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一)
- 格式:docx
- 大小:22.33 KB
- 文档页数:2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是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正确可以使文章更加
清晰明了,但是如果用错标点符号,不仅会使文章含义模糊,而且可
能产生混淆和误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1、逗号的误用:逗号的作用是分割话题,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
句子意思的误解。
例如:“小明家在学校附近,他每天步行上学”,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小明家在学校附近。
他每天步行上学。
”
2、句号的误用:句号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在下一句话开始前,
需要换行,如果不使用句号,会使文章苍白无力。
例如:“你说对我
很重要,我相信你。
”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你说对我很重要。
我相
信你。
”
3、问号的误用:问号用于疑问句,用于表示疑问,如果没有疑问,不应使用问号。
例如:“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如果是表达陈述的话,应该改为“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
4、引号的误用: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引用书名、诗歌等,如
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
例如:"学习使人进步",正常情况下,应
该写成“《论语》中有一句话:学习使人进步。
”
在日常书写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
我们要时刻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种类和
使用场合。
不要因为书写过程中的小错误,影响了整篇文章的质量。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一)问号的运用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例: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1994年全国高考题)解析:该句中虽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在谓语动词“关心”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
所以,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二处问号应用句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解析: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因为只有一问。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
例:怎么了?你。
解析:这是称呼语在后的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前置谓语“怎么了”之后改用逗号。
(二)引号的运用1.加引范围不清。
例: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94全国)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2.后引号与句末标点的位置关系: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例: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三)顿号的运用1.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1995年全国高考题)2.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帮助表达语义、节奏和逻辑关系。
然而,错误的标点使用可能会导致语义模糊、句子结构混乱或者歧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标点使用错误及示例。
1.逗号错误:-错误:我喜欢吃,香蕉。
-正确:我喜欢吃香蕉。
-解释:逗号应该用来分隔句子的不同部分。
在这个例子中,逗号在“吃,香蕉”之间没有任何意义。
2.句号错误:-错误:我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个橙子。
-正确:我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和一个橙子。
-解释:句号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在这个例子中,应该在“苹果”和“香蕉”之间加上逗号。
3.问号错误:-错误:你是谁?-正确:你是谁?-解释:问号只需要在问句的末尾使用一次。
在这个例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叹号错误:-错误:他好高大!帅气!-正确:他好高大,帅气!-解释:叹号用于表示感叹或强调。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使用逗号将两个感叹部分分隔开。
5.冒号错误:-错误: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吗?-正确: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吗?-解释:冒号通常用来引出一系列条目、定义或解释。
在这个例子中,冒号被错误地用于两个不同句子之间。
6.分号错误:-错误:我工作很努力;不过,我想要更好的平衡。
-正确:我工作很努力,不过,我想要更好的平衡。
-解释:分号用于分隔具有独立意义的子句。
在这个例子中,分号被错误地用于两个与主句逻辑关系密切相关的部分。
7.省略号错误:-错误:我不知道……-正确:我不知道⋯⋯-解释:省略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省略、暂停或未完的意味。
在这个例子中,正确的省略号使用是三个点(⋯⋯)。
8.引号错误:-错误:她说:“我不高兴."”-正确:她说:“我不高兴。
”-解释: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语句。
在这个例子中,引号被错误地放置在句点之前。
总结来说,在使用标点符号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句子末尾需要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或叹号。
-逗号用来分隔句子中的不同部分、列举元素或插入语。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一)问号使用的错误(1)他很诧异地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
”问号是句末点号,只能在句末使用,不要在句中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例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2)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时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3)在黑色的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呢?还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呢?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呢?选择关系的复句,有两个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第一个问句用逗号,不用问号。
例句(2)与例句(3)的第一层都是选择关系,因此,应该把这两个问号改成逗号。
(4)我们要正确回答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欢乐根植在什么地方?例句(4)含有疑问词,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是个陈述句,句末不能用问号。
(二)叹号使用的错误(5)“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因此,例句(5)的第一个感叹号应该改成逗号。
(6)多壮观呀!杭州的钱江大潮。
(7)鼓动吧!风。
咆哮吧!雷。
闪耀吧!电。
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
例句(6)、(7)的感叹号应为逗号,句号改成感叹号。
(8)啊!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例句(8)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并放到句子最后。
(三)顿号使用的错误(9)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抬龙头,摆龙尾,全身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设海上山东,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有些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这些词组中间不用顿号。
例句(9)中的中西部属于这类情况,中间不用顿号。
(10)“水上部落”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11)小岗岭在里屋架峰六、七里的地方。
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例句(10)、(11)的“八九十年代”和“六七里”都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
范文一:
在标点符号考试中,我们常常犯下各种错误。
下面我就来谈一下一些常见的错误例子。
首先,我们会在两个独立分句之间忘记加上逗号。
也就是说,我们会把两个独立的句子连在一起,而不是在它们之间用逗号隔开。
这会导致句子不流畅,让人难以阅读。
其次,我们会在复合句中误用逗号。
例如,在一个由一个独立分句和一个从属分句组成的句子中,我们可能会在从属分句的前面加上逗号,而在独立分句的后面省略逗号。
这也会导致句子不连贯,难以理解。
第三,我们可能会在引用句子时出现错误。
有时,我们会漏掉引号,有时又会放错位置。
有时,我们甚至会将原文中出现的标点符号删掉或加上,使引用的句子不准确。
最后,我们还会在连词中误用逗号。
例如,在使用“而且”、“但是”等连词时,我们可能会在其前后都加上逗号,或者在两个连词之间加上逗号。
这也会破坏句子的连贯性。
在学习标点符号时,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错误,加以纠正。
只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加流畅、通顺,让人一目了然。
重点分析:本文四段分别介绍了常见的四种标点符号错误,包括忘记在分句之间加逗号、误用逗号、引用句子出现错误和在连词中误用逗号,让读者能够一一了解这些错误,并避免犯错。
用词分析:文章中描述每种错误时使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如“把两个独立的句子连在一起”、“导致句子不连贯”、“使引用
的句子不准确”、“破坏句子的连贯性”,既能清楚地传达信息,又表达了作者对这些错误的强烈态度。
1、《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解析】序言不用书名号;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
《标点符号用法》中对书名号是这样定义的: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
实际使用中,电影名、电视剧名以及歌曲、乐曲、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名称可用书名号;书名或篇名的简称或合称,也可用书名号。
二、误用逗号2、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解析:“他就以鬼神为饵”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这是大层次之间的停顿。
3、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解析:“一方面……一方面”连接的是两个并列的分句,所以应把“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三、误用顿号4、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解析:“制冷、解冻”属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是并列分句,因此,后两个顿号应改为逗号,以区分不同的层次。
5、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
解析:顿号使用有误。
“规模小”与“技术、产品、管理水平”之间不构成并列关系,应将“规模小”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6、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
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解析:本句是陈述—件事实,并不是在提出疑问,所以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7、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解析:虽有疑问词,但没有疑问语气。
标点符号设误类型题例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很重要,也是语文考试的考察内容之一。
综观近年来各地的试卷,它的考查方式一般以选择题型为主,而其中设误频率最高的主要有如下十余种:1.陈述句末使用问号。
【例】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析】有些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但整体上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应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本句正是这样的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作“使他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当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要改为句号。
2.选择问句中使用问号。
【例】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实,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只有两者的融合——“天人合一”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析】选择问句如果不是为了特别需要表强调,不管有多少种情况选择,中间的分句后都只能用逗号,句末才可用问号。
这个句子的前两个分句正是选择问句,所以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3.主谓倒置句中使用问号。
【例】“这究竟是什么性质呢?同学们。
”校长严肃地问。
【析】主谓倒置句如果是疑问句,问号应放于句末,谓语后边只能是逗号。
所以本句中校长问话里的问号应改逗号,“同学们”后的句号当改为问号。
4.引语中句末标点误置。
【例】据说,杜鹃的啼声,是在说“不如归去。
”因此古诗就有不少以此为题材,如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尽雪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思归”。
【析】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关键要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亦即说话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
如果是前者,则引语末的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如果是后者,则引语末的标点应放在引号外面。
此外,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引用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例句中共有两处引语。
前一处的引语为“说”的宾语,是整个句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句号应放于引号之外;后一处的引语则相对独立,能够自成一句,且前面有冒号表示提示,故其句号应放于引号之内。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高考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再次列入语文考试范围,使不少考生一时茫然,为减少大家备考的盲目性,笔者从命题设错的角度对“标点符号”考查的使用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相信能为同学们的备考填补一些漏洞。
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97年)[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96年)[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范文1: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达情感、意义和语气的关键。
不过在考试中,很多同学常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错误。
我总结了几个例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避免这些错误。
首先是句号和逗号的混淆。
很多同学在使用句号和逗号时,往往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
一般来说,句号用于结束一句话,而逗号用于分隔一个长句中的各个成分。
例如,“她走进了房间,看到了一张漂亮的画。
”这里的逗号用于分隔长句中的两个成分,表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句号则表明这个句子已经结束了。
其次是标点符号的重复。
有时候,同学们会在一个句子中,不必要地使用连续的标点符号,这样会影响文本的整体美感。
例如,“他喜欢运动,”这样的用法既没有必要,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相反,应该在正确的位置使用标点符号,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和语调。
最后是标点符号的缺失。
很多同学在快速写作时,可能会忘记添加必要的标点符号,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楚。
例如,“昨天晚上我去了看电影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这样的句子显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调整语气和语调,例如,“昨天晚上我去了看电影,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总的来说,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考试中一定要仔细思考和正确使用它们,以确保自己的表达清晰且表意明确。
重点分析:本文的重点是介绍标点符号在考试中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子和解决方法。
文章的结构清晰,分别从混淆、重复和缺失三个方面讲述了标点符号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子。
用词方面简单明了,没有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容易被读者理解。
范文2:在写作时,使用恰当的标点符号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清晰明了,表达意思更加准确。
然而,很多同学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常常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例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标点符号。
首先是句子前的标点符号。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会将句子前的标点符号用错,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整体结构。
写作中的常见标点使用错误与纠正方法实例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意思、分辨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表达情感。
然而,由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复杂多样,常常会出现使用错误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点使用错误,并提供纠正方法实例。
一、句号(.)1. 错误:上周末我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很好的电影正确:上周末我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很好的电影。
纠正方法:句号用于结束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表示语句的完整性和停顿。
在句子的末尾使用句号,使句子更加流畅和易读。
2. 错误:请给我打开电视关上窗户正确:请给我打开电视,关上窗户。
纠正方法:当句子之间存在逻辑关系且属于相互补充的关系时,可以使用句号来分割句子,使其更加清晰。
二、逗号(,)1. 错误:我喜欢吃苹果梨葡萄和香蕉。
正确:我喜欢吃苹果、梨、葡萄和香蕉。
纠正方法:逗号用于分隔并列成分,可以是单词、短语或整个句子。
逗号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读起来更加连贯。
2. 错误:他是一个聪明有才华又专业的老师。
正确:他是一个聪明、有才华又专业的老师。
纠正方法:在列举相同类型的词语或短语时使用逗号,使得句子更加易读。
三、问号(?)和感叹号(!)1. 错误:你在那里?正确:你在那里吗?纠正方法:问句需要在句子末尾使用问号,表示对信息的询问。
2. 错误:你真帅!正确:你真帅啊!纠正方法:感叹句需要在句子末尾使用感叹号,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感叹之意。
四、冒号(:)1. 错误:我有很多爱好比如旅游,游泳,摄影。
正确:我有很多爱好:比如旅游、游泳、摄影。
纠正方法:冒号用于引出解释、举例或列举等。
在冒号后面列举示例或举例,使得句子更加有条理。
五、分号(;)1. 错误:她买了很多东西:水果,蔬菜,面包很高兴。
正确:她买了很多东西:水果、蔬菜、面包;很高兴。
纠正方法:分号用于分隔句子成分,分号前后的句子通常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分号前后的句子也可以是两个完整的句子,只是其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标点符号典型例题一、误用问号1、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但人们还是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如何处置?解析: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是用来说明事实的,为陈述句。
因为整个句子表达的不是疑问语气,所以句子的最后就不能使用问号而应当使用句号。
2、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解析:句子中虽然有疑问词,整个句子陈述的是一个事实,是陈述语气,而不是疑问语气。
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句,后一个问号应改为句号。
3、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
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解析:划线部分已充当了“不仅……也……”句子的主语,是切切实实的事实。
整个句子是陈述句而不含疑问语气。
所以问号应当改为逗号。
4、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解析:整个句子陈述的是球迷们的一种迷惘的状态,划线的部分作“知道”的宾语,全句并不表示疑问。
句末的问号应当改为句号。
5、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解析:句子表示一连串的疑问,“有没有”“能不能”均表示疑问,“这一切”是“这一切(疑问)”,所以“外星人”“合成”后也应当用问号。
本题可有另解:前三句读成陈述语气,“这一切”是复指成分,作主语,句中问号则应改为逗号。
6、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解析:划线部分是“知道”的宾语。
整个句子并不表示疑问,所以第一个问号改成逗号,第二个问号改成句号。
7、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解析: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但是句子划线的两处是作者的间接转述,而不是当事人的直接发问,所以其后均不能使用问号。
标点符号误用实例句号误用为逗号(1)(捡分币)这也是爱护人民币的一项工程,是光荣的工作,再说,一边走路,一边弯腰,也是锻炼身体。
(2)做工作应该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工作能不能做好,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3)熊是杂食动物,吃肉,也吃果实等,至于熊猫,是完全素食的。
句号误用为分号(1)这座山光秃秃的,尽是石头,什么都长不出来;后来有一年长出厂几棵苗,没活多少日子就此。
(2)他到处搜集材料,井对所有的材料进行厂认真的分析整理做丁大量的准备工作;两个月以后,他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
(3)看到别人有田难就想帮助,他一牛邯是如此;今天我们不仅要在实际十;动上学习他,更重要的是要弘扬这种崇高的精神。
(4)这是一次转变思想、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是一次磨练意志的活动;足一次令人奋发向上的活动;每一个参加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厂锻炼。
句号误用为问号(1)清明节快到厂,班里准备组织活动,老师让同学们提建议。
昨天是我们的队日,我们讨论丁一天怎么搞好这次活动?(2)风度是气质的外在表现,它比美丽的外表更具蛙力。
历史亡有“东施效颦”的典故,它已告诉我们简单的模仿是不是能达到种似的效果?(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很棘手,我真有点儿抓瞎了,是哥哥教我怎么做并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句号多余(1)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太小,直到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2)天色暗了下来,前面隐隐约约有两个人影,我立刻看出是哥哥(瘦高的个子,大脑袋,驼着背,一看就知道是他。
)和嫂子并肩走着。
一逗到底(1)雨下得越来越大,每一个人从头到脚都湿透了,正在我们手足无措时,突然有一辆车停在我们面前,大家定睛一看,车里出来的是我们的校长,原来他怕我们被雨淋坏了,特地给我们送来了雨具。
(2)“欲速则不达”意思是说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看来这个教练正犯了这一禁忌,教练没有取胜的信心不能说是好教练,但把求胜的信心变为狂妄的野心,任其膨胀,也是极不明智的。
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一、问号1虽然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能用问号。
如: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问号,问号放在全句的末尾。
如:这是临阵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3.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
如:A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小王。
二、顿号1.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一概用顿号。
如:同时,在产品的包装、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2.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如:你大概有十五、六岁吧?3.连词(如“或”“和”“与”等)前面不能用顿号。
如:他出了车祸。
我们到他家里去,看望一下他、或给他送一点钱。
4.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
如:法律规定,中、小学必须在法定假日放假。
(误用)三、分号1.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
如:当时,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空间和时间是无限可分的;二是空间和时间是由不可分的小段组成的。
2.句中已有句号不能再用分号,即“以大包小”。
如: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3.分号不能用在普通单句中。
如:今年全公司要继续走“少投入,多产出;以适用技术服务于农”的路子。
四、冒号1.提示性词语后面无需较大停顿,提引语后又有与之较紧密的宾语,这个提示性词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钱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路子。
2.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这个冒号去掉或改为逗号。
如:苏轼有两句说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蕴涵的哲理不言而喻。
3.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
如: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4.同一句中不能同时用两个冒号。
如:周一班会课上,班主任吴老师宣布:学校最近有两大措施:一是跑操,二是晨宣。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一)导读:你要不断学习、进步、工作。
这篇小说写得真实、动人。
“学习、进步、工作”和“真实、动人”分别作谓语、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间用顿号
分句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并列成分之间各自成句,各自表达自己的意义,所以应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因此,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6、并列成分不同层次间用顿号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因为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是一个层次,“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曾册间用顿号,造成脉络不清。
大的并列层次间应用逗号。
7、分句间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
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三点原因”之间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用逗号。
8、单句排比用分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9、无疑问处用问号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疑问。
这时,就不能用问号。
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虽然有疑问代词“什么”“怎么”“为什么”,但是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三个短语没有疑问,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不能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