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宗教对比图
- 格式:docx
- 大小:18.70 KB
- 文档页数:1
十分钟了解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区别|做到网大家好,欢迎再次来到由做到网赞助的《宗教文化知识大讲堂》第二讲,我是主持人,到君。
作为一个有远大理想“为促进各国文化交流而好好啃书”的译者,不能聊一聊西方的宗教文化,实在是不称职。
今天一鼓作气,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统统拿下!我们首先从圣经开始说起这部书写的不明不白,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导致了如今教派林立的局面。
不过,在《旧约》的那部分,大家分歧都不算太大。
随着耶稣的到来,第一个分歧产生了!耶稣说我是上帝的儿子,是来拯救这世上所有人的!等等!等一等!不对啊~《旧约》里面说了,上帝跟亚伯拉罕有约:他的族人就是我们犹太人,是被上帝选中的,帮助上帝管理世界的呢。
还许诺我们会成为万国之王哦~我们最终可是要帮助上帝管理其他民族的呢。
有图为证也有事实为证:事例一:神(爸爸)帮助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抵御其他民族的侵犯,建立了真正的犹太民族!事例二:神(爸爸)赋予大卫神力,帮助建立了属于犹太人的王国综上所述,推断出:上帝只保护犹太人!所以,我们不信耶稣!因为大卫是目前为止最后一个被神(爸爸)选上的人。
所以犹太教的标识就是大卫之星耶稣:还好意思说!在经历了大卫知法犯法(好色,还勾引有夫之妇)的事件后,神(爸爸)很难过~于是派儿子我来了,以身作则。
由我来受罪,为天下人赎罪!相信我,就可以回天堂,回到神(爸爸)的怀抱!犹太人: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耶稣:爱信不信!没办法,耶稣只好出来单干,成立了基督教,即相信耶稣是基督,是救世主。
没成想,最后创业成功了,基督教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国教!一时间,大家都信了而犹太教还是一小撮犹太人虔诚地信仰着。
后来,在犹太人的推动下,耶稣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从此,基督教和犹太教算是结下梁子了!那个时候,罗马帝国大啊!非常非常大!你要问我有多大。
我会告诉你:大到一个皇帝不够用!欧洲人就是想得开~一个皇帝不够用?那就来两个呗~国土于是一分为二,一边一个皇帝,大家一起管。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世界三大宗教一、知识要点世界三大宗教:(2)伊斯兰教在中国新疆宁夏(维吾尔族、回族)等地被称作“清真教”或“回教”。
(3)藏族和蒙古族等信仰喇嘛教(属于佛教)。
(4)地方性宗教:(以色列)犹太人的犹太教,中国的道教。
(5)麦加——圣地(其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耶路撒冷——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教共同尊称为“圣城”。
二、跟踪训练1.暑假期间,玲玲阅读了以下著作,其与基督教有关的是(A)A.《巴黎圣母院》B.《穆斯林的葬礼》C.《西游记》D.《通往麦加之路》2.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以下现象与佛教有关的是(B)A.玛丽上个星期同妈妈去教堂做了一次礼拜B.走到半山亭,小红只见大雄宝殿前人山人海,香烟缭绕C.小文学校附近有回族群众开的面馆,专卖牛肉面D.小玲今天在清真寺门口看到了很多戴着白帽子的人3.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各具特色,这是因为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下列地区与其人种、语言、宗教相符的是(C)A.东亚——白色人种B.欧洲西部——俄语C.非洲北部——伊斯兰教D.撒哈拉以南非洲——黄色人种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C)A.伊斯兰教B.道教C.基督教D.佛教5.亚洲的西部和非洲北部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B)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读图,回答6~7题:6.图中甲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C)A.伊斯兰教B.道教C.基督教D.佛教7.图中甲地居民周日做礼拜的场所主要是(D)A.清真寺B.佛寺C.庙宇D.教堂8.“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一带一路”联系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经过的大洋有太平洋、印度洋。
(2)根据信息,填写下表:。
世界三大宗教简介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时间公元1世纪中期公元7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源地巴勒斯坦一带阿拉伯半岛古印度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乔达摩悉达多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登霄节佛吉祥日,释迦如来成道日,无遮会书籍《圣经》《古兰经》《佛经》信奉人数13亿人10亿人3亿人背景(原因)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压迫阿拉伯人盼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种姓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耶路撒冷一、三教简介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时间为:一世纪上半叶。
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
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东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马龙派等等统称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称“耶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马龙派的统称一般用“基督宗教”这个词。
但在本词条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总称,而不是新教。
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约21.4亿信徒,为拥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亚洲、非洲的信徒的发展最快。
它的经典是《圣经》。
特点:博爱,人人平等。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产生时间为6世纪,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
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人穆罕默德(约570~632)所创传。
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
它的经典是《古兰经》,特点,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
世界三⼤宗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如何看待宗教信仰与命运崇拜查坤荣著第六章世界三⼤宗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三⼤宗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世界纵观世界上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三⼤宗教,都各有其特点。
同时,三⼤宗教对⼈类社会,都各⾃作出过有益的贡献或产⽣过积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此同时,三⼤宗教给⼈类社会也带来不同程度的负⾯作⽤和消极影响。
下⾯就三⼤宗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作⼀简要⽐较:1、三⼤宗教的共同点宗教都是⼀种⼈的精神上信仰,不分⼈种、地区、肤⾊、年龄、语⾔、⽂话等等⽅⾯的差异,都有⼀种“普世”的价值观。
这是他们最⼤的共同点。
其余是:(1)相信⼈间之外的天堂和地狱存在基督教,是以信仰“上帝”(或称神、天主、上主,名⽈:耶和华)创造并管理世界的⼀种宗教。
伊斯兰教,是以顺从和信仰宇宙独⼀的最⾼主宰“安拉”及其意志,并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的⼀种宗教。
佛教,是以信仰“佛陀”并以⾃觉、觉他(使众⽣觉悟)、觉⾏圆满等三项齐全为修⾏的最⾼果位的⼀种宗教。
其“上帝”、“安拉”、“佛陀”都是超出⼈间之外的各教派所崇拜的对像,都居住在“天堂”(佛教称为“极乐世界”),都具有超凡的“智慧” 和“能⼒”。
都强调因果观念,有前⽣和后世之说:好⼈可升“天堂”,坏⼈必下“地狱”。
升⼊“天堂”,可享受永远的幸福;下“地狱”就会遭受永久的痛苦与折磨。
故尔,三⼤⼤宗教都具有使⼈产⽣⼼存敬畏的感觉。
(2)给予⼈的⼼理感应和作⽤基本是⼀致的应该说,宗教⼼理是最复杂、最令⼈迷惑,也是最不好说明的⼀种⼼理现象。
如果说宗教情感还带有某种⾃发的形式,那么宗教⼼理则是⼀种⾃觉的宗教⾏为⽽产⽣的体验,它类似某种⼼理条件反射。
⽽宗教⼼理与宗教情感,三⼤宗教在形式上有其相似性。
⽐如⾄上感、万能感、神圣感、神秘感、皈依感、忏悔感、新⽣感等等,都是⼈的⼼理感觉,都是⼀种交感性的互渗性的感觉。
⽽这些⼼理感觉,都由三⼤⼤宗教通过不同诱导的⽅式或途径所形成。
三⼤宗教为了让⼈能真实地体验到宗教这种⼼理,都各⾃创造了宗教物象、宗教礼仪、宗教艺术、宗教⾳乐等等,以营造其各⾃宗教的独特氛围。
世界三大宗教的世界观
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这三大宗教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以下是对它们的简要介绍:
基督教世界观: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创造者,他创造了宇宙和人类。
人类由于亚当和夏娃的堕落而有罪,需要通过信仰耶稣基督来获得救赎。
基督教相信天堂和地狱的存在,认为行善者可以进入天堂,作恶者将被打入地狱。
伊斯兰教世界观: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他通过派遣先知来传达他的启示。
伊斯兰教相信天堂和地狱的存在,认为行善者可以进入天堂,作恶者将被打入地狱。
佛教世界观: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无数因缘和合而成,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
佛教强调通过修行来消除痛苦和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对三大宗教世界观的简要介绍,每个宗教都有其复杂的教义和信仰体系。
同时,不同的宗教和教派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和多样性。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宗教的世界观,建议你查阅相关资料或与专业人士进行探讨。
宗教名称产生时间产生地点亚洲创始人分布地区基本教义实质我们的态度宗教建筑宗教节日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南亚东亚东南亚众生平等忍耐服从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信教群众白马寺龙门石窟浴佛节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分布最广欧美世界各地忍受苦难巴黎圣母院圣诞节感恩节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西亚北非顺从麦加清真寺开斋节宰牲节宗教名称产生时间产生地点亚洲创始人分布地区基本教义实质我们的态度宗教建筑宗教节日佛教公元前6世纪亚洲: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南亚东亚东南亚众生平等,忍耐服从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信教群众白马寺龙门石窟浴佛节基督教公元1世纪亚洲:巴勒斯坦耶稣分布最广欧美世界各地忍受苦难巴黎圣母院圣诞节感恩节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亚洲: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西亚北非顺从麦加清真寺开斋节宰牲节宗教名称产生时间产生地点亚洲创始人分布地区基本教义实质我们的态度宗教建筑宗教节日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南亚东亚东南亚众生平等忍耐服从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信教群众白马寺龙门石窟浴佛节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分布最广欧美世界各地忍受苦难巴黎圣母院圣诞节感恩节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西亚北非顺从麦加清真寺开斋节宰牲节宗教名称产生时间产生地点亚洲创始人分布地区基本教义实质我们的态度宗教建筑宗教节日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南亚东亚东南亚众生平等忍耐服从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信教群众白马寺龙门石窟浴佛节基督教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分布最广欧美世界各地忍受苦难巴黎圣母院圣诞节感恩节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西亚北非顺从麦加清真寺开斋节宰牲节。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一)佛教1、背景:古代xx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xx,创始人是xx达摩·xx 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经典:“佛经”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xx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
(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xx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②其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xx国王xx时向xx以外传播。
(佛教在xx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xx)(二).基督教1、产生原因:xx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xx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反抗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xx统治下的xx巴勒斯坦一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xx就是“救世主” 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核心是对人类的xx。
经典是《圣经》;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xx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xx最大的xx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xx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②16世纪从xx开始,xx出现反对xx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xx城,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是《xx》。
3、622年穆罕默德在xx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耶稣教)和东正教。
⑴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
在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
为此,犹太人多次起义,起义失败使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来拯救受苦的教民。
犹太下层民众中出现一种流传"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实际上即是由此教派演变而来。
最早的该派教徒多为奴隶、被释放的奴隶和贫苦人民。
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组进行活动,以十字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
但由于其宗教向各民族开放,包括罗马人在内的各民族人士参加,原来敌视罗马统治的精神逐步转为对现实罗马统治予以容忍,宣传爱仇如己,寄希望于来世,鼓励对国家忠诚,对主人恭顺。
因此,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给基督教以合法地位。
⑵罗马帝国后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也出现了罗马与君士坦丁两个中心。
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分离,加上后来对教义的解释和仪式的差异,彼此相互指责为异端,到1054年相互逐出教门,断绝一切往来,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教派。
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东正教会,又称"正教"。
西部自称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
在西部,教会政治权力扩大,利用特权霸占了不少领地,对农民进行剥削。
教会还出售各种神职、"圣物"、"圣骸"、"赎罪卷"来榨取人民血汗。
教会的腐化与利用所谓"异端"镇压教徒与人民的反抗,使教会完全成为走上与人民对立的统治集团。
教会成为人们反对封建的焦点。
德国的教士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使西部统一的教会从此不再存在,宗教改革在北部广大地区广泛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