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专版)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第十讲金属第2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4
日期周次课时 / 课题 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材解读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
学情本课题是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化学部分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的第2节第2课,本节内容是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教材的目的旨在使学生知道金属与氧气和酸反应的化学性质,并会书写化学方程式,能设计实验来验证金属化学性质的活泼性,学会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PPT、铝粉、铁丝、铜丝、铝片、锌片、盐酸、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滤纸、坩埚钳、酒精灯、试管等。
环节师生活动占用时间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复习思考:为什么镁和锌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能?为什么镁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度比锌的快?二、讲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探究:比较铁与铜、铜与银的化学活动性1.【提出问题】铁、铜、银3种金属的活动性哪一种最强?哪一种最弱?2.【建立假设】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提供的实验药品:铜丝、铁丝、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
3.【设计实验】(1)铁和铜的活动性比较: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处理)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2)铜和银的活动性比较: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经过除油、除锈)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变化。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药品设计可行的方案)实验现象:浸在硝酸银溶液中的铜丝表面上呈银白色根据以上实验事实,铁、铜、银的化学活动性是Fe > Cu > Ag 4.思考(1)如何设计实验比较镁、锌、铜的活动性,并从大到小列出它们的活动性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