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润滑系统的组成共6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64
润滑系统概述润滑系统是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降低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减少磨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比较复杂,但是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润滑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一、润滑系统的基本概念润滑系统主要由润滑油、润滑泵、润滑管路和润滑部件等组成。
润滑油是润滑系统中最重要和基础的组成部分,是润滑系统中传递动力和润滑作用的媒介。
润滑泵是润滑油的动力来源,通过泵的运转将润滑油从油箱中抽出,通过润滑管路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
润滑管路是将润滑油从油泵输送到机械部位的管道系统,主要角色是将润滑油输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同时维护润滑系统的稳定性。
润滑部件是润滑系统中具有润滑作用的机械部件,如润滑脂嘴、油洒管、传动轴等。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润滑油喷洒或涂抹在机械部件之间,形成一层润滑油膜,使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减小到最低限度,减少磨损,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
在润滑过程中,润滑油不仅具有润滑作用,还能吸收部分机械热量,降低机械部件的温度,减少热损失,提高机械效率。
同时,润滑油还能清洗机械部件,排除污物和异物,维护机械部件的清洁和健康。
二、润滑系统的组成(一)润滑油润滑油是润滑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润滑系统的工作效果和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机械部件的摩擦系数,形成润滑膜,减少磨损和损伤,延长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的选择应根据机械部件的运动状态、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抗污染能力等特点。
润滑油的种类较多,可分为液压油、机床油、齿轮油、气体润滑油、润滑脂等。
(二)润滑泵润滑泵是润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润滑油从油箱中循环抽出,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润滑管路输送到需要润滑的机械部件。
根据润滑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不同,润滑泵可分为往复式润滑泵、齿轮泵、螺杆泵、离心泵等。
简述润滑系的组成
润滑系统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械效率。
润滑系统通常由以下部件组成:
1. 机油泵: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机油从油底壳中吸出,并提高机油压力,使机油能够顺利地输送到发动机各部位。
机油泵通常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形式。
2. 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用于过滤机油中的杂质和颗粒,保持机油的清洁度。
机油滤清器通常是一个过滤器,可以过滤掉机油中的颗粒较大的杂质,使机油更加纯净。
3. 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用于冷却机油,防止机油过热。
在发动机高负荷工作时,机油温度会升高,如果没有机油冷却器,机油容易变质,导致发动机磨损加剧。
机油冷却器通常是一个小型散热器,可以将机油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4. 机油压力表:机油压力表用于指示发动机运转时润滑系主油道的润滑油压力。
这个压力表可以监测机油泵的工作情况,以及润滑系管道是否畅通。
5. 机油传感器:机油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内部的机油品质和油位。
它能够监测机油的油位和品质,当机油不足或变质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或指示。
6. 机油管道:机油管道用于连接润滑系统的各个部件,使其能够顺利地输送机油。
机油管道通常由钢管或橡胶管制成,以确保机油能够顺畅地流动。
这些部件共同组成了汽车的润滑系统,通过不断地循环工作,为发动机提供清洁、充足的润滑油,从而保护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润滑系的主要部件一、机油泵1、作用:是将一定压力和数量的润滑油供到润滑表面。
2、齿轮式机油泵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1)构造齿轮式机油泵由泵壳、主动轴、从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油泵盖等组成。
•泵壳:进油口与集滤器通、出油口与粗滤器通•主动和被动轴•主动和被动齿轮•主动轴下端用半圆键装主动齿轮,上端一凹槽安装机油泵传动轴,•从动轴压装壳内,松套从动齿轮。
•泵盖•出油口与细滤器相通,装有限压阀。
•衬垫:防止漏油,调整端隙,以免降低油压。
(2)工作原理1)吸油:机油泵进油腔齿轮的轮齿脱开啮合,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机油便经进油口被吸入进油腔。
2)压油:机油泵齿轮的轮齿将机油带入到出油腔,出油腔齿轮的轮齿进入啮合,其容积减小,油压增大,机油便经出油口被压送到发动机油道中。
特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应用:捷达、桑塔纳、奥迪、切诺基等轿车3、转子式机油泵1、构造(转子式):泵体、外转子、内转子2、工作原理•内转子旋转带动外转子旋转•进油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吸油•出油腔容积减小,压力增大——泵油转子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高,泵油量大,且供油均匀,对安装位置无特殊要求,可布置在曲轴箱外或吸油位置较高的地方。
应用:夏利轿车、红旗轿车(机油泵的出油量与它的尺寸、转速及润滑系的阻力有关,出油量是用油量的几倍以上,限压阀溢油。
当发动机磨损增大,回油量减少,当回油停止时,发动机就接近大修了。
出油压力的大小,随发动机转速、机油粘度、润滑油路中的阻力及配合间隙的变化而改变,出油压力和出油量成反比。
)4、限压阀1、作用:限制机油压力过低或过高,并稳定一定范围内。
2、构造:柱塞(钢球)弹簧和螺塞3、安装位置:492Q—主油道前端CA6102Q、EQ6100Q在泵盖上二、机油滤清器作用: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前,滤去机油中的金属屑和大气中的尘埃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炭粒。
润滑系统一、润滑系统1.内置机油泵润滑系统内置机油泵润滑系统为压力、飞溅润滑复合式,该系统主要由机油泵、预供油泵、机油滤清器、离心滤清器、各种控制调节阀类和润滑管路等组成。
该系统的工作循环过程如下图:机油由油底壳进入机油泵支架内腔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机体左侧的离心滤清器,经滤清后流回到油底壳内;另一路由机体右侧经单向-调压阀进入机油冷却器,冷却后的机油又图内置机油泵润滑系统工作循环过程示意送入机油滤清器,经滤清、净化后进入主油道和增压器。
进入主油道的机油,又分别被送往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喷油泵传动装置和齿轮系轴套等润滑部位。
活塞与气缸套及齿轮系各啮合齿轮间等摩擦面,采用飞溅润滑方式。
柴油机起动前,必须用预供油泵将机油泵至柴油机各摩擦部位,主油道预供油压力应达到98kPa以上。
在管路及系统有关部件上的各类控制调节阀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在柴油机出厂时均已调整好,使用中不可随意拆动。
其种类、功能如下表所示。
名称安装部位开启压力(kPa) 功能机油泵安全阀机油泵支架前端面980 防止机油泵出油压力过高,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单向-调压阀机体右侧出油口处588 调整系统油压,保证正常油压范围机油滤旁通阀机油滤后盖上196 保证滤芯污堵严重时正常供油离心滤单向阀离心滤进油口处392 防止系统油压过低增压器节流阀增压器进油管路196~490 降低机油压力和流量,防止增压器漏油预供油泵单向阀预供油泵出油口59 防止系统压力过低除上述系统润滑外,柴油机有些部件均有独立的润滑点,使用中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润滑维护。
2.外置机油泵润滑系统外置机油泵润滑系统为压力、飞溅润滑复合式,该系统的构造与内置机油润滑系统基本相同,主要由机油泵、预供油泵、机油滤清器、离心滤清器、各种调节阀类和润滑管路等组成。
该系统的工作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机油从机油泵压出后分成两路,一路进入机体左侧的离心滤清器,经滤清后流回到油底壳内;另一路由机体右侧经单向-限压阀、调压阀送至机油冷却器,经冷却后又送入机油滤清器,经滤清、净化后进入主油道和增压器。
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动力系统。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和主要附件构成,这些组成部分和附件共同协作,使得液压系统得以正常工作。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主要附件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1.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液压液、液压泵、执行元件、阀门等部分。
其中,液压液作为传动介质,承担着能量传递、密封和冷却的功能。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能够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并将液压液输送到执行元件实现动作。
执行元件则是液压系统的执行部分,它能够根据液压能量输出相应的力和运动。
阀门则是控制液压系统各个部分工作的关键,能够控制液压液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
2. 主要附件主要附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提高液压系统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
常见的主要附件包括油箱、管路、滤清器、压力表、液压缸、油门等。
油箱作为液压液的储存和冷却器,能够保证液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管路是液压液在液压系统中输送的通道,起到连接各个液压元件的作用。
滤清器能够对液压液进行过滤,使得液压系统内的液压液清洁无杂质,减少元件的磨损和故障。
压力表则能够监测液压系统中的压力,确保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
液压缸、油门等附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将液压能转换为力和运动,实现液压系统的功能。
总结回顾:通过对液压系统基本组成及主要附件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装置结构。
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液压液、液压泵、执行元件、阀门等部分,它们共同协作完成液压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而主要附件则能够提高液压系统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如油箱、管路、滤清器、压力表、液压缸、油门等,它们各自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对于液压系统的深刻理解,不仅需要掌握其基本组成,同时也需要了解主要附件的作用和意义。
个人观点和理解:液压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传动系统,其基本组成及主要附件的设计和选用对于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液压系统的组成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传动工作原理液压传动原理: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通过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1、动力部分-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势能)。
例如:各种液压泵。
2、执行部分-将液压泵输入的油液压力能转换为带动工作机构的机械能。
例如:各种液压缸、液压马达。
3、控制部分-用来控制和调节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
例如:各种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
4、辅助部分-将前面三部分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起贮油、过滤、测量和密封等作用。
例如:软硬管路、接头、油箱、滤油器、蓄能器、密封件和显示仪表等。
液压发展的历史液压系统将动力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这一过程通过利用密闭液体作为媒介而完成。
通过密闭液体处理传递力或传递运动的科学叫做“液压学”,液压学一词源于希腊语“hydros”,它的意思为水。
液压学科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仅有数百年历史。
它开始于一位名叫布莱斯·帕斯卡的人发现的液压杠杆传动原理。
这一原理后来被称为帕斯卡定律。
虽然帕斯卡作出了这一发现,但却是另一位名叫约瑟·布拉姆的人,在他于1795年制造的水压机中首次使液压得到了实际使用。
在这一水压机中作为媒介利用的液体就是水。
流体动力学和流体静力学水力学科学自帕斯卡发现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
事实上,它现在已划分成两门科学。
流体动力学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液体科学。
液体静力学就是我们所说的压力液体科学。
水轮就是流体动力工具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使用的能量就是水的运动能量。
在流体静力装置中,则使用不同的能量。
液体作为能量的媒介使用。
液体流动产生运动,但是它们不是这种运动的源泉。
由于密闭液体处于压力之下,能量得到了转移。
当今使用的大部分液压机械以流体静力方式运行。
液压系统专业术语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实现运动和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它的基本原理为帕斯卡原理,在密闭的容器内液体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传递运动,依靠液体的压力传递动力。
液压润滑系统一、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1设备组成XYZ-16稀油润滑系统主要由油箱、电加热器、二台齿轮泵装置(一用一备)、双筒过滤器、油冷却器、回油磁(栅)网过滤装置、电加热器、挠性接头(补偿器)、功能性阀门(单向阀、安全阀、开关阀门)及管道、控制元件(压力控制器、压差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液位控制器、铂热电阻、流量控制器)、显示仪表(压力表、温度表、液位计)、电控柜等组成。
2工作原理工作时,一台齿轮泵(另一台备用)从油箱吸入油液进行增压后,经单向阀、双筒过滤器(一侧工作,一侧备用)、油冷却器、功能性阀门和管道被送到设备的润滑点,油液对润滑点进行润滑和冷却后,沿着系统的回油总管进入油箱,油液在油箱内经回油磁(栅)网过滤装置过滤后进行下一次循环。
3元件功能3.1油箱油箱主要功能是蓄油,还兼作散热和沉淀油液中的杂质。
3.2加热器加热器的功能是对油箱中的油液进行加热,当油箱中油液的温度低于下限设定值时,电加热器自动进行加热,当油箱中油液的温度达到正常设定值时,电加热器自动停止。
3.3齿轮泵装置稀油润滑设备具有两台油泵装置(互为备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当系统压力低于下限设定值时,备用油泵自动投入工作,当达到正常设定值时,备用泵自动停止。
3.4双筒过滤器双筒过滤器有两组过滤滤芯(互为备用)和一个手动切换阀,一组滤芯工作时,一另组滤芯备用。
当工作滤芯的压差达到设定值时,压差控制器动作发出报警信号,手动切换使备用滤芯工作,原工作滤芯可以拆卸进行清洗。
3.5油冷却器油冷却器的功能是对油液进行冷却,当出油口温高于上限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人工调整冷却水路阀门开口度,对油液进行冷却,本项目选用双联冷却器,可以进行不停机检修。
3.6回油磁(栅)网过滤装置回油磁(栅)网过滤装置装在油箱回油腔,主要功能是对从润滑点返回的油液中的铁磁性和非铁磁性杂质进行过滤。
3.7安全阀安全阀的功能是保证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不超过其设定值,调定开启压力为0.8MPa,当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安全阀打开,部分或全部油液经过该阀流回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