观统计图 (28)
单元目标要求 (30)
第三单元 (30)
第11课正确使用计算机 (31)
第12课正确使用计算机 (33)
年段目标要求
五年级的学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他们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单元目标要求
第一单元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图片与信息技术,学会用计算机对图片进行简单处理,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创新意识及审美能力。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图片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变迁,学会光影魔术手软件的旋转、裁剪、简单数码暗房、花边、等简单处理技术,并能综合应用软件的多项工具进行设计、创作简单的作品(如大头贴、个性台历等)。
2、培养学生学习用计算机处理图片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处理、表达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第1课图片与信息技术
第2课神奇的光影魔术手
第3课玩转艺术照
第4课精美的边框
第5课漂亮的台历
单元目标要求
第二单元
本单元内容包括第6—10课,主要通过学习电子表格的设计制作和基本应用,让学生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体目标:
1、初步认识电子表格的主要功能与用途。
2、学会电子表格的设计制作与编辑美化,电子表格的简单计算方法及应用。
3、能够运用电子表格制作统计图表。
4、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第6课认识Excel
第7课表格巧设计
第7课表格巧设计
第8课算算知多少
第9课直观统计图
第9课直观统计图
第10课直观统计图
第10课
直观统计图
单元目标要求
第三单元
本单元主要从学生在日常使用计算机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安排了给计算机一个舒适的家(计算机的正确摆放)、计算机磁盘的合理分工、计算机的简单维护(磁盘垃圾文件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等),在第六版教材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养成正确合理的计算机使用习惯等内容。
本单元特别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教学总目标】
1、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摆放计算机
2.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好计算机的磁盘空间,能简单维护计算机。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1课正确使用计算机
第12课正确使用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