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规范化管理制度与表(Word)
- 格式:doc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213
制造业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制造业企业的规范管理,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维护员工权益和生产安全,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各制造车间、生产线以及相关岗位。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制造工艺、质量控制、设备使用、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等方面。
第二章制造工艺第四条制造工艺是企业生产的核心环节,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第五条制造工艺的流程、参数、工时等应在生产前明确,并由负责人进行审核确认。
第六条制造工艺中涉及的检测、测试等环节应按照规定进行,确保产品合格。
第三章质量控制第七条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各生产岗位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控制要求。
第八条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密切配合质量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第九条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时,应立即停工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问题及时解决。
第四章设备使用第十条设备的使用操作必须在相关岗位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
第十一条使用设备前应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完好。
第十二条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五章劳动纪律第十三条员工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进行工作。
第十四条员工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装和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五条员工不得擅自离岗、私自外出,必须经过请假手续或经允许方可离岗。
第六章安全生产第十六条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要任务,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对于有特殊危险性的工艺环节,员工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十八条发生事故时,员工应立即报告,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将依据企业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由企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和培训。
第二十一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尾声制造业规章制度范本的制订,对于制造业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企业内每一位员工都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共同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制造业规范化管理制度与表单制造业是指以原材料或半成品为基础,通过加工、组装等工艺过程生产成品的行业。
作为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风险性,管理不当容易导致事故和质量问题。
因此,规范化管理制度是制造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措施。
一、规范化管理制度1.安全管理制度制造业涉及的安全因素很多,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学品等,管理安全必须从源头入手,强化预防意识,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主要措施包括:(1)建立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要求,明确责任和义务。
(2)设置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机制,加强安全预防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灭火器材、安全带、护目镜等。
2.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线,管理好质量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制定适用的质量管理制度,既可以规范生产流程,又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主要措施包括:(1)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测试程序,从原材料到成品,全过程质量管控。
(2)设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制,包括工艺检查、成品检验和抽样检验等。
(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数字化检测技术等,提高质量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4)建立质量投诉及回访机制,反馈消费者需求,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3.环境管理制度环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议题之一,加强环境管理是各行业不可避免的责任。
制造业生产活动涉及能源、水资源、污染物等,因此建立环境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主要措施包括:(1)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环保相关事宜,建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制度。
(2)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实施环保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3)依据环保法规、标准制定适用的环保标准,监测和评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措施。
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员工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和发掘人才,对于提高企业运转效率,改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环境,提升企业综合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司制造行业的管理,确保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司制造行业的全体员工。
第三条制造行业日常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质量为本,持续改进;3. 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协作;4. 规范管理,强化执行力。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四条员工进入生产区域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第五条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动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六条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防止设备故障。
第七条严禁酒后上岗、违章操作、违规作业,确保生产安全。
第八条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九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第十条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追溯、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第十二条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员工质量素质。
第四章生产管理第十三条严格执行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十四条做好生产现场管理,保持生产区域整洁、有序。
第十五条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稳定、高效。
第十六条定期召开生产会议,分析生产情况,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人员管理第十七条建立健全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第十八条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确保员工出勤率。
第十九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第二十条加强团队建设,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第六章考核与奖惩第二十一条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第二十二条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奖惩分明,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制造行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上级部门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上级部门规定为准。
制造业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制造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制造业企业的所有生产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章制度开展生产和管理活动,保障生产的顺利开展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第二章生产计划及生产组织第四条企业应当合理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五条生产计划应当包括生产目标、生产任务、生产周期、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内容。
第六条生产组织应当合理分工,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生产管理制度。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解决,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第八条生产过程中应当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三章设备维护及安全生产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设备维护制度,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第十条设备维护应当定期进行,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第十一条设备维护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保证设备维护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三条生产过程中应当加强安全防范,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四条发生事故时应当及时报告,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合理安排人员,确保生产正常开展。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员工培训机制,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员工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活动。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关心员工生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第二十条生产过程中应当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第二十一条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当及时处理,防止扩大影响。
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
第二十三条生产过程中应当注意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做好环境事故预防。
第七章经营管理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经营效益。
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产制造行业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质量稳定、效率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制造部门及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生产制造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第二章生产计划与调度第四条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目标、生产进度、物料需求等。
第五条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和物料供应情况制定,并报总经理批准。
第六条生产调度部门负责生产计划的执行和调整,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第七条生产调度部门应密切关注生产进度,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第八条生产计划与调度部门应定期召开生产协调会议,分析生产情况,调整生产计划。
第三章生产过程管理第九条生产过程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条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生产过程中,员工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参数。
第十二条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部门应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生产调度部门,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四章物料管理第十四条物料采购部门负责物料的采购、验收和入库。
第十五条物料采购应遵循市场规律,确保物料质量、价格和供应。
第十六条物料验收时应严格按照物料验收标准进行,对不合格物料予以退回。
第十七条物料入库时应做好入库登记,确保物料数量准确。
第十八条物料出库时应严格执行出库手续,确保物料去向明确。
第五章安全生产第十九条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条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第二十一条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二十二条加强生产设备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二十三条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第六章质量管理第二十四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公司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五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管理,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和行政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合作,强调执行力。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部门及下属子公司。
第五条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监督公司经营决策,对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第六条监事会负责对公司财务、经营决策等进行监督,保障公司合法权益。
第七条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协调各部门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总经理的授权,负责本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下属子公司在总公司统一领导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十条公司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员工入职前需签订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公司建立完善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淘汰机制。
第十二条公司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第十三条公司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公司效益进行薪酬调整。
第十四条公司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包括五险一金、带薪年假、节日福利等。
第四章生产管理制度第十五条公司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六条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七条公司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生产部门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章销售管理制度第十九条公司实行市场导向的销售策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第二十条销售部门制定销售计划,明确销售目标、策略和措施。
第二十一条销售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市场分析和客户服务能力。
第二十二条公司建立健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六章财务管理制度第二十三条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编制预算,确保财务稳健。
第二十四条公司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规范财务收支。
制造业规范化管理制度与表单制造业规范化管理制度与表单1. 引言在现代制造业中,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表单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制造业中常见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和表单,并讨论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规范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制度是指一系列规则、程序和流程,以确保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制造业中常见的规范化管理制度:2.1 质量管理体系(QMS)质量管理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要求的体系。
常见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包括ISO 9001等。
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2.2 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管理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确保企业的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体系。
常见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包括ISO 14001等。
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3 安全管理体系(SMS)安全管理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的体系。
常见的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包括OSHAS 18001等。
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减少事故和伤害发生的概率,确保员工的安全。
3. 规范化管理表单规范化管理表单是指记录和管理制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的表单。
以下是制造业中常见的规范化管理表单:3.1 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单是记录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表单,包括产品的尺寸、材料、外观等方面的检验结果。
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检验报告单追踪产品的质量状况,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2 设备维护记录表设备维护记录表是记录设备维护情况的表单,包括设备的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设备维护记录表及时了解设备的维护情况,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3 工序检验表工序检验表是记录工序中关键参数检验结果的表单,包括工序的检验时间、参数值、合格判定等信息。
制造业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规范员工工作纪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员工,包括管理层、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员工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违反规定,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四条公司将不定期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本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
第二章职责和权利第五条公司管理层应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第六条生产工人应按照公司安排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第七条技术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公司产品的技术改进提供支持。
第八条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安全和健康。
第九条公司有权对员工进行工作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
第十条公司有义务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公司制定的生产计划是员工的工作依据,员工必须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工作。
第十二条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必须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如有异常及时报修。
第十三条员工在工作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十四条生产工人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五条技术人员必须对产品进行技术监督和指导,确保产品技术符合标准。
第四章工作纪律第十六条在工作期间,员工必须保持工作状态,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第十七条员工必须遵守工作时间,不得迟到早退,违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十八条员工在工作时必须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不得随意乱扔垃圾。
第十九条在工作中,员工必须尊重他人,不得发表辱骂、诽谤等言论。
第二十条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的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
第五章奖惩机制第二十一条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员工的奖惩。
第二十二条优秀员工将获得公司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奖励。
第二十三条不良员工将受到公司的相应处罚,包括扣工资、停职等。
第二十四条如果员工连续多次违反规章制度,公司有权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公司各项制度的执行。
第二章组织架构第四条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部门经理及员工。
第五条董事会负责公司战略决策、重大事项审议及公司治理。
第六条监事会负责对公司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七条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组织实施董事会决策。
第八条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日常工作,组织实施总经理决策。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九条公司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第十条公司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第十一条公司设立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离职等工作。
第十二条公司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第四章生产管理第十三条公司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四条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和监控。
第十五条质量控制部负责产品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六条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维护、保养和更新,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章财务管理第十七条公司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八条财务部负责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第十九条公司严格执行成本控制制度,降低生产成本。
第六章销售管理第二十条销售部负责市场调研、客户开发、订单处理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销售人员需遵守销售纪律,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
第二十二条公司设立销售目标,对销售人员实行绩效考核。
第七章安全生产第二十三条公司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十四条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排查和整改。
第二十五条员工需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第八章违规处罚第二十六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降职、辞退等处罚。
制造业规范化管理制度与表单制造业规范化管理制度与表单一、引言制造业作为现代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经济意义。
为了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质量,规范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和使用相应的表单,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损失,并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二、规范化管理制度2.1 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是制造业最为重要的关注点之一。
质量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减少缺陷率,并提高用户满意度。
这一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定义产品质量的指标和要求;- 设定质量控制点和过程检查要求,确保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 建立质量检测和测量方法,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以验证产品质量;- 确定产品缺陷的处理流程,包括缺陷的记录、分析、整改和预防措施;-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客户反馈,对产品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2.2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旨在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这一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情况,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分析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设定生产任务的优先级和时间表,确保按时交付产品;- 追踪和监控生产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中的问题;-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生产关系,确保生产过程的协同和顺利合作。
2.3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制造业生产的基础。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减少故障率,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这一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包括日常保养、定期检修和预防性维护;- 规范设备保养和维修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规范;- 设定设备维修的响应时间和处理措施,以快速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建立设备故障的记录和分析机制,对常见故障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不断改进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规范化管理表单3.1 质量控制检验表质量控制检验表是用于记录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的表单。
制造业规范化管理制度与表格张东升莫世光主编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目录PART 1 制造业管理制度5一、生产管理制度51-001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51-002 生产计划变更管理办法71-003 PMC工作指引91-004 4M1E变更管理程序111-005 装配制程管制办法141-006 机加制程管制办法151-007 委托制造、外加工管理准则161-008 生产部车间管理制度201-009 车间巡检工艺规定211-010 生产事故责任追查规定22二、质量管理制度242-001 进料检验规定242-002 制程及成品检验规程262-003 在制品控制程序282-004 客户投诉处理程序302-005 质量事故处理原则及奖惩办法322-006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52-007 特采工作指引372-008 返工工作指引382-009 报废工作指引39三、采购管理制度403-001 采购控制程序403-002 供应商管理办法44四、仓储管理制度474-001 仓库进出存管理办法474-002 仓库人员工作及奖惩制度504-003 在库品防护程序514-004 客户财产控制程序534-005 仓库盘点作业管理流程54五、安全管理制度605-001 生产安全管理制度605-002 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625-003 劳保用品管理办法63六、设备管理制度656-001 设备控制程序656-002 生产设备管理与维护办法686-003 检验仪器量规管理校正办法69七、营销管理制度707-001 内销业务处理规定707-002 外销业务处理制度757-003 订货受理管理规定797-004 销售货款收取控制规范81八、研发管理制度858-001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858-002 新产品开发管理制度898-003 样品制作及更改控制程序928-004 工程文件更改单(ECO)控制程序93 九、5S管理制度969-001 5S实施办法969-002 5S推动/稽查作业办法999-003 5S评分作业指引1029-004 5S个人考核办法103PART 2 制造业管理表格105十、生产管理表格10510-001 月生产计划表10510-002 周生产计划表10510-003 日生产计划表10610-004 生产计划变更通知单10610-005 生产排程表10710-006 生产指令单10710-007 生产滞后原因分析表10810-008 生产返工表10810-009 班次产量统计及交接表10910-010 车间流水线班长日常职责确认表11010-011 班前会制度检查记录表11110-012 人员去向显示板11110-013 各部门(班组)问题点改善表11210-014 员工心情管理板11210-015 人员配置管理板11210-016 新员工介绍板11310-017 刀具交换管理板11410-018 生产事前检查表11410-019 作业检查表11510-020 现场巡查总结表115十一、生产质量管理表格11611-001 现场质量问题记录日报表11611-002 厂内质量信息反馈表11611-003 内部品质信息反馈报告表11711-004 供应商质量统计表11711-005 供应商质量管理检查表118 11-006 来料检验通知单11911-007 来料检验履历表11911-008 料检验报告表12011-009 特采/让步使用申请单12011-010 供应商异常处理联络单121 10-011 线上来料不良记录清单122 11-012 半成品巡检记录表12211-013 半成品抽查日报表12311-014 待出厂成品检验表12311-015 成品验收单12411-016 成品检验月报表12411-017 出货检验报告12511-018 返修通知单12611-019 品质不良率分析记录表126 11-020 产品品质不良原因分析表127十二、仓储物料管理表格12712-001 存量控制卡12712-002 库存明细账12812-003 物料计划表12812-004 订单物料计划总表12912-005 物料验收单12912-006 物料供应变更联络单13012-007 材料入仓单13012-008 发料单13112-009 领料单13112-010 限额领料单13212-011 委托加工物品领料单13212-012 退料单13312-013 退料缴库单13312-014 补料单13412-015 半成品/成品入仓单13412-016 半成品/成品出仓单13512-017 废料处理申请单13512-018 半成品报废单13612-019 进货日报表13712-020 材料收发日报表13712-021 材料库存日报表13812-022 半成品库存日报表13812-023 成品库存日报表13912-024 呆料库存月报表13912-025 呆料月报表14012-026 废料处理清单14012-027 成品入库单14112-028 成品出库单14112-029 盘点单14212-030 盘点票14212-031 盘点记录单14312-032 盘点盈亏表14312-033 盘点差异分析表14412-034 盘点异动报告表14412-035 仓库温度、湿度记录表145十三、生产设备管理表格14513-001 生产设备台账14513-002 设备每日运行状况表14613-003 设备状况检查记录表14613-004 机器保养工作安排表14713-005 一级保养卡14713-006 二级保养卡14813-007 三级保养卡14813-008 校准记录表14913-009 停机状况看板14913-010 设备管理及区域责任看板15013-011 保养检查看板15013-012 机器保养看板150十四、生产安全管理15114-001 新进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卡15114-002 安全作业巡查表15214-003 安全自检自查表15314-004 工厂平面布置安全检查表15414-005 车间环境安全检查表15514-006 生产设备安全检查表15614-007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15714-008 车间安全检查表15814-009 现场安全巡视检查记录15914-010 劳保用品发放计划表16014-011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登记表161 14-012 固定动火作业许可证16214-013 消防安全检查报表(灭火器)16314-014 消防安全检查报表(消防栓)16314-015 消防演习报告164十五、研发管理表格16415-001 新产品设计任务书16415-002 新产品设计开发方案16515-003 新机型开发阶段任务书16515-004 开发部新产品开发进度计划表16615-005 月开发及试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汇总表16615-006 设计更改通知单16715-007 设计变更通知单16715-008 工程设计更改通知单16815-009 设计定型试产交接表16915-010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16915-011 试产总结报告17015-012 产品试用报告17015-013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171十六、营销管理表格17216-001 合同评审记录表17216-002 订货明细表17316-003 订单登记表17316-004 年月受订统计明细表17416-005 交货通知单17416-006 客户特殊要求通知17516-007 合同修改通知单17516-008 出货单17616-009 出货通知单17616-010 客户退货处理记录17716-011 销售收款计划表17716-012 订货统计表17716-013 销货明细表178十七、5S推行实施表格17917-001 作业区5S评分标准17917-002 办公区5S评分标准18217-003 ()月5S日检查评分表18517-004 月份办公室5S稽查评分汇总表186 17-005 月份车间5S稽查评分汇总表187 17-006 5S责任标签188P A R T1制造业管理制度一、生产管理制度1-001生产计划管理办法1-002生产计划变更管理办法1-003P M C工作指引3.2PMC指定专人负责包装材料及油水的申请工作。
3.3生控员负责注塑部的生产排机工作。
4.流程图5.流程说明5.1确定生产数、申请物料数:5.1.1计划员接到“做货单”后,核查仓存、确定需生产数,填写“做货单”相应栏目。
如未填写需生产数,则视“做货单”数量为需生产数。
5.1.2计划员如接到客户的“FORECAST”(订单预告)”,如已与客户协商过:可依“FORECAST”安排生产及订料,计划员亦需核查仓存确定“需生产数”。
5.1.3计划员根据所确定“需生产数”,计算所需生产物料、核查物料仓存,依据“生产及物料计算指引”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物料的申购数,填写“采购申请单”交采购部,具体流程见“采购控制程序”。
5.1.4当计划员所发出的“采购申请单”不能准确确定“要求到料时间”时,日后需填写“交期联络书”通知采购部门。
5.1.5鉴于包装材料及油水的共享性,PMC指定专人统一负责包装材料及油水的申购工作。
各计划员负责向其提供“需生产数”,由其负责核查物料仓存,依据“生产及物料计算指引”的有关要求确定生产物料的申购数,填写“采购申请单”交采购部。
5.2物料申购:5.2.1采购部联络供货商采购,确定申购物料到厂日期后,填写“采购申请单”相应栏目回复PMC担当同事。
5.2.2PMC担当同事依据“采购申请单”的复期,跟踪申购物料的实际到厂情况。
对于申购物料的延期交货,采购员应及时填写“申购物料延期通知”交PMC担当同事。
5.3指示生产:5.3.1计划员在准确掌握物料仓存情况及物料到厂日期的前提下,考虑出货日期,适时、准确的发出“生产及物料发放单”。
5.3.2计划员接到“FORECAST”之后的正式“做货单”后,需重新核查仓存、确定需生产数、考虑申购物料情况发出“生产及物料发放单”。
5.3.3已发放的“生产及物料发放单”有变更时,填写“生产单变更通知”通知相关部门做出相应的调整。
5.4生产安排1-0044M1E变更管理程序1-005装配制程管制办法1-006机加制程管制办法1-007委托制造、外加工管理准则委托制造、外加工管理准则1.目的为使本公司外制开发及半成品、成品外协处理有所遵循,特订本细则。
2.适用范围细则系指配合本公司销售、生产上需要,需通过协作厂商完成新产品零配件的试作、量试3.外协类别外协依其加工性质的不同区分为:3.1成品外协指由本公司提供材料或半成品供协作厂商制成成品,其外协加工后即可缴交物量部门当作成品销售或可直接由协作厂商交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