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主观题解题“四步走”
(一)审设问:
弄清题目的设问方向,一般是三类:是什么(体现说 明类)、为什么(原因依据类)、干什么(措施建议类)。
(二)定理论:
弄清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一般是两类:一是宏观类: 如请你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的 相关知识回答;二是微观类:如请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回答等。 (三)联材料:
(4) 从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理解“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统一: 客观存在随着空间的变化可能本身会有一定
的变化,此时主观要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历史的统一:
客观存在随着时间的变化本身会有一定的变 化,此时主观要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解题思路:
原理
方法论
联系材料
注意:
唯物论的核心原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A、若材料有某主体(人或国家或其它)从自身 实际出发、从国情、客观情况等出发制定路线、 方针、政策、理论、计划、方法等的原理依据是 物质决定意识。 B、若有重视意识(科学发展观、路线政策、方 法理论、精神状态、标语口号等)内容的原理依 据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C、AB均有原理依据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只要体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同时也体 现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定发挥主观
能动性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原理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 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行动的 依据,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