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园林植物的类群与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7.29 MB
- 文档页数:77
第二节园林树木的实用分类法此类分类法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以有利于园林建设工作为目标。
一、按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按园林树木叶形的性状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针叶树类根据在一年中落叶与否分可分为常绿针叶树类和落叶针叶树类二)阔叶树类根据十的生长类型又分为匍匐类、藤本类、灌木类、乔木类。
每类也可根据在一年中落叶与否分可分为常绿类和落叶类三)竹类根据生长速度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
一)针叶树类1、常绿针叶树如雪松、桧柏、柳杉、罗汉松等。
2、落叶针叶树如金钱松、水杉、落羽杉、池杉、落叶松等。
二)阔叶树类1、乔木类乔木:树体高大,一般在5 -6米以上,主干明显(3m以上)而直立,分枝繁茂且分枝点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的木本植物。
1)根据乔木类树体高度分为四类即:(1)伟乔(树高31米以上);如银杏(2)大乔木(树高20米以上);如水杉(3)中乔木(8--20米);如刺槐(4)小乔木(5--8米)如梅花等。
2)根据在一年中落叶与否分可分为两类(1)常绿阔叶乔木:如女贞、香樟、广玉兰、楠木、苦槠等。
(2)落叶阔叶乔木:如枫杨、悬铃木、椿树2、灌木类灌木:一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之主干,树体具许多长势相仿的侧枝,近地面处枝干丛生或虽具主干而高度不超过3m的木本植物。
按叶片的生长习性,又可分为:1)常绿阔叶灌木2)落叶阔叶灌木2)灌木类1)常绿阔叶灌木:如栀子花、海桐、黄杨、雀舌黄杨等。
2)落叶阔叶灌木:如紫荆、蜡梅、绣线菊、溲疏、贴梗海棠、麦李等。
3、藤本类藤本类:茎干细长柔软,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利用不同附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条及干茎本身的缠绕性)而攀附它物向上生长之蔓性木本植物,如地锦、紫藤、凌霄、木香等。
1)按攀附方式分为(1)绞杀类或缠绕类以茎蔓在依附物上自行向左或向右旋绕。
如常春油麻藤、紫藤、木通,金银花、猕猴桃等。
(2)吸附类利用气生根或吸盘进行攀附。
如凌霄、络石、常春藤、扶芳藤、薜荔、地锦等。
园林树木学第一章:绪论1.中国被西方人士称为“园林之母”,园林树木资源极为丰富。
2.中国园林树木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种类繁多(2)分布集中(3)丰富多彩(4)特点突出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重点)1. 园林树木: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体闲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的应用的木本植物。
2.p7物种(种)(1)“种”是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2)“种”与“种”之间是有明显的界限的,除了形态特征的差别外,还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即异种之间不能交配产生后代,即使产生后代亦不能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
3.p7-8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类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种: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虽然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是指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重瓣或单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
4.p8品种:(1)由人工培育大量而成的特殊物种称之为品种。
(2)指物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性状有一致,经过长期演变,且具有同一共性的物质。
5.p9林奈“双名法”: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发明的,其完整内容和书写格式如下:属名+种加词+种命名人名字6.p11恩格勒(谁做了什么)恩格勒系统(谁做的,是什么)这个系统是以假花学说为依据,由德国的恩格勒的两部巨著,即《植物自然分科志》和《植物分科志要》而建立的。
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较为稳定实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我国北方多采用。
7.p11哈钦松(谁做了什么)哈钦松系统(谁做的,是什么)该系统是以真花学说为依据,由美国的哈钦松在其著作《有花植物志》中建立的。
以多心皮植物为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较为合理,我国南方,如广东,云南多采用该系统。
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园林植物代码:971一、考纲性质《园林植物》是报考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园林植物应用与生态修复方向必考专业课。
考试内容包括园林植物基础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是服务于园林行业建设实践需要掌握的园林植物种类、分类、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园林植物选择及配植应用相关基本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纲适用于报考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园林植物应用与生态修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考生。
二、考试内容包括目前为本科生开设的《园林树木学》(题量占45%)、《园林花卉学》(题量占35%)和《植物生态学》(题量占20%)三门课程中的部分章节内容。
(一)《园林树木学》第一章绪论1. 园林树木的含义;2. 园林树木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3. 我国丰富的园林树木资源、特点及其在世界园艺事业中的贡献。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1. 植物分类等级(种及种下等级的概念,品种概念);命名(双名法,拉丁名组成,见附录1);检索表2. 按植物分类学分类(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按树木的性状分类(乔木、灌木、藤木、竹类);3. 按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观姿类、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干类、观根类);4. 按树木的园林用途分类(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花果树、绿篱树、垂直绿化树、木本地被树、工矿绿化树、风景林树)。
第三章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1. 城市环境与园林树木;2. 园林树木的防护功能(改善环境、保护环境);3.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园林树木色彩美、园林树木芳香美、园林树木姿态美、园林树木风韵美);4. 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1. 树木与环境: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等;2. 创造小环境,满足树木的生态习性;第五章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第六章园林树木各论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形态术语:重点:大孢子叶、小孢子叶、球果、雄球花、雌球花、种鳞、苞鳞、珠座;叶序、花序、叶序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花被、单被花、无被花、同被花、单性花、两性花、杂性花等。
教学课时安排表(参考)教学内容:绪论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净化、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故又称观赏植物。
园林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两大类。
如各种针叶、阔叶树木,花卉,竹类,地被植物,草坪植物及水生植物等。
二、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和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功能。
三、我国园林植物资源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原产我国的乔灌木约 8 000 种,在世界园林树木种类中占很大比例。
四、“园林植物”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原则(一) 美观、实用、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二) 树木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则二、配植形式(一)规则式配植(二) 自然式配植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花坛(一)花坛的类型(二)花坛的设计二、花境(一) 花境的类型(二) 花境的设计三、花台四、花丛五、花池六、花钵七、篱垣及棚架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水生植物的类型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现场教学: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一节植物的分类和命名(一) 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第二节植物分类检索表(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别1.定距检索表2.平行检索表(二)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三) 使用检索表应注意的事项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一) 蕨类植物门(二) 种子植物门1.裸子植物亚门2.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一) 裸子植物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 被子植物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科 9杨柳科 10 榆科 11 山茶科 12 杜鹃花科 13 芸香科 14 无患子科15 槭树科 16 木犀科 17 毛茛科 18十字花科 19 石竹科 20 菊科 21 百合科 22 石蒜科 23 兰科B单子叶植物1 棕榈科2 禾本科3 竹亚科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结合实际进行实验及现场教学: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一) 蕨类植物门(二) 种子植物门1.裸子植物亚门2.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一) 裸子植物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 被子植物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科9 杨柳科 10 榆科 11 山茶科 12 杜鹃花科 13 芸香科 14 无患子科 15 槭树科 16 木犀科 17 毛茛科 18十字花科 19 石竹科 20 菊科 21 百合科 22 石蒜科23 兰科B单子叶植物1 棕榈科2 禾本科3 竹亚科第三章木本园林植物第一节针叶树根据当地园林树木特点,在以下种类中选择若干种树木讲解其形态特征、分布、特性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教学课时安排表(参考)教学内容:绪论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净化、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故又称观赏植物。
园林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两大类。
如各种针叶、阔叶树木,花卉,竹类,地被植物,草坪植物及水生植物等.二、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和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三方面的功能.三、我国园林植物资源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原产我国的乔灌木约8 000 种,在世界园林树木种类中占很大比例。
四、“园林植物”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园林树木的选择与配植原则(一)美观、实用、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二)树木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则二、配植形式(一)规则式配植(二)自然式配植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花坛(一)花坛的类型(二)花坛的设计二、花境(一)花境的类型(二)花境的设计三、花台四、花丛五、花池六、花钵七、篱垣及棚架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一、水生植物的类型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二、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案例现场教学:第一章园林植物的应用第一节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二节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第三节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一节植物的分类和命名(一) 人为分类法(二)自然分类法第二节植物分类检索表(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别1.定距检索表2.平行检索表(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三) 使用检索表应注意的事项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一) 蕨类植物门(二) 种子植物门1.裸子植物亚门2。
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一)裸子植物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被子植物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科 9杨柳科 10 榆科 11 山茶科 12 杜鹃花科 13 芸香科 14 无患子科 15 槭树科 16 木犀科17 毛茛科 18十字花科 19 石竹科 20 菊科 21 百合科 22 石蒜科 23 兰科B单子叶植物1 棕榈科2 禾本科3 竹亚科教学内容: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 结合实际进行实验及现场教学:一、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 (一) 蕨类植物门 (二) 种子植物门 1.裸子植物亚门 2.被子植物亚门二、园林植物常见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园林用途 (一) 裸子植物 1苏铁科 2 银杏科 3 松科 4 杉科 5 柏科(二) 被子植物 A双子叶植物1 木兰科2 樟科3 蔷薇科4 腊梅科5 含羞草科6 蝶形花科7 金缕梅科8 悬铃木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 园林植物课程类型 实验 教学进程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分类第三节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学 时2(总学时4)使用教材《园林植物》方彦、何国生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及现场教学观察,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学习分类检索表的使用教学重点 常见园林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植物分类检索表教法建议本次课程主要以学生实验观察为主。
园林植物学基础知识汇编目录:一、园林植物的概念二、园林植物的作用三、园林植物的分类与命名四、园林植物的其它分类(一)依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分类(二)依观赏部位和特性分类(三)依园林用途分类(四)依自然分布分类(五)依栽培方式分类五、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六、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内容:一、园林植物的概念园林植物是指由人工裁培为主、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应用于室内外环境布置、以改善和美化环境为目的的植物的总称。
园林植物有木本和草本之分,木本者称为园林树木,草本者称为园林花卉。
园林树木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木本植物,包括各种乔木、小乔木、灌木、木质藤本以及竹类。
乔木、小乔木的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茂,植株高大,分枝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如松、杉、柏、杨、栎、榆、榉、槐等;灌木则-般比较矮小,没有明显的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如迎春、蜡梅、紫荆、木绣球等;木质藤本的基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依附它物而生长,如络石、薛荔、紫藤、凌霄、爬山虎等:竹类是园林植物中的特殊分支,种类多,观赏期长,如紫竹、孝顺竹、佛肚竹等。
园林花卉泛指切可供观赏的开花的和观叶的草本植物,包括-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等,其中大部分冬季落叶,少部分为四季常绿(如麦冬草、吉祥草、葱兰等)。
园林植物学是大中专院校园林、园艺、生物、旅游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园林植物学与普通植物学在研究的内容和要求上有所不同,普通植物学主要为造林和木材利用服务,而园林植物学不仅要了解其分类、分布、生态、用途,并且还要研究其观赏特性和应用价值。
二、园林植物的作用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体量大小差异悬殊,叶色四季丰富多彩。
不仅可以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也可衬托其它造园元素:既具有观赏的特性,又具有生态的功能。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造景、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等;此外,园林植物亦有一定的生产作用,可为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学是研究园林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栽培习性和园艺价值等方面的学科。
园林植物是指为美化和改善环境而种植在园林中的植物,其范围包括花卉、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
园林植物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既涉及到植物本身的生长特点,也与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密切相关。
园林植物的分类园林植物按照其生长形态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按照生长习性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
乔木是指高大的木本植物,主要用于园林中的景观点缀和绿化。
灌木一般较低矮,主要用于园林边界的装饰和屏障作用。
草本植物生长期短,适合用于矮墙、花坛和地被植物。
而藤本植物则可以攀爬生长,用于景墙和遮阴等用途。
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水分、光照和气候等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园林设计和栽培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选择和搭配。
例如,喜阳光的植物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的位置,而喜阴凉的植物则适合种植在阴凉处。
土壤肥力、排水性和酸碱度等也会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繁殖、栽植、施肥、修剪等方面。
选种是指根据园林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合环境的植物种类;繁殖包括种子播种、插枝扦插、分株等方式;栽植要注意开挖合适大小的坑坑,保证植物的生长空间;施肥要遵循适量、适时、适方法的原则;修剪则是为了控制植物生长的形态和密度,使园林更加整洁美观。
园林植物的园艺价值园林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绿化环境,它们还具有美化、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等作用。
不同的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如松柏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宁静的“森林”,百合则展现出高雅典雅的品质。
园林植物的种植和养护也成为园林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他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管理,打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学作为园林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学科,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城市的绿化提供科学支持,创造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常见园林植物的科目分类引言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园林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能够为人们带来美学享受和舒适的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些植物,对其进行科目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园林植物的科目分类,以供园林景观设计者和爱好者参考。
1. 果树类植物果树类植物是指可以结出可供人类食用的果实的植物。
这类植物一般具有较大的树冠,能够为园林提供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常见的果树类植物包括苹果树、梨树、柑橘树等。
它们不仅可以为园林增添丰富的色彩,还能提供可口的食材,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 花卉类植物花卉类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植物。
它们以其绚丽多彩的花朵和各种形状的叶子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花卉类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花期和养护要求进行分类,如春季开花的郁金香、夏季开花的玫瑰、秋季开花的菊花等。
它们不仅可以独立种植,还可以与其他植物组合,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3. 绿化植物绿化植物是指主要用于绿化园林环境的植物。
这类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能力,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并为园林提供绿色的背景。
常见的绿化植物包括常绿乔木、灌木、草坪等。
它们可以根据其高度和功能进行分类,如高大乔木用于增加园林的立体感,灌木用于打造绿化景墙,草坪用于布置休闲场所等。
4. 观赏草类植物观赏草类植物是一类独特的园林植物,以其柔美的姿态和丰富的颜色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观赏草类植物根据其高度、颜色和生长形态的不同,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常见的观赏草类植物包括禾本科植物、竹类植物等。
它们可以以独立的形态种植,也可以与其他园林植物相互搭配,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5. 常绿灌木类植物常绿灌木类植物以其枝繁叶茂、四季常绿的特点成为园林中常见的一类植物。
这类植物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还能够提供稳定的绿色背景。
常见的常绿灌木类植物包括杜鹃花、紫薇、月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