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肃地震最新消息今天
- 格式:doc
- 大小:19.24 KB
- 文档页数:9
甘肃省工程地质、地貌、地势等图地层本省地层发育齐全,除太古界地层外,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
元古界和古生界广布山区。
主要为火山岩――类复理石建造,为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
中生界分布全省基岩区,以碎屑岩、含煤碎屑岩为主。
第三系分布山间盆地和山麓地带,以碎屑岩、泥岩为主。
第四系遍布全省,具有多种成因的松散堆积物。
全省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时代的构造岩浆区,祁连山为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区;北山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区;西秦岭为中(新)生代构造岩浆区。
构造省内地质构造复杂,形成很多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
现将厘定的构造体系简述如下:(一)巨型纬向构造体系:l?阴山――天山纬向构造体系,横贯于我省北山区。
由山地与其相间的山前或山间盆地构成。
贯穿北山地区所有新老地层;2?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体系贯穿本省南部徽成盆地以西的西秦岭地区。
具有悠久的生成发展历史和复杂的演变过程,并卷入新生的构造体系之中。
(二)经向构造体系:由南北向压性形迹组成,位于贺兰褶皱带南端。
因被后期祁吕系构造迭加复合而成其为脊柱部分。
(三)河西构造体系: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东半部。
由相间排列的隆起、拗陷和活动断裂构成,是地震活跃区。
(四)山字型构造体系:1?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展布省内的是祁吕系弧形褶皱带西翼、脊柱与马蹄形盾地的一部分;2.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它的主体是在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者挽近继续活动,地震活跃。
(五)陇西旋卷构造体系:展布于阿宁盾地中,是中生代后发展起来的,挽近活动较强,是重要控震构造之一。
岩土体类型的主要特征(一)岩体类型岩浆岩建造:主要分布在北山区,次为祁连山区和西秦岭区。
侵入时代齐全。
岩性复杂,以花岗岩类为主,次为闪长岩类及辉长岩类等。
火山熔岩以流纹岩、安山岩为主。
结构呈整体块状,新鲜岩石致密坚硬。
变质岩建造:分布广泛,’由元古界、下古生界组成。
岩石多呈块状或中厚层状――薄层状结构,质地坚硬,力学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强。
近百年来甘肃地震情况纪实一、总体情况我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省内有天水地震带、民勤地震带、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等地震带。
其中天水地震带,包括临夏、天水、甘南、武都等地,自1990年之前的约100年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30余次,最大震级为7.5级;民勤地震带,东侧为贺兰山,西北侧为巴音乌拉山与雅布赖山,南侧为天景山等,本带强震活动自1952年起才有记载,截止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震惊世界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为8.5级;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区活动性最强的一条地震带,包括整个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北麓,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1932年昌马7.6级大地震和1954年山丹7.25级大地震都属于这一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山脉主体部分,1900年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25次,最大震级6.5级。
二、极强破坏性地震1、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在甘肃海原(北纬36.5°东经105.3°)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5级大地震,震中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的干盐池附近,破坏最严重地区烈度达12度。
此次地震波及13个省区,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甘肃58县都有强烈震动。
据档案《甘肃静宁县大地震纪略》:“一九二0年冬十二月十六日,静宁县大地震二十分钟而止,又震动三十一次,山崩川裂,城垣尽圯,城开庐舍,倾塌殆尽”。
这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据当时《陕甘地震记略》报道:“大震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
流离惨状,目不忍睹,耳不忍闻。
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待饿殍,亦将僵毙。
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加之,当时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救灾措施,致使灾情进一步加重。
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地震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甘肃地区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活动性显著且频繁。
本文将探讨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并对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地震活动性是指某一地区或特定地点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大小。
甘肃地区位于中国的地震活动带之一,属于特定的地震构造背景。
地震活动性的强弱与地壳构造、板块运动以及地震断裂带的分布关系密切。
甘肃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多次小震与少数中强震交替出现的特点。
据历史地震数据统计,甘肃地区每年发生的地震数量相对较高,尤其是3级以下的微震,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而且,甘肃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冬季相对较高,夏季相对较低。
二、甘肃地震的概率地震的概率指的是某一特定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地震概率的计算主要基于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统计学原理。
通过分析多年的地震数据以及地震构造背景,可以推算出某个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规模和频率。
甘肃地区的地震概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其地处青藏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区域,地壳构造活动频繁。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地震概率模型,甘肃地区未来几十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大,且可能有1-2次超过7级的强震发生。
三、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监测甘肃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测。
1. 地震台网监测:中国地震台网系统在甘肃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地震监测站,通过实时监测地壳运动和地震波传播情况,可以及时获取地震活动信息,并作出预测和警示。
2. 地震参数研究:科学家们对甘肃地区历史地震数据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地震的震源参数、震级规律以及地震断裂带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测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
3. 数字模拟模型:利用现代地震学的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建立地震数字模拟模型,模拟地震波传播和地壳运动的过程,从而预测地震的可能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
甘肃地震灾情严重原因分析
甘肃地震中,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震源深度较浅: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相对较浅,只有约10公里。
在震级相
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对地表造成的破坏越严重。
2.地形地貌因素: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地形地貌
的梯度比较大。
居民区所在的区域盖层相对比较松散,场地效应导致局部的烈度更高,对地表的破坏也就更大。
3.人口分布密集:甘肃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尤其是灾区内的居民点,这使得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对较大。
4.建筑物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历史、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甘肃地区
的建筑物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弱,容易在地震中倒塌或损坏。
5.救援难度较大:地震发生在深夜,很多居民在熟睡中,反应时间较短,增
加了救援的难度。
此外,甘肃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总之,甘肃地震中灾情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从这次灾难中吸取教训,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高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防震减灾作文350字范文一:在五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
0级大地震,无数的生命被这场灾难无情的夺去了,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校举行了防震减灾的演习。
第四节课的时候,陶老师认真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举行防震减灾演习,大家记住,遇到地震要躲在活命三角区内和桌椅下面,尽量保护好头部。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突然,广播里传来了“呜呜”的警报声,陶老师说:“现在大家快点钻到桌子底下去!”我们急忙钻进桌子下面,象地震真的来了一样。
躲了一会儿,陶老师让我们按平时升旗的队伍去操场站队,同学们护着头,弯着腰,假装躲避石块和杂物,一个个地跟着陶老师安全的疏散到操场上去了。
这时操场上热闹非凡,大家都在讨论刚才的演习,教导主任严肃地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和知识教育,这次演习就圆满结束了。
通过这次演习,我学会了地震来临时要保护好自己,还要和大家互相帮助,共同面对灾难,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
范文二:201X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重创了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破坏性巨大,损失惨重。
为了能在沉重的灾难面前沉着应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力争把灾害带来的损失与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要知道,地震发生,要保持清醒、冷静,及时判断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现在,我们有防震教学楼,还有好的防震设备,如果在学校遇到地震,只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就可以及时逃生。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陆诗铭,吴中海,李智超.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6.2级地震的控震构造及特征[J]. 地震科学进展, 2024, 54(1): 86-93. doi:10.19987/j.dzkxjz.2024-007Lu S M, Wu Z H, Li Z C. Seism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18 December 2023 M 6.2 Jishishan earthquake, Gansu Province[J].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 2024, 54(1): 86-93. doi:10.19987/j.dzkxjz.2024-007积石山地震专题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6.2级地震的控震构造及特征陆诗铭1) 吴中海1, 2)※ 李智超1, 3)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2)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及时了解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特征,对于分析区域未来强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区域地震构造、地质、震源机制、地震烈度和余震重定位等资料,对此次地震的控震构造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此次强震是发生在西宁—兰州断块内部的一次北北西向逆冲断层作用事件,距震中最近的拉脊山逆冲断裂带构成了此次地震的控震构造。
该断裂带处于北西向日月山右旋走滑断层与北西西向西秦岭北缘左旋走滑断层交汇部位,整体呈北西至北北西向弧形展布,包含了南缘与北缘两条倾向相反的分支断裂带。
震中位置、余震及烈度分布等数据指示此次地震的具体发震断层为拉脊山北缘逆冲断裂带南段的东支断层带,余震分布和极震区范围等符合逆断层型地震的上盘效应特征,但是否引起同震地表变形,还需进一步的现场调查确定。
甘肃地震最新消息今天篇一:甘肃地震设防表A.0.25 甘肃省1 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0.40g:第一组:古浪2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第一组:天水(2个市辖区),礼县,西和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宕昌,文县,肃北,武都第二组:兰州(5个市辖区),成县,舟曲,徽县,康县,武威,永登,天祝,景泰,靖远,陇西,武山,秦安,清水,甘谷,漳县,会宁,静宁,庄浪,张家川,通渭,华亭 4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康乐,嘉峪关,玉门,酒泉,高台,临泽,肃南第二组:白银(2个市辖区),永靖,岷县,东乡,和政,广河,临谭,卓尼,迭部,临洮,渭源,皋兰,崇信,榆中,定西,金昌,两当,阿克塞,民乐,永昌第三组:平凉5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张掖,合作,玛曲,金塔,积石山第二组:敦煌,安西,山丹,临夏,临夏县,夏河,碌曲,泾川,灵台第三组:民勤,镇原,环县6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二组:华池,正宁,庆阳,合水,宁县第三组:西峰篇二:甘肃定西发生地震兰州震感强烈甘肃定西发生地震兰州震感强烈2013年07月22日 08:18来源:兰州晚报分享到:2人参与0 1条评论0兰州晚报:【突发】甘肃定西岷县附近发生6.2级左右地震。
2013年07月22日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7月22日0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附近(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2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兰州震感强烈,有网友梦中震醒。
篇三:甘肃定西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
震中距岷县约15公里,距漳县约45公里,距定西市约120公里,距兰州市约170公里。
甘肃地震最新消息甘肃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近日,甘肃省发生了一次地震,引起了广泛关注。
以下是关于甘肃地震的最新消息。
地震发生时间:2022年7月12日,当地时间下午3点20分左右。
地震发生地点: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境内。
地震震级: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信息,地震初步测定为6.5级,后续经过进一步调查和测量,地震震级可能会有所修订。
地震影响范围:据报道,地震影响范围较广,包括了甘肃省内的多个县市。
地震震源深度浅,震感明显,许多地区都感受到了明显的震动。
地震对当地人民的影响:地震导致了定西市岷县部分房屋倒塌,造成了人员伤亡。
当地政府迅速启动了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目前,灾情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政府应对措施:甘肃省政府成立了地震救援指挥部,并调派救援队伍和物资赶赴灾区。
另外,相关部门也向灾区派遣了医疗队,为伤者提供紧急救治。
社会救助与支援:许多社会组织和个人纷纷伸出援手,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各地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救援工作中,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紧急避难和安置工作: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启动了紧急避难和安置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安全的临时住所和基本生活保障。
灾后重建工作:地震灾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政府将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灾后评估,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关于地震的科普知识: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和地震波传播引起的一种地球现象。
中国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地震频繁。
因此,地震预防与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地震预警系统:中国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地震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波传播速度,提前数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躲避或采取安全措施的机会。
预防地震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预防地震是保障人民安全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人民的地震意识和应急能力。
总结:甘肃地震是一次较为严重的地震事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困扰。
第36卷第1期2021年1月Vol. 36 Na 1Jan. 2021灾害学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顾诗瑶,王玲,刘飞,等.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长宁地震建筑物震害提取与成因分析[J ].灾害学,2021, 36(1 ): 217 -222.GU Shiyao , WANG Ling , LIA Fel , et al. UAV and GIS Based Structure Damage Assessment Cter Changning Earthquake [ J ]. Journalo X CaWstrophology , 2°21, 36(1) : 217 -222. dot : 1°. 3969/j. issn. 1°°° -811X. 2°21. °1. °4°.]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长宁地震建筑物震害提取与成因分析**收稿日期:2020 -05 -26 修回日期:2020 -08 -18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类)(XDA23090502)第一作者简介:顾诗瑶(1995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灾后重建规划及韧性城市研究;E-mail : 565126495@qq. com通讯作者:田兵伟(1983 -),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及灾害信息与大数据研究.E-mail : bwtian@ scu. edu. cn顾诗瑶1,王玲2,刘飞》4,田兵伟1!5(1.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2.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66; 3.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756;4,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 要:2°19年6月17日,四川省长宁县发生6.°级地震,对当地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
震情速递全球5级以上地震信息(2019.1011-2019.12.10)信息来源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9年10月12日22时55分在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北纬22.18度冻经110.51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0月21日10时52分在瓦努阿图群岛(南纬19.05度,东经169.5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230公里。
10月15日6时23分在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域(南纬4.5度,东经101.2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0月21日18时58分在伊朗(北纬27.12度,东经55.01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0月16S19时37分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北纬6.81度,东经125.15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0月23H11时50分在印尼巴布亚省(南纬2.71度,东经138.31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0月16日20时9分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北纬6.82度,东经125.1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0月24日0时8分在阿森松岛以北海域(南纬1.08度,西经13.82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0月17日19时44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2.58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10月24H18时50分在汤加群岛地区(南纬17.72度,西经172.85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0月18日3时34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纬2.95度,东经141.66度)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10月26H8时41分在福克斯群岛(北纬52.35度,西经170.23度)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
10月18日8时58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北纬66.21度,西经157.2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0月27日13时29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北纬41.21度,东经78.82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
第44卷 第5期2022年10月地 震 地 质SEISMOLOGYANDGEOLOGYVol.44,No.5Oct.,2022doi:10.3969/j.issn.0253-4967.2022.05.012宋刚,杨晓松.2022.甘肃省老虎山断裂带区域地壳纵波速度的实验[J].地震地质,44(5):1273—1289.SONGGang,YANGXiao song.2022.ExperimentalstudyontheP-wavevelocityofthecrustintheLaohushanfaultzoneinGansuProvince[J].SeismologyandGeology,44(5):1273—1289.甘肃省老虎山断裂带区域地壳纵波速度的实验宋 刚 杨晓松(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摘 要 前人研究表明,老虎山断裂带区域未来几十年内可能会密集发生微小地震。
微小地震因震级低、信号主频率高、能量衰减快而具有明显的近场特点。
近场地壳波速结构,尤其是浅部速度结构对高频微小地震的精确定位有极大的影响。
为此,在室温和围压介于50~500MPa的条件下,系统地测量了该地区代表性岩石的P波速度(VP)。
实验表明,在低压范围内,VP随着压力的增加呈对数增加;在压力高于临界压力Pc时,VP随着压力的增加呈线性趋势增加。
Pc介于200~450MPa,平均值为262 5MPa。
结晶岩的Pc平均值为250MPa,砂岩的Pc平均值为271 4MPa;经对比发现,砂岩的Pc明显高于结晶岩。
这可归因于在低压范围内裂纹孔隙随着压力的增加而闭合,而在高压范围内裂纹孔隙基本完全闭合。
因此,提高近场微小地震的定位精度应考虑弹性波波速随压力的非线性增加。
此外,实验结果显示此区域岩石弹性波速度是深度的函数。
关键词 P波速度 高压实验 微小地震定位 老虎山断裂带 甘肃省天祝地区中图分类号:P315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967(2022)05-1273-17〔收稿日期〕 2021-06-18收稿,2021-11-23改回。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地震烈度是通过地震时地面的建筑或其它有关物体的反应的一个量,常用人的震感、建筑物反应来衡量,有一个国家专门的烈度表,地震基本烈本烈度是具有一定发生概率的烈度值,表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至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要求,它不仅和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有关,还和建筑物本身的要求有有关,甲级、已级、丙级四设防烈度是不同的。
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烈度是发生地震时大地发生的倾斜;地震基本烈度是某一地区多年地震统计的最高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建筑物设计时要满足不低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设计要求.如: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那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至少为6.当然,有些建筑要求可能是7或8.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题目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发展调查系(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1通信作者__ 杨贺鑫日期:2019 年8月18 日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发展调查作者:杨贺鑫摘要: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
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
2019年甘肃地震最新消息今天
篇一:甘肃地震设防表
A.0.25甘肃省
1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0.40g:第一组:古浪
2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第一组:天水(2个市辖区),礼县,西和
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宕昌,文县,肃北,武都
第二组:兰州(5个市辖区),成县,舟曲,徽县,康县,武威,永登,天祝,景泰,靖远,陇西,武山,秦安,清水,甘谷,漳县,会宁,静宁,庄浪,张家川,通渭,华亭4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一组:康乐,嘉峪关,玉门,酒泉,高台,临泽,肃南第二组:白银(2个市辖区),永靖,岷县,东乡,和政,广河,临谭,卓尼,迭部,临洮,渭源,皋兰,崇信,榆中,定西,金昌,两当,阿克塞,民乐,永昌
第三组:平凉
5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张掖,合作,玛曲,金塔,积石山
第二组:敦煌,安西,山丹,临夏,临夏县,夏河,碌曲,泾川,灵台
第三组:民勤,镇原,环县
6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二组:华池,正宁,庆阳,合水,宁县
第三组:西峰
篇二:甘肃定西发生地震兰州震感强烈
甘肃定西发生地震兰州震感强烈
20XX年07月22日08:18
来源:兰州晚报
分享到:
2人参与01条评论0
兰州晚报:【突发】甘肃定西岷县附近发生6.2级左右地震。
20XX 年07月22日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7月22日0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附近(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2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兰州震感强烈,有网友梦中震醒。
篇三:甘肃定西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XX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
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
震中距岷县约15公里,距漳
县约45公里,距定西市约120公里,距兰州市约170公里。
那么,这次地震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应急救援情况如何?从地理
位置上看,地震是否属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余震”?就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追踪了解。
——地震已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记者从甘肃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了解到,截至22日15时,甘肃
岷县、漳县交界处6.6级地震已造成56人死亡,14人失踪,392人受伤。
目前灾害具体伤亡损失正在进一步统计中。
新华社记者22日12时30分许到达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地震重灾区。
在距离县城15公里的岷县梅川镇,正在现场统计伤亡人数的工作人
员告诉记者,梅川镇已经有31人死亡,受伤人员数字还不清楚,许
多村通讯不畅,当地伤亡数字正在陆续统计中。
据定西市政府介绍,此次地震致岷县蒲麻镇、梅川镇、中寨镇等
乡镇受灾严重,漳县石川、四族、马泉、草滩、东泉、大草滩、金钟、殪虎桥等8个乡镇受灾严重。
重灾区出现大面积通讯中断和停电,泥石流、滑坡不断发生。
记者从郑州铁路局获悉,受甘肃、陕西境内自然灾害影响,22日郑州开往乌鲁木齐T197次停运,24日乌鲁木齐开往郑州T198次停运。
另有部分列车调整运行区段。
据介绍,此次受影响调整的运行区段有:7月22日,兰州开K132/3、K420/17、K862/3次改经由包兰线,宝中线迂回运行到宝鸡后恢复原径路,迂回区段不办理客运业务。
7月22日郑州开T197次停运;7月24日乌鲁木齐开T198次停运。
——应急机制、救援行动已全面启动
22日9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6.6级地震造成的损失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目前,中国地震局也已决定启动地震应急Ⅱ级响应。
据武警甘肃总队介绍,500名兵力今早已经驰援灾区,其中包括120名专业救援队员。
目前,武警岷县中队救援人员已经进入灾区。
武警甘肃森林总队陇南支队也已赶赴灾区。
甘肃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120名救援队员和医疗分队从8:20兰州出发,奔赴灾区。
武警甘肃省总队卓尼支队派300名救援队员赶赴灾区。
武警甘肃省总队岷
县中队30名救援队员已在救援现场搜救。
定西军分区出动300多人分别赶往漳县和岷县灾区。
漳县人武部、
岷县人武部带领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已展开救援活动,兰州军区21集团军某团副团长曹龙华带领第一梯队官兵36人于9时30分赶赴灾区。
目前,甘肃省消防部门已经派出临近的兰州、甘南、临夏、陇南等6个支队330人、五条搜救犬赶往灾区。
目前,通往甘肃定西的高速公路通行正常,暂时没有受到此次地震影响。
甘肃省卫生厅正在紧急组织以外科为主的医疗小分队前往灾区。
兰州铁路局已经启动应急预案,重点对桥涵隧道、桥梁支座、通信信号设备进行检查,确保铁路线路安全。
同时,做好震后的救灾物资运输各项准备工作。
甘肃省气象部门称,甘肃定西等地今天将有小到中雨,局部有大雨。
兰州中心气象台已经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专家提醒,今天早间发生的地震震中为山区,大雨将对灾后救援工作产生影
响,请务必注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尽量避开陡峭山体。
——震中历史上就是地震多发区汶川地震确有一定影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表示,此次地震位于南北地震带中的临潭—宕昌断裂上,属于这条断裂的正常活动。
地震震中烈度预计将达到八度,预计将对当地造成较大损失。
据悉,有历史记录以来,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5次。
最早的地震是公元前193年甘肃临洮6.5级地震,距离104公里;时间最近的地震是1973年8月11日四川松潘东北6.5级地震,距离178公里;距离最近的地震是1573年1月20日甘肃岷县6.8级地震,距离21公里;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654年7月21日甘肃天水南8.0级地震,距离121公里。
针对网民关于此次地震是否属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余震”的疑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刘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地震所处的南北地震带自20XX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就已进入活跃期,汶川、玉树、芦山地震的发生都显示出其的活跃度一直不减。
“具体来看,这次地震位于南北地震带中的临潭-宕昌断裂,这条断裂历史上曾经发生过2次6级以上地震,说明它具备发生6级以上地
震的能力。
”刘杰说,“1900年以来这条断裂的活动水平一直较弱,因此本次地震属于它的一次正常活动。
”
刘杰解释说,汶川地震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引发了南北地震带中不同断裂带的调整运动,也让这些断裂带趋向于不稳定。
“这种效应叫做库伦应力触发,今年4月份的芦山地震,还有这次甘肃地震,都是这种效应引发的。
”他说。
“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跟这次地震所处的断裂带是不同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们是位于相同地震带上不同断裂带的相对独立的地震。
”刘杰同时表示,预计本次地震震中烈度将达到八度,可对房屋造成严重破坏。
此外,由于当地经济较为落后,房屋质量一般,再加上地处山区,地震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地震将对当地造成较大损失。
根据中国地震局发布的信息,截止22日14时,本次地震已经记录到余震405次,其中包括1次5级以上余震。
“总的来说,这次地震的余震活动是正常的。
接下来一周内预计余震仍将比较频繁,发生5级以上余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要严加防范。
”刘杰说。
他提醒,灾区群众一定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一定不要在危房内居住,在开阔地带暂避时也要注意观察周围地形地貌,便于及时躲避次生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