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四中高二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6.51 KB
- 文档页数:8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楔子/锲而不舍叠巘/前合后偃弱冠/冠冕堂皇B.溽暑/繁文缛节恓惶/休戚相关闷热/闷闷不乐C.教诲/风雨如晦谛听/归根结蒂专横/大发横财D.樯橹/妃嫔媵嫱苇草/萎靡不振轴承/压轴演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修葺竞豪奢相视而嘻精思傅会B.萧瑟汗涔涔良辰美景燕侣英俦C.煴火放冷箭饥肠漉漉衔冤负屈D.禀赋醉花阴完璧归赵稍纵即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是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历史不会因时代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客。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
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有希望的。
A.耸人听闻变迁窜改就是B.骇人听闻变革窜改才是C.骇人听闻变迁篡改才是D.耸人听闻变革篡改就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部分消费者虚荣攀比的消费心态使经销商的“无理”加价变得堂而皇之、名正言顺,“如果消费者能扬弃非理性消费行为,进口车价格全球最贵的现象就有望终结”。
B.记者获悉,荆州市总工会将开展农民工“顺利平安返乡返岗”系列服务活动,为农民工提供订票服务。
截至发稿时,市总工会已为返乡农民工集中购票近一万余张。
C.执法人员将陕西铜川占道经营的小贩扔进山沟的“冷暴力”,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城管队伍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D.一些作家急于求成,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以出版发行为目的,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其作品缺乏对人性的深度和广度的反映。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的代表作品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散曲又有小令(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套数(如睢景臣《般涉调·高祖还乡》)两种形式。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艺术与中国社会宗白华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挺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
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
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
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
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
三代(1)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
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丧乱(sāng)欢谑(xuè)逶迤(yí)悄然(qiǎo)停杯投箸(zhù)B.天台(tāi)干练(gàn)珍馐(xiū)兰橑(liǎo)渔阳鼙鼓(pí)C.殷红(yān)扁舟(piān)聒噪(guā)沙汀(tīng)钟鼓馔玉(zhuàn)D.訇然(hōng)潺湲(yuán)玉簟(diàn)干坼(chè)霰弹枪(s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汪洋恣肄沿木求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B.诲人不倦越俎代疱贻笑大方黄钟毁弃,瓦斧雷鸣C.弃甲曳兵时过境迁河辙之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前合后偃纵横捭阖不容置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屈原是“骚体诗”的创造者,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始作俑者,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B.《诗经》中的《卫风·氓》一诗,给我们展示的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婚姻悲剧,信誓旦旦只不过是一时的甜言蜜语。
C.曹植的《七步诗》,展示的不止是才情,还有那煮豆烧萁的悲哀。
D.陶潜归隐田园之后,过着焚琴煮鹤的生活,远离尘嚣,何等快意,何等潇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国和欧洲的每一次对望、对话,不仅牵引着世界的神经,也相互影响。
B.“低碳”——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开始走进公众生活,“我为全球减斤碳”的号召得到大众的积极响应,“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C.余额宝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去年6月发行的一款互联网货币基金,到今年2月底,其投资者总人数已经突破8100万人次。
资料概述与简介 松滋四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帷幕(wéi)屋脊(jī)翘起(qiào)翘首以盼(qiáo) B.埋怨(mán)接榫(shǔn)厦门(xià)高楼大厦(xià) C.点缀(zhuì)辍学(chuò)角色(jiǎo)凤毛麟角(jiǎo) D.穹窿(qióng)哺育(bǔ)门槛(kǎn)直栏横槛(j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力能扛鼎垂手可得俗不可奈漠不关心 B.食不厌精突如奇来混为一团天花乱坠 C.举止安详方枘圆凿飞黄腾达火烧眉睫 D.好景不长毫无二致捍然不顾同仇敌忾 (1)郭先生______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2)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___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3)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_________。
A.照例沉寂含蓄 B.援例岑寂蕴藉 C.照例岑寂含蓄 D.援例沉寂蕴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诸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B.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C.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处理、贮存、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的毒药,病才能根除。
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机读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涔涔(chén)虐待(nüè)藐视(miǎo)哥哥行(háng)B.神龛(kān)狡黠(xiá)惭怍(zuò)刽子手(kuài)C.罗绮(qǐ)窥伺(sì)骄横(hèng)霎时间(shà)D.烦躁(zào)提防(tí)洗涮(shuàn)享富贵(xiǎng)2.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像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也不认识了。
B.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节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枉的世人所醉心的。
C.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
D.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恣态百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初唐的书法家们对王羲之顶礼膜拜,却丢失了王羲之藐视权威的创造精神,胶柱鼓瑟,一味模仿,难以达到新的高度。
B.房地产商津津乐道“金九银十”,因为九月、十月是销售的高峰期,但是现在十月过半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大的房地产公司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C.秋天的关山飞瀑流泉,峰林竞秀,山高水低,景色宜人;那满山遍野的树叶有红有黄,与湛蓝色的天空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D.少数媒体不去挖掘有社会价值的重要新闻素材,而是抓住明星的逸闻琐事笔走龙蛇,大肆渲染,连续报道,真是让人费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美国海军联合台风预警中心测定,“海燕”登陆菲律宾时最大风速达每小时379公里,成为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强风暴。
B.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本科院校。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2022级6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人:考试时间:2024年6月13日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
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
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
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
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
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
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
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
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
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
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入殓(jiǎn)惬(qiè)意嫉(jì)妒看(kān)管B.黏泥(zhān)蹒跚(shān)颠踬(zhì)虬(qiú)曲C.脚踝(huái)麇(qún)集忧悒(yì)宿(sù)愿D.月杪(miǎo)寥(liǎo)廓扳(bǎn)机一哄(hōng)而上2.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瞅(chǒu)着呆滞(zhì)歼(qiān)灭龌龊(wò chuò)B.膻(shān)味牝牡(pìn mǔ)鬈(quán)发痉挛(jìng luán)C.拾掇(duō)沮(jǔ)丧铁箍(kū)踯躅(chí chú)D.肖(xiāo)像攒(zǎn)钱撇下(piě)晕眩(yūn xuàn)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祥赝品凋敝风弛电掣卷帙浩繁B.凋零斑斓浮浅屈尊枉顾名符其实C.惦念圆椎贬骨气喘吁吁直冲云霄D.震憾暴燥缥缈大汗淋漓纡尊降贵4.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潦倒和霭撕打蹑手蹑脚B.冒然琢摸蹩脚不寒而栗C.欠收气慨摩擦光彩奕奕D.热衷修葺嬉戏梳妆打扮5.下列各句中的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清兵卫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地区的葫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B.谈起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义行,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小说创作家也惊叹不已。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D.素芭的这种语言琳琅满目,从蟋蟀鸣叫的草地到星空无言的世界,只有手势、表情、音乐、哭泣和叹息,充盈在那广阔的语言世界。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巧毫厘不爽鸿毛B. 沉湎青苔奇峰异石C. 沮丧纷至沓来水乳交融D. 独裁稍纵即逝混为一谈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节省开支,他选择了住在郊区,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
B.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
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平凡的世界》尤为突出。
D. 她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但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书中写道:“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乎速度,而在于坚持。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包括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
C. 他说:“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今天的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片稻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静静地铺在田野上。
B. 她的笑声像清泉一样悦耳动听。
C.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D. 他的话像一把利剑,直刺人心。
5. 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B. 他为人正直,无论做什么事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C. 这位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D. 她的歌声如夜莺般婉转动听。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在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里,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农,他叫张大爷。
张大爷一生勤劳善良,种地、养鸡、养猪,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然而,随着村子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子逐渐变得冷清,只剩下老老少少。
一天,张大爷在山上砍柴时,无意间发现了一片荒废的茶园。
他心想:“这片茶园曾经是村子里最富饶的地方,如今却无人问津。
”于是,张大爷决定将这片茶园重新种上茶树,让村子重振昔日繁华。
张大爷请教了附近的茶农,学会了种植、修剪、采摘等技艺。
湖北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松滋四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帷.幕(wéi)屋脊.(jī)翘.起(qiào)翘.首以盼(qiáo)B.埋.怨(mán)接榫.(shǔn)厦.门(xià)高楼大厦.(xià)C.点缀.(zhuì)辍.学(chuò)角.色(jiǎo)凤毛麟角.(jiǎo)D.穹.窿(qióng)哺.育(bǔ)门槛.(kǎn)直栏横槛.(ji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力能扛鼎垂手可得俗不可奈漠不关心B.食不厌精突如奇来混为一团天花乱坠C.举止安详方枘圆凿飞黄腾达火烧眉睫D.好景不长毫无二致捍然不顾同仇敌忾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郭先生______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2)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___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3)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_________。
A.照例沉寂含蓄B.援例岑寂蕴藉C.照例岑寂含蓄D.援例沉寂蕴藉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诸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B.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
C.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处理、贮存、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的毒药,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三国演义》)B、大卫是个遗腹子,经常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只有佩葛蒂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送吃的,并安慰他,说他是她心目中最乖的宝贝,永远爱他。
大卫说,从那时起,他对她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深情。
(《大卫·科波菲尔》)C、觉新深爱着表妹梅,但父亲却以抓阄的方式为他选定李家小姐瑞珏,他像一个傀儡似的,又像一个宝贝被人珍爱着,订婚,结婚。
觉慧则不同,在觉民鼓动下抗婚。
(《家》)D、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红楼梦》)二、现代文阅读(3×3分,共9分)阅读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
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
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
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6.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B.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是中国建筑“文法”的一种体现。
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的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
D.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
7.下列对“建筑的‘文章’”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筑的“文章”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鸿篇巨制”。
B.建筑的“文章”中,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
C.建筑的“文章”中,有纯粹用作点缀装饰的“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秀丽文字。
D.建筑的“文章”中,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也占有一席之地。
8.“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沿用并发展下来的建筑惯例与审美方式。
B.“一定的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
C.“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D.“多样性的表现”既包括建筑中的“拘束性”和“灵活性”,又包括建筑中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3×3分,共9分)梵高的坟茔(节选)范曾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
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
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
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
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
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
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一次壮烈的抗议。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
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情。
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
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
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惰性。
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种永恒的谜。
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
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
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
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
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
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
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
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9.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阅读第二段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
(不超过30个字。
)(4分)10.在第三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11.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三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
(6分)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第五段说:“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
”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
B.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却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
C.文章第三段说:“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
”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
D.古往今来的画家,车载斗量,不可胜计,然而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是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
梵高属于第二种类型。
E.梵高用自裁的方式来抗击命运固然不值得称道,但他对艺术的执著与真情却给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启示。
F.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归去来兮辞》,完成后面题。
(17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