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蛆壳提取壳聚糖的综合评价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752.43 KB
- 文档页数:4
壳聚糖的制备及性质的鉴定实验目的:1、掌握从虾、蟹壳中制备壳聚糖的方法及原理。
2、掌握多糖分离的基本步骤。
3、掌握壳聚糖的基本指标鉴定及检测方法。
实验原理:甲壳素生物多糖之一,其制备原料主要是虾壳、蟹壳、蚕蛹、蝇蛆、蘑菇、真菌等。
制备甲壳素的主要操作是脱钙和脱蛋白,再脱乙酰基就得到壳聚糖。
壳聚糖的基本指标有脱乙酰度、分子量、含氮量、水分、灰分等(本实验用测定脱乙酰度)。
脱乙酰度的测定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本实验采用虾壳原料、用酸碱滴定测定脱乙酰度。
器材:玻璃棒、催洗瓶、烧杯(50ml、500ml、1000ml)各一个、胶头滴管、量筒(10ml、50ml)各一个、铁夹子、酸碱滴定装置、电子天平、恒温箱、恒温水浴箱、烘干箱。
试剂:31克鲜虾壳、蒸馏水、10%HCL溶液、10%烧碱溶液、1%KMnO4溶液、2%NaHS溶液、50%烧碱溶液、0.1mol/L标准HCL溶液、0.1mol标准NaOH溶液(两者都要用分析纯配制)、0.1%甲基橙水溶液、0.1%苯胺蓝水溶液、甲基橙—苯胺蓝以1:2(v/v)混合配制,作为指示剂使用。
溶液的配制:1、10%盐酸:吸取(36%~38%)盐酸250ml于1000ml容量瓶,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2、10%烧碱溶液:称取100gNaOH粉末,加蒸馏水溶解,于10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
3、1%KMnO4溶液:取5g KMnO4粉末,加蒸馏水溶解,于1000ml 大烧杯中配成500ml溶液。
4、2%NaHS溶液:取10gNaHS粉末,加蒸馏水溶解,于1000ml 大烧杯中配成500ml溶液。
5、浓度为C1标准盐酸:吸取(36%~38%)盐酸15ml于100ml 容量瓶,定容至100ml。
6、0.1mol/L标准NaOH溶液;称取1gNaOH固体,加蒸馏水溶解,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250ml。
7、0.1%甲基橙水溶液:称取0.1g甲基橙粉末,溶解于10ml水中。
壳聚糖选择性吸附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壳聚糖是一种由N-乙酰葡萄糖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生物相容性。
因此,壳聚糖被广泛用作吸附剂,在环境修复、废水处理、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壳聚糖选择性吸附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壳聚糖材料的研制是开发高效、选择性吸附剂的基础。
首先,壳聚糖的来源和制备方法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壳聚糖可以从海洋生物贝壳、虾蟹等动物外壳中提取得到,也可以通过酸碱水解法、微生物法等途径进行合成。
其中,贝壳提取的壳聚糖具有天然的结构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药物领域。
而通过合成方法得到的壳聚糖,可以根据需要调控其分子量、酸碱性等性能。
壳聚糖选择性吸附剂的性能评价需要从吸附剂对目标物质的选择性、吸附容量、吸附速度和再生性等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对于特定的目标物质,选择性吸附剂应具有高选择性,即能够选择性地吸附目标物质而不吸附其他干扰物质。
这可以通过调控壳聚糖的结构、功能基团等来实现。
例如,通过改变壳聚糖的交联度和交联剂的类型,可以调节其孔道结构和表面电荷密度,从而实现对特定目标物质的选择性吸附。
吸附容量是衡量吸附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壳聚糖选择性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受到壳聚糖的分子量、孔道结构、表面积和功能基团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壳聚糖的分子量越高,其吸附容量越大。
另外,通过调控壳聚糖的孔道结构和表面积,可以增加有效吸附位点的数量,提高吸附容量。
此外,引入具有亲吸附性质的功能基团,如胺基、羟基等,也能增加吸附剂与目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吸附容量。
吸附速度是评价吸附剂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壳聚糖选择性吸附剂的吸附速度受到壳聚糖的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
孔道结构的大小和分布会影响目标物质分子在吸附剂表面的扩散速率,从而影响整个吸附过程的速度。
此外,引入具有良好亲吸附性质的功能基团,可以增加吸附剂与目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吸附速度。
蝇蛆营养成分的测定与评价目的:通过对家蝇幼虫(蝇蛆)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对其营养价值做出初步评价。
方法:对家蝇进行养殖,收集蝇蛆,测定蝇蛆的粗蛋白、粗脂肪、总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用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评价。
结果:蝇蛆粗蛋白含量为62.52 %,必须氨基酸含量(色氨酸未测)占总氨基酸(E %)的47.72 %,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N)为0.91,E %/T为3.18,均高于参考模式的40 %、0.6和3。
粗脂肪含量为18.05 %,亚油酸及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分别为24.21 %和0.68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8.50 %;总糖含量为2.87 %;维生素A、D、E含量分别为727.8 μg/100 g、131.0 μg/100 g、10.04 mg/100 g;Fe、Zn、Ca、Se含量分别为268 mg/kg、159 mg/kg、0.31 %、8.90 mg/kg。
结论:蝇蛆各营养素含量较丰富,氨基酸模式高于参考模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适于开发利用。
家蝇(Musca domestica L.)是昆虫家族中的一大类,种类多、数量大,是世界瞩目的蛋白资源。
对家蝇的开发利用开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但当时主要是探讨利用家蝇幼虫来处理粪便以获取蛋白质饲料的可能性,60年代,Calvert等[1]分析了家蝇蛹的营养成分,探讨了作为饲料的可能性。
我国在80年代就开展了家蝇养殖技术和营养价值研究,但对蝇蛆营养价值在其食用价值方面及开发利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
本文利用包头地区家蝇繁殖了蝇蛆,通过蝇蛆粉营养成分的测定和分析,对这一新型的昆虫食品的营养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旨在为今后开发利用蝇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以红糖和奶粉为饲料在室温25~30 ℃饲养苍蝇,以麦麸为培养基繁殖蝇蛆。
收集鲜蝇幼虫→洗涤→灭菌→烫漂→干燥→磨粉→收粉备用。
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冯晓慧;蔡东联;曲丹;金迪;林宁;郑慧【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年(卷),期】2010(002)002【摘要】目的研究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测定糖尿病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清蛋白.分析蝇蛆壳聚糖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耐量中的作用.结果 31d时蝇蛆壳聚糖高剂量组的血糖为19.99±2.10与对照组24.97±6.02相比,差异显著(P<0.01).糖耐量蝇蛆壳聚糖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效果最好.血清糖化蛋白高剂量组2.37±0.35与对照组2.64±0.15相比有显著性(P<0.05).结论蝇蛆壳聚糖可降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的含量,改善糖耐量,促进胰岛功能的恢复.【总页数】2页(P7-8)【作者】冯晓慧;蔡东联;曲丹;金迪;林宁;郑慧【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中心,上海,2004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中心,上海,2004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中心,上海,2004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中心,上海,2004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中心,上海,2004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中心,上海,2004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营养科,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耐力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清蛋白、红细胞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J], 邵月2.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J], 张志珍;毛积芳;杨生生3.蝇蛆干粉营养素含量及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抗氧化损伤能力影响的研究 [J], 陈林军;冯晓慧;蔡东联;林宁;曲丹;金迪;郑慧;王洁4.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J], 冯晓慧;蔡东联;曲丹;金迪;林宁;郑慧5.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J], 冯晓慧;葛声;蔡东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蝇蛆壳聚糖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覃容贵;付萍;吴建伟;国果【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07(027)012【摘要】目的探讨蝇蛆壳聚糖降血脂的作用.方法预防性给药时,给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连续给药4 w,于第28天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含量,同时观察对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的影响.治疗性给药时,给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4 w,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含量,并观察对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的影响.结果预防性给药时,中、高剂量蝇蛆壳聚糖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降低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治疗性给药时,低、高剂量蝇蛆壳聚糖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降低大鼠体重、肝重及肝重/体重百分率.结论蝇蛆壳聚糖能调节血脂平衡,预防高脂血症的产生,对已形成的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总页数】3页(P1156-1158)【作者】覃容贵;付萍;吴建伟;国果【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6【相关文献】1.水溶性壳聚糖降血脂作用的化学机理(Ⅰ)--水溶性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研究 [J], 吴雁;王亦农;马建标2.蝇蛆壳聚糖降血脂作用机制探讨 [J], 覃容贵;吴建伟;张国果;付萍3.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降血脂作用机理 [J], 来水利;王克玲4.蝇蛆干粉营养素含量及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抗氧化损伤能力影响的研究 [J], 陈林军;冯晓慧;蔡东联;林宁;曲丹;金迪;郑慧;王洁5.水溶性壳聚糖降血脂作用的化学机理(II) 水溶性壳聚糖及其氨化衍生物对硬脂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结合能力 [J], 吴雁;王亦农;马建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蝇蛆壳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期刊名称】《中国公共卫生》【年(卷),期】2008(24)4【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脱乙酰度的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
方法采用酸碱化学法制备72.3%,80.5%,96.1%脱乙酰度的蝇蛆壳聚糖,并用红外扫描鉴定其结构。
取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蝇蛆壳聚糖72.3%,80.5%,96.1%脱乙酰度组,给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连续给予蝇蛆壳聚糖8周,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同时观察对大鼠体重影响。
结果各脱乙酰度组蝇蛆壳聚糖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P<0.01),显著升高HDL-C(P<0.01),降低大鼠体重(P<0.01)。
结论蝇蛆壳聚糖具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其作用与脱乙酰程度呈正相关。
【总页数】2页(P474-475)【关键词】蝇蛆壳聚糖;高脂血症;脱乙酰度;降血脂【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相关文献】1.降脂养阴方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机制研究 [J], 姜厚望;李思琪;闫玉冰;吴巧敏;柴欣楼2.虎杖降脂颗粒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的研究 [J], 郭梅红;黄小丹;范颖;黄燕;孔晓龙3.蝇蛆壳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保肝作用 [J], 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4.纯中药降脂片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J], 马迎春;贺军权;吕栋;王奕匀5.蝇蛆壳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保肝作用 [J], 覃容贵;吴建伟;付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