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 土地复垦考试题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29.43 KB
- 文档页数:5
一、名词解释客土法:在污染的土质中加入新鲜的土壤,来降低或减少污染物的含量土地开发:对未利用的土地利用工程措施或生物措施将其利用起来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万吨塌陷地:每开采万吨煤炭所塌陷的土地平均面积地籍:国家登记土地隶属关系的簿册。
地籍工作是土地管理措施之一。
一般用文字和平面图记载,标明土地所有者的土地面积、位置界线、土地质量、权属关系及利用情况等矿区固体废弃物:指矿物开采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泥态物体二、解答题:三、论述题3. 目前针对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条件,你认为我国东部地区宜开展怎样的土地整理的策略?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化程度高,人口稠密。
土地总面积为13189×104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9%,却集中了我国28.4%的耕地,且大部分为优质耕地,未利用土地占6%,后备资源十分短缺。
服务国家目标: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
食物安全是国家重中之重的事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长足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东部地区尽管人均土地仅1.11亩,但耕地多为优质耕地,尤其是水田,是全国耕地精华所在,粮食产量高。
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0.8亩,亩产却可以达到1000kg,而西部人均耕地2亩,平均亩产不足200kg。
0.8亩的产量可以抵掉西部4亩地。
另外,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
因此,东部地区理应在维护国家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为此,东部地区的土地整理策略主要包括:(1)加强农地整理,增加和保护现有耕地。
东部地区耕地质量好,生产力水平高,每增加1亩耕地就等于增加粮食400kg。
通过把细碎、零散的地块集中起来以及对现有农田沟渠进行整理,一方面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另一方面提高耕地质量。
(2)推进城镇土地整理,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土地复垦与开发整理试题
测绘10-4班第5组成员庄会富高峰张子旺张雨舟周旭沛
一、名词解释5个:
1、土地复垦
2、充填复垦、
3、生物修复
4、富集系数
5、土地复垦率
二、简答5个:
1、简述土地复垦的形式有哪些?
2、梯田断面的三要素?
3、植物修复的常用技术有哪些?
4、非充填复垦的方法有哪些?
5、城市工业废弃地修复的意义?
三、计算1个:
假设以下为对某块镉受污染废弃地的调查时的调查结果:
1、实验测得土地中镉含量:100g/kg
2、某种植物根部镉金属含量:
10g/kg 3、这种植物地面茎叶中镉金属含量:5g/KG。
请计算这种植物在此废弃地的转运系数与富集系数。
四、论述2个:
1、植物恢复的选种原则。
2、土地复垦中的主要测量工作。
五、综合1个:
我国土地复垦的原因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复耕复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复耕复垦是指对已经废弃、荒芜或者污染的土地进行()的过程。
A. 恢复耕种B. 恢复生态C. 恢复原貌D. 恢复利用答案:A2. 复耕复垦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土地利用率B. 增加耕地面积C. 改善生态环境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复耕复垦的基本原则()。
A. 保护生态环境B. 节约土地资源C. 经济效益优先D. 科学规划答案:C4. 复耕复垦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 清除地表垃圾B. 改善土壤结构C. 随意排放污水D. 增加土壤肥力答案:C5. 复耕复垦的土地,一般需要经过()年的改良才能达到耕种标准。
A. 1-2B. 3-5C. 5-7D. 7-10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复耕复垦的常见方法()。
A. 土地平整B. 土壤改良C. 植被覆盖D. 土地硬化答案:D7. 复耕复垦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必要的()。
A. 土地污染治理B. 土地资源评估C. 土地利用规划D. 土地开发利用答案:A8. 复耕复垦的土地,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利用方向()。
A. 农业种植B. 工业建设C. 生态修复D. 城市绿化答案:B9. 复耕复垦的土地,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效益()。
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D10. 复耕复垦的土地,以下哪项不是其主要功能()。
A. 粮食生产B. 环境保护C. 休闲娱乐D. 军事防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复耕复垦的主要对象包括()。
A. 废弃矿山B. 污染土地C. 荒芜土地D. 城市空地答案:ABC12. 复耕复垦的主要措施包括()。
A. 土地平整B. 土壤改良C. 植被恢复D. 水土保持答案:ABCD13. 复耕复垦的基本原则包括()。
A. 保护生态环境B. 节约土地资源C. 经济效益优先D. 科学规划答案:ABD14. 复耕复垦的主要效益包括()。
部分2007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复试试题名词解释:每题3分城镇化土地人口承载力地理信息系统土地适宜性土地利用集约度路线价法市场比较法……简答:每题5分简述平原公路选线的特点简述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简述土地类型划分中自然发生原则简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原则简述农地整理的内容简述我国的土地价格体系……计算:每题10分共2题1、某地2000年人口将约30000人,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5‰、年机械增长率为5‰.预测到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500KG,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面积单产将达到13500KG/ha,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2.5,规划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之比调整到6:4,试测算规划年内该地的耕地需求量。
备注:这题的大体内容是这样,具体也想不清了,反正你把下边这个例题搞明白就足够了。
参考例题:某地200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该地垦殖率为36.5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人均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经济作物(蔬菜除外)用地面积调整到耕地总面积的11.13%,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4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6分);P总人口=P2001×(1+年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规划期年限=116×(1+4.5‰+16‰)(2010-2001)=139.2435万人P城市人口=139.2435×62%=86.3310万人P村镇人口=139.2435×38%=52.9125万人(2)耕地需求量(6分);粮食用地需求量=(规划目标年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调入粮食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39.2435万人×420kg/人-15000 kg)/(15000 kg/hm2×2)=19493.59hm2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调出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39.2435万人×160kg/人+10000 kg)/(30000 kg/hm2×3.5)=2121.90hm2由于经济作物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1.13%,因此,蔬菜用地和粮食用地占耕地总面积的88.87%.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 +蔬菜用地)/ 88.87%=(19493.59hm2 +2121.90hm2 )/ 88.87%=24322.5948hm2(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分)城市居民点用地=(城市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86.3310万人×96 m2/人=9287.776hm2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占用地指标)=52.9125万人×124 m2/人=6561.15hm2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15848.926 hm2(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2分)规划年人均土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垦殖率)/规划目标年总人口=(24322.5948hm2/36.56%)/139.2435万人=0.7167亩/人规划年人均耕地=(规划目标年耕地总面积)/规划目标年总人口=(24322.5948hm2)/139.2435万人=0.2620亩/人2.第二题是先用成本法求出某旧建筑物的重置价格,然后算折旧额的一个题目。
土地复垦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共计100分)1. 土地复垦的目的是()。
A. 增加城市用地B. 增加农田面积C. 恢复土地资源D. 提高土地土壤质量2. 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土地复垦的常见方法?A. 农田转用B. 矿山复垦C. 滩涂开发D. 垃圾填埋3. 复垦后的土地可用于下列哪些方面?A. 农田种植B. 工业用地建设C. 生态保护区建设D. 以上皆是4. 实施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 多种方式结合B. 有计划、有步骤进行C. 科学合理利用土地D. 以上皆是5. 农田转用是指将农用地转为()的行为。
A. 工业用地B. 居住用地C. 交通用地D. 商业用地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1. 请简要介绍土地复垦的意义和作用。
2. 列举你所了解的常见的土地复垦方法。
3. 请阐述土地复垦的原则和步骤。
4. 农田转用可能带来哪些问题和挑战?请进行相关讨论。
5. 试述土地复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
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D5. A二、问答题1. 土地复垦的意义和作用是恢复和改善被人类破坏或荒废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
它可以保护环境、增加土地资源供给,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常见的土地复垦方法包括:农田转用、矿山复垦、滩涂开发、河湖水域的整治、垃圾填埋场的修复等。
3. 土地复垦的原则是多种方式结合,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步骤包括: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开展复垦工作,监测评估,修复完善。
4. 农田转用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农用地减少导致粮食安全问题,农民失去耕地导致就业问题,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环境问题,土地利用冲突导致社会问题等。
5. 土地复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地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生态服务功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等。
地大《土地整理与复垦》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76 分。
)1. 煤矿塌陷区的景观和采煤方式无关。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2. 粉煤灰中含有抑制植物生长的化学成分。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3. 待复垦土地资源的分类目前已经有统一的标准.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4. 土地损失补偿费,分为耕地的损失补偿费、林地的损失补偿费和其他土地的损失补偿费。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5. 经济效益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6. 土地复垦应当充分利用邻近企业的废弃物充填挖损区、塌陷区和地下采空区。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7. 采矿只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不能带动文化大发展。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8. 复垦后的土地达到复垦标准,随时可交付使用。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9. 采矿诱发的破坏与采矿工艺有密切关系.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10. 以下不是土地复垦在50年代末的代称的是. 复田. 造地复田. 复垦. 整治正确答案:11. 种植草地时,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和肥力,草种应包括三叶草。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12. 采石场和露天场可恢复成为某种生产性目的的土地。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13. 被破坏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以土地破坏现状的资料为基础的.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14. 未利用地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性。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15. 工矿区仅仅是矿产开采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16. 指标体系反映影响矿区生态全面恢复与重建的全貌。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17. 矿区生态重建应以恢复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18. 生产过程中破坏的国家不征用的土地,土地损失补偿费可以列入或者分期列入生产成本。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19. 剥离是第二采取开采。
. 正确. 错误正确答案:地大《土地整理与复垦》在线作业二二、多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24 分。
复耕复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复耕复垦是指什么?A. 重新耕种已废弃的土地B. 重新开发已废弃的矿区C. 重新利用已荒废的农田D. 重新开发已废弃的工业用地答案:A2. 复耕复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地利用率B. 增加农业产量C. 改善生态环境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复耕复垦的基本原则?A. 保护生态环境B. 节约土地资源C. 增加耕地面积D. 减少工业污染答案:D4. 复耕复垦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清除地表杂草B. 改善土壤结构C. 施用化学肥料D. 恢复植被答案:C5. 复耕复垦的实施需要哪些部门的配合?A. 农业部门B. 环保部门C. 土地管理部门D. 所有以上部门答案:D6. 复耕复垦后的土地,一般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到适宜耕种的状态?A. 1-2年B. 3-5年C. 5-10年D. 10年以上答案:B7. 下列哪项是复耕复垦过程中常见的土壤改良措施?A. 深翻B. 灌溉C. 施肥D. 排水答案:A8. 复耕复垦过程中,如何防止水土流失?A. 植树造林B. 修建堤坝C. 增加耕作D. 减少耕作答案:A9. 复耕复垦后的土壤,其肥力一般会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10. 复耕复垦对于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有哪些积极作用?A. 增加土地资源B. 改善生态环境C. 促进农业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复耕复垦的常见类型包括哪些?A. 农田复耕B. 矿区复垦C. 城市废弃地复垦D. 工业废弃地复垦答案:ABCD2. 复耕复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哪些?A. 土壤质量B. 气候条件C. 水资源D. 社会经济因素答案:ABCD3. 复耕复垦的效益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收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环境效益答案:ABCD4. 复耕复垦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A. 资金不足B. 技术难题C. 政策限制D. 社会抵触答案:ABCD5. 复耕复垦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哪些?A. 土地评估B. 规划设计C. 实施施工D. 后期管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复耕复垦仅适用于农业用地。
注: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一、名词解释1、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其广义定义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狭义定义是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2、土地整理: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广义土地整理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农地整理与市地整理。
狭义土地整理指农地整理,土地整理包含土地开发、土地复垦。
3、生物富集系数:生物组织(干重)中化合物的浓度和溶解在水中的浓度之比。
也可以认为是生物对化合物的吸收速率与生物体内化合物净化速率之比,生物富集系数是描述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趋势之重要指标。
4、万吨塌陷地:每开采万吨煤炭所塌陷的土地平均面积。
5、土壤重构:即重构土壤,是以工矿区破坏土地的土壤恢复或重建为目的,采取适当的采矿和重构技术工艺,应用工程措施及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措施,重新构造一个适宜的土壤剖面与土壤肥力条件以及稳定的地貌景观,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和提高重构土壤的生产力,并改善重构土壤的环境质量6、土地整治指跟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7、矿区废弃地矿区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
8、生态重建将人类所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成具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本地生态系统的一种过程。
(一班)指受损的生态系统在自然恢复与人类改造作用下最终形成一种改进的与原状态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百度知道)9、土地复垦单元复垦方向、措施、标准基本一致的待复垦土地单元二、简答题1、土地复垦的基本要求。
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培训测试题(含答案)第一篇: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培训测试题(含答案)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培训测试题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若正确在括号内划√,否则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土地复垦义务人在办理建设用地申请或者采矿权申请手续时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的,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应当批准建设用地,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颁发采矿许可证。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土地复垦义务人使用土地复垦费用和实施土地复垦工程的监督。
()3.生产建设周期长、需要分阶段实施土地复垦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应当包含阶段土地复垦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4.《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前,采矿生产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缴存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中已经包含了土地复垦费用的,土地复垦义务人可以向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属实的,可以不再预存土地复垦费用。
()5.土地复垦义务人不依法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在申请新的采矿许可证或者申请采矿许可证延续、变更、注销时,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批准。
()6.《土地复垦条例》颁布前,生产建设活动已经损毁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复垦。
()7.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应当首先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用于被损毁土地的复垦。
()8.复垦后的土地权属和用途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办理土地登记相关手续。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作为本市、县内进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时的补充耕地指标。
()10.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后可以交给农民集体使用,也可以自行使用。
()二、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20个,合计20分)1.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__的活动。
2.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由_____负责复垦。
中国矿业大学《土地复垦学》期末考试试卷2007一2008学年第一学期(A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 (每题4分,共20分)1、土地复垦(土地复垦规定的定义)2、充填复垦3、挖深垫浅复垦4、土壤重构5、煤矸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影响土地复垦系统的环境因素。
(10 分)2、简述美国土地复垦的主要作法。
(10分)3、简述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程序。
(10分)4、试述煤矸石山绿化的一般技术模式和关键技术? (10 分)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土地复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什么?目前我国土地复垦概念与内涵的主要扩展是哪些?试述我国土地复垦的意义与作用? (20 分)2、煤矿塌陷地土地复垦的主要方法是哪些?各自的主要工程措施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20 分)答案要点及参考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土地复垦(土地复垦规定的定义)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2、充填复垦用某种材料充填采煤沉陷地复田。
如煤矸石,粉煤灰,露天矿排放的剥离物、垃圾和江河污泥。
3、挖深垫浅复垦用挖掘机械(如推土机、水力挖塘机组等),将沉陷深的区域再挖深,形成水(鱼) 塘,取出的土方充填沉陷浅的区域形成耕地,达到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并举的利用目标。
4、土壤重构土壤重构即重构土壤,是以工矿区破坏土地的土壤恢复或重建为目的,采取适当的采矿和重构技术工艺,应用工程措施及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措施,重新构造一个适宜的土壤剖面和土壤肥力因素,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和提高重构土壤的生产力,并改善重构土壤的环境质量。
5、煤矸石煤炭开采和选矿过程中所产生的含煤岩石和其它岩石的总称二、简答题(40分)1、简述影响土地复垦系统的环境因素。
(10 分)答: 1)政策与法规; 2)土地复垦资金; 3)矿山特征; 4)自然环境条件; 5)现有的技术条件及其它。
矿大资源信息学复习参考一、填空题1、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和信息,可分为三种: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
2、表达资源的内容、数量或特征等方面的信息称为资源信息。
3、资源信息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基础信息、专题信息、综合信息。
4、资源信息具有如下特征:多源特征、时空特征、多尺度特征、动态特征、基础开放与实用特征。
5、常见的四种资源指标分布形式: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
6、变化程度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变化的特征,二是指变化的急剧程度。
7、生产矿井必备的基本矿图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质图、另一类是测量图。
8、空间信息统计学是一门集数学、空间信息科学及计算机技术为一体,在时空域内对区域化变量的随机性与结构性进行定量研究的技术。
9、对资源信息图的要求是:既应完整而清晰地反映所绘物体的空间形态,又要便于从图纸上度量物体的大小。
10、根据投射方法不同,投影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两种。
11、通常采用的直线分节方法有:目估法、平行线透明纸法、剖面法和解析法。
12、所谓地形式面,就是和地面地形面同一类型的曲面的总称。
其具有如下特征:有限、单值、光滑、连续。
13、空间某线段沿某一坐标轴的投影长,与其沿相应坐标轴的实长之比称为变形系数。
14、根据投影方向与投影面的关系,轴测投影分直角轴测投影和斜角轴测投影两种。
根据变形系数不同,上述两种投影又可分为等测投影、二测投影和三测投影。
15、斜角轴测投影中,三个变形系数具有下列关系:22222112sin p q r ctg θθ++=+=+。
直角轴测投影中,三个变形系数具有下列关系:22222112sin p q r ctg θθ++=+=+ 16、仿射投影分成直角仿射投影和斜脚仿射投影两类。
对直角仿射投影而言,其在x ’轴方向的变形系数p=1,y ’ 轴方向的变形系数q=sin θ,z ’ 轴方向的变形系数r=cos θ,因此,直角仿射投影中的三轴变形系数的平方和222221sin cos 2p q r θθ++=++=。
复耕复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复耕复垦是指对已经废弃或退化的土地进行恢复和再利用的过程。
以下哪项不是复耕复垦的目的?A. 提高土地利用率B. 改善生态环境C. 增加耕地面积D. 减少城市扩张答案:D2. 复耕复垦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必要的?A. 土壤改良B. 植被恢复C. 土地平整D. 增加工业用地答案:D3. 复耕复垦中,土壤改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土壤湿度C. 减少土壤侵蚀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植被恢复的内容?A. 种植本土植物B. 引入外来物种C. 建立生态廊道D. 植被覆盖率提升答案:B5. 复耕复垦中,土地平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土地利用率B. 改善土地排水条件C. 增加土地耕作面积D. 以上都是答案:D6. 复耕复垦项目中,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A. 土地利用类型B. 土地利用强度C. 土地利用效益D. 土地所有权变更答案:D7. 复耕复垦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土地管理的关键环节?A. 土地权属确认B. 土地利用规划C. 土地资源评估D. 土地污染治理答案:D8. 复耕复垦项目实施后,以下哪项不是评估项目成功的标准?A. 土地利用率提高B. 生态环境改善C. 经济效益增加D. 土地面积减少答案:D9. 复耕复垦中,以下哪项不是生态恢复的目标?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C. 生态服务功能提升D. 土地资源消耗增加答案:D10. 复耕复垦项目中,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内容?A. 土壤质量监测B. 水资源监测C. 空气质量监测D. 土地价格监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复耕复垦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A. 土地平整B. 土壤改良C. 植被恢复D. 土地利用规划答案:A、B、D2. 复耕复垦项目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生态环境?A. 土地利用类型B. 植被覆盖率C. 土壤质量D. 土地所有权答案:A、B、C3. 复耕复垦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改善土地排水条件?A. 土地平整B. 建立排水系统C. 植被恢复D. 土地利用规划答案:A、B4. 复耕复垦项目中,以下哪些是土地管理的关键环节?A. 土地权属确认B. 土地资源评估C. 土地利用规划D. 土地污染治理答案:A、B、C5. 复耕复垦项目实施后,以下哪些是评估项目成功的标准?A. 土地利用率提高B. 生态环境改善C. 经济效益增加D. 土地面积减少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复耕复垦可以减少城市扩张。
注:绿色下划线字体是定义,蓝色波浪线字体是简答。
第一章绪论土地复垦:中国《土地复垦规定》——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土地复垦研究对象的扩展:从过去的各种因挖损、塌陷、压占破坏的土地,扩展为各种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
土地复垦目标的扩展:从过去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并侧重复垦为耕地,扩展为恢复土地期望的利用价值和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复垦内涵的扩展:从过去偏重土地整治工程,扩展为土地整治的生物措施、复垦土地的景观生态恢复、土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土地质量和土地生产效能与效益的恢复。
土地复垦的作用:是恢复土地资源、解决人地矛盾的有效措施——人类的生存条件;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人类的生活质量;是缓解工农矛盾、解决就业和维护安定团结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第二章矿区环境监测与评价矿区土地破坏综合评价(程序包括一、二、三、)态复垦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为生态土地复垦、土地利用规划及复垦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作为土地破坏程度综合评价的第一步。
它揭示了土地的可资利用范围以及利用上的潜在能力,它对于进一步研究土地的承载能力、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评价单元划分土地评价单元是复垦土地评价对象的最小单位。
同一评价单元在土地的基本属性方面是基本一致的。
由于复垦土地评价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对复垦土地评价单元的质量鉴定得出的,因此,评价单元的划分与复垦土地评价工作量的大小和评价成果应用有密切的关系。
1、采用土壤发生学分类的某一级(耕地采用土种,牧地采用土属)作为评价单元。
2、采用土地类型作为评价单元。
土地类型可看成是一定气候条件下的地貌、土壤和植被的共同体。
3、按耕作地块作为评价单元。
二、评价因素、因子的选择1、选择原则(1)影响大,(2)覆盖面广(3)能反映出土地质量的差异(4)因素指标值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因素、因子的资料容易取得,避免人为意志的干扰。
注: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一、名词解释1、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其广义定义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狭义定义是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2、土地整理: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广义土地整理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农地整理与市地整理。
狭义土地整理指农地整理,土地整理包含土地开发、土地复垦。
3、生物富集系数:生物组织(干重)中化合物的浓度和溶解在水中的浓度之比。
也可以认为是生物对化合物的吸收速率与生物体内化合物净化速率之比,生物富集系数是描述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趋势之重要指标。
4、万吨塌陷地:每开采万吨煤炭所塌陷的土地平均面积。
5、土壤重构:即重构土壤,是以工矿区破坏土地的土壤恢复或重建为目的,采取适当的采矿和重构技术工艺,应用工程措施及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措施,重新构造一个适宜的土壤剖面与土壤肥力条件以及稳定的地貌景观,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和提高重构土壤的生产力,并改善重构土壤的环境质量6、土地整治指跟随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7、矿区废弃地矿区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
8、生态重建将人类所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成具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本地生态系统的一种过程。
(一班)指受损的生态系统在自然恢复与人类改造作用下最终形成一种改进的与原状态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百度知道)9、土地复垦单元复垦方向、措施、标准基本一致的待复垦土地单元二、简答题1、土地复垦的基本要求。
(1)土地复垦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2)土地复垦应当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3)土地复垦应当充分利用邻近的废弃物(粉煤灰、煤矸石、城市垃圾等)充填挖损区、塌陷区和地下采空区(4)先作总体规划,再作复垦工程设计(5)因地制宜,综合治理(6)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2、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1)物理化学修复加热方法,稳定固化法,淋洗,萃取,电动力学等(2)生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通气、泥浆反应器、预制床等植物修复:湿地修复,菌根修复等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菌根菌剂联合修复等(3)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淋洗——反应器联合修复3、我国实施土地整治与复垦的原因。
(1)土地国情:三多三少——总量多,人均少;中低产田多,高产少;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匀。
耕地面积减少快、补充少。
(2)我国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3)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4)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4、矿区生态系统特征。
(1)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人工系统)(2)是一个开发型生态系统(3)生物群落改变(4)特殊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5、采煤塌陷地基塘复垦模式的含义。
对采煤塌陷地采取挖深垫浅措施获得一定比例的旱田与水面,并按生态学原理对旱田和水面进行合理利用的复垦模式。
由该模式形成的土地生态系统为水陆复合型生态系统。
该模式是生态系统复垦的一种典型模式。
6、矸石山占压的危害。
1)矸石山露天堆积,易于风化破碎,产生的粉尘随风飘扬,对空气造成污染。
2)矸石山燃烧时排放大量有害、有毒气体,燃烧产生的灰渣引起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增加。
3)矸石山经雨水、雪水等侵淋产生的淋溶水中含有酸性物质、有害的重金属离子、溶解的盐类及悬浮未溶解的颗粒状污染物。
4)野生动物和牲畜摄入被矸石中的有害、有毒污染物质污染了的事物后,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繁殖机能,以致产生疾病而死亡。
7、土壤重构(改良)方法。
○1绿肥法○2施肥○3客土法○4化学法○5微生物8、疏排法复垦技术适用条件。
•地表下沉不大,能够通过排水方法保证土地的恢复利用,多用于低潜水位地区或单一煤层开采的中潜水位矿区•疏排法复垦属于非充填复垦,是解决高潜水位矿区塌陷地大面积积水问题的有效办法•疏排法复垦的关键是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设计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承泄区和设计标准,标准过高造成浪费,标准太低达不到治理目的,而没有适当的承泄区就谈不上用疏排法复垦9、土壤的净化功能。
①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根系的吸收、转化、降解和生物合成作用②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和动物的降解、转化和固定作用③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及其复合体的吸附、配位和沉淀作用④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⑤土壤和植物的机械阻留作用⑥土壤的气体扩散作用10、植物修复类型。
11、矿区废弃地及其危害。
概念:矿区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
危害:①占用和破坏大量的耕地资源②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③对周围地区产生严重环境影响④对整体生态环境造成影响12、场地平整中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
场地平整中土方量的计算常用方法有方格网法、整体法、断面法、三角棱柱体法、四方棱柱体法等。
方格网法与整体法适用于地形变化较小的区域;断面法适用于地形坡度变化较大的区域;三角棱柱体法和四方棱柱体法适用于地形坡度变化较小的区域。
13、矿区复垦技术的种类和形式。
矿区工程复垦技术分为充填复垦和非充填复垦两类。
非充填复垦主要包括:土地平整技术、梯田式复垦、疏排式复垦技术等形式。
充填式复垦有矸石填充复垦、粉煤灰充填复垦、生活垃圾填充复垦等形式。
14、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原则和意义。
目标: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要求进行生态复原或生态修复,即恢复到自然的原始状态或可利用状态。
城市工业废弃地和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要求进行生态改建,恢复到一种具有景观美学价值,或者可以利用的生态系统。
意义:社会效益:美化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创造经济价值生态效益:减少污染,改善环境15、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的分类。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可分为某塌陷区、某矿、某矿区或全国土地复垦规划按矿区地理位置,可分为城郊矿区型与农村矿区型根据地貌条件,可分为山区和平原矿区土地复垦规划根据矿区地下潜水位情况,可分为高、中、低潜水位矿区土地复垦规划16、生态工程规划计划的主要步骤。
1)根据矿区土地破坏特点及生态变化规律,找出符合矿区生产发展的营养结构模式2)营养结构模式优化3)对优化的营养结构模型的评价4)依据优化的营养结构模型进行平面结构、垂直结构和时间结构设计5)对结构设计总体评价6)进行工艺规划和设计17、目前我国土地退化的原因及怎么实现可持续发展。
18、矿区生态工程复垦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矿区生态工程复垦是依据生态工程原理把采矿破坏土地建设成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的土地复垦活动。
矿区生态工程复垦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包括: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养分循环原理生物和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19、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念、特点及危害。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矿区形成过程中,采矿、废弃物排放、复垦等活动中,重金属迁移至矿区自然土壤和重构土壤,引起的矿区土壤质量降低的现象①普遍性②累积性③间接危害性④滞后性⑤不可逆性第一,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第二,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第三,导致其它环境问题20、植物修复的优缺点。
与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处理技术比较,植物修复技术有其独到的优点:1)植物修复最显著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可作为物理化学修复系统的替代方法2)对环境扰动少,植物修复是原位修复,不需要挖掘、运输和巨大的处理场所;不破坏土壤生态环境,能使土壤保持良好的结构和肥力状态,无需进行二次处理,即可种植其他植物•植物修复技术可增加地表的植被覆盖,控制风蚀、水蚀,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野生生物的繁衍生境3)对植物集中处理可减少二次污染,对一些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植物还可通过植物冶炼技术回收利用植物吸收的重金属,尤其是贵重金属4)植物修复不会破坏景观生态,能绿化环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此外,植物修复可以激发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蒸腾作用,从而可以防止污染物向下迁移,植物可把氧气供应给根际,有利于根际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植物修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一种植物通常只忍耐或吸收一种或两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中其他浓度较高的重金属则往往没有明显的修复效果,甚至表现出某些中毒症状,从而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2)植物修复过程通常比物理、化学过程缓慢,比常规治理(挖掘、异位处理)需要更长的时间,尤其是与土壤结合紧密的疏水性污染物3)植物修复受到土壤类型、温度、湿度、营养等条件的限制,对土壤肥力、气候、水分、盐度、酸碱度、排水与灌溉系统等自然条件和人工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植物受病虫害侵染时会影响其修复能力4)对于植物萃取技术而言,污染物必须是植物可利用态并且处于根系区域才能被植物吸收5)用于净化重金属的植物器官往往会通过腐烂、落叶等途径使重金属元素重返土壤,因此必须在植物落叶前收割植物器官,并进行无害化处理6)用于修复的植物与当地植物可能会存在竞争,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