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无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13.41 KB
- 文档页数:3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光的折射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希望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光的折射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们能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方面,我将其定位在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上。
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玻璃管、水、彩笔、白纸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1. 引入环节: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现象,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践环节: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记录下来。
3. 讲解环节:通过讲解光的折射定律,让孩子们理解折射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4. 应用环节: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着重关注孩子们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为此,我在实践环节中设置了不同难度的实验,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进行,并在讲解环节中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我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并和家长一起探讨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实践活动为主,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光的折射现象。
通过观察、实践、讲解和应用等环节,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实践环节的指导,然后是讲解环节的讲解方式,接着是应用环节的设置,是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的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1 光的折射学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光的折射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折射定律。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原理和折射定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透明塑料尺、水杯、激光笔。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透明塑料尺在水中的折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的好奇心。
2. 实验观察:让学生用激光笔从不同角度照射透明塑料尺,观察并记录塑料尺的折射情况。
3. 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探讨光的折射现象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折射定律。
4. 讲解与解释:通过图示和动画,讲解光的折射定律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折射定律的含义。
5. 应用与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原理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Furthermore, I would like to exten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beyond the classroom assigning a research project on the applications of optics in everyday life. This project will allow students to explore how optics is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ies, and will help them connect their learning to realworld scenarios.。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光的折射学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一个重要课题: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光线会产生方向上的改变。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希望通过今天的学案,大家能对光的折射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个学案时,我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希望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学案,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光的折射,学生能了解折射的定义,理解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能运用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水杯、玻璃棒、白纸。
学具:实验记录表、直尺。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先用激光笔照射白纸,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
然后,我会将激光笔放入水杯中,再次照射白纸,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是否发生了改变。
2.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玻璃棒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记录下实验数据。
3. 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讨论折射定律,尝试解释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
4. 讲解:我会在学生实验和讨论的基础上,讲解折射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5.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案,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这就需要他们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和思考。
我会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折射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今天的学案就到这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个学案,对光的折射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一节光的折射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说出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2.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重点和难点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相关现象。
课前准备1.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中,叫做法线,叫做入射角,叫做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反射角入射角。
课堂学习活动一:模拟叉鱼活动二:光斑的位置是否变化?实验现象:往水槽中倒水后,光斑的位置;(选填“保持不变”或“发生了变化”)分析:由上述现象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了吗?光是在那个部位发生偏折的?引入光的折射的概念:一、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入射角30°45°60°0°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学生自学:对照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路径,在右边的虚线框内画出光路图并标出入射光线AO、折射光线OB、入射角α、折射角β。
二、折射角:折射光线与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活动三: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猜想】对比光的反射定律以及上面的光路图,猜想光在折射时会遵循哪些规律?猜想1猜想2猜想3猜想4【演示实验】提醒:注意观察并及时记录相关的现象和数据①三线的关系:当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时,折射光线在法线的侧;当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时,折射关系在法线的侧。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②两角的变化关系:【分析归纳】 三、光的折射规律(一):●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 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 (光的传播方向 );●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
③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讨论交流】如何将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在白纸上准确地画出来?【小结方法】【分组实验】在下面的空白处,分组进行实验,并画出光由空气进入玻璃再进入空气的光路图。
第四章一、光的折射学案(一)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2、知道光从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一.预习检测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_________与________的夹角叫做入射角,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3.如果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是_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__度。
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的表面时,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的表面时,折射角入射角;总之,光在空气中的角度总是比在水或玻璃中的角度;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
二.课堂练习1.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三日同辉B.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像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4.()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的水中可以看十七孔桥的倒影,还可以看到鱼在水中游、云在水中飘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是虚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B.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是鱼的实像,属于光的折射.看到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中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C.看到云在水中飘是云在水中的虚像,属光的反射D.均为虚像,属于光的折射5.光线AO以与水面成30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图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6.一束光线垂直射向玻璃棱镜,请在图中画出光通过三棱镜的大致路径.三.课堂作业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水中时,当入射角增大时,则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增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3.()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 星星在眨眼睛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 地球在自转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4.()在海上旅行,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见高楼大厦、热闹的市场等,实际上大海上什么也没有,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实际物体经过反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B.实际物体经过反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C.实际物体经过折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D.实际物体经过折射后形成正立的实像5.()一束光线跟水面成450角,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A.等于900B.小于900C.大于900D.1800 6.()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列有关折射的光路图正确的是7.()晓明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了以下现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1 光的折射学案作为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本节课程《光的折射》学案,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折射现象。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孩子们亲手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水杯、彩色的透明塑料片、激光笔、白纸。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透明水杯、一张白纸。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向孩子们讲解光的传播方式,用激光笔演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然后,我会提问孩子们,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什么现象?2. 实验1:光的折射现象。
我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透明水杯,让他们把水杯放在激光笔的光线上,观察光在水杯中的传播情况。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把水杯倾斜,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3. 实验2:光的折射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我会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白纸,让他们在白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把白纸放在激光笔的光线上,观察光在白纸上的传播情况。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把白纸倾斜,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4. 实验3:光的折射与物体颜色的关系。
我会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彩色的透明塑料片,让他们把塑料片放在激光笔的光线上,观察光在塑料片上的传播情况。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把塑料片倾斜,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亲手体验光的折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活动难点:理解光的折射现象的原因和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折射现象?他们是否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亲手体验光的折射现象?2. 拓展延伸: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光的折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眼镜的透镜、光纤通信等。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1 光的折射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能够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作图。
三、教学过程1、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________(“深”或“浅”),是_________(“虚像”或“实像”)。
2、光的反射定律哪三条?①②③3、光的折射定律为哪三条?①②③4、完成光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空气水水水玻璃5、海市蜃楼是怎么回事?用什么理论解释?五、课堂练习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_偏折,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
2、如右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
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B . 当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C .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传播方向改变90ºD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在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或折射4.当我们隔着玻璃台板看下面的字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看到的是字的实像,与实际位置比偏低一些B . 看到的是字的虚像,与实际位置比偏高一些C . 看到的是字的虚像,与实际位置比偏低一些D . 看到的是字的实像,与实际位置比偏高一些5.如图所示,用一激光射至空水槽的O 点,向水槽内注入一些水,则可以看到水槽底部的光斑( )A . 向左边移动B . 向右边移动C . 不移动D . 无法判断六、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23010 59E2 姢<v. 35066 88FA 裺38191 952F 锯*33726 83BE 莾26136 6618 昘1^HL28006 6D66 浦O。
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光的折射》导学案+同步检测(新版)苏科版4、1 光的折射》导学案+同步检测(无答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规律;2、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一、导学流程:自主空间活动一:将一枚硬币放在杯子底,自己后退到恰好不能看见硬币为止,并保持观察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或家长配合,用一根玻璃棒(或筷子)压住硬币,再慢慢向杯子中倒水,你能看到了什么现象?活动二:再仔细观察,插入水中的玻璃棒(或筷子),从旁边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活动三: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1、设计并完成如图1所示实验,用一只激光器向杯底中射出一束光,,保持这束光不动,再向杯子中加热肥皂水,观察光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3、阅读并思考课本P85页最上面三段内容,在上图2中,光线AO是 __________________, OC是反射光线,OB是__________________,过折射点O且____________于分界面的直线NN’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设计并完成课本图4-4实验,观察、思考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光的折射特点: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__________________。
光 __________________入射时的折射角等于零。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法线方向,即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法线方向,即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
《光的折射》【学习目标】(1)知道光的折射定义.(2)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3)光的折射部分(由空气到水〈玻璃〉中)规律.【课前准备】1、许多事实表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传播,那么光在两种不同的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了呢?2、由于光(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说光的传播_________(需要/不需要)介质.但是光可以在透明物质中传播。
【课堂学习】一、学习过程1、当光射到水面时,不仅会发生,同时还会发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如图,AO是光线,OB是光线,OC是光线;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α叫做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β叫做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做角.3、画出光束照射在玻璃砖上的光路.4、光的折射规律:(1)在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2)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光线______(偏离、偏向)法线.(4)当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_____(偏离、偏向)法线.(5)当光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6)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___(增大、减小).二、课堂例题例1.一束光线与水面成380角入射,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为,折射角为________.三、课堂检测空气进入水(玻璃)水(玻璃)进入空气1.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侧.1.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侧.角度关系斜射3、折射光线偏法线.(γα)3、折射光线偏法线.(γα)垂直入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γ =α=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γ =α=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可逆性当入射光线沿着折射光线的逆方向射入时,折射光线将沿着2、请把光路补充完整!3、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B.人站在湖边看到湖水中鱼C.黑板某部分“反光”,看不清上面的字D.夜晚,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要发生变化B.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折射时光路是不可逆的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5、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上发生了折射现象,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能确定。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折射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光的折射学习目标 1.能辨别出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3.通过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相关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辅助一、自主学习(有疑问处请用红色笔标出用时15min)【温故知新,自主学习】(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有哪些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展示风采,质疑解惑】活动一: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利用课桌上的光的折射光学演示仪,小组内共同完成实验,让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注意观察并思考:(1)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方向是否发生偏折?向哪个方向偏折?(2)从空气中入射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成果,并推荐一位同学全班展示,小组间相互补充。
自主阅读课本P85 1—3节,完成下面内容:(1)______________叫光的折射;___________叫法线;_____叫入射角;______________叫折射角。
(2)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标出入射角α,反射角β,折射角γ.(3)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根据实验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偏向/远离)法线,折射角______(大于/小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难点】
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学习器材】
激光笔、水槽、水、玻璃砖
【学习内容】
一、折射现象
问题: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1.阅读课本80页,解决问题(学生自学)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
(2)如图,AO是,OB是,直线NN'称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α叫做,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做。
2.(展示演练)
活动: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
将一束激光射入水槽底,记下光斑的位置,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慢慢向水槽倒水。
观察光斑的位置是否改变?画出水倒入水槽后光的传播路径
二、折射的特点
问题:光的折射有哪些特点?
1.阅读课本81页,解决问题(学生自学)
(1)光的折射特点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内,折射光线和入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向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将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_____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___。
(2)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此时入射角等于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