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11.pptx
- 格式:pptx
- 大小:927.91 KB
- 文档页数:79
第四章基因的连锁与交换第一节连锁与交换第二节真菌类的遗传分析第三节人类基因组的染色体作图第一节连锁与交换一、连锁现象的发现二、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三、重组率及其测定四、交换五、连锁交换规律的基本内容六、基因定位与染色体作图一、连锁现象的发现贝特生(W.Bateson)和彭乃特(R.C.Punnet)的两个试验。
试验结果都表明,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 2中有联系在一起出现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与显隐性无关。
互引相(coupling phase ):两个显性性状结合在一起,两个隐性性状结合在一起的组合;互斥相(repulsion phase ):一个显性性状与一个隐性性状结合在一起的组合。
二、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黑腹果蝇中,灰身(B)对黑身(b)是显性,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摩尔根等实验:黑身长翅(bbVV)×灰身残翅(BBvv)F1灰身长翅(BbVv)(♀♂);将F1杂合雄果蝇和F1杂合雌果蝇分别同黑身残翅进行测交,所得结果完全不同。
(一)完全连锁(complete linkage)测交I:F1雄果蝇(BbVv)×黑身残翅(bbvv)雌果蝇按自由组合定律来预测,测交后代应该是:灰身长翅(B b V v)、灰身残翅(B b v v)、黑身长翅(b b V v)和黑身残翅(b b v v)4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
然而实际结果是,后代中只有数目相等的黑身长翅(b b V v)和灰身残翅(B b v v)两种亲本类型,没有出现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重组合的类型。
摩尔根假定: (图)基因b和V同在一条染色体上,B和v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雄果蝇只产生了bV和Bv两种雄配子,且数目相等;黑身残翅雌果蝇只产生了bv一种雌配子。
由于b和v都是隐性的,因此测交所产生的后代是两种雄配子类型的表现,而且为1∶1,即1份黑身长翅和1份灰身残翅。
雄果蝇的b、V基因100%在一起传递到下一代,B 、v也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