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原料和成型工艺对炭素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791.00 KB
- 文档页数:5
95;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方法及发展趋势1.引言1.1 概述概述是指对于所要讨论的主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概括。
在本文中,概述部分需要对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方法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说明。
以下是概述部分的内容:概述:碳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其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高温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长期以来,碳复合材料在氧化环境下容易受到氧化损伤,从而降低了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开发有效的抗氧化方法对于提升碳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将介绍目前已有的抗氧化方法,包括物理防护、化学抗氧化剂和表面涂覆等方法。
随后,将详细介绍其中几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评估。
除此之外,本文还将探讨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型抗氧化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纳米技术在抗氧化中的应用、以及智能材料在抗氧化方面的前景等。
这些发展趋势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碳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文将对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方法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了解和探索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的方法和趋势,可以为碳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性和背景,引入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方法和碳复合材料抗氧化发展趋势。
在“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方法”部分,将详细介绍三种主要的抗氧化方法,分别是方法1、方法2和方法3。
对每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包括其原理、实施步骤以及应用领域。
在“碳复合材料抗氧化发展趋势”部分,将探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中包括趋势1、趋势2和趋势3,对每个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提供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例。
[3]Vicor VI-200/VI-J00产品应用手册[DB/OL ].http ://www./technical_library/technical_documentation/design_center/manuals_and_guides/st_gen_applications_man -ual/,2007.[4]周志敏,周纪海.开关电源实用技术设计与应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00-405.[5]SJ/T 31456—1994.电解制氢氧设备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S ].北京:电子工业部,1994.[6]倪萌,Leung M K H ,Sumathy K.电解水制氢技术进展[J ].能源环境保护,2004(5):5-9.碳/碳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高强度、高模量、高热导率、低膨胀系数和耐热冲击等优点,而且这些性能可以在2000℃以上的高温下保持,使其成为高温结构材料的首选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
然而,它的这些优异性能只能在惰性环境中保持。
碳/碳复合材料在400℃的有氧环境中就开始发生氧化,氧化质量损失导致材料强度降低,从而限制了其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的使用[1-2]。
表面涂层技术是目前研究的比较多的方法,并取得了长足进展,制备出的多层梯度涂层可以在1600℃下长时间服役[3]。
但由于碳/碳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很小,与涂层之间不可避免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产生的裂纹为氧的扩散提供通道,使得涂层在低温段无法实现对材料的有效保护。
而基体改性技术为碳/碳复合材料基体本身在低温段的抗氧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自碳/碳复合材料被发现并应用到航天、航空领域以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有很多。
作者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提出和设计了两种碳/碳复合材料基体抗氧化改性最新工艺,并在最后对碳/碳复合材料基体抗氧化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基体改性技术概述基于对碳/碳复合材料氧化机理和规律的认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碳/碳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技术总体上可以分为基体改性和表面涂层技术。
炭素思考题及答案0-2炭素材料有什么特点。
P3答:炭素材料在导电性、导热性方面与金属材料有相似之处;在耐热性、耐腐蚀性方面与陶瓷材料有共同性;而在质量轻,具有还原性和分子结构多样性方面又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有相同之处。
而它又有别的材料无法取代的性质:比弹性模量、比强度高,减震率大,生物相容性好和具有自润滑性及中子减速能力。
0-3试述炭素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答:当前,炭素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电器、机械等工业以及核能和航空航天工业,乃至作为人体生理补缀材料。
炭素材料已经成为近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1-1.碳的同素异形体在结构上有什么差别?造成性质上各有什么特点?P5-7答:碳有四种晶体,即金刚石,石墨,炔炭和富勒烯。
金刚石是最典型的共价键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石墨结构是由SP2杂化轨道形成的,呈六角平面网状结构,以平行于基面的方向堆砌;炔炭由SP杂化轨道形成方向相反,交角为180度,2个未参与杂化的2P电子形成π键,生成线性聚合物键;C60的结构为20个正六角环和12个正五角环组成的笼状结构;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很高的熔点,而且是电绝缘体,而石墨呈偏状结构,具有很好的润滑性和导电性,炔炭熔点比石墨高,性质较为稳定,而富勒烯对称度高,比较稳定,不易导电。
1-3.炭素材料的强度有什么特点?P10答:(1)炭素材料的强度具有各向异性,平行于层面方向的强度大,而垂直于层面方向的强度低。
(2)炭素材料的比强度在常温下属于中等,但在2500℃以内,它的比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4.什么叫自润滑性?为什么石墨具有自润滑性?P13答:自润滑性:由于晶体易于沿晶体层面剥离,在摩擦面上形成极薄的晶体膜,而使摩擦系数显著降低的性质。
原因:主要是因为石墨层之间结合力弱,易于相对滑动的缘故。
当石墨在金属表面形成石墨薄层后,就成为石墨与石墨之间的摩擦。
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研究综述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论文网政治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论文| 历史论文| 文学论文| 医学论文| 艺术论文| 科技论文| 教育论文| 知识百科| 学问百科【摘要】碳/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其高温下的氧化限制了该材料的应用。
目前,碳碳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技术主要有涂层法和基体抗氧化法,以涂层法为主要抗氧化方法,其中涂层法主要有玻璃涂层、金属涂层、陶瓷涂层和复合涂层。
【关键词】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研究C/C复合材料抗氧化的途径主要是采用涂层法和基体抗氧化法。
其抗氧化原理是:将碳材料与氧化环境隔离,添加抗氧化物质占据氧化反应活性点、减少氧气传递的通道。
实现方法是在材料中引入抗氧化物质如硅化物、硼化物、磷酸盐以及过度金属化合物等,这些抗氧化物质在高温下氧化形成具有流动性的玻璃态物质,覆盖在C/C复合材料表面,并填充在C/C复合材料的孔隙或裂纹中,截断氧在材料内部的传递通道,从而达到提高C/C复合材料抗氧化耐烧蚀性能的目的[1]。
一、抗氧化涂层原理:涂层抗氧化原理是利用涂层中的化合物与氧气反应形成玻璃态物质覆盖在涂层表面,阻止氧进入材料内部,从而使材料与氧隔离。
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CVD 法,熔浆法,涂刷法,等离子喷涂法和溶胶-凝胶法等。
考虑因素:在C/C复合材料表面涂覆的抗氧化涂层,首先必须能够有效阻止氧的侵入,即要求抗氧化涂层有较低的氧气渗透率;其次必须使涂层的热膨胀系数与材料本体相当,防止在高温下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使涂层产生裂纹甚至剥落;第三,为防止涂层挥发,涂层材料必须具有较低的蒸气压;此外,还应当考虑涂层与C/C复合材料的表面润湿性能、界面结合强度、化学相容性等因素,只有这样涂层才能与材料本体结合牢固可靠。
研究得较多的涂层材料是SiC,Si3N4,MoSi2等硅基材料以及B4C,BN等硼化物,或者多种材料相结合的梯度涂层。
除了以上几种材料外,用于抗氧化涂层的材料还有过渡金属化合物如ZrC,ZrB2,TaC,Y2O3,Al2O3等。
第1卷 第7期环境工程学报Vol.1,No.72007年7月Chinese Journal of Envir on mental EngineeringJul.2007抗氧化性活性炭的制造及表征郭 锐 杨 骥3 彭 娟 贾金平 王亚林(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摘 要 活性炭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吸附催化剂,具有发达的空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活性炭较低的抗氧化性能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针对提高活性炭抗氧化性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增强活性炭抗氧化性的实验方法,经过实验验证,在温度为200℃时,与原始活性炭相比,改性活性炭的重量损失降低了2819%。
且通过氮气和亚甲基蓝吸附实验证明其孔大小和吸附量并没有显著改变,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新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关键词 碳 活性炭 吸附 改性 抗氧化性中图分类号 X3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08(2007)0720130206Prepara ti on and character i za ti on of a ox i da ti onresist an t acti ve carbonGuo Rui Yang J i Peng Juan J ia J inp ing W ang Yalin(School of Envir 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t 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Abstract Activated carbon (AC )is a widely 2used catalyst and ads or p ti on material,boasting a devel opedinters paces structure and a huge surface area,having an extensive app licati on in the as pects of envir onment pol 2luti on contr ol .But s ome app licati on is li m ited because of its poor oxidati on resistance .Our research f ocused on enhancing the oxidati on resistant ability of AC .W e p r ovide a novel technique f or i m p r oving its perfor mance .This method was viable validated by experi m ents .The experi m ents results show that,when the te mperature was 200℃,the l osing weight of the modificati on AC was reduced by 2819%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AC .The core structure and the ads or p ti on capacity of the modificati on AC did not change re markably by mean of the Methylene blue and the N 2ads or p ti on test .It will have a great econom ic value in industrial p r oducti on .Key words carbon;activated carbon;ads or p ti on;modificati on;oxidati on resistant收稿日期:2006-09-27;修订日期:2007-04-10作者简介:郭锐(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清洁生产方面的研究工作。
碳素成型工作总结
碳素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碳素制品,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素纤维、碳素复合材料等。
在碳素成型工作中,我们需要精确地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碳素成型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制造工艺的要点和关键技术。
首先,碳素成型工作需要严格控制生产环境。
由于碳素制品对温度和压力非常
敏感,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和压力。
这通常需要使用专门设计的成型设备和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碳素成型工作需要精确控制原材料和成型工艺。
在生产碳素制品时,我
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精确的成型工艺。
例如,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我们需要将碳纤维与树脂进行混合,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成型,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最后,碳素成型工作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原
材料、成型工艺和最终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碳素制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总的来说,碳素成型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制造工艺,需要精确的控制生产
环境、原材料和成型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不断地改进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我们可以生产出更加优质的碳素制品,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推动碳素制品行业的发展。
《新型炭材料》思考题第一章1.碳原子有哪些价键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其代表性物质是什么?答:sp3,sp2,sp。
sp3碳原子具有4个σ电子,在三维空间形成共价键结合,代表物质有金刚石。
以六角网面组成大体要素的sp2碳原子具有在同一平面内的3个σ电子和与平面垂直的一个π电子,网面间以范德华力较弱地的结合,代表物质为石墨。
Sp碳原子具有在一条直线上向相反方向伸展的2个σ电子和与其垂直的2个π电子,代表物质有卡宾炭。
2.石墨有哪些结构特点?这些特点与石墨的耐热性、导电导热性和自润滑性有什么联系?结构特点: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具六方晶格,原子呈层状排列。
石墨的4个L层电子中的3个在同一平面与临近的σ电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六角网平面,剩下的一个电子与平面成垂直方向取向形成π轨道。
(同层晶面上碳原子间距),彼此之间是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的距离为,原子间呈分子键结合,层与层之间作使劲很小。
与各性质的联系:a.耐热性:由于其片层结构,使得石墨在高温下不起相转变,故在高温下,碳原子间结合力很强,极难破坏。
b.导电导热性:同一层的碳原子属原子晶体,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还各剩下一个p 轨道,由于p轨道彼此重叠,故p轨道上的电子比较自由,相当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有外界电场或外界温度剃度时,电子运动的取向近似一致,从而导电、导热。
c.自润滑性:石墨的原子呈层状排列,层与层之间的作使劲很小,故很容易在层间发生相对滑动。
3.造成炭材料结构多样性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炭材料结构的?(1)碳原子的结合形式(碳原子有sp1,sp2,sp3三种杂化轨道)(2)六角面网的大小及其积层形式(随热处置温度的升高,微晶生长,组成微晶的六角面网的积层形式逐渐向具有规则取向的石墨结构转变)(3)微晶的取向性(微晶的取向形式和取向程度与块状碳材料的物性有很大关系,取向形式也常与炭材料的形成有很大关系)(4)集合组织(将以上所示的各类组织集合,进一步影响到从微米级到毫米级集合组织的多样性)另外,炭材料的气孔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氧化石墨烯与碳纤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碳材料是目前全球最为广泛使用的新材料之一,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抗腐蚀等特性,因此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其中,氧化石墨烯与碳纤维是目前研究较为活跃的两种碳材料,下面将就它们的制备与性能来进行探讨。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氧化石墨烯是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新型材料,具有在水溶液中高度分散、易于修饰、化学结构稳定等优点。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一般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要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石墨剥离成单层石墨烯,然后再将其氧化得到氧化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的性质主要受其氧化程度影响。
若氧化程度较低则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能好、可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若氧化程度过高则氧化石墨烯容易出现破裂、纤维化等现象。
因此,制备氧化石墨烯时需要根据具体使用情况选择适当的制备方法和氧化程度。
氧化石墨烯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例如耐高温、耐腐蚀、压电效应等,因此将其应用于电子器件、生物传感器、热电转换器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前景。
2、碳纤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碳纤维是一种由高强度碳纤维预浸树脂制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制造碳纤维时,需先将聚丙烯腈经过氧化、碱处理等化学反应,然后进行拉伸、碳化等处理,最后形成纤维。
碳纤维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炭化处理温度、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等。
碳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刚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耐高温性等特点。
因此,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轨道交通等领域。
然而,碳纤维的制造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原材料,并且生产周期较长,目前制造成本也较高。
因此,近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尝试探索新的碳纤维制造方法,以降低材料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3、氧化石墨烯与碳纤维材料的结合研究氧化石墨烯和碳纤维是两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碳材料,因此科学家们尝试将它们进行结合,以创造出具有更好性能的复合材料。
实验发现,氧化石墨烯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传导性能等指标,提高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