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训练(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99.62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一、选择题1.秦王朝被推翻的主要原因是()A.秦的暴政B.郡县制的推行C.统治集团的奢侈D.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王朝统一六国广大地区,实行残暴的武力杀戮、掠夺和军事占领,其统治遭到六国从旧贵族到新兴地主阶级及各个阶层人民的仇恨,陈胜起义就点燃了这个火药桶而使之迅速灭亡。
故答案为A。
【点评】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由于秦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从而灭亡。
2.秦朝一位盐商。
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
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干的提示词:秦朝一位盐商。
结合课本所学,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即秦半两钱。
从图中可以看出A项为圆形方孔的铜钱。
A项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B项是刀形币,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B项不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C项是楚国通行的蚁鼻钱,不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D项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铲形币,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秦朝统一后使用圆形方孔钱、西汉实行五铢钱。
3.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其最主要的作用是()A. 省去了重新分封的麻烦B. 大大增加了堵侯国数目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 大大节省了政府的开支【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议,它是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
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C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推恩令”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还要掌握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专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母题来源】2019年中考山西卷【母题题文】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为了更好的对全国进行统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解题要点】1.(2019年中考湖北黄石卷)两千多年前,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下列属于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皇帝制度C .三省六部D .八股取士2.(2019年中考黑龙江大庆卷)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下图是他们参考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请按图意给空白处找出正确的选项A .诸侯B .丞相C .刺史D .中书省3.(2019年中考福建卷)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这说明秦朝 A .延续分封制度B .增强地方势力C .恢复社会经济D .实行中央集权4.(2019年中考湖北孝感卷)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
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 .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C .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肋D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5.(2019年中考广东深圳卷)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
该铜钱是A .和同开宝B .五铢钱C .开元通宝D .半两钱 6.(2019年中考山东济宁卷)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下列成就或措施与秦始皇有关的是①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②采用“皇帝”称号③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④实行三省六部制⑤统一文字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母题来源】2019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母题题文】读“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在___________(地名)爆发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________次农民大起义。
单元训练(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里的“它”与哪个朝代有关( )A.夏B.商C.周D.秦2.[2018·齐齐哈尔]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 )A.夏朝B.春秋时期C.秦朝D.西汉3.[2018·咸宁]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刺史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4.[2018·南京]《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5.[2018·潜江]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这得益于( )A.秦朝疆域辽阔B.秦朝统一货币C.秦朝统一文字D.秦朝统一度量衡6.[2018·包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
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7.[2018·龙东]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刘邦、项羽起义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陈胜、吴广起义8.西汉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政策是( )A.奢侈浪费B.力倡节俭C.大兴文治D.休养生息9.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经济发展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10.[2018·济宁]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中国古代史(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教学设计】
化妆盒——汉朝妇女的化妆铜烤炉——出土时,炉内仍留有
用器,可见当时的妇女对化妆多若干骨头,可见汉朝的肉食还流行
么重视。
烤食法。
——选自《中国服饰画史》——选自《文物秦汉史》
材料四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124年在京城设立太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章制度的学校。
太学以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教师则由儒学博士担任。
由于适应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太学生的人数不断増加。
儒生们开始大量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逐步巩固起来。
——选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写出两点即可,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秦汉时期的文字字体发生了怎祥的变化?(2分)
(3)材料三反映了汉朝哪方面的情况?(1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汉武帝创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1分)
【2.板书设计】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训练附答案(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济宁中考)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2.(2019•原创题)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刺史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3.(2018•广东中考)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4.(2018•改编题)《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以下不属于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A.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B.以圆形方孔铜钱作为标准货币C.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5.(2018•天门中考)阅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6.(2018•南昌模拟)近年来,人们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发现了孔子的图像和生平介绍,另外还在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论语》,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这主要是跟当时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哪一思想政策有关(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尊孔复古”7.(2018•广东中考)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主题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济宁中考)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2.(2019·原创题)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刺史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3.(2018·马鞍山一模)《史记·秦始皇本纪》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秦始皇实施( )A.郡县制度 B.皇帝制度C.世袭制度D.焚书坑儒4.(2018·安徽冲刺考试)下图是我国古代某王朝的疆域图。
下列表述符合该王朝历史特征的是( )A.分裂中的社会转型B.统一下的王朝创制C.动荡中的融合发展D.君主集权下的沉暮5.(2018·安庆一模)央视大型节目《国家宝藏》中展示了一件“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其中法律条文达到六百条,如此详细的法律规定最主要是为了( )A.疆域拓展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奖励功臣的需要6.(2018·青岛中考)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刘邦B.刘秀C.刘备D.刘裕7.(2018·安徽二模)《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这段史料说明西汉政府实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推恩令D.科举制8.(2018·合肥蜀山区一模)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新设一官职“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职是( )A.御史大夫B.刺史C.司隶校尉D.军机大臣9.(2018·广东中考)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单元训练(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里的“它”与哪个朝代有关( )A.夏B.商C.周D.秦2.[2018·齐齐哈尔]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 )A.夏朝B.春秋时期C.秦朝D.西汉3.[2018·咸宁]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刺史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4.[2018·南京]《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5.[2018·潜江]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这得益于( )A.秦朝疆域辽阔B.秦朝统一货币C.秦朝统一文字D.秦朝统一度量衡6.[2018·包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
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7.[2018·龙东]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刘邦、项羽起义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陈胜、吴广起义8.西汉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政策是( )A.奢侈浪费B.力倡节俭C.大兴文治D.休养生息9.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主要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经济发展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10.[2018·济宁]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11.[2018·广东]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12.[2018·襄阳]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3.东汉中期以后政治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皇帝生活奢侈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14.[改编题]“窃惟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辜榷财利,侵掠百姓。
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材料反映了黄巾起义的( )A.背景B.原因C.过程D.内容15.[2018·泰州]“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为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B.鉴真C.戚继光D.郑成功16.当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
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17.[2018·黔西南]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秦统一六国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立D.宣政院的设立18.[2018·泰州]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B.发明印刷术C.改进造纸术D.编著《天工开物》19.现在,大型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制成这种药剂的医生是( )A.司马迁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20.《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赤壁之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1.《西游记》中,孙悟空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太上老君”是哪一宗教中的人物 ( )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22.我国河南省的名胜古迹如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的修建,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密切关系( )A.道教的形成与发展B.佛教的传播C.石窟艺术的发展D.农民战争的发生23.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国家的统一②生产力的发展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④经济繁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材料三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材料四(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思想是什么?这种思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由于该政策的实施,这两位皇帝在位时期形成的盛世局面叫什么?(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参考答案1.D [解析]夏、商、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前三个王朝,其中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而东周又包括春秋和战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争战局面的是秦朝。
故本题选D项。
2.C [解析]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故本题选C项。
3.D4.B [解析]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郡县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这样,皇帝就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故本题选B项。
5.C6.A [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内容是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中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的体现,这项措施促进了边疆与内地的交往。
故本题选A项。
7.D [解析]爆发于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8.D9.A [解析]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一措施不但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故本题选A项。
10.B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
钱穆认为秦汉以后的儒家居于主导地位并不是各家都被排斥,而是儒家将其他各家思想的精髓进行了吸收,融合到了一起。
故本题选B项。
11.A 12.B13.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后期,由于皇帝在幼年继位,引发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权,造成宦官乱政。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造成东汉后期政局动荡不安。
故本题选D项。
14.B15.A [解析]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辟了丝绸之路。
故本题选A项。
16.B17.C [解析]西汉时期,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18.C [解析]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使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故本题选C项19.B20.C [解析]本题考查对《史记》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都在这段时间之内,只有④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不在这段时间之内。
故本题选C项。
21.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太上老君”是道教中的人物,A项符合题意。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属于世界三大宗教。
故本题选A项。
22.B 23.D24.(1)思想: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局面:文景之治。
(2)起点:长安。
终点:大秦。
联系: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