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27
第二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有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概括亚洲地形和河流特色;2.经过参加察看,剖析,议论,比赛,争辩等讲堂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培育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优秀感情,激发学生的骄傲感;二、学习要点:亚洲地形与河流散布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亚洲的地形特色及其对河流的影响【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1.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周围地势较为(),河流多起源于中部,呈()状流向周边的大海。
2.亚洲有众多的长河,如()、()、()等。
二、读“亚洲地形图”,回答:(1)A山脉;B山脉;C(2)河流:D 山脉;;E;(3)高原: GH (4)平原:①②高原;高原;平原;平原;(5)半岛:③半岛;几个观点:1.地形:地表各种各种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常有的地形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2.地形区:指地区内的主要地形的名称。
如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哈斯卡丘陵等。
3.地势:指地区地面起伏的总趋向。
三、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在亚洲地形图上察看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的地点及流向。
1.看看亚洲主要河流最后流入到哪儿?流入 _________洋的河流主要有: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印度洋的河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流入大海的河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一样?有的向 _____流,有的向 _____流,有的向 _____流、有的向 _____流。
3.亚洲河流散布有何特色?这类散布与地形散布之间的关系怎样?亚洲河流由 _______向______呈 __________散布。
第二节 自然环境第1课时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本课时深入学习认识大洲的自然环境。
教材以“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为题,综合分析亚洲地形特点和水系特点,以及地形对水系的影响,还设计了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河流影响的活动,希望同学们掌握归纳地形及水系的一般方法。
学生在上学期初步接触了地形的种类和河流流向,如何在地形图上分析一个具体区域的地形特点和河流流向是新内容,学生容易混淆这几个概念:地形、地势、地形区。
教学重点:亚洲地形、地势及河流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亚洲地形、地势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亚洲雄风》歌曲。
教师讲述:同学们,伴着歌曲,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那么,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
提示: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
教师过渡: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本节课我们将从地形、地势、河流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二、探究新知(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1.教师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五种地形特征,谁来说一说这五种地形分别是哪五种?具体有哪些特征?学生举手发言。
提示: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的地势如何?(2)亚洲主要有哪些地形区?学生自主回答。
提示:(1)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2)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
3.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亚洲的地形图”,分组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1)亚洲的北部主要有哪些地形区?(2)亚洲的东部主要有哪些地形区?(3)亚洲的南部主要有哪些地形区?(4)亚洲的西部主要有哪些地形区?(5)亚洲海拔在1000米以上和1000米以下的地形区主要有哪些?提示:(1)亚洲北部主要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