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表格-板书)
- 格式:docx
- 大小:15.07 KB
- 文档页数:2
情境教学设计: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发展、传播和影响等。
2、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基督教产生的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的能力。
4、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3、通过视频展示和史料分析,引导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学会利用课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了解佛教的教义内涵。
2、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了解其教义实质,明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3、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突破方法:通过讨论、图片展示、史料解读、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
2、难点: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突破方法: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以及其教义经典的解读了解其实质,对宗教现状探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查阅相关图片(或漫画);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网络直接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寻求有关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表演法、列表格等方法。
五、教学用时:一课时六、教具:图片、影片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西游记》剧照)教师提问:《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取回的是《佛经》、《圣经》、还是《古兰经》?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经书?你还知道其他哪些宗教?直接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及创始人等。
(三)导入新课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亚非的几个大河流域,产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除了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之外,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还有一个文明古国——埃及,这里是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地。
那大家知道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大宗教,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又有何发展?它们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来的?(四)讲授新课一、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1、佛教的产生背景:印度种姓制度导致社会矛盾的尖锐创始人:释迦牟尼2、佛教的教义:众生平等;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忍耐顺从问:你认为佛教的教义有何进步意义?有局限性吗?(反对婆罗门的特权,但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政权。
被国王利用,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3、佛教的发展: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问:P32的课中题(见教参P83)4、佛教的传播朝鲜问: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在中亚中国唐朝有两位著名的僧人他们为佛教的印度日本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谁?你能东南亚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吗?二、基督教1、基督教的产生时间:1世纪背景:犹太人遭受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反抗被镇压地区: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2、基督教的教义和经典——《圣经》(P32)问:P33的课中题3、基督教的发展:4世纪末,被定为罗马的国教问:罗马皇帝为什么要定基督教为罗马的国教?天主教(罗马)——西部教会4、基督教的分裂(1054年)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东部教会三、伊斯兰教背景:阿拉伯半岛部落有不同信仰,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尖锐;6世纪建立统一国家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
1、伊斯兰教的产生时间:7世纪创始人:穆罕默德2、伊斯兰教的教义和经典——《古兰经》3、伊斯兰教的发展和传播问: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什么作用?(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630年占领麦加,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宗教首领;8世纪中叶,地跨亚、非、欧。
)(七)板书设计一、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1、佛教的产生背景:印度种姓制度导致社会矛盾的尖锐创始人:释迦牟尼2、佛教的教义:众生平等;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忍耐顺从3、佛教的发展: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4、佛教的传播朝鲜中亚中国印度日本东南亚二、基督教1、基督教的产生时间:1世纪背景:犹太人遭受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反抗被镇压地区: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2、基督教的教义和经典——《圣经》(P32)3、基督教的发展:4世纪末,被定为罗马的国教天主教(罗马)——西部教会4、基督教的分裂(1054年)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东部教会三、伊斯兰教背景:阿拉伯半岛部落有不同信仰,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尖锐; 6世纪建立统一国家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
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众生平等,忍耐服从,灭欲;
2基督教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教义:耶稣就是“救世主”,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经典:《圣经》,
节日:圣诞节、复活节
3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形势杂乱,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过程:
①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
②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穆罕默德离开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③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④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⑤8世纪,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的诞生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教义:只有唯一的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经典:《古兰经》,
节日:开斋节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后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耶路撒冷: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视为“圣地”。
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
宣布佛教为国教,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
阿育王兴建了许多寺院和佛塔,召集佛教徒聚会,让他们整理和编纂佛教经典,还派僧侣去邻国传教。
从此,佛教开始广泛传播。
(展示《佛教的传播》图,并依次显示出传播路线的箭头方向。
)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
一是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称为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中的一支是藏传佛教,也称为喇嘛教。
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的佛教,称为南传佛教。
二、基督教1.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最早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犹太人中间,它的产生是有历史根源的。
犹太人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他们先后遭到埃及人、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侵略,为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犹太人同侵略者进行过无数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但都遭到失败。
在罗马奴隶主统治集团长期的血腥征伐和野蛮统治下,犹太人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深渊,为摆脱罗马帝国的高压政策,他们曾掀起过无数次的斗争,但最终都被残酷镇压。
他们对现实政治上的解放感到无望,在现实世界中也无法寻找思想上的安慰,于是,缺乏科学思想武器的人们便把摆脱人间苦难的希望寄托在宗教幻想之中,他们渴望“救世主”前来拯救。
当时,传道者宣传耶稣就是“救世主”。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被称为基督,这种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
2.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教师阐述相关内容,并板书:《圣经》3.基督教的发展及分裂传道者宣扬耶稣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
这对于对现实绝望的穷人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
这种宗教首先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地中海沿岸的穷人中传播开来。
信徒们结成很多小团体,后来逐渐形成统一的基督教会,反对富人和罗马统治。
最初遭到罗马皇帝的镇压,但到4世纪时,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使基督教迅速得以传播。
提问:罗马皇帝为什么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基督教劝人忍受苦难,有利于皇帝的统治,所以罗马皇帝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使基督教逐渐成为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的工具。
课题: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第 6 课时总序第6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 2013年 9月 11日执行时间:年9月18日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教义和传播批注:能力培养:透视宗教产生及其内含的阶级关系,从而锻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正确认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教学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三大宗教的本质教学用具:挂图、powerpoint演示文稿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帮助学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从圣诞节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一)检查预习(在讲授中穿插进行)世界三大宗教(板书)师: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哪三大宗教?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宗教是哪一个?生: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对中国有重大影响。
师:那么,佛教是怎么产生的呢?大家可以联想种姓制度的阶级性和不平等性。
生:尖锐的社会矛盾、人民对等级制度的不满是佛教产生的原因。
播放《释迦牟尼》的幻灯片,让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佛教产生的地点、时间和创使人,以及佛教的教义。
生:(回答)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使人: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内容: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播放《耶稣受难》的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8页,然后说说基督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师:结合实际,大家谈谈基督教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
生:耶稣的出生日是12月25日,这一天被定为“圣诞节”。
生: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师: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使人和《古兰经》各是什么?生:7世纪,麦加,穆罕默德,《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耶稣教)和东正教。
⑴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
在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
为此,犹太人多次起义,起义失败使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来拯救受苦的教民。
犹太下层民众中出现一种流传"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实际上即是由此教派演变而来。
最早的该派教徒多为奴隶、被释放的奴隶和贫苦人民。
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组进行活动,以十字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
但由于其宗教向各民族开放,包括罗马人在内的各民族人士参加,原来敌视罗马统治的精神逐步转为对现实罗马统治予以容忍,宣传爱仇如己,寄希望于来世,鼓励对国家忠诚,对主人恭顺。
因此,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给基督教以合法地位。
⑵罗马帝国后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也出现了罗马与君士坦丁两个中心。
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分离,加上后来对教义的解释和仪式的差异,彼此相互指责为异端,到1054年相互逐出教门,断绝一切往来,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教派。
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东正教会,又称"正教"。
西部自称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
在西部,教会政治权力扩大,利用特权霸占了不少领地,对农民进行剥削。
教会还出售各种神职、"圣物"、"圣骸"、"赎罪卷"来榨取人民血汗。
教会的腐化与利用所谓"异端"镇压教徒与人民的反抗,使教会完全成为走上与人民对立的统治集团。
教会成为人们反对封建的焦点。
德国的教士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使西部统一的教会从此不再存在,宗教改革在北部广大地区广泛进行下去。
第五章道教及世界三大宗教表格内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张陵(鹤鸣山,五斗米道)、张鲁、张角(太平道)穆罕默德耶稣创立地点古印度四川阿拉伯半岛巴勒斯坦北部创始时间公元前6世纪东汉顺帝时(末年)公元126——144年7世纪初 1世纪发展四个时期三个600年1、初创,汉晋以后,五斗米道除向北方地区传播外,又向东南沿海一带传播2、溯源:古代鬼神思想、巫术和神仙方术、黄老思想3、隆盛:隋唐北宋时期,不少帝王崇奉道教4、衰落:明代中叶以后,道教逐渐衰落5、弘扬:唐代以后,道教曾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
原始道教原始基督教中世纪近代世界传播北传、南传、藏传路路、海路中国传播北传、南传、藏传传入、流行、中国化1.唐朝的景教(一传)2.元朝也里可温教(二传)3.明清三大教派相继传入(三传)4.鸦片战争后(1840年后)5.当代教派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一道全真道逊尼派什叶派东正教、天主教、新教1.中国主要宗教内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标志万字符号、法轮八卦太极图新月十字架供奉对象佛:1、三方佛:阿弥陀佛(左)、释迦摩尼佛、药师佛2、东方三圣:月光菩萨(左)、药师佛、日光菩萨3、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左)、阿弥陀佛、观音菩萨、4、三世佛:未来世弥勒佛、现在世释迦弥勒佛、过去世燃灯佛5、华严三圣:普贤菩萨(左)、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菩萨:“四大菩萨”文殊大智、普贤大行、观音大悲地藏大愿十八罗汉、护法天神:1、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2、韦陀:手持金刚杵,被安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3、天龙八部: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尊神1、三清: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2、四御:玉皇大帝(传为总持天道之神)、中天紫薇北极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之神)、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人间兵戈之事之神)后土皇地祇(传为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之女神)3、三官大帝:天官赐福、水官解厄、安拉信奉上帝或神三位一体教义四谛:苦、集、灭、道三学:戒、定、慧1、“道”是“万物之母”2、众生均可修道成仙,长生不老3、无为:是道教对待神会与人生的处事态度和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