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远景【导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2.评论生态工程发展远景,说出生态工程的限制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色。
3.试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自主学习】一、生态工程的实例1.乡村综合发展型生问题:乡村中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问题对策:建设乡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态工程事例:北京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程2.小流域综合治问题: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对策:进行综合治理理生态工程事例:甘肃陇南县“九子考中”的治理模式3.大地区生态系问题:我领土地沙漠化问题统恢复工程对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事例:退耕还草、还林和三北防备林建设4.湿地生态问题:湿地的减小和损坏的问题对策:控制污染、退田还湖等恢复工程事例:江西鄱阳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5.矿区荒弃地的生态问题:矿区生态环境的损坏问题恢复工程对策:修复土地、恢复植被等事例: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6.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生态系统面对的垃圾、大气、噪音等污染问题生态工程对策:城市绿化、污水净化和荒弃物办理等综合治理事例:张家港、大连、厦门等环境保护典范城市二、生态工程发展的远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迪(1)设计目的: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系统,以考证人类在走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只是依赖太阳能,可否保持生计。
(2)失败原由:温度失调;“大气和海洋”比率与地球相差甚远,致使空气中的含量猛增;O2量减少,不足以保持人及动物的生计。
(3)启迪:令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睦共处的重要性,深入了对的认识,只管科学技术已很发达了,但人类仍没有能力完整模拟出。
2.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远景的剖析与展望(1)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特色:重视对的保护,着重与、社会效益的联合。
(2)我国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①难以设计出、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②设计缺少,生态系统的调控缺少实时正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少指导等。
【合作研究】一、正文中议论题【乡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事例】1.在这一事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根源理?提示:物质循环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5. 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1.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2.评述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
3•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星础知识-1*'冇JI CHU ZHI 5HI SHU LI U、生态工程的实例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1)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农村中的多级循环利用问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策:建立农村生态工程。
(3)运用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__________ 、物种多样性原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北京窦店村实施了以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1)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小流域问题严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策: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和______ 措施进行 _______ 治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工程学原理等。
(4)案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1)______________ 问题: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造成的土地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策:实施森林或草原的生态工程、的生态工程等。
(3)运用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一、生态工程的实例[连线]二、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1)设计目的:制造一个人工模拟的生命支持系统,以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工程,仅仅依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
(2)失败原因:温度失调;“大气和海洋”比例与地球相差甚远,导致空气中CO 2的含量猛增;O 2含量减少,不足以维持人及动物的生存。
(3)启示:使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尽管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但人类仍没有能力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2.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1)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2)存在的问题: ①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1.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2.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
3.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等。
4.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5.生态系统恢复力有限,不能认为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先污染、破坏,然后再治理。
6.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生态工程的应用范围大,不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②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
(3)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工程建设:以生态工程为技术支撑的“中国生态农业”,其试点县和乡已有2 000多个。
1.城市环境生态工程中,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注意城市规划和布局 B.推广“环境友好技术”C.禁止燃烧含硫燃料 D.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解析:选C 城市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要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首先应注意城市规划和布局,其次是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建立健全法制进行监督。
高中生物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版别:人教版选修3/专题五:生态工程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杨文一、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2、评述生态工程发展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
3、分析并评价生态工程的实例,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法,了解各种生态工程实例的具体措施,逐步渗透有关法律条款,初步理解《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与生态、环境、能源等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相关法律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肯定我国在生态、环境、能源资源节约的法制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农民和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的创造,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且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三、教学难点生态工程中生态工程的原理的分析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性学习,小组分析讨论五、教学过程复习:先让学生自主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然后老师带领学生进一步强化上一节课所学重点和难点。
导入:“长江,长江,我是黄河”。
“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用这两句充满趣味的长江与黄河的喊话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充满趣味却也表达出一种为我国两河上游的生态环境状况恶化而感到忧心忡忡。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改善环境?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顺利成章的引入生态工程的意义和价值。
探究一、探究生态工程实例阅读课本116-124页中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后回答以下问题:1、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提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提示:这个案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专题五:生态工程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学目标:1. 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2. 评述生态工程发展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
教学重点:生态工程的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教学难点:生态工程的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知识梳理:一.生态工程的实例(一)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1.问题:怎样用有限资源,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2.对策: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生态工程。
3.案例:北京郊区窦店村的以__________工程为中心的物质___________利用工程。
(二)小流域综合冶理生态工程1. 问题:小流域(___________________区域)____________流失比较严重。
2.对策: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林草、生物等措施,层层设防控制。
3.案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
(三)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1.问题:荒漠化(原因:、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2.对策: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
3.案例:工程、工程、工程等。
(四)湿地生态恢复工程1.问题:地球_________%的湿地资源遭破坏。
2.对策: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如废水处理、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及建立缓冲带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3.案例:鄱阳湖生态恢复工程。
(五)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1.问题:矿区土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规模大的采矿业不仅会对土地景观造成巨大的影响,还可能产生来重的____________污染。
2.对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关键是以及其所必需的的重建3.案例: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六)城市环境生态工程1.问题: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如过量垃圾、煤不完全燃烧、___________、噪音等2.对策:①进行城市;②推广“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产出;③治理污染,利用;④建立监督法制。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例分析、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实例分析以及发展前景,加深对生态工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阅读教材中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并完成相关笔记,理解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2. 实例分析:选取一至两个典型的生态工程实例(如湿地保护、水土保持等),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并制作PPT进行展示,分析这些工程的具体做法、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
3. 调查实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生分组进行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地采取的生态工程措施和成效。
每组需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描述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建议。
4. 展望未来: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探讨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笔记应详细记录所学知识,突出重点内容。
2. 实例分析:PPT展示需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组内成员应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3. 调查实践:调查报告应真实反映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问题准确,提出的改善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4. 展望未来:需结合国内外生态工程发展的趋势,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合理预测。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笔记、PPT制作与展示、调查报告及对未来发展的分析进行综合评价。
2. 小组互评: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包括对组内成员的贡献、合作态度及PPT展示等方面的评价。
3. 自评反思:学生需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总结收获与不足。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作业成果,教师需给予详细反馈,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小组讨论:小组内成员针对教师及组员反馈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问题导学一、生态农业活动与探究1.生态农业的原理和优点是什么?2.生态农业常见类型有哪几种?3.建立生态农业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迁移与应用下面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和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乙普通稻田物质能量转化(1)分析说明鱼和蛙在该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说明稻—鱼—蛙共生生态系统的生态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____________,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______。
(4)甲和乙相比,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建立甲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使稻获得高产,稻田乙需要经常使用农药,而甲则不需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较低,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__。
传统农业中的科学方法有间种、套种和轮种,其中间种和套种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同时播种,如果同时播种,间行种植,则是间种;如果不同时播种,而且也不同时收获,则为套种。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2)简单评述身边的一些生态工程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尝试运用生态工程的原理对身边的生态工程重新认识,并可以尝试进行简单的评价、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建立起科学分析问题、评价等方法。
(2)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敢于并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提高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环保事业。
【教学重难点】生态工程的实例。
【教学过程】一、生态工程的实例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1)问题:农村中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问题。
(2)对策: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3)案例:北京郊区的窦店村实施了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其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4)特点:创造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污染。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1)小流域的定义:小流域是指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面积一般在3~50km2。
(2)问题: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3)对策: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案例:我国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
疑点突破: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综合”表现在哪些方面?“综合”表现在它一改以前的单纯造林和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考虑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但注重通过还林、还草、筑坝等措施达到蓄水、降低土壤侵蚀的生态效果,还考虑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例如,不但种植农作物,还同时种植经济作物来提高人们的收入;考虑到了种植薪柴林解决人们的燃料来源问题。
各种措施的结果是建立一个稳定、持久、高效的生态系统。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1)问题及原因:土地荒漠化,主要原因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2)对策:实施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等。
选修三
专题5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2.评述生态工程发展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
3.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二、教学建议
1.课时数:本节教学建议用2课时。
2.课时侧重点: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教学策略
教材选择的六个生态工程各有特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经验,区域的特点进行选择,“搭配”出适于学生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第一节的教学中组织了实践活动《调查沼气工程的实施情况》,教师要精心设计参观内容,让学生通过调查,总结出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特点。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教学可以通过资料分析进行;如果学生的家乡有这类问题,教师就应从社会调查入手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工程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中要注意强调我国农民和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的创造,让学生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教学,师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沙漠化现状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的背景、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组织学生开展植树等志愿者活动,积极参加生态工程的建设。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教学,可适当加入湿地的生态功能、我国湿地面临的问题,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内容。
可采取聘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也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如去湿地观鸟、考察等,让学生重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关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建设,在教学中注意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教学,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除教材中的实例外,教师可查阅相关资料,如向学生介绍德国的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德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很有特点)。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的教学,一种方式是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课题小组,分专题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调查城市生态工程的现状,以小专题(如校园或小区绿化)的形式设计城市生态工程,撰写调查报告和开答辩会等。
另一种方式是可以带领学生调查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讨论目前所采用办法的利与弊,并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参观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如污水处理厂、生态园区等。
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要把教学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态工程的建设和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用行动教育周围的居民自觉地保护环境。
关于“生物圈2号”内容的教学,虽然“生物圈2号”在初中和高中必修模块中都有介绍,但作为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工程,在本专题中还有必要进行认真地分析。
对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一方面是从科学实验的角度学习,如教师提出实验方案,与学生讨论其设计思路,最主要的是总结分析其失败原因和带来的启示。
另一方面,可以从一个导游者的角度,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圈2号”虚拟参观,让学生以游记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或以当年进入“生物圈2号”的科学家的口气描述实验的过程,反思其失败的原因。
1。