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阅读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
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学生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2.介绍作家XXX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1.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关注细节和描写方法,理解XXX买车后的心情和心理描写。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促进思考和探究。
师小结:1.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从字词、内容、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
2.通过欣赏和批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XXX被骗了钱,他感到非常愤怒和痛苦。
他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准备动手。
但XXX警告他不要动手,否则会有麻烦。
XXX感到委屈,他说自己并没有得罪任何人。
XXX告诉他,这只是碰巧被骗了而已,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会碰到不幸的事情。
XXX颤抖着,拿出了自己的钱罐子,XXX看了看,笑了笑,把钱罐子摔在了地上。
XXX看着钱散落在地上,心痛不已。
XXX问他这些钱够不够,XXX没有回答,只是颤抖着。
XXX告诉他,这些钱买一条命都不够,他不会对他下手的。
XXX想要把自己的被褥拿出来,但XXX警告他不要动。
XXX咬紧嘴唇,咽下口水,最终推开门离开了。
设计意图:本课旨在介绍表演法作为一种愉快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发研究热情和阅读兴趣。
通过视频欣赏和猜结局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复杂命运。
学情分析:在表演活动中,学生通过评价同学的演技,认识到细节描写对于理解人物情感的重要性。
在视频欣赏中,学生猜测XXX的命运,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命运多变。
骆驼祥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骆驼祥子》这本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以及背景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骆驼祥子》这本作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骆驼祥子》这本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理解和形象感知。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 阅读导入通过让学生阅读小说的开头部分,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故事情节介绍通过讲述和解读小说的故事情节,给学生提供了解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让学生对故事发展有个整体的认识。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祥子、王四等,通过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4. 主题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并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阅读延伸布置阅读《骆驼祥子》其他章节的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进行读后感的撰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以及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2. 学生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和读后感的撰写,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七、拓展延伸:1.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小说《骆驼祥子》的讲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理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骆驼祥子》这本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专题探究一、教学设想研学与语文课程融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尝试将研学和名著阅读教学相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与解决问题。
骆驼祥子是《西游记》中贯穿始终的人物,是这本书当之无愧的主人公。
了解这一形象的内涵及寓意是了解《骆驼祥子》主题的重要途径。
本课采用精读和跳读的方法,梳理并分析祥子的心路历程,了解祥子丰富的人物形象内涵,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读懂《骆驼祥子》。
二、教学目标1.走进文本,结合关键的故事情节,探寻归纳祥子悲剧的原因。
2.以专题阅读为抓手,了解人物的性格缺陷对命运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读写结合,开拓思维,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结合骆驼祥子的历程,领悟作品内涵,掌握人物分析的方法。
2、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探寻祥子悲剧的原因,并从中得到人生启迪。
四、教学过程(一)海报导入,引出主题课件出示两张《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海报。
师:同学们看过这部电影吗?这部电影在2019年非常卖座,获得50亿票房,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哪吒虽然生来就是魔童,而且只有三年的寿命,但他逆天改命,与命运抗争,发出这样的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
再说回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祥子,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祥子的一生,你会想到哪个词呢?是啊,这么一个要强、勤劳的大好青年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老师为祥子感到十分的惋惜,我有一个脑洞,我们能不能尝试着拯救祥子,像哪吒一样为他改写命运呢?我们试一试,好不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为祥子寻找改命的生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电影和人物形象与祥子进行有趣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全新的角度来引出本课的主题——“祥子悲剧原因”。
(二)跳读文章,话说“洋车夫"课前已分工,由负责搜集“洋车夫”的小组进行展示,PPT呈现+讲解预设:职业特点:在我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车夫是底层社会人民的经典形象之一。
初中一名著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骆驼祥子》,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名著的热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3. 故事情节概括4. 作品主题思想探讨5. 艺术特色分析6. 阅读策略指导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让学生预习《骆驼祥子》,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故事情节,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二)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骆驼祥子》的背景及作者简介,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三)人物形象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祥子、虎妞、刘四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定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讨论成果。
(四)故事情节概括1.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作品的主要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脉络。
2. 学生分组分享选定的故事情节,进行课堂讨论。
(五)作品主题思想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社会背景、人物命运等方面,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六)艺术特色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叙事手法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定一个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讨论成果。
(七)阅读策略指导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如关注作品的开头、结尾、重要情节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课堂交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基本内容掌握情况。
2. 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材解读《骆驼祥子》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这是作者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作品塑造了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这一形象。
祥子最大的愿望是拥有自己的一辆车,可是生活却将他的希望摔得粉碎。
在人生三起三落中,祥子与命运进行抗争,最终一步步走向精神的毁灭。
健壮、勤劳、善良、朴实的祥子变成了懒惰、自私、堕落、麻木的行尸走肉,成为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作者以自然鲜活、简洁淳朴的语言写出了旧北京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著作。
学情分析在县城学校,师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还不够重视。
学生受阅读习惯、阅读水平、时间分配、教师引导等方面的原因,对整本书阅读兴趣不大,也没有较为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兴趣阅读,会更多地关注情节,还不会去分析鉴赏,对于书中的人物和主题还不能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目标1.了解祥子的人生经历及追逐梦想的过程。
2.多角度、个性化分析祥子的悲剧命运原因。
3.熟练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4.引领精神成长,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1.运用圈点批注法对《骆驼祥子》进行深入的阅读。
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障碍和疑惑。
3.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祥子悲剧原因的相关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理解层次。
附:《圈点与批注》阅读任务单教学方法圈点批注法、活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一、导入新课骆驼在广袤的沙漠中行走,无惧恶劣的天气;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便跑到城里,开始了他的追梦之旅。
二、追梦(情节内容)梦想是如此美好,这个梦想让祥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梦想最终有没有实现呢?请围绕祥子的梦想,结合你的批注,写出他的追梦经历。
1.同屏展示学生完成的追梦经历图(希沃授课助手)。
七下第三单元《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谁来拯救——《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以关键词概述小说情节,初步感受悲剧底色;2.以情境创设,探究悲剧原因,领会作品内涵。
二、重点难点以情境创设,探究悲剧原因,领会作品内涵。
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呈现车图片)这是老师从网上搜集的有关县城发展变化图,同学们发现四张图有什么共同特点?明确:车。
车不单单是交通工具,还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写照,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回到百年前的北京城,去看看那时穿梭在北平城大街小巷的车是什么样子?也去见见今天这节课的主人公—祥子(板书)(二)概述故事1.学生齐读: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每六个成年男性中就有一个洋车夫,虽收入不高,甚至仅能糊口,但因其操作难度低,易上手,成为众多底层青年的首选职业。
明确:洋车夫一定是当时北平城独到的风景线,而祥子便是这众多车夫中的佼佼者。
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2.提问:请用一段话复述小说情节,但必须包括以下六个关键词。
(目标、努力、结果、意外、转折、结局)3.提问: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回答提示:()祥子在经历()成为()明确:我们看到祥子前后巨大的反差,从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有志青年,堕落成为自私麻木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正如作者在小说最后所写一样:第二十四章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三)情境创设——拯救祥子这是一场十足的悲剧。
我们不禁感慨祥子悲惨的遭遇,与其同情、哀叹,不如我们一起穿越到书中,去拯救祥子,看能否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任务一:拯救“一落"祥子1.请一名学生朗读“一落”结尾部分,了解故事情节,学生寻找书本相关情节,圈点批注,在某一处添加情节内容,通过自己的方式阻止悲剧发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了解《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3.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领悟小说所表现的人性悲剧和社会悲剧。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教法学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和领悟小说的主题。
3. 使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兴趣,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如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祥子》的题目,思考题目中的“骆驼”和“祥子”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
1. 简介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简介《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回顾指导1. 让学生复述故事梗概,以检验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问题研讨1. 作者通过祥子的形象表现了什么主题?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2. 小说中的祥子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他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在小说中,祥子与虎妞、小福子的关系有何象征意义?第二课时一、圈点与批注1. 指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要段落进行圈点与批注,如对祥子的心理描写、对社会环境的描写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圈点与批注,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二、活动展示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进行展示。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批判性思考。
三、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骆驼祥子》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骆驼祥子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2. 学会运用文学知识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骆驼祥子的整体故事情节。
2. 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3. 分析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困境。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2. 运用文学理论对小说进行深入解读。
3. 分析小说中的批判意义和人性探讨。
四、教学方法1. 阅读解析:通过师生共同阅读和讨论的方式,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交流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3. 辩论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小说的辩论讨论,提高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读小说的背景和作者1. 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前几次阅读课的内容,铺垫骆驼祥子的故事。
2. 划重点: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如作者老舍的经历和写作动机等。
3. 分析文本:让学生阅读一段小说的片段,从中提取关键词语,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第二课时:解读骆驼祥子的命运轨迹和社会背景1. 导入活动:通过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学生对骆驼祥子的记忆和印象。
2. 分析人物:呈现骆驼祥子的性格特点和处境,让学生分析他的命运轨迹和思想情感。
3. 探究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所描绘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第三课时:文学价值和批判意义分析1. 导入活动:通过回顾上两次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小说的思考和问题提出。
2. 分析文学价值: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如语言表达和情感描写等。
3. 深入探讨:结合课堂讨论,在小组内就小说的批判意义和人性探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论辩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主动参与程度评价其课堂表现。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从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整体的艺术框架,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难点第一阶段初读:重点应该是完成整本书的初次阅读,梳理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第二阶段细读:进一步了解祥子的个人经历并能去分析小说中祥子的人物形象,为后面的教师导读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导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研究祥子的命运轨迹,探讨祥子的命运悲剧,理解小说的深刻主题。
第四阶段个性化阅读:通过阅读任务的设计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方法略读(圈点勾画的批注阅读、资料助读)、精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师生共读)、活动助读(自由回读)教学过程一、阅读内容:《骆驼祥子》整本书二、推荐版本:人教版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由温儒敏、王本华先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阅读时间:8-12周四、阅读方法:四读法初读→细读→研读→回读第一阶段:初读阅读时间:寒假4周阅读策略:圈点勾画资料助读阅读任务:1.制定读书计划。
(见附件1)2.结合名著导读按计划完成第一阶段的自主阅读。
3.以祥子为核心人物,按照小说中人物的出场顺序绘制一张人物关系图。
(准备A4纸)4.根据每个章节的主要事件,给各章节拟写小标题。
对祥子人生奋斗历程影响最大的故事情节有哪些?(见附件2)5.活动安排:利用阅读课对任务3、4进行分组展示,并对优秀作品进行收集展示。
第二阶段:细读阅读时间:2周阅读策略:任务助推批注细读阅读任务:1.细读各章节内容,填写祥子个人简历。
骆驼祥子阅读课教学设计骆驼课教学祥子设计阅读骆驼祥子优秀教学设计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孔子学琴教学设计篇一:《骆驼祥子》阅读教学设计篇二:骆驼祥子教案名著《骆驼祥子》阅读复习教学目标1、学习《骆驼祥子》并有所理解和感悟; 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了解中考名著阅读题型及做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出示幻灯片1)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名著阅读复习课。
课题的名称是:名著《骆驼祥子》阅读复习。
《骆驼祥子》是老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老舍小说创作的成熟,同时也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学习,完成如下三项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2)二、学习目标1、学习《骆驼祥子》并有所理解和感悟; 2、初步学习阅读小说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了解中考名著阅读题型及做题的方法。
(出示幻灯片3)三、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四、整体感知首先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熟悉程度如何。
下面请你根据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简介,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一位重要的人物形象?(出示幻灯片4)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
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以拉洋车为生,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挣钱买到属于自己的车。
明确:祥子(出示幻灯片5)她是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虎头虎脑,一对虎牙,长的像个大黑塔。
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
她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她敢作敢为,甚至为了和祥子结婚不惜与有钱的父亲——人和车厂的主人刘四爷决裂。
她可鄙而又可怜的命运让人感叹不已。
明确:虎妞(出示幻灯片6)她十九岁,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并不难看。
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她为家庭牺牲了一切,但也有着对自己幸福生活的追求。
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
明确:小福子五、深入探究看来大家对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那么,每当我们阅读一本小说时,除了掌握它的作家作品及几个主要的人物形象之外,我们还要弄清作品的哪些方面呢?(出示幻灯片7)(一)小说怎样读1、读题目,思考含义2、读故事,梳理情节3、读人物,分析形象4、读背景,总结主旨5、读语言,体验特色(出示幻灯片8)1、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明确: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出示幻灯片9)2、请简单介绍小说围绕祥子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明确:三起三落(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2)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出示幻灯片10)3、试结合祥子的相关事例分析其形象性格前后有着怎样的变化?明确:由人变“兽” ,人生道路上的三部曲:(1)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2)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痛苦无奈地挣扎;(3)在极度绝望中扭曲了灵魂堕落成走兽。
(出示幻灯片11-12)4、请结合《骆驼祥子》的背景,总结小说的思想主旨。
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
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明确: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出示幻灯片13)5、请结合小说内容简单介绍《骆驼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色?明确:京味、幽默“京味”如:写祥子从军阀部队逃出来以后喝馄饨时,“两个响嗝,他知道自己又有了命”。
完全用北京市民的口语,口中含汤的细节,热汤传身的感觉,引起了祥子生命存在的心理体验。
“幽默”如:祥子的外貌和祥子给曹先生送东西的情节。
(出示幻灯片14)总结:刚才我们主要学习了阅读名著的方法,(回忆整理:1、读题目,思考含义;2、读故事,梳理情节;3、读人物,分析形象;4、读背景,总结主旨;5、读语言,体验特色。
)其实这些内容也是中考当中经常考试的内容。
那么,围绕这些内容,中考中又会出现哪些题型呢?(出示幻灯片15)(二)小说怎样考(出示幻灯片16-17)一、填空题1、根据下面作品的主要情节,完成填空。
(2分)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
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
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
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2007广州茂名中考题)2、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洋车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人和车厂的主人刘四爷的女儿。
(2004年锦州中考题)教师总结:(一般考点:作家作品、主要人物)(出示幻灯片18-19)二、选择题1、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 B )(2分)A、精进向上—自甘堕落—浪子回头B、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C、不求上进—精进向上—自甘堕落D、不求上进—有所发愤—精进向上(2005年中考模拟试题)2、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 )(2分)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2008年中考模拟试题)(出示幻灯片20)三、判断题(1)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品。
《在烈日和暴雨下》即选自这部长篇小说。
( √) (2)骆驼祥子始终是一个能吃苦耐劳,并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劳动者形象。
( ×) (2010年中考模拟试题)教师总结:(一般考点:情节内容、形象性格)(出示幻灯片21-25)四、阅读题阅读下面节选自《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几段文字,按文后的要求作答。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
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①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
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篇三:骆驼祥子阅读课导学案教师版《骆驼祥子》导读案——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阅读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复述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2、能梳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过程与方法:通过快速阅读,了解祥子、虎妞等人物的性格,并完成导读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时代背景,了解老舍以及他所表达的思想【阅读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阅读难点】理解当时的社会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快速阅读指导】1、凝神静气,集中注意力,充满自信2、提前准备好摘抄本和红色笔,以便于做标记和记录【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夫人胡絜青(1905-2001)。
老舍一生共写了约计800余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月牙儿》《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
写作背景:本书写于1936年《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
老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
主要人物:祥子、虎妞、小福子、刘四爷【内容常识】1.《骆驼祥子》作者_,_ 族,_民艺术家_的称号。
2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三__次买车又__三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__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4.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拉车__为生。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__刘四爷__的女儿。
5.样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 给洗劫了。
6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7.《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_骆驼_。
8.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_。
9.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_ 10.是他的外号。
11.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
被卖掉。
12.活【内容探究】1、祥子前后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开始时,发愤图强,力求上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后来走向堕落,变成了无耻,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原因:在黑暗的旧社会,统治阶级对穷苦劳动人民剥削压迫。
2、骆驼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和祥子有什么外在和内在的关系? 答:在小说中,祥子其实本来就叫祥子,前面没有骆驼。
后来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上乱兵,车也丢了,人也被抓壮丁。
后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元。
祥子逃出来就病了。
也许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叨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
3、刘四爷对祥子和虎妞的态度如何?反映了他什么思想?答:刘四爷的态度是反对。
反映了他歧视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的什么思想。
4、为什么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还要去拉车?答:赚钱养家,这是旧社会的压迫使他不得不这么做。
5、刘四爷为什么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答: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的6、祥子和虎妞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实质呢?答:夫妻。
实质是主奴关系7、小福子和祥子的感情如何?她对祥子后半生有什么影响? 答:祥子对小福子有明显的同情和怜悯之意,平时的接触,危难时竭诚相助,逐渐培养起彼此的倾慕之心,在虎妞死后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