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与复垦试题及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
- 格式:docx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8
一、名词解释客土法:在污染的土质中加入新鲜的土壤,来降低或减少污染物的含量土地开发:对未利用的土地利用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将其利用起来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万吨塌陷地:每开采万吨煤炭所塌陷的土地平均面积地籍:国家登记土地隶属关系的簿册。
地籍工作是土地管理措施之一。
一般用文字和平面图记载,标明土地所有者的土地面积、位置界线、土地质量、权属关系及利用情况等矿区固体废弃物:指矿物开采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泥态物体二、解答题:三、论述题3. 目前针对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条件,你认为我国东部地区宜开展怎样的土地整理的策略?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化程度高,人口稠密。
土地总面积为13189×104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9%,却集中了我国28.4%的耕地,且大部分为优质耕地,未利用土地占6%,后备资源十分短缺。
服务国家目标: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
食物安全是国家重中之重的事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长足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东部地区尽管人均土地仅1.11亩,但耕地多为优质耕地,尤其是水田,是全国耕地精华所在,粮食产量高。
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0.8亩,亩产却可以达到1000kg,而西部人均耕地2亩,平均亩产不足200kg。
0.8亩的产量可以抵掉西部4亩地。
另外,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
因此,东部地区理应在维护国家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为此,东部地区的土地整理策略主要包括:(1)加强农地整理,增加和保护现有耕地。
东部地区耕地质量好,生产力水平高,每增加1亩耕地就等于增加粮食400kg。
通过把细碎、零散的地块集中起来以及对现有农田沟渠进行整理,一方面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另一方面提高耕地质量。
(2)推进城镇土地整理,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土地开发:对未利用土地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把土地利用起来土地整理: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土地复垦: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土地复垦率:已复垦土地面积占采矿破坏土地总面积的比率。
土地占用:指采掘工业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废弃物占用的土地。
土地破坏:指采矿场地、采矿引起的塌陷地、矸石废弃场、排土场地、尾矿及粉煤灰堆弃场。
万吨塌陷地:每开采万吨煤炭所塌陷的土地平均面积。
土地复垦的基本要求:1土地复垦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2土地复垦应当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3土地复垦应当充分利用邻近的废弃物充填挖损区、塌陷区、地下采空区4先作总体规划,再作复垦工程设计5因地制宜,综合治理6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矿区复垦工程技术的种类和形式矿区工程复垦技术分为充填复垦和非充填复垦。
非充填复垦主要有土地平整技术、梯田式复垦、疏排式复垦等形式。
充填复垦有矸石充填复垦、粉煤灰充填复垦、生活垃圾充填复垦等。
土地污染修复技术:1、物理化学修复:加热方法、稳定固化法、淋洗、萃取、电动力学等2、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通气、泥浆反应器、预制床等;植物修复,湿地修复、菌根修复等;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菌根菌剂联合修复等3、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淋洗—反应器联合修复等基塘复垦模式中土地利用的特征概念:指对采矿塌陷地采取挖深垫浅措施获得一定比例的旱田与水面,并按生态学原理对旱田和水面进行合理利用的复垦模式。
特征:1、旱田和鱼塘按一定的比例配置2、配置生物种群,充分利用的生态位3、合理选择基塘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组成4、考虑生物种群搭配的时间序列,实现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矿区废弃地的概念及危害概念:矿区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危害:1、占用和破坏大量的耕地资源2、对本地生态景观造成严重影响3、对周围地区产生严重环境影响4、对整体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场地平整中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常用方法有方格网法、整体法、断面法、三角棱柱体法、四方棱柱体法。
土地复垦与开发整理试题
测绘10-4班第5组成员庄会富高峰张子旺张雨舟周旭沛
一、名词解释5个:
1、土地复垦
2、充填复垦、
3、生物修复
4、富集系数
5、土地复垦率
二、简答5个:
1、简述土地复垦的形式有哪些?
2、梯田断面的三要素?
3、植物修复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4、非充填复垦的方法有哪些?
5、城市工业废弃地修复的意义?
三、计算1个:
假设以下为对某块镉受污染废弃地的调查时的调查结果:
1、实验测得土地中镉含量:100g/kg
2、某种植物根部镉金属含量:
10g/kg 3、这种植物地面茎叶中镉金属含量:5g/KG。
请计算这种植物在此废弃地的转运系数与富集系数。
四、论述2个:
1、植物恢复的选种原则。
2、土地复垦中的主要测量工作。
五、综合1个:
我国土地复垦的原因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土地整理与复垦》模拟题一,单选题1.国家投资土地开发项目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A.0.05B.0.1C.0.4D.0.6[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2.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A.0.03B.0.05C.0.1D.0.2[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征收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上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A.0.3B.0.4C.0.5D.0.6[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4.一次性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以上的,报国务院批准A.400公顷B.600公顷C.800公顷D.1000公顷[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5.()是村庄间联系的道路,是村庄对外联系的通道,承担着运进农业生产资料,运出农产品重任.A.干道B.支道C.田间道D.生产路[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6.()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土地复垦走上了法制轨道A.《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B.《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C.《土地复垦技术标准》D.《土地复垦规定》[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7.在地面坡度变化均匀,能够找到挖填分界线的地块可选用()计算土方平整量.A.散点法B.方格网法C.截面法D.换算法[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8.土地整理项目区内的农村道路按主要功能和使用特点可分为干道,支道,田间道和生产路,其中田间道一般宽为()A.6-8mB.4-6mC.3-4mD.1-2m[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9.梯田田面长边应沿等高线布设,形状呈长条形或带形,其适宜长度为().A.50-100mB.100-150mC.150-200mD.200-250m[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10.()是联系村庄与田块,为货物运输,作业机械向田间转移及为机器加水,加油等生产服务的道路.A.干道B.支道C.田间道D.生产路[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C11.某变压器总共控制4眼机井,机井水泵功率为15KW,则应选择的适宜的变压器型号为().A.S9-50/10B.S9-63/10C.S9-80/10D.S9-100/10[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12.新增耕地率=新增耕地面积÷()A.项目建设规模B.整理前耕地总面积C.整理后耕地总面积D.整理后农用地总面积[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13.国家投资项目对土地整理项目丘陵区新增耕地面积的下限要求为().A.10hm2B.20hm2C.30hm2D.40hm2[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14.在田间道路路面设计中,()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A.土基B.面层C.垫层D.基层[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D二,多选题1.根据土地整理后的主导用途,可将土地整理分为().A.农用地整理B.未利用地整理C.废弃地整理D.建设用地整理[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D2.滩涂开发项目的主要特点包括:().A.防洪B.灌溉C.客土D.排水[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C3.梯田断面的三大要素包括().A.田面宽B.田坎侧坡C.田块侧坡D.田坎高[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CD4.露天开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形式有().A.挖损B.压占C.塌陷D.污染[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BD5.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按性质分,包括().A.重点项目B.示范项目C.补助项目D.自筹项目[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BC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地貌类型分为().A.平原B.丘陵C.滩涂D.山地[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BC7.水泵扬程的计算主要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A.管网入口设计压力B.机井动水位C.机井静水位D.水泵进出水管总水头损失[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BD8.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A.土地平整工程B.农田水利工程C.田间道路工程D.防护林工程[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ABCD9.下列各项属于农用地整理潜力的是().A.盐碱地治理B.归并零星地块C.中低产田改造D.渠道整治[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BCD三,判断题1.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需要考虑项目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多选用动态评价指标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2.在丘陵区新增耕地面积是指扣除田坎面积之后的净增耕地面积.()[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不可预见费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算.[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4.既有农用地整理,又有成片废弃地复垦和成片未利用地开发面积50公顷以上的项目,则应区分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性质,每一性质的新增耕地率应符合规定要求.[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5.在新增具有耕作能力的农用地(如可调整园地)的情况下,项目新增耕地率可酌情适当下调. [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6.土地平整后田块内各点的田面高程应比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或毛渠口)引水口处的渠底高程低.[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7.井灌区低压管道灌溉,田间固定管道用量不应低于80m/公顷[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8.不动工面积,即不参与土地整理的面积,不仅在统计项目建设规模时应扣除,还要在图件上明确标出.[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9.一次性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1000公顷以上的,需报国务院批准. [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F10."项目规模"是指项目建设规模,不动工的工矿用地,居民点用地,交通用地,成片水域,林地等不应计算在项目建设规模中.[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T四,问答题1.何谓土地整治,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四者有何联系与区别.[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1)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毁损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2)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过但具有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采用工程或其他措施,改造为可利用土地的过程.(3)土地整理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搞好土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重点是农用地整理.(4)土地复垦是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四者关系如下:(1)土地整治包含土地开发,土地整理与土地复垦;(2)后三者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程度,土地开发最大,土地复垦次之,土地整理最小.2.论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费用构成[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3.辨析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变更设计[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1)可行性研究:在进行项目投资,工程建设之前的准备性研究工作.它是经济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决策程序和手段,也是投资前的必要环节,一个由粗到细的分析研究过程.(2)初步设计:根据已批复的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设计任务书所作的具体实施方案.主要是解决土地整理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具有一定的规划性质,是工程设计的第一阶段.(3)施工图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绘制进行土地整理工程和制造非标准设备所需要的图纸的工作.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结合土地整理区现场实际情况,完善的表现各项施工主体的外形,内部空间分割,结构体系,构造状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配合情况.(4)变更设计:在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会审中决定对原设计图纸进行较大修改,或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发现原设计有差错或与实际情况不符,以及当施工条件变化,工程使用意图的变化,用料变化等原因不能按照原图纸施工时对设计文件的修改.4.采煤沉陷地复垦直接利用法,修整法,疏排法和挖深垫浅法的应用条件.[参考的参考的答案为为]:1)对于大面积或很深的沉陷积水区,常根据沉陷地形状因地制宜直接利用;采矿初期地面受影响较小的沉陷地,除居民点外可按原用途继续使用;大面积未稳定的沉陷地,地表无积水的,在有监测保障条件下,可继续按原用途使用;暂不宜复垦的,因地制宜的进行利用.(2)在低浅水位沉陷地或潜水位在种植临界水位以下,地表无积水的待复垦沉陷地,尾矿,矸石山,采矿迹地等,可采用平整土地或改造成宽田面梯田等修整法复垦利用.(3)在潜水位不太高的地区,由于地表沉陷不大,可通过正常的排水设施和地表修整工程能保证土地的恢复利用.(4)用于沉陷较深,有积水的高,中潜水位地区,同时,应满足挖出的土方量大于或等于充填所需要的土方量,且水质适宜于水产养殖.5. 4.何谓土地开发、土地整理与土地复垦,三者有何联系与区别。
复耕复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复耕复垦是指对已经废弃、荒芜或者污染的土地进行()的过程。
A. 恢复耕种B. 恢复生态C. 恢复原貌D. 恢复利用答案:A2. 复耕复垦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土地利用率B. 增加耕地面积C. 改善生态环境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复耕复垦的基本原则()。
A. 保护生态环境B. 节约土地资源C. 经济效益优先D. 科学规划答案:C4. 复耕复垦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 清除地表垃圾B. 改善土壤结构C. 随意排放污水D. 增加土壤肥力答案:C5. 复耕复垦的土地,一般需要经过()年的改良才能达到耕种标准。
A. 1-2B. 3-5C. 5-7D. 7-10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复耕复垦的常见方法()。
A. 土地平整B. 土壤改良C. 植被覆盖D. 土地硬化答案:D7. 复耕复垦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必要的()。
A. 土地污染治理B. 土地资源评估C. 土地利用规划D. 土地开发利用答案:A8. 复耕复垦的土地,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利用方向()。
A. 农业种植B. 工业建设C. 生态修复D. 城市绿化答案:B9. 复耕复垦的土地,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效益()。
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D10. 复耕复垦的土地,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功能()。
A. 粮食生产B. 环境保护C. 休闲娱乐D. 军事防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复耕复垦的主要对象包括()。
A. 废弃矿山B. 污染土地C. 荒芜土地D. 城市空地答案:ABC12. 复耕复垦的主要措施包括()。
A. 土地平整B. 土壤改良C. 植被恢复D. 水土保持答案:ABCD13. 复耕复垦的基本原则包括()。
A. 保护生态环境B. 节约土地资源C. 经济效益优先D. 科学规划答案:ABD14. 复耕复垦的主要效益包括()。
《土地整理与复垦》一第一章概论1.资源(Resouarles)资源为资财的来源并特指天然的财源,(《辞海》)。
一般认为,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
其中包括:1)自然资源:完全是自然物,没有人类劳动的参与,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而被利用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能量,而且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扩大,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2)经济资源:以自然资源为对象,经人类劳动后的产物,可分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原材料、机器、能源、交通等。
3)社会资源:以非物质形式作用于人类生活过程中的资源,如经营管理、资本、市场、人才、法律、道德、政策等。
4)知识资源:是从社会资源中分化出来,如科学、技术、文化、信息等。
2.国土、国土资源和国土资源学1)国土(land):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也就是全国人民赖以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包括领土、领海、领空和对近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具有开发其资源权利的区域。
我国地域辽阔,领土面积为960万km2:仅次于俄罗期()和加拿大()。
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国土面积在50%以上位于中纬度地区,所以光温气候生产力较高。
2)国土资源(Territorial Resources),是指存在于国土领域内所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此乃广义的概念。
狭义的国土资源主要指一国领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
3)国土资源学(Scienc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它主要是侧重于国土领域内的自然资源的研究,而把社会经济领域作为国土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的基本前提和经济基础。
3、国土资源学研究的理论基础1)物质循环规律在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循环中,与资源、环境联系较大的主要有水、碳、氮三大循环。
根据这一规律,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资源实体)都按照自身特有的分解与化合机理,遵循其固有的轨道,周而复始地进行不断的循环。
部分2007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复试试题名词解释:每题3分城镇化土地人口承载力地理信息系统土地适宜性土地利用集约度路线价法市场比较法……简答:每题5分简述平原公路选线的特点简述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简述土地类型划分中自然发生原则简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原则简述农地整理的内容简述我国的土地价格体系……计算:每题10分共2题1、某地2000年人口将约30000人,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5‰、年机械增长率为5‰.预测到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500KG,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面积单产将达到13500KG/ha,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之比调整到6:4,试测算规划年内该地的耕地需求量。
备注:这题的大体内容是这样,具体也想不清了,反正你把下边这个例题搞明白就足够了。
参考例题: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该地垦殖率为36.5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人均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经济作物(蔬菜除外)用地面积调整到耕地总面积的11.1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4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P总人口=P2001×(1+年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规划期年限=116×(1+4.5‰+16‰)(2010-2001)=139.2435万人P城市人口=139.2435×62%=86.3310万人P村镇人口=139.2435×38%=52.9125万人(2)耕地需求量(6分);粮食用地需求量=(规划目标年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调入粮食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39.2435万人×420kg/人-15000 kg)/(15000 kg/hm2×2)=19493.59hm2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调出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39.2435万人×160kg/人+10000 kg)/(30000 kg/hm2×3.5)=2121.90hm2由于经济作物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1.13%,因此,蔬菜用地和粮食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8.87%.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 +蔬菜用地)/ 88.87%=(19493.59hm2 +2121.90hm2 )/ 88.87%=24322.5948hm2(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城市居民点用地=(城市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86.3310万人×96 m2/人=9287.776hm2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52.9125万人×124 m2/人=6561.15hm2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15848.926 hm2(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2分)规划年人均土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垦殖率)/规划目标年总人口=(24322.5948hm2/36.56%)/139.2435万人=0.7167亩/人规划年人均耕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规划目标年总人口=(24322.5948hm2)/139.2435万人=0.2620亩/人2.第二题是先用成本法求出某旧建筑物的重置价格,然后算折旧额的一个题目。
17春16秋地质《土地整理与复垦》二一、单选(共19 道,共76 分。
)1.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2. 生建建设的核心是造地。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3. 以下不是土地复垦在50年代末的代称的是A. 复田B. 造地复田C. 复垦D. 整治标准解:4. 待复垦土地不但要进行资源家底调查,更重要的是调查其复垦前景和复垦利用方向。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5. 土地复垦应当充分利用邻近企业的废弃物充填挖损区、塌陷区和地下采空区。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6. 复垦土地农业商品率是反映农业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一项指标。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7. 交通是制约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8. 植物修复技术成本高,对环境扰动多,因此不常采用。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9. 土地评价是根据土地特定的用途,给土地进行估计的过程。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0. 煤矿弃地一般可用加入熟石灰中和其酸性。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1. 采石场和露天场可恢复成为某种生产性目的的土地。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2. 待复垦土地资源的分类目前已经有统一的标准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3. 自然本身有自净能力。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4. 自然的生态系统永远处在静平衡状态。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5. 种植草地时,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和肥力,草种应包括三叶草。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6. 生态恢复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7. 采矿诱发的破坏与采矿工艺有密切关系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8. 采矿系统根据开采形式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19. 工矿区仅仅是矿产开采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A. 正确B. 错误标准解:地质《土地整理与复垦》二二、多选(共6 道,共24 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全文为Word 可编辑,若为PDF 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理与
复垦》网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
1.矿区生态重建应以恢复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
A.正确
B.错误
2.生态恢复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
() A.正确 B.错误
3.自然的生态系统永远处在静平衡状态。
() A.正确 B.错误
4.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环境问题。
() A.正确 B.错误
5.有土地复垦任务的建设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应当包括土地复垦的内容﹔设计文件应当有土地复垦的章节﹔工艺设计应当兼顾土地复垦的要求。
() A.正确 B.错误
6.经复垦可以恢复原用途,但国家建设不需要的,由国家征用。
() A.正确 B.错误
7.待复垦土地与未利用地没有什么区别。
()
A.正确
B.错误
8.地面坡度决定是否便于耕种及如何种植植物。
() A.正确 B.错误
9.待复垦土地资源的分类目前已经有统一的标准。
()
A.正确
B.错误
10.经济效益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
A.正确
B.错误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A
2.参考答案:A
3.参考答案:B
4.参考答案:B
5.参考答案:A
6.参考答案:B
7.参考答案:B
8.参考答案:B
9.参考答案:B
10.参考答案:B。
土地复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地整治:指跟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2.土地整理: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狭义的土地整理指农地整理,广义的包括:农地整理、市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3.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实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4.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环境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土壤环境能够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
5.矿区土地复垦:依据矿山生态学、土地经济学、环境科学、土壤学及区域规划等理论,结合采矿工程的特点,对开采所破坏的土地进行恢复和综合整治,恢复其国民经济价值,达到可供利用状态并改善周围环境所进行的综合工程。
6.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7.复种指数: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8.土地复垦率:已复垦土地面积占采矿破坏土地总面积的比率。
9.生态重建:指在人为辅助下的生态活动,依靠大规模的社会投入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整治,包括改造导致生态恶化的社会经济因肃,从而迅速提高土地生产力,并使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复耕复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复耕复垦是指什么?A. 重新耕种已废弃的土地B. 重新开发已废弃的矿区C. 重新利用已荒废的农田D. 重新开发已废弃的工业用地答案:A2. 复耕复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地利用率B. 增加农业产量C. 改善生态环境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复耕复垦的基本原则?A. 保护生态环境B. 节约土地资源C. 增加耕地面积D. 减少工业污染答案:D4. 复耕复垦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清除地表杂草B. 改善土壤结构C. 施用化学肥料D. 恢复植被答案:C5. 复耕复垦的实施需要哪些部门的配合?A. 农业部门B. 环保部门C. 土地管理部门D. 所有以上部门答案:D6. 复耕复垦后的土地,一般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到适宜耕种的状态?A. 1-2年B. 3-5年C. 5-10年D. 10年以上答案:B7. 下列哪项是复耕复垦过程中常见的土壤改良措施?A. 深翻B. 灌溉C. 施肥D. 排水答案:A8. 复耕复垦过程中,如何防止水土流失?A. 植树造林B. 修建堤坝C. 增加耕作D. 减少耕作答案:A9. 复耕复垦后的土壤,其肥力一般会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10. 复耕复垦对于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有哪些积极作用?A. 增加土地资源B. 改善生态环境C. 促进农业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复耕复垦的常见类型包括哪些?A. 农田复耕B. 矿区复垦C. 城市废弃地复垦D. 工业废弃地复垦答案:ABCD2. 复耕复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哪些?A. 土壤质量B. 气候条件C. 水资源D. 社会经济因素答案:ABCD3. 复耕复垦的效益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收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环境效益答案:ABCD4. 复耕复垦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A. 资金不足B. 技术难题C. 政策限制D. 社会抵触答案:ABCD5. 复耕复垦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哪些?A. 土地评估B. 规划设计C. 实施施工D. 后期管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复耕复垦仅适用于农业用地。
中国矿业大学《土地复垦学》期末考试试卷2007一2008学年第一学期(A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1、土地复垦(土地复垦规定的定义)2、充填复垦3、挖深垫浅复垦4、土壤重构5、煤矸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影响土地复垦系统的环境因素。
(10 分)2、简述美国土地复垦的主要作法。
(10分)3、简述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程序。
(10分)4、试述煤矸石山绿化的一般技术模式和关键技术? (10 分)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土地复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什么?目前我国土地复垦概念与内涵的主要扩展是哪些?试述我国土地复垦的意义与作用? (20 分)2、煤矿塌陷地土地复垦的主要方法是哪些?各自的主要工程措施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20 分)答案要点及参考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土地复垦(土地复垦规定的定义)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2、充填复垦用某种材料充填采煤沉陷地复田。
如煤矸石,粉煤灰,露天矿排放的剥离物、垃圾和江河污泥。
3、挖深垫浅复垦用挖掘机械(如推土机、水力挖塘机组等),将沉陷深的区域再挖深,形成水(鱼) 塘,取出的土方充填沉陷浅的区域形成耕地,达到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并举的利用目标。
4、土壤重构土壤重构即重构土壤,是以工矿区破坏土地的土壤恢复或重建为目的,采取适当的采矿和重构技术工艺,应用工程措施及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措施,重新构造一个适宜的土壤剖面和土壤肥力因素,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和提高重构土壤的生产力,并改善重构土壤的环境质量。
5、煤矸石煤炭开采和选矿过程中所产生的含煤岩石和其它岩石的总称二、简答题(40分)1、简述影响土地复垦系统的环境因素。
(10 分)答: 1)政策与法规; 2)土地复垦资金; 3)矿山特征; 4)自然环境条件; 5)现有的技术条件及其它。
矿大资源信息学复习参考一、填空题1、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可分为三种: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
2、表达资源的内容、数量或特征等方面的信息称为资源信息。
3、资源信息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基础信息、专题信息、综合信息。
4、资源信息具有如下特征:多源特征、时空特征、多尺度特征、动态特征、基础开放与实用特征。
5、常见的四种资源指标分布形式: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6、变化程度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变化的特征,二是指变化的急剧程度。
7、生产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质图、另一类是测量图。
8、空间信息统计学是一门集数学、空间信息科学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在时空域内对区域化变量的随机性与结构性进行定量研究的技术。
9、对资源信息图的要求是:既应完整而清晰地反映所绘物体的空间形态,又要便于从图纸上度量物体的大小。
10、根据投射方法不同,投影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两种。
11、通常采用的直线分节方法有:目估法、平行线透明纸法、剖面法和解析法。
12、所谓地形式面,就是和地面地形面同一类型的曲面的总称。
其具有如下特征:有限、单值、光滑、连续。
13、空间某线段沿某一坐标轴的投影长,与其沿相应坐标轴的实长之比称为变形系数。
14、根据投影方向与投影面的关系,轴测投影分直角轴测投影和斜角轴测投影两种。
根据变形系数不同,上述两种投影又可分为等测投影、二测投影和三测投影。
15、斜角轴测投影中,三个变形系数具有下列关系:22222112sin p q r ctg θθ++=+=+。
直角轴测投影中,三个变形系数具有下列关系:22222112sin p q r ctg θθ++=+=+ 16、仿射投影分成直角仿射投影和斜脚仿射投影两类。
对直角仿射投影而言,其在x ’轴方向的变形系数p=1,y ’ 轴方向的变形系数q=sin θ,z ’ 轴方向的变形系数r=cos θ,因此,直角仿射投影中的三轴变形系数的平方和222221sin cos 2p q r θ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