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桩基础承台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的比较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
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的抗冲切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作为地基工程中常用的两种基础形式,其抗冲切承载力一直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探讨这一主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和试验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在工程实践中,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的设计及施工是地基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桩基承台是指将桥墩的承载力通过预制的承台传递到地基土层上,而桩筏筏板则是指通过连接桩和筏板的方式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而抗冲切承载力则是指地基在受到水流冲刷和土体位移作用下的抗力能力,是影响地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深度方面,我们可以从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的原理及设计要点、抗冲切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的设计要点包括桩的选型和布置、承台和筏板的尺寸和材料选择等方面,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基础的抗冲切性能。
抗冲切承载力受到水流速度、土体性质和结构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
通过优化设计和采取加固措施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的抗冲切承载能力,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广度方面,则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试验研究数据,从不同工程项目中选择代表性的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工程案例,分析其抗冲切承载力的设计和施工特点,进而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
可以引用相关试验研究数据,探讨不同类型和条件下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的抗冲切性能,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总结回顾方面,我们可以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对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的抗冲切承载力进行综合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的抗冲切性能有一个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在知识文章格式的要求下,本文将采用序号标注的方式,多次提及桩基承台和桩筏筏板的抗冲切承载力,并着重展开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某灰土挤密桩单桩复合地基试验中,测试了桩顶反力和桩间土反力,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直径为1.25m。
载荷试验的压力(反力)—沉降曲线见下图。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桩土应力比为下列哪个选项?()A.3.0B.3.5C.4.0D.4.5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在复合地基设计中,桩土应力比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桩顶应力和桩间土表面应力之比。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附录B第B.0.10条第2款规定,对灰土挤密桩、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8所对应的压力。
本题中,s=1.25×0.008×1000=10mm,查图可得n=700/200=3.5。
2.根据《建筑地基基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下列关于季节性冻土地基防冻害措施的说法,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建筑基础位于冻胀土层中时,基础埋深宣大于场地冻结深度B.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表面应回填厚度不小于100mm不冻胀的中、粗砂C.强冻胀性地基上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梁与基础梁D.当桩基础承台下存在冻土时,应在承台下预留相当于该土层冻胀量的空隙正确答案:A、C、D本题解析: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1.8条规定,季节性冻土地区基础埋置深度宜大于场地冻结深度。
B项,第5.1.9条第1款规定,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表面应回填不冻胀的中、粗砂,其厚度不应小于200mm。
C项,第5.1.9条第4款规定,在强冻胀性和特强冻胀性地基上,其基础结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基础梁,并控制建筑的长高比。
D项,第5.1.9条第5款规定,当独立基础连系梁下或桩基础承台下有冻土时,应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胀量的空隙。
2022-2023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某地下结构抗浮采用预应力锚杆,基础的钢筋混凝土抗水板厚度为30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其上设置的抗浮预应力锚杆拉力设计值为320kN,锚杆与抗水板的连接如图。
图中锚垫板为正方形钢板,为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要求,该钢板的边长至少为下列何值?(C35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6.7N/mm2,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57N/mm2,抗水板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钢板厚度满足要求。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预应力锚杆受拉时,防水板受到锚垫板向下的作用力,防水板应能承受锚垫板的冲切力,按抗冲切验算,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8条规定,柱下独立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Fl≤0.7βhpftamh0式中,βhp为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取1.0;当h 大于或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ft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单位为kPa;h0为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单位为m;am为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单位为m。
h0=300-50-50=200mmh=300-50=250mm<800mm所以可得:βhp=1.0。
由am≤at+h0可得:at≥am-h0=364-200=164mm。
2.某建筑工程,地基土为黏性土,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10kPa,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提高地基强度,桩间距取1.4m,按正三角形布桩,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Pa。
为了给设计提供依据,采用双支墩压重平台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支墩置于原地基土上,根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试确定单个支墩底面积最小值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假设支墩及反力装置刚度均满足要求)()A.2.7m2B.3.3m2C.4.1m2D.5.4m2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根据土力学基本原理与《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第5.2.2条规定,试验加载设备、试验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加载方式、加载反力装置、荷载测量、沉降测量应符合本规范4.2.5条~第4.2.9条的规定。
201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详解一、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某Q3冲积黏土的含水量为30%,密度为1.9g/cm3,土颗粒比重为2.70,在侧限压缩试验下,测得压缩系数a1—2=0.23MPa-1,同时测得该黏土的液限为40.5%,塑限为23.0%。
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19)确定黏土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值p u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A.240kPaB.446kPaC.484kPaD.730kPa答案:B解析: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19)附录C.0.2表C.0.2-6注解规定,Q3以以前冲、洪积黏性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当压缩模量小于10MPa时,其基本承载力可按黏性土表C.0.2-5确定。
初始孔隙比:式中,G s为土颗粒比重,ρw为水的密度,ω为质量含水量,ρ为密度。
压缩模量:因此极限承载力按表C.0.2-5确定。
液性指数:按I L和e0插值得:故选项B最接近。
2.现场检验敞口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测得取土器规格如图所示。
根据检定数据,该取土器的鉴定结果符合下列哪个选项?(请给出计算过程)()。
题2图A.取土器的内间隙比、面积都符合要求B.取土器的内间隙比、面积都不符合要求C.取土器的内间隙比符合要求,面积不符合要求D.取土器的内间隙比不符合要求,面积符合要求答案:A解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F.0.1规定,取土器技术参数应符合表F.0.1的规定。
面积比:式中,D w为取土器管靴外径,D e为取土器内口刃径。
内间隙比:式中,D s为取样管内径。
根据附表F.0.1规定,该取土器满足敞口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对于内间隙比,面积比的要求。
3.某河流发育三级阶地,其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三级阶地均为砂层,各自颗粒组成不同,含水层之间界线未知。
柱下承台受剪切和冲切破坏的理解与分析作者:申永先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22期摘要:柱下承台是会受到剪切和冲切的破坏,很多人对柱下承台剪切以及冲切的概念没有充分的理解,本文对破坏的机理,破坏面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使相关人员对剪切与冲切的概念更加了解。
柱下承台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其受到的剪切与冲切力后,可以更好的维护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关键词:柱下承台;剪切;冲切;理解;计算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柱下承台是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中重要的内容,由于柱下承台会受到剪切与冲切的破坏影响,所以,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利用专业的计算模式进行分析。
很多人对剪切与冲切的概念不够了解,这不利于对柱下承台受剪切与冲切破坏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
本文对剪切与冲切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希望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对柱下承台受剪切与冲切破坏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1 剪切与冲切相关概念介绍1.1 基本概念剪切与冲切都是斜截面破坏的一种形式,两种破坏方式在破坏机理方面有着极大的相似性,由于承载力与混凝土抗拉强度有着较大的关系,所以,为了控制其承载力,一定要合理确定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一些国外的资料中,对剪切与冲切的概念没有明显的区分,而是将二者统一称为剪切,我国对剪切与冲切两种概念,有着明确的区分。
剪切破坏也是柱下承台比较容易受到的破坏类型,剪切包括弯曲、扭转等类型,在分析柱下承台受剪力破坏时,可以通过分析受剪机理达到。
在对柱下承台的斜截面受剪情况进行分析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计算模型。
柱下承台上部会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其下部的钢筋会受到向上的拉力,斜裂缝间混凝土受到压力或拉力时,其斜截面也会受到较大的破坏力,这一破坏力与斜腹杆受到的破坏力有着较大的关系。
柱下承台剪切破坏面贯通其全部宽度,在发生断裂后,会形成一个断裂的平面,纯剪破坏也叫做单向剪切。
在设计的过程中,会将冲切分成多种类型,冲切属于双向剪切,是指在集中反力作用下,板的内部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在柱的四周也会产生较大的主拉应力,如果这一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在柱头的位置会产生较多的斜裂缝,板内由于应力比较大,会出现斜截面破坏,而破坏是板内冲切造成的,所以,也叫做冲切破坏,冲切破坏示意图如图1所示。
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分析与计算
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分析与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而且也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因此,对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分析与计算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分析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原因。
一般来说,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角桩的质量不足,导致角桩的强度不足,无法承受承台的冲切力;二是由于角桩的安装不当,导致角桩的强度不足,无法承受承台的冲切力。
其次,要分析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影响。
一般来说,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倒塌。
此外,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还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物的损坏。
最后,要分析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有限元法,通过对角桩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能和冲切力的分析,计算出角桩的破坏极限;二是采用实验法,通过对角桩的实际试验,计算出角桩的破坏极限。
总之,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分析与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
柱下两桩承台计算及桩位偏差处理的分析摘要:在做工程项目时,经常遇到软弱土层,重要车间等建筑物基础形式不适合用浅基础,宜采用桩基础形式。
柱下单桩、双桩、多桩承台形式中双桩承台不同于其他多桩承台,其宜按深受弯构件来计算承载力。
工程经验得出,圆砾层等坚硬土层作为桩基的持力层,采用锤击法施工的管桩或是长螺旋钻孔压灌桩,都容易出现桩位偏差。
本文阐述了双桩承台的主要计算过程,以及怎么去处理柱下双桩出现的桩位偏差问题。
关键词:两桩承台;深受弯构件;桩位偏差处理。
引言柱下两桩承台(/h<5.0,=1.15ln,ln为两桩净距)需要计算受弯,受剪承载力,不需要进行冲切承载力计算。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双桩承台的主要计算过程。
同时对现场桩位出现偏差的情况,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思路,定性定量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工程概况该工程场区地基不均匀,场地类别Ⅱ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采用独立基础对于几层大车间厂房来说显然不合适。
经过建设地周边实地考察,决定采用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桩径600mm,桩承载力特征值1750kPa,桩间距2100mm,两桩承台厚度1250mm,宽度1200mm,保护层厚度40mm。
通过模型计算后得出柱底荷载:基本组合1.3*恒+1.5*活承台底面荷载 :(考虑柱底剪力的影响)N=2755.7kN =4.7kN.m=5.1kN.m =0.9kN =-1.1kN考虑拉梁承担弯矩比例系数弯矩折减N=2755.7kN =4.2kN.m =4.6kN.m =0.9kN =-1.1kN两桩承台及覆土重: = 167.3×1.20= 200.8kN1.柱下两桩承台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桩号X Y桩净反力QN(kN)桩反力Q(kN)1-1050.00.01375.651476.04 21050.00.01380.051480.44桩总反力= 2956.5 kN; 桩均反力= 1478.2 kN= 1031.741kN.m = 1035.038kN.m= 1375.654kN = 1380.051kN两桩净距: = 1500.mm计算跨度: = 1.15*=1725.0mm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G 深受弯构件G.0.2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M≤fy*As*z,z=αd(h0-0.5x),αd=0.8+0.04/h。
柱下承台受剪切和冲切破坏的理解与分析
一、本质:
受剪破坏和冲切破坏的本质相同:混凝土“拉”裂,是一种斜截面破坏。
承载力均受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所控制。
(注:个人见解,这种的顺着受力方向破坏,或者破坏方向偏向受力方向的破坏形式,就是一种“拉”裂破坏,一种“切”破坏)
二、区别:
破坏的机理与本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破坏的位置(破坏面、破坏方式),即同为斜截面破坏的两种方式。
具体讲,有以下两点区别:
1、破坏面与破坏形式:
如果能够形成冲切破坏锥(①基础平面尺寸相对于上部构件尺寸够大,基础边长>上部构件边长+2倍基础厚度;②基础平面两个方向尺寸相对长度一致,长短边之比≯2),则形成冲切破坏,否则形成剪切破坏。
冲切破坏面则为空间曲面,剪切破坏面为平面。
2、受力模式:
冲切破坏是双向受力,剪切破坏面是单向受力。
桥梁桩基承台的剪切及冲切计算摘要:本文通过对承台所受剪切力和冲切力的特征分析和比较对冲切和剪切的概念和具体验算的选择做进一步的说明,使我们更加明确剪切和冲切的概念和验算方法。
关键词:剪切;冲切;桩基承台一概述桥梁桩基承台是将桩基础和桥墩连接为整体的重要构件,通常结构是承台桩之上墩身以下的厚板,其作用为将桥梁上部荷载传递给桩基。
承台内部应力分布较为复杂,影响因素很多, 而在桩承台的计算中,各规范均明确要求同时验算剪切承载力和冲切承载力。
那么剪切和冲切有什么不同,各自验算方法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目前国内桩基承台的计算方法,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以下简称“新桥规”),“新桥规”承台冲切和剪切验算在原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和修正,但是冲切和剪切的概念却并不明确,以至于许多同志对这两个概念还很模糊,那么下面我们就加以总结和区分。
二剪切和冲切的概念解析一般说来,柱下单独基础板双向受力,墙下条形基础板单向受力,冲切和剪切,其破坏机理类似,承载力均受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所控制。
不同的是剪切破坏面可视为平面,而冲切破坏面则可视为空间曲面,如截圆锥、截角锥或棱台及其他不规则曲面等。
故剪切又称单向剪切(one way sherar);冲切有时候也称冲剪,又称双向剪切(punching, two way shear)。
也就是说,两者相比,冲切是一个空间概念。
三剪切和冲切的区别我们还可以用小表来具体说明两者之间的异同:三具体验算方法抗剪验算“新桥规”中承台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是完全根据原规范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公式转化过来的,与普通受弯构件的混凝土抗剪公式(“新桥规”5.2.10式)相比,抗剪承载力有较大的提高,其原因是虽然两者都是根据同一公式得到的,但普通受弯构件的混凝土抗剪公式,是按剪跨比取3、纵向配筋率取2%~3%简化而来,对承台而言,由于剪跨比远小于3,虽然配筋也较上述数值小,但计算结果会比“新桥规”5.2.10式的计算结果大,而且一般情况下,随着跨高比的减少,梁的斜截面抗剪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承台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公式也符合该规律。
浅谈多桩矩形承台抗冲切计算摘要:根据国内现行规范,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运用常规方法对桩基础承台进行抗冲切验算。
关键字:多桩矩形承台抗冲切实例一、前言在工程建设中桩基础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种类繁多。
在设计过程中,桩基础承台的抗冲切验算是十分常见和重要的。
桩基承台是柱与桩的转换层,将柱子承受的荷载传递给桩基,其应力分布较为复杂。
本文就笔者对多桩矩形承台抗冲切验算过程的理解,根据实际工程中如何进行柱下四桩承台进行举例验算。
二、桩基承台计算要点在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下,在承台内产生正应力和剪应力,尤其在柱(桩)头四周合成较大的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沿柱(桩)头四周出现斜裂缝,最后在板内形成锥体斜截面破坏,破坏形状像从板中冲切而成,故称冲切破坏,为斜拉破坏。
冲切有时候也称冲剪,又称双向剪切。
对于双向受力的柱下单独基础应验算控制截面的受冲切承载力。
冲切破坏锥体的选取是抗冲切计算的重要步骤。
柱下桩基承台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由多个集中力(即桩)作用下的倒立板柱,基底反力不连续,冲切破坏一般发生在桩顶内侧的连线上,这种破坏在45°斜线以内也可能发生,因此承台破坏锥体并不一定是唯一的。
破坏锥体的选用应符合实边缘连线所构成的四棱截锥体,截锥侧面坡角应不小于45°,当坡角小于45°时取45°,实际情况中存在多个破坏锥体时,对于出现的每种情况均应进行冲切验算。
承台的冲切强度有两种:一种是柱对承台自上而下的冲切,另一种是桩顶竖向净反力对承台自下而上的冲切1、柱对承台的冲切承台在承受柱传来的荷载时,若承台厚度不足,就会发生冲切破坏,咋珠子的四周形成一个不大于45度的斜面冲切破坏锥体。
对于矩形截面柱的矩形承台,在柱与承台交接处以及承台变阶处,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公式计算:Fl≤2*[β0x*(bc+a0y)+β0y*(hc+a0x)]*βhp*ft*h0 (基础规范8.5.17-1)Fl=F-ΣNi(基础规范8.5.17-2)β0x=0.84/(λ0x+0.2) (基础规范8.5.17-3)β0y=0.84/(λ0y+0.2) (基础规范8.5.17-4)式中:Fl——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冲切力设计值,冲切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边或承台变阶处至相应柱顶边缘连线构成的锥体,锥体与承台底面的夹角不小于45°;H0——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 取1.0;当h大于或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β0x、β0y——冲切系数;λ0x、λ0y——冲跨比,λ0x=a0x/h0,λ0y=a0y/h0,λ0x=a0x/h0,a0x、a0y 为柱边或变阶处至桩边的水平距离;当a0x(a0y)<0.2 h0时,a0x(a0y)=0.2h0;当a0x(a0y)>h0时,a0x(a0y)=h0;F——柱根部轴力设计值;ΣNi——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各桩的净反力设计值之和。
桩承台冲切问题的探讨作者:刘志荣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8期摘要:本文简要探讨有关桩承台冲切的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桩承台;冲切;计算一、引语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逐渐成为主要的结构形式。
在广东大部分地区表面土均为填土或淤泥。
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
普遍采用桩基础,把荷载传入深层土岩层。
随层上部层数的增加,大承台,大型的联合承台也较为常见。
二、分析问题冲切破坏为脆性破坏,承台一旦冲切破坏将无任何预兆,直接破坏,而且,承台均埋在地下,破坏之后无法修复。
因此对承台冲切问题应予以重视。
《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在(GB50007-2011)对冲切的有关条文。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多桩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对普遍方柱桩承台的冲切验算适用,但对剪力墙下桩基础则无能为力,而且如多柱桩承台把此公式验算则可以会出现偏不安全的情况。
对中间的桩也没有一个冲切验算的方法。
三、问题解决根据《基础规范》8.3.19多条文说明柱对承台的冲切计算方法。
规范编制的内曾考虑以下两种计算方法:方法一为冲切临界面截面取柱边0.5h外,当冲切临界与柱相交时,冲切力扣除相交那部分单柱承载力。
方法二为冲切椎体取柱边或承台变阶柱至相应桩顶内边缘连线所构成的椎体并考虑冲垮比的影响。
基础规范8.4.7条平板式筏基柱下冲切验算其中为相应作用的基本组合是的冲切力,对内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破坏锥体内的基底净反力设计值;对边柱和角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临界界面范围内的基底净反力设计值。
该公式对桩冲切计算同样合适,正是以上的方法一。
对桩基计算假承台与桩顶连接为铰接,当不考虑不平衡弯矩;桩冲切时一般需把圆桩等效为方桩,可取,则公式可改为计算套用了筏板冲切公式,但取值时却按规范推荐公式中类似方法,取,忽略了角桩冲切系数。
与方法一,方法二计算原理均不相符。
因此在基础设计中不能直接采用软件计算结果。
关于两桩承台梁式配筋之浅析作者:林继炫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8期摘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4.2.3.2中对两桩承台做出了“柱下独立两桩承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的深受弯构件配置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
”的要求,改变了以往两桩承台板式配筋设计方法。
虽然2008版桩基规范应用已几年,但现实中笔者发现不少设计者对两桩承台采用梁式配筋截面高度如何取值,钢筋如何设置等问题仍欠缺思考,本文通过比较有关规范相关的计算公式和构造要求,总结出两桩承台梁式配筋设计步骤及构造措施。
关键词:两桩承台、深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承台正截面受弯计算。
新版《桩基规范》第5.9.2.1指出:“两桩条形承台和多桩矩形承台弯矩计算截面取在柱边和承台变阶处。
”计算公式如下:MX=ΣNiyi(1);My=ΣNixi(2);可见,两桩承台的受弯计算部分跟旧版《桩基规范》是一样的,都是按倒悬臂梁法。
根据受弯构件正截面配筋公式:M≤fyAsZ (3)可知,两桩承台底部受拉纵筋As取决于力臂Z的大小,即取决于承台的厚度。
广东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0.5.4.2指出“承台的计算,宜先由受冲切承载力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确定承台截面高度;”规范同时给出该条文的解释“二桩承台为单向受剪,受剪承载力控制的承台截面高度公式由受集中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公式导得”,即由:V≤βhs1.75* ftbh0/(λ+1.0)(4);得出:h0≥V*(λ+1.0) /(βhs 1.75* ftb)(5);由于只考虑单靠混凝土承受抗剪,截面高度h0取值较大,因此承台底筋较小,一般情况构造配筋即可满足要求。
而按新《桩基规范》要求两桩承台按深受弯梁(《砼规》梁L0/h均布荷载作用下:V≤0.7* ftbh0(8-L0/h)/3+1.25*[(L0/h-2)/3]*fyv* h0Asv/sh+[(5-L0/h)/6]* fyh* h0Ash/sv (G.0.4-1)集中力荷载作用下:V≤1.75* ftbh0/(λ+1.0)+[(L0/h-2)/3]*fyv* h0Asv/sh+[(5-L0/h)/6]* fyh* h0Ash/sv(G.0.4-2)可知,截面的高度取值h0取值得到一定程度减小,但另一方面底筋若按计算配筋便会随之增大。
浅析建筑地基桩承台冲切问题一、引语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逐渐成为主要的结构形式。
在广东大部分地区表面土均为填土或淤泥。
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
普遍采用桩基础,把荷载传入深层土岩层。
随层上部层数的增加,大承台,大型的联合承台也较为常见。
二、分析问题冲切破坏为脆性破坏,承台一旦冲切破坏将无任何预兆,直接破坏,而且,承台均埋在地下,破坏之后无法修复。
因此对承台冲切问题应予以重视。
《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在(GB50007-2011)对冲切的有关条文。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多桩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公式对普遍方柱桩承台的冲切验算适用,但对剪力墙下桩基础则无能为力,而且如多柱桩承台把此公式验算则可以会出现偏不安全的情况。
对中间的桩也没有一个冲切验算的方法。
三、问题解决根据《基础规范》8.3.19多条文说明柱对承台的冲切计算方法。
规范编制的内曾考虑以下两种计算方法:方法一为冲切临界面截面取柱边0.5h外,当冲切临界与柱相交时,冲切力扣除相交那部分单柱承载力。
方法二为冲切椎体取柱边或承台变阶柱至相应桩顶内边缘连线所构成的椎体并考虑冲垮比的影响。
基础规范8.4.7条平板式筏基柱下冲切验算其中为相应作用的基本组合是的冲切力,对内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破坏锥体内的基底净反力设计值;对边柱和角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临界界面范围内的基底净反力设计值。
该公式对桩冲切计算同樣合适,正是以上的方法一。
对桩基计算假承台与桩顶连接为铰接,当不考虑不平衡弯矩;桩冲切时一般需把圆桩等效为方桩,可取,则公式可改为计算套用了筏板冲切公式,但取值时却按规范推荐公式中类似方法,取,忽略了角桩冲切系数。
与方法一,方法二计算原理均不相符。
因此在基础设计中不能直接采用软件计算结果。
否则承台厚度不合理。
五.建议1.对能采用规范推荐公式验算的采用规范推荐公式。
2.对不能采用规范推荐公式时,可采用筏板冲切公式,使用时可取大于1的保证系数,还需验算距柱边h0承台角隅45o处的抗剪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